刘 成

      刘成,汉景帝之孙。其父刘发为汉景帝第六子,于公元前155年封为长沙王。刘成为刘发三子,汉武帝元光六年(前129)七月被封为宜春侯,宜春县即改为宜春侯国。当时,汉武帝刘彻鉴于景帝时“七国之乱”教训,削弱藩国势力,下诏允许藩国诸侯把自己王国的一部分土地分给子弟,晋封为列侯,以解决诸藩割据、尾大不掉的积弊。刘成封宜春侯后,始于宜春城构筑宜春台、凤凰台、仙女台、梳妆台、得月台等五台,称为“袁州五台”,其中宜春台最胜。元鼎五年(前112),汉朝边境多事,武帝号召王公、列侯征战,竟无人响应。1-2.png武帝大怒,乘当年诸王侯贡献酎金助祭宗庙机会,以酎金不足为由,废除了一批王国、侯国及爵位,刘成及其宜春侯国也在其中。刘成削爵废国后,终老宜春,墓葬宜春台西侧。今市区中山中路有王子巷,巷内尚存王子庙旧址。

      宜春侯刘成在位虽然只有17年,宜春台却见证了宜春2000多年来沧桑变化,也演绎成了著名的宜春八景之首“春台晓日”,许多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足迹和笔墨。近人欧阳绍祁对联,上联:“分野踞吴头楚尾,名贤过化,尚睹典型。读海潮赋,鹧鸪诗,昌黎谏书,赞皇治谱,千百年流风余韵犹有存乎?凭吊感沧桑。只剩得横阶老树,古寺幽钟,曲巷疏帘,荒衙断碣”;下联:“柘园傍秀水袁山,旧地重游,又留逆旅。览涌珠泉,云谷瀑,仰峰积雪、钓台晚烟,数十里美景春光良堪娱耳!登临饶乐趣。况近看西渡虹桥,万家蜃市,半江鸥艇,几点渔灯”。这就是对宜春台真实写照。

3928

梅 福

      梅福,字子真,西汉末人。祖籍九江郡寿春(今安徽寿县),著名隐士。少时求学长安,精《尚书》、《谷梁春秋》,初为郡文学,后补南昌县尉。汉成帝永始元年(前16),皇太后之侄王莽为新都侯,朝政日非,民怨四起。梅福忧国忧民,以一县尉之微官上书朝廷,指陈政事,被朝廷斥为“边都小吏,妄议朝政”,险遭杀身之祸。因此梅福挂冠而去。

      梅福最初隐居于南昌城郊之南(青云谱),垂钓于湖,垂钓之处被称为梅湖,并建梅仙祠祀奉。不久又隐居于南昌西郊飞鸿山学道,遁避尘世。后人赞赏梅福的高风亮节,将飞鸿山改称梅岭,并立梅仙观、梅仙坛、梅尉宅以祀之。

      另据宜丰历代县志载:汉平帝元始中梅福隐于宜丰天德(今新庄镇),葬潭山逍遥道院,后代则繁衍于天宝等处。为今宜丰天宝上梅、下梅等地梅氏始祖,与大诗人陶潜、南宋状元姚勉并称为宜丰三大先贤。据天宝《杭溪梅氏族谱》载:梅福因王莽专政,乃护太子避难于古天宝之逍遥道院,另有一员称“白马将军”的大将陪同到逍遥。不久,太子病逝于道院,梅福自以为失职,触堂柱而死,将军也随之拔剑自刎。

QQ图片20171127170455.jpg

时隔18年,刘秀登基,建立东汉,遍求天下忠耿旧臣和隐士,同时派兵访太子及梅福下落,找到后,乃敕令在逍遥道院建子真墓,太子则立塔祀之,并赐梅福当年顶戴之铜顶帽与梅福后代,世代供奉。宜丰天德乡有尉山、尉田、梅墩等地名。

1772

徐稚

      徐稚(97~168),字孺子,丰城市白土隐溪村人。自幼聪慧,9岁时曾月下玩耍,大人问他说,如果月亮里没有东西,是不是更明亮些?徐稚回答说不是,就好象人的眼晴里没有瞳孔就什么都看不见了,大人都觉得很惊讶。他熟读经书,见识深远,并崇尚“恭俭义让,淡泊明志”,时称“南州高士”和“布衣学者”,被人们千秋传颂为“人杰地灵之典范”。在丰城槠山智度寺长期隐居。

      相传豫章太守陈蕃,极为敬佩徐孺子的才学,每每与他彻夜畅谈,并特为其专设一榻,去则悬之。于是,王勃在《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中便有“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的不朽名句。东汉延熹二年(159),陈蕃向桓帝推荐徐稚登“三事”,称赞他能“左右大业”,如若启用,必能“增光日月”。但稚不肯。稚并把陈蕃时常赠给他的粮食,全部转送贫苦人家,认为“非自力而不食”。他曾赴江夏拜著名学者黄琼为师,后来黄琼当了大官,徐就与之断交,并多次拒绝黄邀请他去当官。黄琼死后,稚身背干粮徒步到江夏哭祭,后人敬佩道:“邀官不肯出门,奔丧不远千里。”东汉另一位名士郭泰的母亲去世,稚千里往吊,用一把青草,默然置于墓前,不等主人来就走了。郭泰得见后深感道:“《诗经》有言:‘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此乃徐孺子所为。受此重礼,我们何当啊!”

QQ图片20171127165936.jpg

      徐稚死后,葬于南昌市进贤门外。南昌市有孺子路、孺子公园、孺子亭。其家乡隐溪及隐溪村就是因他在此隐居不仕而得名。民间有“徐稚救树”的传说。

3701

葛 玄

      葛玄(164~244),字孝先,祖籍山东琅琊,生于丹阳句容。早年从左慈学道,受《太清》、《九鼎》等丹经。年青时便渐成仙道,后被尊崇为“太极仙翁”。

      汉献帝建国安七年(202),葛玄来到樟树閤皂山,从北麓策杖而登,在东峰寻得一处岩洞,以为“真神仙之宅也”,于是选定这块宝地修炼金丹。不久又到南城麻姑山修炼数载。孙吴嘉禾二年(233),葛玄回到閤皂山,于东峰之侧建成云庵,筑坛礼斗,立灶炼丹。《葛玄传》载,他炼丹时,“时有瑞气祥光,照映山后”,经三年而炼成“九转金丹”。相传葛玄在金沙池洗丹时,池水沸腾,金沙随之涌涨。他以为“火力尚炎,不可便服“,便将金丹封存于东峰岩壁的石洞中,说是留待“广修阴德者”服用,可以“长生不老”。又作《流珠歌》,将炼丹秘诀传世。  传说有一次葛玄在閤皂山丹灶前连日炼丹,烟薰火燎,身上生出许多红疹,燥痒难耐。一樵夫得知此事,便在山间采土茯苓、葛根,要葛玄用泉水熬成药汤沐浴。

QQ图片20171127165734.jpg

葛玄按吩咐行事,果然应验,从此对山民刮目相看,视同亲人。又一年,閤皂山病疫流行,山民染上便呕吐腹泻、茶饭不思,不几日多虚脱而死,一时“野有遗体,户有哀声”。葛玄忙采药炼成金丹,广施普济,山民吃药后方都痊愈,死里逃生的山民无不感激葛玄恩德,为他建起卧云庵以示纪念。孙吴赤乌七年(244)葛玄逝于閤皂山卧云庵。人们修建临仙馆供奉他。

2238

聂友

      聂友(221~253),字文悌,豫章郡新淦县(今樟树市)人。聂友有口才,年轻时担任县吏。黄武元年(222),吴国大臣虞翻推荐聂友担任豫章郡功曹。当时吴国的太傅诸葛恪也很器重他,聂友因此知名。后来担任将军,平定了儋耳郡的叛乱,被任命为丹阳太守。建兴二年(253),太傅诸葛恪打算率大军北伐,当时朝中大臣都不赞成,聂友也劝谏,但诸葛恪不听,大发州郡20万兵马围攻合肥,百姓骚动,大失民心。魏国守将张特用计死守。至7月,诸葛恪无功而还,后被大将军孙峻所杀。孙峻很是忌惮与诸葛恪交好的聂友,总是排挤聂友,聂友气愤担忧下生病去世,年仅33岁。

      据《搜神记》记载:吴国大将聂友奉命攻打儋耳(海南岛),但是海面波浪滔天,一般船无法过去。聂友听说家乡赣江边樟树林中有一修炼成精的白鹿有驭水之法,但白鹿性嗜酒,于是在林中放了一坛上等四特酒。白鹿为酒香所诱,果然出来。谁知白鹿见人就跑,聂友情急之下,一箭射去,白鹿中箭奔逃,一下子就不见了,聂友命士兵搜索,发现射出的箭正插在一棵巨大的樟树之上,箭口处还有汩汩鲜血流出。聂友知有神异,便在樟树前摆酒设坛,祭树三日,然后伐之造船。

QQ图片20171127165220.jpg

用这棵大樟树所造的船踏波逐浪如履平地,为聂友平定儋耳诸岛立下赫赫战功。故樟树市名叫“樟树”或“鹿江”。

2481

雷焕

      雷焕(265~334),字孔章,丰城秀市雷坊村人。为丰城市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县令。据《晋书·张华传》说:晋初,东吴未灭之前,斗牛二宿之间常出现紫气,道术之士都以为吴国强盛,不能图之,唯独中书令张华不以为然。待吴国平定之后,紫气更明。张华邀请正在京城精通天象的博学之士雷焕共登楼观看。雷焕告诉他“乃宝剑之精气,上彻于天,宝剑在豫章郡丰城县。”张华听说大喜。晋永平元年,张华上奏委雷焕为“紫气”所在地——豫章丰城县令,并寻找宝剑,将“剑气”去掉。

      雷焕上任后,以施仁政、废霸道,行宽厚的恩德感化民众,用谦和的态度对待百姓和以廉洁的作风平抚民怨,民间有“父母神明”之颂。后派人在县城(今荣塘镇中学操场旁)挖监狱地基入地4丈多时,得一石匣,光气非凡,里装双剑,一曰龙泉,一曰太阿,此乃春秋战国时代剑匠名师干将莫邪夫妇所造,宝剑又称“干将”、“莫邪”。双剑完整无损,色泽光亮,锋利无比。当晚,“紫气”消失。雷焕用南昌西山北岩下的土擦拭宝剑,光芒四射;又将宝剑放置盛满水的大盆上,则光芒炫目。于是命人将龙泉剑送给张华,自己留下太阿剑佩带。永康元年(300),张华在“八王之乱”中被赵王司马伦所害,所佩雄剑“龙泉”在襄城遗失。雷焕在元康九年(299)弃官隐居始丰山仙人观,临终传雌剑“太阿”于长子雷华。

QQ图片20171127164439.jpg

后雷华去福建上任,剑失落延溪水中。王勃在《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中写的“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即说于此。今有瞻星台、剑池、剑匣亭等遗址在。

4141

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世称靖节先生。始家宜丰,东晋大诗人,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千古隐逸之宗”。其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大司马、刺史,祖父陶茂、父亲陶逸也是太守。年幼时,家庭衰落,8岁丧父,与母妹三人寄住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外祖父家里藏书多,他不仅学了《老子》、《庄子》,还学了儒家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使他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8-1.png

      陶渊明少年怀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当时门阀制度森严,由于家庭败落,受人轻视,不久便辞职。回家后,州里又召他做主簿,他也辞谢了。安帝隆安四年(400),他投靠荆州桓玄,但发现桓玄有篡夺东晋政权的野心,他当然不肯同流,隆安五年冬天, 他因母丧辞官回家。元兴元年(402)正月,桓玄兵变夺取东晋政权,次年称帝,改国为楚。陶渊明在家乡躬耕自资,闭户高吟:“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表示对桓玄称帝之事,不屑一谈。

      元兴三年,建武将军、下邳太守刘裕起兵讨桓平叛,桓玄兵败,陶渊明投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刚开始他对刘裕的整顿改革颇有好感,不久看到刘裕剪除异己,任人唯亲,使他感到失望,紧接着去职。同年秋,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到任81天,碰到浔阳郡督邮,属吏说:“当束带迎之。”他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遂又去职。

      陶渊明辞官归里,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夫人翟氏,与他志同道合,安贫乐贱,“夫耕于前,妻锄于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归田之初,生活尚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渊明爱菊,宅边遍植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至今脍炙人口。他性嗜酒,饮必醉。朋友来访,无论贵贱,只要家中有酒,必与同饮。

QQ图片20171127163822.jpg

他先醉,便对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如逢丰收,还可以“欢会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如遇灾年,则“夏日抱长饥,寒夜列被眠”。他的晚年,生活愈来愈贫困。有的朋友主动送钱周济他,有时,他也不免上门请求借贷。他辞官回乡一直过着贫困的田园生活,而固穷守节的志趣,老而益坚。元嘉四年(427)九月中旬神志还清醒的时候,给自己写了《拟挽歌辞三首》,其中:“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表明他对死亡看得那样平淡自然。

QQ图片20171127163830.jpg

      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主要作品有:《饮酒》、《归田园居》、《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等。其作品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有时流露出逃避现实,乐天知命的的老庄思想,有“田园诗人”之称。宜丰县是陶渊明故里,宜丰的澄塘镇秀溪村(古称安城),“东篱下”和“南山”两个地名至今未变。故里还有众多的其他遗迹。

1894

胡藩

      胡藩(371~433),字道序,号永维,原籍邳州宿迁(今江苏宿迁)。少年丧父,尊老爱幼,性刚直,重义气,习武善射,才略超群,被誉为“江右俊杰”。州府辟召为官,辞不就。待其二弟长大成家,始离乡出仕。初参郗恢、殷仲堪军事,后转投桓玄,因桓玄败亡,归故里。

      南朝宋武帝刘裕素闻胡藩直言仗义、有勇有谋,召为员外散骑侍郎,参镇军军事。胡藩先后从刘裕征鲜卑,克临朐、广固,攻讨卢循于左里,屡立战功,因而封为正员郎,不久又升为宁远将军、鄱阳太守。随后从征司马休之,复为参军,加建武将军,身先敌前,死战破阵。刘裕伐羌,胡藩任宁朔将军,参太尉军事,屡有战功。武帝还彭城,胡藩参相国事,以功封阳山县男,食邑五百户。元嘉四年(427),迁建武将军、江夏内史。元嘉七年(430),征为游击将军,后出任广陵太守。

      胡藩晚年任太子左卫率,赐土豫章。因爱豫章新吴(今奉新)华林山水之胜,举家自邳州宿迁徙居华林山,山头有一巨型丫口石,成为奉新华林胡氏开基始祖。

QQ图片20171127163424.jpg

元嘉十年(433)胡藩卒,享年62岁,谥壮侯。《方舆经》载其葬洪州南十九里。《宋书》有传。胡藩共生子60人,后子孙繁衍各地,人才辈出,历代均有名贤显贵,华林山由此名扬遐迩。华林胡氏后裔迄今有1300余万人遍居海内外。

2288

谢灵运

      谢灵运(385~433),原名公义,字灵运。因从小寄养在钱塘杜家,故乳名叫客儿,世称谢客。又因他是谢玄之孙,谢玄因战功封为康乐(今万载)公,他晋时袭封康乐公,又称“谢康乐”。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出生于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东晋诗人,中国山水诗的开创者,被称为“山水诗鼻祖”。11-1.png

      谢灵运出身名门,兼负才华,但仕途坎坷。为了摆脱自己的政治烦恼,谢灵运常常放浪山水,探奇览胜。谢灵运的诗歌大部分描绘了他所到之处,如永嘉、会稽、彭蠡等地的自然景物,山水名胜。其中有不少自然清新的佳句,如写春天“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写秋色“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初去郡》);写冬景“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岁暮》)等等。从不同角度刻画自然景物,给人以美的享受。

谢灵运的诗歌虽不乏名句,但有些诗文大都是一半写景,一半谈玄,仍带有玄言诗的尾巴。但尽管如此,谢灵运以他的创作极大地丰富和开拓了诗的境界,使山水的描写从玄言诗中独立了出来,从而扭转了东晋以来的玄言诗风,确立了山水诗的地位。从此山水诗成为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流派。对于自己的才华,谢灵运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天下才共一石(即十斗),子建(即曹植)独占八斗,吾占一斗,天下才共分一斗。”

      谢灵运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山水诗人,善于用富艳精工的语言记叙游赏经历、描绘自然景物,多有形象鲜明、意境优美的佳句,对唐代的诗歌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QQ图片20171127163020.jpg

永定三年(422)谢灵运任永嘉太守,次年夏天他因视察灾情,路过雁荡山并写有《从斤竹涧越岭溪行》诗一首:“猿鸣诚知曙,谷幽光未显。岩下云方合,花上露犹泫。透迤傍隈隩,迢递陟陉岘。过涧既厉急,登栈亦陵缅。川渚屡迳复,乘流玩回转。萍萍泛沉深,菰莆冒清浅。企石挹飞泉,攀林摘叶卷。想见山阿人,薜萝若在眼。握兰勤徒结,折麻心莫展。情用赏为美,事昧竟谁辨。观此遗物虑,一悟得所遣。”这首诗的写法,是谢灵运山水诗的一大特色,记录了谢灵运与雁荡山奇丽风光的情魂。又他写的《登江中孤屿》:“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想象昆山姿,缅邈区中缘。始信安期术,得尽养生年。”诗中不乏名句迭出。在今万载县有其墓葬,历史上还有康乐水、康乐桥、康乐祠等。

1469

马祖道一

       马祖道一(709~788),俗姓马,又称洪州道一、江西道一。汉州什邡(今四川什邡市)人。唐代著名禅师,开创南岳怀让洪州宗。史书说他容貌奇异,牛行虎视,舌头长得可以触到鼻,脚下有二轮文。谥号大寂禅师。马祖道一禅师门下极盛,号称“八十八位善知识”,法嗣有139人,以西堂智藏、百丈怀海、南泉普愿最为闻名,号称洪州门下三大士。百丈怀海下开衍出临济宗、沩仰宗二宗。马祖道一是四川历史上最具影响文史名人之一,与司马相如、李白、苏东坡齐名。汉学大师铃木大拙指出:“马祖为唐代最伟大的禅师”。胡适称马祖为“中国最伟大的禅师”。

       马祖道一对靖安的影响更为深远,他曾在靖安县主建过两座寺庙:一座叫暇僧寺(后改名“龙门寺”),此处与武宁、修水毗邻,幅员广阔,信众很多,香火旺盛;另一座叫云峰寺(后改名为“书堂庵”),在今高湖镇的刘家,据《江西佛教史》(韩溥著)确认云峰寺为马祖所建。这两座寺的香火都延续到现代。

QQ图片20171127162721.jpg

相传,在唐代贞元年间靖安县疫病流行,马祖在靖安县城的法药院凿井,置药井中,病人饮水即愈,并将法药院改名为“法药寺”,马祖在当地群众中深受崇拜。马祖圆寂后将灵骨礼葬靖安宝峰禅寺,从此宝峰禅寺高僧云集,名声远播,成为著名寺庙。宝峰禅寺系中国佛教禅宗大师马祖道一的道场,初名“泐潭寺”,后称“法林寺”,唐大中四年(850)宣宗赐“宝峰”匾额,乃易名“宝峰寺”,沿用至今,因寺筑于石门山境内,故有“石门古刹”之称。

2936

王季友

      王季友(714~799),名徵,自号云峰居士,少年随父自河南洛阳迁居丰城白土镇,其父原为丹阳太守,后家道衰落,其妻出走卖履为生。王季友少时聪明,博览群书,善作诗文,并与同代诗人杜甫、李白等交情深厚。唐开元二十四年(736),中进士第一。

      江西观察史李勉,对王季友非常敬重。向朝廷推荐任用,授为监察御史。他为官清廉自守,满怀治国安民的抱负,向唐玄宗提出《救世之政十条》、《君国重务九章》,未被采纳,季友于是辞官归乡,在株山龙泽坑智度寺教书。杜甫得知写《可叹》一诗,替他惋惜。唐诗人岑参也写了《潼关使院怀王季友》:“王生今才子,时辈咸所仰”。

      天宝十四年(755)四月,经左拾遗杜甫、左补阙岑参和礼部尚书崔灏的大力推荐,朝廷下诏又起用王季友,他先后担任陕西华阴县郡,虢州录事参军,后来在江西观察使李勉幕中任洪州司仪,最后入朝任太子司仪及御史中丞、金紫光禄大夫等职。85岁病故,葬于株山北麓龙泽坑,赠封为“豫章伯”。在丰城白土镇尚有季友路。

QQ图片20171127161203.jpg

      著作有《王季友集》、《龙泽遗稿》、《四书要注》、《六经通》等。附:杜甫为王季友写的《可叹》诗: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近者抉眼去其夫,河东女儿身姓柳。丈夫正色动引经,丰城客子王季友。群书万卷常暗诵,孝经一通看在手。贫穷老瘦家卖屐,好事就之为携酒……明月无瑕岂容易,紫气郁郁犹冲斗……。

1442

刘慎虚

      刘慎虚(714~768),字全乙,亦字挺卿,号易轩,靖安县(一说奉新县)人。自幼聪颖,姿容秀朗,8岁作文上书,受到皇帝的常识,拜为童子郎。20岁中进士,曾任洛阳尉、夏县令、左春坊司经局校书郎、崇文馆校书郎等小吏,为皇亲国戚的子侄们校勘典籍。

      刘慎虚是盛唐著名诗人之一,在诗词创作上具有很高的成就。郑处晦把他和王昌龄、常建、李白、杜甫等人并列,说是“虽有文章盛名,皆流落不偶”。严羽也把他与沈宋、初唐四杰、陈子昂、王维、韦应物并举,称之为“大名家”。唐朝人殷璠所编的《河岳英灵集》精选严格,选录其诗多至11首,评价其诗:“情幽兴远,思苦语奇。忽有所得,便惊众听。”晚唐礼部侍郎刘允章曾在为刘慎虚所撰的题赞中不仅将刘慎虚与史称“诗仙”李白、“五言长城”的刘长卿并列,而且说“诗豪”刘禹锡奉之为师,可见他在文学史上较高的地位。

QQ图片20171127160807.jpg

他和孟浩然交谊甚深,有《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孟去世后,又有《寄江滔求孟六遗文》,词意恳挚。其诗题材、体制以及意境也与孟颇近似,而清微淡远之中,有幽深拗峭之趣,则又于孟之外自辟蹊径。13-1.png

      刘慎虚为人淡泊,超世脱俗,壮年辞官归田,寄意山水,与贺知章、包融、张旭交游,时称吴中四友;并与孟浩然、王昌龄等诗人相友善,互唱和。他曾游江南西道洪州建昌县桃源里(今靖安县水口乡桃源村),见此地山水秀美,民风淳厚,于是隐居于此,构筑深柳读书堂,著书自娱。《唐诗三百首》上载的首句“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诗句,就是写于此时此地,原题为《归桃源乡》。晚年定居江南西道洪州建昌县桃源里(今靖安县水口乡桃源村),于深柳读书堂著书自娱。其交游多文人士子、山僧道侣。 

      在现存的十几首诗中,《阙题》(原题为《归桃源乡》)为其代表作:“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日白,清辉照衣裳。”这首诗是其归隐后所作,如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重笔勾勒的是山溪、书屋;淡墨湮染的是白云、清辉……超然物外,神思邈远。

      刘慎虚著有《鹡鸰集》五卷,今已散佚。除《河岳英灵集》外,《唐诗别裁》、《唐诗三百首》、《唐诗选》都选录了他的诗作。《唐诗纪事》、《唐才子传》有他的传记。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著的《中国文学史》也提到了他。刘慎虚是一位自南朝永明年间以来江南一带杰出诗人。54岁卒,葬在桃源村云山垴,墓茔尚存。

1863

彭构云

      彭构云(715~768),名云,字构云,以字行。唐代临州(今甘肃临洮)人。出生于书香仕宦之家,父景直,唐中宗景龙年间(708~710)进士,官至礼部侍郎。彭构云自幼研究阴阳图纬之学,兼通黄老道家之言,著有《通元经解》一书,辞理深远,声名远扬。不求功名利禄,隐居乡里。

      天宝十二年(753),刺史李璟向朝廷举荐彭构云,唐玄宗景仰他的大名,特派专使,用“蒲轮安车”,不远千里请他到京城长安。上朝时,回答的问题又深得唐玄宗的称赞,赐予官爵厚禄。彭构云不贪图“锦衣玉食”,不久即以养疾为名上疏乞归。玄宗嘉赏其品行,厚赐金帛副衣,派遣中使护送回乡,同年十一月唐玄宗赠彭构云“征君”称号。后为避“安史之乱”,彭构云自临州(今甘肃临洮)迁徙袁州合浦(今袁州区新坊镇),成为江西彭氏始祖。彭构云来到宜春隐居后,常在秀江河畔震山、雷潭一带垂钓,垂钓处演绎成著名宜春八景之一“钓台烟雨”,其所在乡也被太守命名为征君乡。唐代宗大历二年(768)彭构云去世,享年53岁。

QQ图片20171127160343.jpg

      彭构云娶妻欧阳氏,生五男:泾、治、江、海、滋。彭滋之子彭倜后任过宜春县令。彭倜之孙彭玕历任永新制置使、吉州刺史、郴州刺史、武平军节度使、太保和安定王。彭玕的子孙分布于吉安、永丰、吉水、峡江、安福、永新、泰和、分宜等地。后裔迁徙到湖南、福建、广东等地。如彭玕后裔彭延年历任福州推官、大理少卿。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任广东潮州刺史,后定居于揭阳县浦口村,为彭氏广东始祖。自清代开始,闽粤彭姓有部分移居台湾,此后,有的又迁徙至东南亚及欧美。如今,彭姓分布最多是湖南、四川、湖北等省,这三省的彭姓约占全国汉族彭姓人口的近一半。

QQ图片20171127160353.jpg

      彭构云墓坐落在东原龙形(今新坊镇东墉村上村岭彭家里后山西南坡),唐袁州刺史郑审为之撰写墓志。清乾隆十六年(1751),裔孙彭家屏(曾任云南布政使)重修,今存,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外,在袁州区下浦街道塘头村高山崖壁上雕刻的状元卢肇著名的《震山岩记》中也提及彭构云钓隐一事。全文如下:宜春郡东十五里,有山。望之正若冠冕,同麓而异峰,在东方如画震卦。郡人名之曰“呼冈”,意者谓其若长幼相呼,同在一处石室,临游溪之涘。邑人彭先生尝钓岩下。先生讳构云,善黄老言。宝应中,诏以玉帛召先生,不至,时太守命其乡曰“征君乡”,岩曰“征君钓台”。咸通七年,予罢新安守,以俸钱易负郭二顷在震山之西,又得枫树之林于溪南。日与郡守高公游其下。公名厚,衣缨之茂士也,为政严简,民悉安之。予以“震山”易“呼冈”之名白公,公喜,命刊其事于岩下,予既得西林而罗鸟网兔,挟弹走马于其间,亦请命其林曰“卢氏弋林”,以其对东“彭氏钓台”也。因谓高公,使郡人无得樵渔。于是林之檀、栎、杉、桧不日丰茂,以冠于郡。高公因戒吏以丹书贻卢氏,使西畴之人世世掌之,郡民相率言曰:“二刺史俱好事者,吾侪幸寓目焉。”

8508

怀 海

    怀海(720~814),俗姓王,福州长乐(今福建省长乐市)人。从小木讷,不会说话,故取名“木尊”。4岁时随母入长乐寺拜佛,突然开口说话道:“我后亦当作佛。”开元二十六年(738),入潮阳西山寺剃发出家,法名怀海,从慧照禅师。两年后离开西山寺,临别时慧照禅师嘱咐:“遇马则参,逢丈则止”。

    开元二十八年(740),怀海从衡山法朗和尚受具足戒。约天宝五年(746),怀海得知马祖道一禅师在南康(今江西赣县)说法,便慕名前往参谒,成为马祖的入室弟子,得其心印,与西堂智藏、南泉普愿并称马祖门下“三大士”。15-2.png

    贞元四年(788)二月,马祖圆寂于洪州开元寺,葬于靖安县宝峰寺。怀海在马祖墓塔旁结庐修行,历时6年。后入住大雄山乡导庵(今奉新县百丈山风景名胜区内),尽管此地“碣立一隅,人烟四绝”,但怀海入寺未满一月,“参玄之宾四方麇至”。于是扩建乡导庵,更名为百丈寺,成为远近闻名的大道场,从学者多达千人。

怀海在百丈寺弘法20余年,大兴禅风,光大马祖宗旨,制订《百丈清规》,后世普遍为各地禅寺所奉行,成为“天下清规”。元和九年(814),怀海在百丈寺圆寂,享年95岁。有《百丈怀海禅师语录》和《百丈怀海禅师广录》传世。长庆元年(821),唐穆宗敕谥怀海“大智禅师”。大中元年(847),唐宣宗敕赐百丈寺“大智寿圣禅寺”匾额。

2073

韩 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出身于小官吏家庭,幼丧父,兄韩会抚养之。贞元八年(792)中进士,历任监察御史,阳山县令等。元和十二年,韩愈因参与平定淮西之役表现出处理军国大事的才能,迁为吏部侍郎。但两年后,他却因上表谏迎佛骨而触怒宪宗,险些被宪宗处死,被贬为潮州(今广东)刺史。在潮州八个月后转任袁州(今宜春)刺史,不久宦官杀宪宗,立穆宗,韩愈被召回朝,后历官国子监祭酒、京兆尹、兵部侍郎、吏部侍郎。长庆四年(824)病逝于长安,享年57岁。著有《昌黎先生集》40卷,《外集》10卷,《师说》等。今人整理书集有《韩昌黎文集校注》、《韩昌黎诗系年集释》、《韩集校铨》等。

      韩愈在宜春任刺史其间,勤政为民,倡导学风,为宜春日后的科举大名于天下打下了基础。另外,韩愈刚到袁州听说少年男女,到别人家做抵债的,如果超过期限还不起钱的,则人就永远做富人家的仆人。韩愈了解情况后,就增设了相关法律,赎出了那些未成年人还给了他们的父母,废除了富户这种抢男霸女的风俗习惯,共解放奴婢731人,被老百姓所称赞。16-2.png后韩愈回京后,又上奏朝廷,朝廷下令,全国不允许典押良人男女做奴婢,这一措施解放了成千上万的奴婢。韩愈还前往仰山,拜神求雨,写下了《祈雨告仰山神》祭文。仰山高峻翠绿,风光秀丽,著名宜春八景之一“仰山积雪”即在此。另外,唐元和初年,韩愈为送好友王涯任袁州刺史,特送诗《祖席得秋字送王涯刺袁州》云:“淮南悲落木,而我亦伤秋。况与故人别,那堪羁宦愁。荣华今异路,风雨昔同忧。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宜春市区有昌黎路、昌黎阁、昌黎大桥等,都是为了纪念韩愈的特别功绩。

      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他倡导古文运动,反对骈骊之文,提倡散句单行、自由灵活、言之有物的古文。他的文章善于推陈出新,富有独创性,内涵深厚,语言丰富灵活,极富于表现力,风格雄辩恣肆,气势磅礴,成为中国古代以来文章之典范。苏轼称誉他“文起八代之衰”。

      在诗歌方面,他也富于创意,喜欢生新出奇。所以他写诗不愿意四平八稳,而喜欢谐谑诡异,显示才学。他有意把诗写得奇崛拗折,喜欢用佶屈聱牙的僻字晦句,用平常人不用的险韵重韵,用散文式的篇章和笔法,铺叙,议论。他喜欢学李白古风之淋漓放纵,又学杜诗长篇叙事法度,炼字艺术,以及“以文为诗”的风格,从而在李杜之后开创了一种奇险诡谲的新诗风。韩愈是李白、杜甫之后最早将李杜并尊的人之一,他在《调张籍》诗中所言“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影响深远。

1504

李德裕

      李德裕(787~850),字文饶,河北省赞皇县人。唐朝中期著名政治家、诗人。幼有壮志,苦心力学,尤精《汉书》、《左氏春秋》。历任翰林学士、浙西观察使、西川节度使、兵部尚书、左仆射、并在唐文宗大和七年(833)和武宗开成五年(840)两度为相。主政期间,重视边防,力主削弱藩镇,巩固中央集权,使晚唐内忧外患的局面得到暂时的安定。

      公元835年,担任宰相的李德裕在朝廷牛李党争中落败,几经遭贬而来到袁州做了一名长史,这位失意的朝廷命官无意于这样一份闲职,干脆寓居于城北郊的化成岩,终日读书吟诗,修心养性。有袁州学子卢肇、易重诸人,慕其学问人品,常去拜谒问候,请教学业。后来,李德裕官复原职,重新当了宰相,卢肇、易重等人也分别于会昌三年和会昌五年前去赴试,卢肇成了江西的第一个状元,易重则成了江西的第二个状元。为纪念名贤,宋绍兴十九年(1149),州判立祠供奉。元朝袁州路总管那海刻李德裕像于岩下石上,并建祠宇,题匾“知李”。清道光年间,袁州知府隆泰在寺的东侧石壁上,题刻着“李卫公读书处”几个大字。

QQ图片20171127155036.jpg

      化成岩自唐初建寺以来,一直香火不绝。直到清康熙初年,一个叫念融的僧人又将其重建,袁州知府李芳春题额曰:“赞化裁成”。从此,佛寺便改称化成岩寺,一直延续至今,寺中悠远的晚钟声回荡在秀江两岸,并演绎成著名宜春八景之一“化成晚钟”。

1579

易 重

      易重(806~872),字鼎臣,宜春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温汤镇九联坊人。唐会昌初,袁州文人才子甚多,如卢肇、黄颇、易重、李潜等,都是同窗应举之士。会昌二年冬,袁州举子准备应试,但名额有限,学官正为遴选而发愁。易重独具慧眼,提出己见说:“方今天下大比,才聚袁州,都去比试,犹如自相抗衡,不如分期应举为佳。”主动放弃应试,亲送卢肇、黄颇等人西行长安应试。翌年放榜,卢肇高中头名状元,黄颇等人分别中同榜进士,袁州一举三登科,轰动京城。卢、黄、李荣归故乡,在庆祝宴席上,众推卢肇坐首席,卢肇礼让易重,易重也不客气,风趣地说:“今日欢宴,首席理应状元公,状元公推让给我,恭敬不如从命,权当借个首席,下届一定奉还。”借首席戏语,当时传为笑语,会昌五年,易重果然夺得状元,真的还了个“首席”。18-1.png

      宜春有一条路是为纪念易重而取的名,叫重桂路。唐会昌五年(845)春,京城考试结果,本来张濆第一,易重第二。可是皇榜一出,议论纷纷,有的说张濆是当时主考官陈商的亲戚;有的说易重与当朝宰相李德裕是师生关系;再说宜春已中了一个状元,这次又中了一个榜眼,这可能吗?于是皇帝下诏复试,结果易重果然真才实学,被皇帝钦点为状元,赐御笔“进士及第”匾额,易重感慨万千,作诗一首《寄宜阳兄弟》,其中有句:“故里仙才若相问,一春攀折两重桂。”这就是重桂路的来由。易重为官清正,官至大理寺评事。咸通十三年(872)去世,葬于袁州新坊乡。后人建有状元堂。

2014

良 价

      良价(807~869),俗姓俞,唐代筠州会稽(浙江会稽)人,后居宜丰。唐代高僧,禅宗五大家之一曹洞宗的开山祖师。少时在家乡诸暨随师出家,青年时期到嵩山受戒,之后遍游禅林。唐大中十三年(859),良价禅师云游到洞山,在逢渠桥睹影悟道,创建广福寺,开堂宣讲他的“五位君臣,偏正回互”的禅学思想,一时僧侣趋赴,名声显赫。弟子本寂后往江西宜黄曹山弘扬旨义。后人将师徒二人所创宗法称为“曹洞宗”。为中国禅宗五家之前。公元869年,良价逝于洞山,唐懿宗赐其“悟本禅师”谥  号,并敕建“慧觉宝塔”,世称“价祖塔”。良价留有《语录》三种,著有《玄中铭》、《新丰吟》、《宝镜三昧歌》、《纲要偈》、《五位君臣颂》、《五位显诀》等偈颂。

      宜丰洞山普利禅寺是禅宗五家之一的曹洞宗的祖庭,至今有1500多年历史。北宋咸平年间,广福寺易名为“功德禅寺”,宋真宗赵恒为禅寺专门书写了匾额。绍圣五年(1098),宜丰同安女佛徒雷四十三娘为纪念良价洞山悟道,特捐资在良价当年“睹影逢渠”的洞水之上建起一座颇具特色的单拱石桥──逢渠桥。清康熙十一年(1672),洞山寺正式更名为普利寺。

QQ图片20171127153105.jpg

      早在良价住持洞山时,日本僧人瓦室能光就千里求法于良价,并在洞山一住30年。良价圆寂后,新罗僧人利严从良价另一法嗣道膺学法,归国后创须弥山派。13世纪,日本僧人道元又将曹洞宗传入日本,开立日本曹洞宗,与临济宗共为日本两大禅宗主流。

1968

慧 寂

      慧寂(807~883),俗姓叶,世称“仰山慧寂”,自号“仰山小释迦”,唐代韶州浈昌(今广东南雄)人。著名禅僧,沩仰宗创始人之一。17岁至韶州南华寺剃度,未受具足戒即参游四方。初参谒吉州耽源应真禅师,得传六祖慧能所遗九十七圆相。继至潭州大沩山参谒灵祐禅师。大和三年(829),受具足戒。他在灵祐禅师门下得悟玄旨,前后依侍15年,师徒唱和默契,共同酝酿开创沩仰宗。会昌五年(845),武宗“敕并省天下佛寺”,勒令全国僧尼还俗。慧寂于是避至袁州仰山集云峰隐居。不久,宣宗继位,驰废“禁佛令”。慧寂即在仰山诛茅立庵,聚徒说法,弘扬沩仰宗旨,一时道风大炽,沩仰宗作为禅宗五宗之中所谓“一花五叶”最早萌发的一枝,在仰山得以发扬光大。大中十三年(859)前后,江西观察使韦宙奏闻朝廷,宣宗敕赐慧寂紫衣,号“智宗大师”,并赐其仰山道场名为“栖隐寺”。慧寂住仰山约15年,仰山栖隐寺也成为沩仰的祖庭。大中十三年(859),江西观察使韦宙迎请慧寂住持洪州石亭观音院,学禅者投其门下无数,“前后诸州府节察刺使,相续一十一人礼为师”。其中有后来成为宰相的陆希声,以及慧寂门下最为著名的弟子、人称“肉身佛”的光涌禅师。咸通四年(863)间,慧寂迁韶州东平山,重建正觉寺,“再肃僧仪,恢复兹地。四方来学,缁褐千人。”

QQ图片20171127153552.jpg

乾符二年(875),经弟子道圆奏请,朝廷赐名寺院为“弘祖禅院”,改赐慧寂“澄虚大师”及紫方袍。中和三年(883)二月十三日,慧寂在东平山圆寂。后来,南塔光涌禅师迁其灵骨,归仰山建塔。大顺二年(891),敕谥“智通大师”,塔名“妙光”。

1475

黄 颇

      黄颇,字无颇,袁州区人。唐元和至会昌年间在世,元和十五年(820),韩愈贬任袁州刺史期间,黄颇曾师从韩愈。参加进士考试,连续十三年不中。唐武宗会昌三年(843)癸亥科与卢肇同榜进士一甲第三名,即探花。

      黄颇在试题《风不鸣条诗》中写道:“五纬起祥飚,无声瑞圣朝。稍开含露蕊,才转惹烟条。密叶应潜变,低枝几暗摇。林闲莺欲啭,花下蝶微飘。初满缘堤草,因生逐水苗。太平无一事,天外奏虞韶”。21-1.png

黄颇与状元卢肇是同乡,黄颇家境富余,但学习仍很刻苦,父母及家人常常陪他夜读至深夜。卢肇自幼贫苦,学习努力自然不用说。二人同日同路结伴赴举,袁州刺史成应元于离亭置酒饯行,只请黄颇一人。卢肇只好骑着小毛驴默默前行,黄颇在亭内赏乐饮酒,卢肇却在城外十几里的地方苦苦等待。后来,卢肇、黄颇同游李德裕门下。时王起知贡举,访二人之能,有人说卢有文学,黄能诗,王起遂拟以卢为状头,黄名列第三。为此,黄颇写诗《和主司王起》一首曰:“二十二年文教主,三千上士满皇州。独陪宣父蓬瀛奏,方接颜生鲁卫游。多羡龙门齐变化,屡看鸡书第名流。升堂何处最荣美,朱紫环尊几献酬。”

      黄颇官至监察御史。当时有“为文章与卢肇齐名,素不上下”之说。著文千篇,编有《征集》。《全唐诗》存其诗三首,《全唐文》存文一篇。

      故里在袁州城西郊,旧时有黄颇亭,今市区仍有黄颇路。

1625

希 运

      希运(?~857),少时在家乡福建福清县随师出家。之后,参谒名师,得奉新百丈山怀海禅师正传。唐开成年间(836~840)到宜丰黄檗山建寺弘法,宣讲自己所悟得的禅宗新法,四方僧徒趋往问法者甚多。僧徒义玄从希运学法33年,之后往镇州(河北正定)滹沱河畔建临济院,广为弘扬希运所倡启的“般若为本、以空摄有、空有相融”的禅宗新法。这种禅宗新法因义玄在临济院举一家宗风而大张天下,后世遂称之为“临济宗”,而黄檗禅寺也因之成为临济宗祖庭。与希运同时,另一高僧常观也在宜丰五峰山开法堂。常观与希运同出百丈怀海门下,两人在宜丰互倡禅学。常观虽未创宗派,然而门裔繁衍不衰,黄檗山也成为禅门祖庭。 

      希运所倡立的禅宗新学主旨是无心,即“无心说”。他认为:“无心者,无一切心也。如如之体,内如木石,不动不摇;外如虚空,不塞不碍。无方所,无相貌,无得失。”又说:“但能无心,便是究竟”。因此,他称自己的禅法是教外别传心法。希运继承了马祖道一“即心即佛”的思想,力倡“心即是佛”之说。“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法。”表明了希运心佛一如的思想。他从这一思想出发,主张“心即是法,法即是心”、“以心印心,心心不异”,后世故有“心心相印”一说。临济宗后传入日本、朝鲜等地,成为这些地区的禅宗主流。

      唐宣宗李忱登基前,曾在黄檗从希运修行,希运圆寂后,谥其“断际禅师”法号。今黄檗“运祖塔”尚存,即为李忱敕建的希运真身墓塔。

      黄檗禅师出家后,认为“必须放弃恩情,达到无为时,方才是真实的报恩”,因此过了三十年禅者的生活,却从来不曾回过俗家,探望亲人。但他内心深处,非常记挂年迈的母亲。五十岁时,有一次在参访的旅途中,不自觉地就往故乡的方向走去。23-2.png

      母亲也思念出家的儿子,可是毫无音讯,每天从早到晚哀伤地哭泣着,把眼睛都哭得失明。为了想念儿子,母亲就在路旁设个司茶亭,不但亲自招待过往的云游僧,并且亲自迎到家中,为他们洗脚,以示礼敬;另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因为黄檗禅师左脚上有颗大痣,她眼睛虽失明了,但希望万分之一的洗脚机遇,或可认出谁是她的爱子。

      这一天,黄檗禅师也接受了母亲的招待,他一边让母亲洗脚,一边向母亲述说佛陀出家的故事,希望母亲能因此得到信仰、安心。黄檗禅师只将右脚给母亲洗,却不把左脚给母亲洗。

      黄檗禅师接连二次返家,虽然觉得难舍难离,但还是忍痛起程云游行脚,继续参访。邻居们忍不住将这个事实,告诉他的母亲说:“那个向你讲释迦出家故事的人,就是你经常盼望的儿子。”母亲听后几乎疯狂似地说:“难怪声音好像我儿。”说后就追上去,一直追到大河边。不巧,这时黄檗禅师已经上船,而且船也开动了,母亲情急跳到河里,非常不幸地溺水身亡。黄檗禅师站在船上看到母亲失足、落水溺亡的情形,不禁悲从中来,恸哭着说道:“一子出家,九族升天;若不升天,诸佛妄言。”黄檗禅师说后,即刻乘船返回,火葬母亲,说一偈曰:

  我母多年迷自心,

  如今华开菩提林;

  当来三会若相值,,

  归命大悲观世音。

  在黄檗禅师说偈的时候,乡人都看见他的母亲在火焰中升空而去。黄檗禅师不是一个不孝顺的人,所谓孝顺有三:一为小孝,甘脂奉养;二为中孝,光宗耀祖;三为大孝,度其灵识超升。禅师度母乃大孝中之大孝也。

1593

卢 肇

      卢肇(818~882),字子发,号乐轩,唐代宜春县人。其曾祖父卢挺在唐德宗时为袁州刺史,其父卢华廷是个家境破落的书生。卢肇14岁即获宜春县令卢萼的赞赏,亦曾就教于谪居宜春的李德裕门下。会昌三年(843)会试独占鳌头,成为江西第一个状元。历任秘书省著作郎、仓部员外郎、集贤院学士、朝散大夫,后外任歙州(今安徽歙县)、宣州(今安徽宣城)、池州(今安徽贵池)刺史。在歙州刺史任上卓有政绩,朝廷宣赐紫金鱼袋以示褒奖。广明元年(880)致仕回宜春,两年之后去世。卢肇有8子6女,长子卢文秀咸通六年(865)进士,历官长安令、弘文馆学士。另一个儿子卢邈亦于景福二年(892)进士,官至江南西道观察支使。卢肇博才多艺,诗、文、赋、书皆精通。一生著述颇丰,有《海潮赋》、《文标集》、《愈风集》、《庙堂龟鉴》、《卢子史录》、《逸史》等共8种计30卷。尤以《海潮赋》文采独特,轰动文坛。卢肇作为江西第一状元为后世文人所推崇,称“袁之文章节义自肇始”。宜春有许多地名、文物都与卢肇有关,如位于秀江中路的“宜春县学”为其故居,春台公园北门一对石狮及园中一尊“卢石”,相传为其故居中旧物;又位于秀江江心,因其潜心攻读于此而得名的卢洲,又称状元洲,洲中“卢洲映月”亦为著名宜春八景之一。

QQ图片20171127152011.jpg

还有位于东郊秀江两岸的田园、林地,曾经是其私人庄园,后被称为“官园”及“卢氏弋林”;另卢肇命名为“震山”的岩壁上,其撰写石刻的《震山岩记》仍依稀可辨。

      现状元洲建有状元阁、卢肇读书堂及雕像等。

3347

蔺道人

      蔺道人,唐代医僧,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会昌年间(841~846)云游至宜春县西南部的钟村(今宜春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温汤镇仙巩、下巩村一带)结庐静修,买田数亩,自耕自食。平常     “闭门不通人事”,很少与村民交往。村民彭叟常往来于草庵中,与道人渐渐相熟,时常助其耕作。一日,彭叟之子上树砍伐枝条时不慎坠落,摔伤了颈骨、手臂,呻吟不已。道人闻讯为其施治,用药后痛即止,不日便平复如初。道人高超的医术由此声名远播,前来求医问药者日甚一日。

      道人志在修行,不喜喧嚣,于是取医书一卷传授给彭叟,令其代为医治,并嘱咐其“无苟取,毋轻售,毋传非人”。彭叟遵其所授,渐成良医,后世“言治损者宗彭氏。”24-1.png

      当地有一邓先生,与道人相交甚契,“每春晴秋爽,携稚过之,必载酒肴从焉。”二人椰瓢更酌,谈笑竟晷,醉则高歌道:“经世学,经世学成无用着。山中乐,山中乐土堪耕凿。瘿瓢有酒同君酌,醉卧草庐谁唤觉。松荫忽听双鸣鹤,起来日出穿林薄。”彭叟“熟听其歌,亦得其腔。每归对人歌之,人亦不省。”

      后来江南西道观察使行部至袁州,闻其歌大为惊异。访得蔺道人事迹后,即派人邀其相见。至其草庵,道人已飘然离去,不知所终。观察使引以为憾,于是将其隐居的钟村改名为“巩村”。

      蔺道人“有书数篇”,传授给彭叟的为其最后一卷,名为《理伤续断方》。它是中国医学史上现存最早的骨伤科专著,历代被奉为医治骨伤经典,被后人改称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因此,蔺道人被推崇为中国骨伤科医学的鼻祖。

1794

郑谷

      郑谷(848~909),字守愚,袁州区人。从小聪慧过人,“自骑竹之年,则有赋咏”,还有“七岁侍行湖外去,岳阳楼上敢题诗”的经历。时有名士对郑谷的诗才大为赞叹,预言“当为一代风骚主也!”

      郑谷年及弱冠,已有诗名。因其《鹧鸪》诗饮誉诗坛,人称“郑鹧鸪”。鹧鸪诗曰:“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为当时“芳林十哲”。咸通十一年(870),郑谷应京兆府试,名列前十名,又有“咸通十哲”之称。光启三年(887),郑谷进士及第,时年已40岁,官至都官郎中,故诗坛又称其为“郑都官”。天祐元年(904),郑谷弃官归隐宜春,寓州城西北之北岩别墅(今化成岩)。后又入仰山隐居,筑读书堂于东庄(今洪江乡东南村)。天祐六年(909),逝世于北岩别墅,享年62岁。

QQ图片20171127151448.jpg

      郑谷喜欢结交僧人,其诗亦多用“僧”字,甚至有“诗无僧字格还卑”之说。如郑谷归隐宜春后,诗僧齐己数次携诗卷拜谒郑谷,齐己《早梅》诗中有“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之句,郑谷评论道:“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佳。”齐己叹服道:“我一字师也!”传为佳话,可见一斑。郑谷一生诗文甚多,自结有《云台编》、《宜阳集》、《国风正诀》等,原帙散佚。后人辑其诗仍作《云台篇》,今存。《全唐诗》收录郑谷诗327首,作4卷。

1868

钟传

      钟传(850~906),唐上高白土下团九峰(今田心镇)人。钟传年少时英姿倜傥,以勇毅闻于乡里,曾经赤手空拳与猛虎搏斗。当时农民起义军爆发,为抗击农民起义,当地民众推举钟传为首领,聚万人在末山的九峰,自称高安镇抚使。后因镇压王仙芝起义军有功,被封为刺史。中和二年(882)钟传又率兵赶走江西观察使高茂卿,并占领了洪州(南昌),唐僖宗提升他为江西团练使,继授予镇南军节度使检校太保中书令,后又封为南平王。主政江西20余年,重视文化教育,又各州县不乡贡,并大力奖拔人才,因此晚唐诗人江西者居多。26-2.png

      钟传崇佛,因微贱时每受高安上蓝山和尚令超禅师的器重与礼遇。中和二年,钟传奏请于洪州建寺,迎令超禅师居住,寺名沿用高安旧名,曰“报国上蓝寺”。并捐上高九峰山故宅辟为寺院(今上高名刹崇福寺)。其还在上高武泉山创建普济寺,宜春蟠龙山创建蟠龙禅院。禅宗曹洞宗开山鼻祖良价有本寂、道膺两大弟子,一居宜黄曹山,一居永修云居山,钟传再三降使迎请本寂,又为道膺奏请紫衣、师号,号分别为法轩大敞、玄教高敷。崇佛,凡出军攻城,必祷佛而行,不忍妄杀。天复元年(901),钟传兵围抚州,城内突起大火,诸将请急攻之,钟传曰:“乘人之险,不可!”乃祷告火神弗为民害。抚州守将闻之,谢罪听命。钟传兵不血刃,收复抚州。传为佳话。在刀光剑影的乱世之秋,独能博得“旌旄影里一文侯”的称誉。钟传的儿子匡时、匡范,分别为袁州、江州刺史,势力雄厚,盘踞江西达30余年。

3183

胡仲尧

      胡仲尧(946~1007),字光辅,北宋洪州奉新县同安乡(今奉新县赤岸镇华林村)人。南唐时已出仕,任寺丞官。入宋以后,历任洪州助教、国子监主簿等职。后辞官归里。

      太平兴国年间(976~983),胡仲尧与弟仲容在华林山别墅创办华林书院,“聚书万卷,大设厨廪,以延四方游学之士”,“四方之士来此游学者,常数百人。”华林书院培养了大批人才,其规模和影响均闻名全国,仅宋朝胡氏一族就有55人中进士,其中担任过刺史、尚书、宰相的不乏其人,多次受到朝廷嘉奖。宋真宗题诗赞道:“一门三刺史,四代五尚书。他族未有闻,朕今止见胡。”又道:“黄河曾见几番清,罕见人间有此荣。千里朱幡迎五马,一门黄榜占三名。文星昨夜朝金阙,瑞气今朝拥朕庭。最喜状元并榜眼,探花皆是弟和兄。”先后来书院讲学或题词嘉许的,有宰相李昉、陈尧叟、张齐贤、晏殊、吕蒙正、王钦若、吴潜、向敏中,以及文学家苏轼、黄庭坚、杨亿、王禹偁等。

QQ图片20171127150651.jpg

      胡仲尧一生行善,义举众多,淳化年间(990~994),奉新大旱,捐粟赈饥,救助饥民数以万计。景德四年(1007),捐修县城南津桥。晚年,捐修县城西门的昭德观。皇帝曾两次下诏旌表。卒,葬奉新浮云山李八百洞之右的雷家山,著名词人、宰相晏殊为撰墓志铭。《宋史》有传。

2529

方 会

      方会(992~1049),俗姓冷,世号“杨岐方会”,袁州区人,杨岐宗创始者。自幼机敏,不喜读书。后在官府做事不力获罪,逃到筠州九峰山(今上高末山),在崇福寺落发为僧,法名方会,时年20岁。四处拜师,心领神会。时楚圆禅师驻住袁州南源山,遂往依止。随侍多年,终悟玄旨。后辞别楚圆,回到九峰山。庆历年间(104l~1048),应袁州道俗所请,住持袁州杨岐山普通禅寺(在今萍乡市上栗县)。

      方会在杨岐山举扬临济宗风,博采众家之长,在门庭施设上融合临济、云门两宗风格,又吸纳天台宗、华严宗的思想,开创了“杨岐宗”,成为禅宗“五家七宗”之一。杨岐宗一经创立,便得到了习禅者的认同,也使得已呈衰落之势的临济宗重新振起。又经过几代弟子的弘化,风行于天下。南宋以后,杨岐宗作为临济宗的正统,承袭了临济宗的名号,成就了“临天下”的盛况。

QQ图片20171127150424.jpg

      庆历六年(1046),方会离开杨岐山,迁住长沙云盖山海会寺。三年后,在海会寺圆寂,建塔于云盖山。

      南宋庆元五年(1199),日本泉涌寺僧人俊芿到杭州径山,从师杨岐六世禅师元聪受法。不久又有日僧辨圆亦到径山,嗣法元准师范,回国后成为日本东福寺开山祖师。由此杨岐宗相继传入日本,至今为日本佛教大宗之一。

2042

刘 敞

      刘敞(1019~1068),字原父,世称公是先生,樟树市人。自幼聪明,精读经书。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中进士。刘敞廷对时本为第一,因编排官、翰林学士王尧臣(天圣五年状元)系刘敞内兄,为避嫌疑,宋仁宗将刘敞列为第二,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今河南汝阳县),后任吏部南曹、考功员外郎。同年八月,权判三司开拆司。皇祐五年(1053)四月,又权三司度支判官。至和元年(1054)八月,同修起居注,九月召试,迁右正言、知制诰。次年八月,出使契丹,还京后,出知扬州。不久又迁起居舍人,知郓州兼京东西路安抚使。接着又召返,纠察在京刑狱,并曾主试嘉祐四年(1059)礼部考试。后出守永兴军。英宗即位后,侍英宗讲读,深得英宗嘉许,遂出知汝州。治平三年(1066)改集贤院学士、判南京(今河南商丘)留守司御史台。

      皇祐二年(1050)宰相夏竦死后,仁宗私赐谥号文正。刘敞认为夏竦虽有才智,但为人奸邪阴险,性贪婪与“文正”二字不合,议定谥号是臣下的事,人主不经百官讨论,便直接赐谥,是不妥当的。他三次上疏力争,夏竦终被改谥文庄。仁宗宠妃张贵妃死后,被追谥为温成皇后。有些善于逢迎者,要将温成皇后死日定为国忌日,刘敞认为不可,上书直谏,仁宗只好作罢。宦官石全彬因经营温成皇后坟墓有劳绩,迁宫苑使并代理观察使。石全彬因未能真授观察使,有怨言,三天之后,仁宗果然任命石全彬为观察使。命刘敞起草任命书,刘敞拒绝草拟委任状。石全彬终于没有得到观察使的任命。

      刘敞知郓州和永兴军期间,都因治旱有方,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发展,社会安定而深受百姓的爱戴。他在知扬州时,及时清理归还达官显贵冒占农民的田亩数百顷,使农民耕者有其田。刘敞为官清正,还为贫民平反冤狱。刘敞发现天长县富人陈氏,由于杀人被捕,暗中使用钱财贿赂官吏,不但得到释放,反而嫁祸于贫民王甲。审理者糊涂结案。王甲畏惧官吏,不敢自白其冤。刘敞另派官复审,不但不能平反,反而使王甲杀人案更不可破。于是刘敞亲自审理此案,才弄清原委,平反了冤狱。

      刘敞是一位著名的经学家,学问渊博。连翰林学士欧阳修都经常向他请教,欧阳修在《集贤院学士刘公墓志铭》中称刘敞“于学博,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有一次,刘敞奉命出使契丹,契丹人带着他出古北口,故意走了许多弯路,以显示路途的遥远。刘敞熟知地理,对道路了如指掌,就质问对方:“本来有大路可走,用不了几天就可抵达中京,为什么要这么走呢?”契丹人惊异。契丹山地中有一种怪兽,形状像马,却能猎食虎豹,契丹人不知其名,就向刘敞打听,刘敞回答说:“这种兽就是所谓的驳。”刘敞还描述了这种兽的叫声和模样,并且告诉契丹人,在古书《山海经》和《管子》中,都有这种兽的记载。契丹人听后,敬佩不已。刘敞对金文亦有研究,尝得先秦彝鼎数十,考青铜器铭文,辨识古文字。因以知夏、商、周三代之典章制度,补充史籍之不足。尤长于《春秋》三传,其解经说义,与传统的汉代学者不一样,开宋学者批评汉学者之先声。刘敞还专于诗词,欧阳修撰写《新唐书》、《新五代史》时,亦求教于刘敞。熙宁元年(1068)刘敞病卒,著有《春秋权衡》、《春秋传》、《七经小传》、《春秋传说例》、《春秋意林》等,还与弟刘攽、子刘奉世合著《汉书标注》。 

1626

刘攽

      刘攽(1023~1089),字贡夫,别号公非,宋代著名史学家。樟树市黄土岗人,刘敞弟。出自诗书世家,祖父刘式,南唐时举进士,入宋后,官至刑部郎中。父亲刘立之与叔伯4人俱举进士。 

      刘攽与兄敞同举仁宗庆历六年(1046)进士。历仕州县20年,始为国子监直讲。熙宁五年(1072),判尚书考功,同知太常礼院。因考试开封举人时与同院官争执,为御史所劾。又因致书王安石,论新法不便,贬泰州通判迁知曹州。不久,又任兖州、亳州、蔡州等知州,官至中书舍人。

      刘攽邃于史学,与司马光同修《资治通鉴》,为副主编,专职汉史,《资治通鉴》共294卷,刘攽修了184卷,所引用史料有322种书籍,浩瀚的资料搜集、考证、取舍等大量工作,多为刘攽所做。刘攽同时还负责战国秦汉部分编写,还为司马光删定《前汉记》、整理《后汉记》和《魏记》,并起草魏至隋部分。司马光高度评价刘攽“研精极虑,穷竭所有,夜以继日。编阅旧史,旁采小说,简牍盈积,浩如烟海,挟擿幽隐,校到毫厘。”为人称诵。为完成中国最伟大的史学经典,功不可没。 

      刘攽、刘敞与敞之子刘世奉合著《汉书标注》,世称三人为“墨庄三刘”。“墨庄刘氏”被奉为古代家庭教育典范。刘氏卒后,家中除藏书千卷外别无财产。其妻指藏书对子女曰:此乃“墨庄”。将诗书作为家产教子女传承。刘攽学识渊博,与兄刘敞齐名。欧阳修称其“辞学优赡”、“记问该博”。苏轼在草拟刘敛任中书舍人的制书中称赞他“能读坟典丘索之书,习知汉魏晋唐之故”。刘攽著作极为丰富,除了《资治通鉴》外,自己独立完成的著作还有100余卷。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史学著作有《东汉刊误》4卷、《汉宫仪》3卷、《经史新义》7卷、《五代春秋》15卷、《内传国语》20卷等多种。

      刘攽也是宋朝的著名诗人和文章大家。他的诗歌风格较为生动,与欧阳修的风格有相似之处。他的文章更受到同时代的曾巩和后来的朱熹等人的高度评价。他的诗文由后人结集汇编成《彭城集》40卷。又著有《公非集》60卷、《文献通考》及《文选类林》、《中山诗话》等,并行于世。附其诗二首:

    《雨后池上》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水仙花》

      早于桃李晚于梅,冰雪肌肤姑射来。

      明月寒霜中夜静,素娥青女共徘徊。

1546

刘 恕

      刘恕(1032~1078),字道原,高安市人。从小聪慧,熟读史书。8岁时,家有客人说孔子没兄弟,他立刻举《论语》“以其兄之子妻之”一句以对,举座皆惊。13岁时他去拜谒宰相晏殊,向他请教,反复诘难,连这位著名的词人也被问住了。皇祐元年(1049)登进士第。诏曰,能讲经义的考生另外奏名,应诏的只几十名。      主考官赵周翰向刘恕提了20几个关于《春秋》和《礼记》的问题,他对答如流,主考官大为惊异,遂擢他为第一,其文章也被列为高等,一时名扬京师。治平三年(1066)四月,司马光始修《资治通鉴》,英宗命他自选馆阁英才当助手,刘恕首先入选,迁为著作佐郎,专在史局修书。司马光主编《资治通鉴》,凡遇史事纷错难治,则交刘恕。时协助司马光的副主编共有三人,一为刘恕,一为刘攽、一为范祖禹。后司马光因坚决反对王安石变法,出知永兴军。刘恕也因得罪了王安石,自度京师难留,便请求到南康(今星子县)监酒税。熙宁末年,刘恕改任秘书丞,赐五品服色,诏他在家修书。 31-2.png

      刘恕为人廉洁刚直,很有其父遗风。他曾当过巨鹿主簿和川县令,史书说他“严簿书,束胥吏,抚鳏寡,绳豪猾,纤细曲直,可为后世法”。因此,一时能吏都自以为不如。在政治上,虽然他坚决反对王安石变法,但他并不像某些人那样,当面表示赞成,背后进行诋毁,口是心非。他总是“面指其事,是曰是,非曰非”,“议其得失无所隐”。对质朴厚道者,他会亲之如兄弟;而对那些奸佞谄谀之徒则疾之如仇。他家非常贫困,可他为官清正,一毫也不妄取于人,与“不持一石砚”的包拯同以廉吏著称。有一次他从洛阳南归,时令已届初冬,可还没有御寒的衣物。临行之时,司马光送给他几套衣袜和一床旧的豹皮褥子,他再三辞谢,但司马光执意要送,只好勉强收下,可他下次到颖州时,将司马光所赠全数奉还。

      刘恕不仅廉洁奉公,勤于政事,而且博览群书,深究史籍。当时史书非科举所急,学者多不读。独刘恕能笃好史学,并对上下几千年间的史事,不论巨细,了如指掌。司马光对刘恕这个比自己小13岁的晚辈推崇备至,他曾对英宗说:“馆阁文学之士诚多,至于专精史学,臣得而知者,惟刘恕耳。”在《资治通鉴》编撰中,挑选“全局副手”,司马光也认为“非恕精博,他人莫能整治”,因此编书的通部义例、编次安排、编修断限等问题,司马光都和他进行过专门的讨论。所以,同修刘攽等人都认为刘恕“功力最多”。31-3.png

      熙宁三年(1070)冬,司马光出守京兆,第二年改判西京留司御史台,一直退居洛阳,仍以书局自随。已告归南康的刘恕遥隶书局。为了与司马光面商修书事宜,于熙宁九年(1076)不远千里,风尘仆仆前往洛阳。在南归途中,刘恕不幸遭母丧,悲痛欲绝,兼之一路风寒,不久就得了风挛疾,右手足偏瘫。可病魔并不能夺去他著作史书的坚强意志。虽卧病在床,仍然“苦学如故,少闲,辄修书,病亟乃止。”元丰元年(1078)九月,刘恕终因病逝世,享年47岁。对于他的死,司马光感到非常痛惜,在为刘恕《资治通鉴外纪》写的序中,他叹道:“嗟乎!以道原之耿介,其不容于人、龃龉以没固宜,天何为复病而夭之耶?此益使痛惋惝恍而不能忘者也。”

      刘恕喜书,虽藏书不少,“百楹书万卷”,但犹嫌不足,往往求书不远数百里,亲自去抄、读。亳州知州宋次道家有不少藏书,刘恕便亲自绕道到亳州借阅。宋次道每天设馔款待,以尽主人之谊,他却辞谢说:“此非吾所为而来也,殊废吾事。”于是把自己关在藏书阁里,“昼夜口诵手抄,留旬日,尽其书而去,目为之翳。”平时在家读书也总是废寝忘食。“家人呼之食,到羹冷而不顾;夜则卧思古今,或不寐达旦。”到病情恶化的时候,还在借别人的书来参校自己所著之书的是非得失。

2129

惠 洪

      惠洪(1070~1128),一名德洪,字觉范,自号寂音尊者,俗姓彭,宜丰县人。自幼家贫,14岁父母双亡,到新昌宝云寺出家。19岁入京师,于天王寺试经。后南归庐山,依归宗寺真静禅师,又随之迁靖安宝峰寺。惠洪一生多遭不幸,政和元年因“元祐党祸”受牵连入狱,曾被发配海南岛,直到政和三年(1113)才获释回籍。32-1.png

      惠洪精通佛学,长于诗文,著述颇丰,尤以《冷斋夜话》最著名。成语“满城风雨”、“脱胎换骨”、“大笑喷饭”、“痴人说梦”等典故均出于此书中。宜春历代诗人的诗作,仅惠洪的《秋千》诗被收入《千家诗》中,诗曰:“画架双裁翠络偏,佳人春戏小楼前。飘扬血色裙拖地,断送玉容人上天。花报润沾红杏雨,彩绳斜挂绿杨烟。下来闲处从容立,疑是蟾宫谪降仙。”其题于宜春城北崇胜寺的一首咏竹诗,深得黄庭坚等历代诗家赞赏,以宋诗精品被收入《宋诗鉴赏辞典》。遭遇虽然坎坷,惠洪却处之泰然。身为和尚,时作绮语,因咏“十分春瘦缘何事,一掬归心未到家”(《上元宿百丈》)句遂得“浪子和尚”之称。

      黄庭坚对他甚为推重,赞其韵胜不减秦观,气爽绝类徐俯。在禅学方面,他是第一个系统提出“文字禅”的僧人。在创作上,惠洪力主自然而有文采,“文章五色体自然,秋水精神出眉目”,对苏轼、黄庭坚倾倒备至。江西诗风笼罩文坛时,惠洪能独树一帜。其诗雄健俊伟,辞意洒落,气韵秀拔。诗句如:“夜色已可掬,林光翻欲流”(《秋夕示超然》),“方收一霎挂龙雨,忽作千林攧鹞风”(《大风夕怀道夫敦素》),为诸家称道。又善作小词,情思婉约,似秦少游。惠洪著有《冷斋夜话》10卷,收入《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他也因诗才殊异世俗而名列《宋史》。所著《石门文字禅》是历代诗僧中较有影响的一部文集。建炎二年(1128)圆寂,享年58岁。

2172

扬无咎

      扬无咎(1097~1171),字补之,号逃禅老人,又号清夷长者,自称为草玄(扬雄)后裔,故其书姓从“扌”不从“木”,樟树市人。其书画艺术在中国画史上影响深远,有“得补之一幅梅,价不下百千匹”之说。

      扬无咎清高自守,生性耿介,不慕荣利,不俯仰时好。他的主要成就在于水墨人物画,墨梅却成了他绘画艺术的标志性题材,大约正是因为梅花“傲骨凌霜”的品格,激发了艺术家人格上的共鸣吧。 

年轻时,扬无咎所居住的地方有一棵“大如数间屋”的老梅树,苍皮藓斑,繁花如簇。他经常去对着梅树临画写生,大得梅花真趣。因此,在梅花画法上,有着自己独特的感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扬无咎墨梅艺术成就的取得,也是与他全面的艺术修养分不开的。 

      他是一位诗、书、画兼长的全能艺术家。书法方面,扬无咎宗法唐代书法大家欧阳询(率更),他曾在自己所藏的《邕禅师塔铭》帖上题字:“予于率更为人室上足”。据说,当时江西的碑碣多为扬无咎所书,足见其书法成就之高。他的小字书法尤其清劲可爱。他还长于诗词,诗词格调很高,无绮罗脂粉气。著有《逃禅词》1卷,《洞天清禄集》中说其“诗笔清新,无一点俗气”。

      虽然由于画名的彰显,扬无咎在书法和诗词上的成就往往不为人知,但全面的艺术修养,却大大滋养了他的墨梅艺术。画境与诗词意境相通,扬无咎墨梅以清逸见长,高洁清幽,不沾尘俗,这正是其诗词境界的另一种展现;而书法艺术对于扬无咎墨梅艺术的影响就更显见。《洞天清禄集》中说:“临江扬无咎补之,学欧阳率更楷书殆逼真,以其笔画劲利,故以之作梅,下笔便胜花光仲仁。”可见,扬无咎将书法中的用笔结合融人墨梅创作中,大大拓展了笔墨的艺术表现力。 33-2.png      据说,扬无咎曾乘兴在临江的一家倡馆的墙壁上画了一幅折枝梅,吸引了不少往来的文人士大夫,倡馆一时生意兴隆,但这块画了折枝梅的屋壁后来居然被人窃走,使这家倡馆顿时车马稀少,门庭冷落。扬无咎艺术的魅力于此也可见一斑。

      扬无咎最著名的传世花卉作品是《四梅图》、《雪梅图》等。《四梅图》又叫《四清图》,画分四段,可分可合,每段自成一幅,有独立的内容和章法,从自跋中可知作者创作此图的初衷是要完成一位挚友的命题:“要余画梅四枝,一未开,一欲开,一盛开,一将残,均各赋词一首。” 

      这个独特的命题激发了画家的兴致,使画家在创作中表现出应有的大家手笔。画梅花“未开”,在疏枝斜干上突出描绘了花苞的聚五攒三,以少胜多;画梅花“欲开”,在枝干上布了些整朵梅花,花瓣清晰可数而不露其花蕊,以求含蕴;画梅花“盛开”,则极写其雨浴脂浓,烟笼玉暖之致;画梅花“将残”,则堕溷飘零,偃蹇自嗟。即使留在枝上的残梅,也是蕊托外露,已无一瓣可寻。四段梅花图,将梅花的盛衰过程表现得淋漓尽致,不经过仔细的揣摩观察,是无法具备如此准确传神的表现力的。

      扬无咎的墨梅在我国绘画史上产生过很大影响,历代仿效他的人很多。南宋花鸟画家赵孟坚,扬无咎的从子季衡、外甥汤正仲、汤叔用等都是他的传徒。后代的花鸟名家王冕、徐禹功等都是他的嫡系。

1512

普 庵

      普庵(1115~1169),俗姓余,法名印肃,号普庵,南宋宜春县石里乡(今袁州区慈化镇余坊村)人。自幼虔心学佛,19岁在当地寿隆院出家,拜院主临济宗嗣正贤开仕禅师为师,法名印肃,研习《法华经》。27岁薙发填牒为僧,翌年在袁州城内开元寺受具足戒。不久前往湖南沩山,参谒临济宗第十二世牧庵法忠禅师,法忠一语点拨,即有省悟。返回寿隆院后,“胁不沾席”修行12年,豁然大悟,叹道:“吾今亲契华严境界矣!”自后体用兼修,机锋超妙。

      绍兴二十三年(1153),僧众迎请印肃为慈化院住持。3年后正贤和尚圆寂,印肃又兼寿隆院住持。嗣后,他藜杖芒鞋游访诸方,布衣菲食励精行道。印肃以神通妙用为教化,深得民众尊崇。他随机接诱四方慕道参学,对于因灾患疾困而前来求解者,或书写偈颂,或施予符水,或折草为药,“无不立验”,甚至“祈禳雨旸”、“御灾捍患”,种种“灵验”事迹不可胜纪,名传遐迩,朝谒参请者不绝于途。印肃觉得俗世喧嚣有碍修行,便独自潜行至附近的南山石岩中隐居静修,“忘怀于世”两年之久。因其室名“普庵”,自后印肃便以“普庵”为号。34-1.png

      乾道元年(1165),普庵的两位好友丁骥、刘汝明进山找到普庵,恳请出山弘道,并自愿出资重建慈化院。于是,普庵在慈化院旧址以北的南泉山择址新建寺宇。乾道四年(1168)十二月,新寺落成,名为“南泉山慈化寺”。乾道五年(1169)七月二十一日,普庵书谒于方丈壁,跏趺而逝,享年55岁。同年十一月一日,奉全身入塔。淳熙元年(1174),孝宗敕谥“普庵禅师”。嘉熙元年(1237)五月,敕谥“寂感禅师”,塔名“定光”。至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成祖朱棣又加封谥,前后七次诏封,谥号屡加为“普庵至善宏仁圆通智慧寂感妙应慈济真觉昭贶惠庆护国宣教大德菩萨”。

      普庵是一位佛学造诣高致、文化修养湛深的禅师,有《语录》4卷传世。他精通声律音乐,擅长填词赋诗,先后作有《解佩令》、《证道歌》、《十二时歌》、《数珠歌》、《金刚随机无尽颂》、《行住坐卧三十二颂》、《颂诗》等许多种词章偈颂,以诗词的形式弘传禅法,又能辅以音乐曲调,方便大众诵唱。《释谈章》后世又称为《普庵咒》,系用梵文字母构成的经咒式韵文,配有曲谱,后来演化为中国传统古琴曲中的一个著名曲目。明代以来,有40多种古琴谱集刊载了《普庵咒》。以后《普庵咒》又成为各地民间笙管器乐的传统套曲,也是现代中国高等音乐教育的重要课程。

      普庵在民间信众中影响深远,被尊为“普庵祖师”、“余祖师”。在宜春及周边地区,民间历代信仰崇奉普庵祖师,流传有许多有关普庵的轶闻传说,上高、宜丰等地沿袭至今的“肅”字迎亲的婚嫁习俗,便与普庵信仰有关。明清以后,普庵信仰崇奉已深入闽、台各地,进而远涉南洋诸岛。至今,福建省晋江的信徒每年都会结伴前来宜春慈化寺朝香祭拜。

普庵刺血泥金手书《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作为镇寺之宝,由慈化寺世代供奉,现存袁州区档案馆。现代辑有《普庵全书》。

4492

夏皇后

      夏皇后(1136~1167),即夏云姑,谱名桂英,又作圭玉,即宋孝宗成恭皇后,宜春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温汤镇夏家坊人。曾祖夏令吉,北宋江州德安县人,因见宜春县南境风景秀丽,便携家人定居宜春县修仁乡,成为夏家坊夏氏开基始祖。夏云姑少女时期,由于姿容端丽,被官府选中,送往京城临安(今杭州)宫廷,侍奉宋高宗皇后(即后来的宪圣太后)。绍兴二十六年(1156),普安郡王赵昚的王妃病故,皇后便将侍女夏云姑赐给赵昚续弦。高宗无子,立赵昚为储,并在绍兴三十二年(1162)传位于赵昚,自称太上皇。赵昚即位,是为孝宗,夏云姑进为贤妃。隆兴元年(1163),册立为皇后。35-2.png

      还有一个传说:南宋高宗时有一位姓张的太监被派到宜春来选美,当他的马经过温汤的一座石拱桥(今跪马桥)时,马突然跪在桥上,张太监用鞭子抽了几下,马还是不站起来。张太监纳闷,自言自语:“莫非这里有皇娘?如果真有,你这死马赶快给我长嘶三声。”说来也怪,话音刚落,马“唿”地站了起来,并且仰天长嘶了三声,这时,张太监才意识到眼前将有贵人出现。环顾四周,张太监发现河边有一位放鸭子的姑娘,姑娘眉清目秀,面容姣嫩,特别她那双水汪汪的眼睛,异常迷人。张太监忙问:“姑娘,这是什么地方?”姑娘答道:“这是夏家里。”张太监又问:“姑娘家住哪里?”姑娘笑道:“我家门前有百节龙江桥,屋后有十里荔枝街。”很显然,姑娘说的是谜语,百节龙江桥指的是棕树桥,荔枝说的是松果。张太监还问了姑娘一些话,姑娘都回答得非常巧妙,张太监感觉到眼前这位姑娘,天生丽质,异常聪明,如能选进宫,将来定能成为他的靠山,就这样姑娘被选入宫。夏云姑刚进宫就被皇太后看中,选作贴身侍女,最后封为安恭皇后。皇帝非常宠爱她,专门为她在宜春城鼓楼旁立了牌坊。下旨规定,“文官经过必须下轿,武官经过必须下马。”夏娘娘很体恤臣民,觉得这礼节太繁琐,便下令把牌坊移到她家乡——夏家里,就因为有了那牌坊,夏家里后来就改为夏家坊。

      夏云姑初入宫时,其父夏协生活无着,寄食于宜春城南50里的蟠龙山僧舍。夏云姑册立为皇后,夏协已死,葬在蟠龙山,于是修葺其墓,追封为信王。其弟夏执中当时也非常贫困,后被夏皇后迎入京城中,迁升阁门宣赞舍人。夏执中携发妻来京,有人劝他休去发妻,另择婚于贵族,执中不为所动,并说“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夏执中在京城拜师学习书法、骑射。淳熙二年(1175),太上皇赵构七旬寿庆,亲贵、朝臣争献珍玩,唯独夏执中献的是其手书大字:“一人有庆,万寿无疆”,太上皇大喜。又与金国来使比试射箭,连发皆中,金人惊骇佩服。后封宜春郡公,官至奉国军节度使等闲职。宁宗即位(1195),加少保。卒,赠太师。乾道二年(1166),夏皇后归谒家庙,宗族亲属推恩者11人。乾道三年(1167),夏皇后去世,谥安恭,葬会稽陵园。庆元年间,改谥成恭。

      夏皇后的家乡温汤镇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富硒温泉闻名于世,明月山奇松怪石,著名宜春八景之一“云谷飞瀑”更让人心旷神怡。

10326

姚 勉

      姚勉(1216~1262),名勉,字述之、成一,号蜚卿、飞卿,宜丰县新庄镇人。因初生时,曾被弃之山野雪地,故其成年后自号“雪坡”以志不忘。宋淳祐十二年(1252)中举,宝祐元年(1253)进士第一,点为状元。先后授承事郎,秘书省正字,校书郎、节度判官、太子舍人,沂靖王府教授。

      姚勉学识渊博,富有文才,对程朱理学研究很深,著有《雪坡文集五十卷》传世。姚勉的诗作文辞典雅,韵律优美,富于很强的人民性;其文则以风格古朴、文辞犀利、论理透彻见长,有“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之誉。姚勉与汉之梅福、晋之陶渊明并称宜丰三大先贤,并建“三贤祠”祀之。姚勉有一首题为《日食罪言》的长诗,详实而生动地描写了一次日食发生时的情景。其中有“儿童忽走报,日壁无全规。仓忙出仰视,如月初蛾眉。金乌失焰彩,玉象潜光辉。苍天玳瑁色,列宿争依稀。”之句,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姚勉为人正直,刚正不阿。宝祐四年(1256),奸相丁大全委派其同党袁玠为九江制置副使,造成江防危机,朝野上下怨声鼎沸,姚勉时任秘书省正字,官阶并不高,但他全然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上书弹劾丁大全、袁玠等,要求严惩,整个朝野为之震动,然而姚勉也因之被罢官。后姚勉复出,又碰上奸臣贾似道暗中投元乞降,于是姚勉借与太子讲《周易》之机,针贬贾似道,遭贾似道罢黜。姚勉在其为官任上,两次斗奸相,也两次被罢官,然而其忠耿却受到朝野称赞。

1827

范 梈

      范梈(1272~1330),字亨父,一字德机,人称文白先生,樟树市人。元代官员、诗人,与虞集、杨载、揭傒斯齐被誉为“元诗四大家”。范梈少聪颖,过目成诵,善诗能文。大德十一年(1307)起授左卫教授、迁翰林院编修官、御史台、海南海北道廉访使、江西湖东道、福建闽海道知事等。他为官勤政为民,廉政律己。范梈对母亲十分孝顺,多次上书请辞回家照顾老母。天历二年(1329),朝廷又任范梈为湖南岭北道廉访使,范梈因母亲病重拒不赴任,赶回家乡照顾母亲。当年母亡,他也抑郁成疾,于次年10月病逝,享年59岁。范梈在海南任职时写有《重建海角亭记》,曰:“钦廉僻在百粤,距中国万里而远,郡南皆岸大洋,而廉又居其折,故曰海角也。”亭名的由来即于此。

QQ图片20171127143005.jpg

      范梈的散文学秦汉,其诗好为歌行古体,学颜延年、谢灵运,趣而高妙。其诗多写日常生活及朋友来往,也有一些涉及社会现实。在风格上比较多样,而以冲淡闲远为时人所称道。虞集称他的诗:“如唐临晋帖”。揭傒斯说他的诗“如秋空行云,晴雷卷雨,纵横变化,出入无联。又如空山道者,辟谷学仙,瘦骨嶙嶒,神气自若。又如豪鹰掠野,独鹤叫群,四顾无人,一碧万里,差可仿佛耳。”如“雨止修竹闲,流莺夜深至”(《苍山感秋》)等,著有《燕然》、《东方》等稿20卷,后人辑为《范德机诗》、《木天禁语》两书传世。

2612

揭傒斯

      揭傒斯(1274~1344),字曼硕,号贞文,谥号文安,丰城市杜市大屋场村人。元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书法家。揭傒斯的父亲揭来成是宋朝的一个“拔贡”,结亲黄氏。揭幼年家境贫苦,5岁从父就读,刻苦用功,昼夜不懈,12岁博览经史百家,至15岁时已是文采出众,尤擅诗词、书法。年纪差不多的人均敬佩他,拜他为师。揭傒斯青年时期远游谋生,一些名公显宦很器重他,湖南宣慰使赵琪寻把揭看作是“知人“,说他将来必为”翰苑名流“。湖北宪使程钜夫称其为“奇才”,把自己堂妹许配给他为妻。一些程钜夫的同僚在与揭傒斯的交谈中,发现揭傒斯论文时意象飞动,气势豪放,论政时骋议驰辨,理正辞严。大家都视揭傒斯才华横溢,国家栋梁。更有人看了揭傒斯写的《功臣列传》,赞叹不已,“这才是修史书的名笔啊!别人修史不过是誊抄其它版本的史书而已!”于是纷纷向朝廷推荐。

      元延祐元年(1314),揭傒斯由布衣授为翰林国史院编修。三年(1316),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四年(1317),迁升为国子助教。六年(1319),朝廷提升揭为“奎章阁”供奉学士。不久,又提升为侍讲学士,主修国史,管理经筵事务,为皇帝拟写制表。当时提升不能超过两级,可是他却连进四级,直至二品“中奉大夫”,实为罕见之事。38-2.png在揭傒斯门下求学而入朝做官的人,后来大都成为国家重臣,且都不贪图功名利禄。揭傒斯一生著史诸多,且都亲自执笔撰稿,孜孜不倦,他写的颂圣、应制、赠誉之作,条理清晰,体制严整,阐述明达。至顺元年(1331)预修《皇朝经世大典》,皇帝把他写的《秋官宪典》与《唐律》媲美,且把《太平政要》颁发文武百官观赏,说:“这是我们的揭曼硕所写的,你们都要好好看看!”以“曼硕”唤之,可见对揭的亲重。深知皇帝对自己的信任,揭在70多岁高龄上仍废寝忘食地编修传史,至正四年(1344)盛夏,身染伤寒,仍伏案修撰,不幸以身殉职。朝中官员得悉噩耗,都赶到史馆哭悼。皇帝为他嗟悼,派官兵以驿舟送揭灵柩到故乡,葬于富州富城乡富陂之原(秀市乡水洲村对面山坡上),追封为豫章郡公,谥号文安。

      揭傒斯性格耿直,表里如一,好善疾恶,他从青年时代就忧国忧民,不少诗篇如《临川女》、《杨柳青谣》等反映了苦难的社会现实。他步入仕途后对下层人民的疾苦并未忘怀,如诗文“职教之徒臃肿腆傒”之句。同时他虽然在外做官,仍念念不忘故乡,丰城本不产金,但官府听信奸民商琼迷惑之言,要求上交黄金,弄得许多人流离失所、家破人亡,揭傒斯获悉此事,向朝廷详述实情,获准免缴黄金,为此县人感其恩德。揭傒斯一生喜欢游览,并做诗赋词,其中在龙虎山时写有《云锦溪棹歌》,曰“绕过浮石是蓝溪,溪上青山高复低。山中泉是溪中水,寻源直到华山西。”泸溪河是龙虎山的母亲河,两岸的奇峰异石、茂林修竹犹如仙境一般。

      揭傒斯诗文造诣较深,与虞集、柳贯、黄傒号为“儒林四杰”,与虞集、杨载、范梈并称“元诗四大家”,尚存书集有:《四库全书》14卷、《四部丛刊》14卷(又补遗诗1卷)、《豫章丛书》18卷及《揭傒斯全集》。


2119

杜本

      杜本(1276~1350),字伯原,又称“清碧先生”,樟树市人。《元史》将其列入《隐逸列传》中,是一位不愿入朝为官的大学者。杜本博学多才,手不释卷。天文、地理、历法、数学无不通究,经史、诗文、声韵、书法莫不精工。曾向朝廷献《救荒策》,朝中大臣阅后大惊,称之奇才。当时许多大臣,武宗、文宗皇帝都先后请他到京城做官,他都不同意,而是隐居山林。

      杜本著述颇丰,有《四经表义》、《六书通编》、《十原》、《清江碧嶂集》等。其所编的《五声韵》,自大、小篆至分、隶、真、草,以至外蕃书及蒙古新字,靡不收录,题曰“华夏同音”。在中国文学史上,杜本所编的《谷音》是很重要的诗歌总集,所作多为对宋室衰亡的忧愤、悲凉,风格雄浑。 39-2.png

 如同中国许多古代知识分子一样,不从政“济世”,便从医“救人”。杜本为我国传统医学作出过卓越贡献。其所修订编纂的《伤寒金镜录》,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舌诊专书。该书“察舌辨症”,绘以36图。为历代医家多推崇。杜本之后,虽有人将舌诊推之于130余图,然明代著名医家薛立斋认为:“汇而观之,不简不支,取杜氏36图足矣!” 

      杜本湛静寡欲,沉默少言笑,与人交往尤笃于义。有贫困而无以养亲、无以求学者,皆济之。贤士名流皆乐于与其交往,时号“儒林四杰”之一的柳贯及著名诗人张翥与其友谊甚厚。浙东宪府照磨詹景仁,武夷人,特地在武夷山买房置田,请杜本入山长住。隐居于武夷山的杜本不忘故土清江。其《清江渔隐》一诗道:“山下白云缥缈,水边绿柳依稀。记是清江旧隐,行人今已思归”。杜本还在武夷山幔亭峰下筑“怀友轩”以怀故人。

      杜本隐居武夷山,前往求学者甚多。载入《明史·文苑传》的明初著名学者陶宗仪、南仁、南智等,都是杜本在武夷山所收的弟子。 

      元顺帝至正三年,诏修辽、金、宋三史,丞相脱脱为都总裁官。其时,朝廷决定从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中各选拔一名处士参与修史,杜本以南人处士征诏入京,授以翰林侍制、奉议大夫,兼国史编修官,行至杭州,称疾固辞。

      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了一件元代银器,名曰:“龙槎”,制作于至正五年,制作者朱碧山系渭塘人,是一只造型奇异的酒杯。器身为一段苍古屈曲的桧柏树干,中空,可盛酒。树下坐一老者,身衣道服,鹤发皓须,右手持书披阅,左手斜欹树身,神情怡然,俨有隐士风致。槎尾刻“龙槎”二字,槎下腹刻“百杯狂李白,一醉老刘伶,知得酒中味,方留世上名”诗一首。杯口下刻“贮玉液而自畅,泛银汉以凌虚”,并署名“杜本题”。这是一件稀世珍宝。1988年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国宝欣赏100种》,选录了全国博物馆(包括台湾故宫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至清末的馆藏珍品100件,这件银龙槎便以“国宝”而位居其列。被奉之为“国宝”的银龙槎,拥有如此身价,除其制作出自元代著名工匠朱碧山之手外,另有点睛之笔是元代著名学者杜本在龙槎上留有题款。龙槎上的老者很可能是朱碧山为杜本的造像。杜本至正十年(1350)逝世,享年75岁。


2090

周德清

      周德清(1277~1365),字日湛,号挺斋,高安市人。著名的音韵学家、散曲家。他发现了北方语言体系的特质、结构、演变及其规律,同时,又总结了作词十法,撰成理论著作《中原音韵》。

      以中原之音为正宗,强调遵循自然之美,这是他的重要的音韵学的理论观点。他明确指出:“欲作乐府,必正言语;欲正言语,必宗中原之音。”40-2.png并竭力高扬关、郑、白、马四大曲家的典范作用,肯定他们“韵共守自然之音,字能通天下之语”的创作态度和天赋才华。其作词十法,又从音韵、曲律、俊语、曲意诸方面,进行了创造性的研究。而且,他对中原音韵的研究,是以元代著名曲作为研究对象,实际上是以元代京城大都(今北京市)为中心,以其语音系统为标准进行理论性总结,并由此规范和制约元曲的音韵特质,从而为市井文学的发展、繁荣和曲作语言的规范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且作词十法,又是其曲作的重要理论。他本人也善于曲作。时人多有赞誉之词,如:“故人皆谓德清之韵,不独中原,乃天下正音也;德清之词,不惟江南,实天下之独步也。信哉,信哉!”虞集称赞他自制乐府,“属律必严,比字必切,审律必当,择字必精,是以和于宫商,合于节奏,而无宿昔声律之弊矣。”欧阳玄称他是“通声音之学,工乐章之词”的“词律兼优者”。清刘熙载称他“不阶古音,撰《中原音韵》,永为曲韵之祖。”他还是个优秀的戏剧作家。至正二十五(1365)年卒。


1697

况钟

      况钟(1383~1442),字伯律,号如愚,自号龙冈,靖安县人。明代著名清官。况钟自幼聪颖,刻志于学,秉心方直,律己清严,习知礼仪,处事明敏。明永乐四年(1406),况钟被靖安知县俞益聘为礼曹吏员。9年后,又经俞益把他推荐给礼部尚书吕震。经吕震启奏,况钟被补为仪制司主事,领正六品俸。其间由于办事认真,处世谨慎,深得皇帝中意,9年后又被晋升为本司正四品郎中。此后凡册立后妃、帝女下嫁、诸侯来朝、四夷晋见,况钟都办得十分精当,赏赐有加。尤其是洪熙元年(1425),皇太子朱瞻基在南京谒孝陵时,得到仁宗朱高炽病危的消息,要迅速赶回北京去,况钟随轿伺奉他日夜攒行,给他留下了好的印象。

41-2.png

      洪熙改元,况钟被诰封为奉政大夫。宣德五年(1430),宣宗朱瞻基因江南九郡赋重,弊政横生,为缓和阶级矛盾,巩固其统治,诏况钟出任苏州知府。苏州为东南大郡,奸臣恶霸称雄当地,历任郡守为之棘手。况钟到任后,除弊兴利,不遗余力。他首先惩办奸吏,裁汰冗员,一举撤免庸懦无能的官吏孙福等10余人,革除圩长、圩老9000余名,拿下贪赃知县任豫等5人,整饬了吏治,破除了阻力,为全面推行“益国利民”的惠政铺平了道路。接着,他大力倡修水利、减重赋、废苛捐、招复流民。是年,他上疏请核减苏州府官田税粮721600石。在况钟的力争下,每年减粮米1622900石,并永为定制。至于民间积欠4年以上官粮及马草等项,计米260余万石,况钟“请以轻折钞完纳。初未允,后尽除焉”。他还奏免充军籍者162人,役止终身不累及子孙者1420人。他在任期内,召回流民36670户,183000余人。他又设立济农仓,储粮160万石,赈贷饥民,每当青黄不接时,主动借给断炊农民每户口粮2石,秋后免息归还。再者,他秉公执法,清积案,平冤狱。他每日轮治一县事,未及一年,就勘问过轻罪过重囚1520余名,使吏不敢为奸,民无冤抑。况钟得到1府7县广大民众的爱戴,呼之为“青天”!

      况钟治苏9年任满,例应上调朝廷,而苏州府士民张翰等13000人联名向直隶巡抚按察使张文昌上书,恳请转奏朝廷,乞求况钟连任。明英宗朱祁镇准奏,况钟以正三品按察使衔留任苏州,又干了4年。

      况钟为官清廉,三餐佐饭,仅一荤一素;身居简室,未铺设华糜之物。他在饯别苏州父老诗中写道:“检点行囊一担轻,长安望去几多程?停鞭静忆为官日,事事堪持天日盟。”正统七年(1442)十二月,况钟卒于苏州,享年60岁。他死时苏民痛哭罢市。他的灵柩从运河运回故乡时,十里苏堤上站满了祭送哭奠的人群。之后1府7县都建况公祠,百姓家中均立况钟牌位祭祀。况钟不仅为官清廉,文学诗作方面也有建树,后人将其文稿编成《况太守集》。1956年,昆曲《十五贯》上演后,经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推荐观看,况钟的清官之名享誉全国。周恩来总理曾对这个曲目有过精辟的评点:“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

      况钟的遗体一直安葬在靖安县高湖崖口的神仙山上。1983年,在他诞辰600周年之际,靖安县人民政府在县城东郊风景秀丽的登高山上(今况钟园林内)重新为况钟造墓,并建“清风亭”,以后又出《清风集》颂其美德。


1516

严嵩

      严嵩(1480~1567),字惟中,号勉庵、介溪,袁州府分宜县人。家庭贫寒,少年聪慧,善作对。明孝宗弘治十一年(1498)举人,十八年(1505)进士第二名,后选为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不久病休归里,在其家乡钤山之麓建钤山堂隐居读书8载,著《钤山堂集》35卷。正德七年(1512)袁州府知府姚汀开局修志,又请严嵩为总纂,后世称《正德袁州府志》。明武宗正德十一年(1516),严嵩还朝复官,历任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少傅兼太子太师,少师、华盖殿大学士,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权臣之一。严嵩为官专擅媚上,窃权罔利,并大力排除异己,还吞没军饷,废弛边防,招权纳贿,肆行贪污,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晚年,遭到御史邹应龙、林润相继弹劾,被明世宗朱厚熜革除职务,没收家产,不久病死。其子严世藩也遭弹劾被斩。家藏秘册极多,大多是劫来之物。据《严氏书品册页目》著录,家藏手抄本宋元书籍2613册,经史子集诸书,计5852部,道佛各经计914部。家被抄后,所藏书籍皆发给各儒学收贮及各寺观共诵。

QQ图片20171127135916.jpg

      严嵩年轻时曾是一个正直的人,书法有一定造诣,还为家乡做了不少好事,如严嵩先后在宜春、分宜两县捐金修建了四座石拱桥:宜春秀江上的广泽桥,下浦的广润桥(上浦、下浦各一座的总称),分宜清源河上的万年桥,同时还出资修葺了分宜县学等。另嘉靖己未年,严嵩专为时任分宜知县题写匾额“清政廉明”,现匾额收藏于宜春市古玩市场“合正收藏轩”。


1688

邓子龙

      邓子龙(1531~1598),字武桥,号大千,别号虎冠道人,丰城市杜市镇邓家村人。明代抗倭名将,早年游学四方,邓子龙精通天文地理,善骑射,能诗词,工于书法,26岁那年,他借故乡剑气典故赋《磨剑口占》一首:“磨就霜锋胆气雄,神光长射斗牛中。张华去后无消息,千百年来起卧龙。”以寄托远大的抱负。

      当时中国沿海经常遭受倭寇和海盗的侵扰,邓子龙率领江西官兵进驻福建泉州一带,英勇抗击倭寇达10余年,先后转战福建、广东沿海,大小数百战,屡立战功。他先后受陈晋德、吴桂芳、殷飞茂、郭成、张元勋等文武官员的器重。43-2.png

      万历二年(1574)抗倭战争基本结束,邓子龙被调回江西,先后任抚州把总、鄱阳守备,并在江西铜鼓一带成功平定了李大銮起事。在巡抚潘季驯的举荐下,邓子龙由铜鼓石守备升任浙江参将,巡视宁波一带海防。万历九年(1581),邓子龙入黔任武靖参将,一举平定了“五开兵变”,威名传播大江南北。万历十一年(1583),缅甸东吁王朝在统一全缅以后,不断发动象兵侵袭中国云南边境的战争,蚕食中国领土。在云南巡抚刘世曾和巡按董裕的请求下,明神宗命令邓子龙率军三千驰援云南。邓子龙到达云南前线以后,积极进行防御作战,先后取得了姚关偃草坡、攀枝花、湾甸、耿马三尖山等战斗的胜利,并乘胜追击,长驱而入,攻下缅甸副都阿瓦,沉重打击了缅甸侵略者的气焰,尤其打破了象兵不可战胜的神话。万历十三年(1585),邓子龙驻军姚关,开凿石洞,名为“清平”,寓滇西战乱平息,民众安乐之意。

QQ图片20171127135437.jpg

      1592年,日本关白(丞相)丰臣秀吉悍然发动了侵朝战争,并很快占领朝鲜全境,应朝鲜国王的请求,明朝政府派出已解甲归田的老将邓子龙出任明朝水师副总兵,率领中国水师援朝抗倭。在1598年11月18日至19日的露梁津大海战中,这位年近古稀的老将与朝鲜民族英雄、水师统制使李舜臣不幸阵亡,壮烈牺牲。但这一仗日军海军遭受重创,基本上全军覆没,中朝获得了最终胜利。战争结束后,邓子龙遗骨归葬丰城,朝鲜国王李日公亲自参加丧仪,并为他建立庙宇,世代祭祀。43-3.png

      邓子龙善书法、好吟咏,著有《风水说》、《阵法直指》和《横戈集》,现在福建、广东、江西、湖南、贵州、云南一带均有许多邓子龙的遗迹。其墓地被列为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铜鼓城东的铜鼓石上留有邓子龙题刻。丰城还不少地方和著名品牌均以邓子龙命名。

      据说邓子龙还救过清太祖的命,清太祖即清朝开国皇帝努尔哈赤。据考证,明末努尔哈赤欲起兵攻明,经常亲自微服到辽东一带侦察,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努尔哈赤被一支派往朝鲜的过路明军抓获,交给了开赴抗倭前线的副总兵邓子龙。努尔哈赤过人的胆识,深受邓子龙的赞赏。邓子龙便放走了这位后来开创了一个新王朝的开国大帝。为了报恩,努尔哈赤为在朝鲜阵亡的邓子龙立了庙,并把邓子龙的神位放入了清室最重要的圣殿“堂子”中祭祀,随着堂子迁往北京,邓子龙的神像一直在尚锡神亭中安放,直到清末。所以堂子又称“邓将军庙”。


3535

宋应星

      宋应星(1587~1661),字长庚,明代奉新县北乡(今奉新县宋埠镇牌楼村)人。出身于世家,曾祖父宋景,官至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赠太子少保、吏部尚书。其祖父和父亲都中了秀才。幼时家中遭火灾,家业“渐以萧条”。自幼聪颖过人,博闻强识。与其兄宋应升在叔祖宋和庆开办的家塾中读书,由族叔宋国祚启蒙。后就学于新建县举人邓良知。稍长,即博览群书,并融会贯通。万历四十三年(1615),与其兄宋应升同赴省城乡试,双双中举人,宋应星高中第三,宋应升名列第六,参加乡试奉新县仅宋氏兄弟二人中举,一时传为佳话,人称“奉新二宋”。44-2.png

      万历四十四年(1616)至崇祯四年(1631),宋应星五次赴京会试,均未中。由此放弃科举,转向实学,钻研与国计民生有切实关系的科学技术。并开始游历大江南北,实地考察各地的农作、手工业技术。

崇祯七年(1634),宋应星以举人选任袁州府分宜县教谕。九年,在分宜县令曹国祺支持下,撰写并出版了政论集《野议》,编著《画音归正》、《原耗》。十年(1637),宋应星完成了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天工开物》撰写,并在同乡好友涂伯聚的资助下刻印出版。此外,还撰写了《论气》、《谈天》等著述。

      崇祯十一年(1638),改任福建汀州府推官,官声卓著,当地百姓立生祠奉祀。十四年,擢任安徽亳州知州。其时,亳州经战乱百业凋零,官员亦大多出走,宋应星忠于职守,并捐建书院。十五年,改任滁和道南瑞兵巡道。十七年(1644)甲申之变,明朝覆灭,宋应星弃官归里,不再复出,居家以文学、著述自娱。还著有《卮言十种》、《美利笺》、《春秋戎狄解》、《观象》、《乐律》、《画音归正》、《杂色文》、《原耗》、《思怜诗》等多种著述。44-3.png

      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是一部记载中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技术成就的科技百科全书,共18卷,有123幅插图,图文配合,按“贵五谷而贱金玉”的原则,分别记载了五谷、蚕丝纺织、染料、农用机具、制盐、制糖、陶瓷、冶铸、车船制造、锤锻、采矿、榨油、造纸、五金、兵器、丹青、发酵、珠玉等18个领域的技术,还记载了宋应星在自然科学理论上的创见。由于《天工开物》与封建社会的功名仕进观念大相径庭,刊印后在中国影响甚微,很早便失传了。《天工开物》传入日本,1771年在大阪重刻出版并流行全国,被奉为启蒙思想、发展科技的经典著作,对近代日本开放富强产生了深远影响。《天工开物》先后被译成日、法、英、德、意、俄等多种文字,为人类文明的传播和科技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受到普遍赞誉,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国际影响。1987年,宋应星纪念馆在奉新县落成。2002年,中国邮政发行一套八枚纪念古代科学家的邮票,宋应星为其中之一。


3127

袁继咸

      袁继咸(1593~1646),字季通,号临侯,别号袁山,袁州区人。幼时家贫,聪慧好学,有大志。天启四年(1624)中举。翌年进士及第,授以行人官职,历任御史、礼部员外郎等职。袁继咸性刚直,同情东林党人,以敢于弹劾权宦闻名于朝,并因此数次遭严谴、降职。

      崇祯七年(1634),袁继咸出任山西提学佥事。任内除弊兴学,重修太原三立书院,在全省选拔二百余名生员入学深造,并亲自讲课,以气节、文章勉励诸生,深得学生爱戴。崇祯十年(1637),袁继咸拒绝按照新任巡按御史张孙振的要求徇私舞弊,张孙振便诬奏袁继咸贪赃枉法,诏令革职解京究问。消息一出,舆论大哗,三立书院的学生更是群情激愤,傅山、薛宗周等联络一百余名生员随从入京,递诉状,散揭贴,甚至拦轿申诉,为袁继咸申冤。此案审理历时半年,轰动京城,真相大白后,袁继咸洗冤昭雪,张孙振流配边疆。45-3.png

      崇祯十一年(1638),袁继咸起复调任湖广参议,分守武昌,参与镇压农民起义。不久奉诏兼佥事,分巡武昌、黄州,主持修复黄冈城垣六千余丈。翌年,移巡淮阳。督师杨嗣昌了解到袁继咸熟悉湖广地理民情,且有“知兵”之名,遂引入幕中参赞军事。崇祯十三年(1640),袁继咸擢升为右佥都御史,抚治郧阳。翌年二月,张献忠率军出川,袭陷湖广重镇襄阳,杀襄王朱翊铭。杨嗣昌畏罪绝食而亡,袁继咸也因“调度乖方”获罪,流戍贵州。

      崇祯十五年(1642)冬,大学士吴甡等举荐袁继咸起复原官,总理河北屯政,袁继咸拒任,回乡侍奉双亲。翌年春,清军逼近京城。左都御史李邦华抵书袁继咸,约其出山勤王。袁继咸立即赶赴九江与李邦华会面,又设法为盘踞于安庆、池州一带的总兵左良玉部调发饷银十五万两,使得以兵饷不继为由剽掠州县的官军稍得平息。

      崇祯十六年(1643)五月,经大学士吴甡等极力推荐,袁继咸出任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驻节九江,总督江西、湖广、应天、安庆等处军务,镇压辖域内各处农民起义军。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李自成攻占北京,明朝灭亡。45-2.png五月,袁继咸拜诏效忠福王弘光政权。弘光元年(1645),马士英借“伪太子案”兴大狱,排斥异已,指使党羽诬告袁继咸与左良玉结党营私,心怀异志。三月下旬,左良玉由武昌起兵讨伐马士英,兵过九江时,左良玉企图胁迫袁继咸参与“兵谏”,袁继咸断然予以拒绝,并慷慨陈词,晓以利害。当夜左良玉暴病身亡,其子左梦庚秘不发丧,并将袁继咸骗人军中软禁。不久,清军攻陷南京,弘光政权灭亡。左梦庚率部投降清军,献出袁继咸以邀功。清军对袁继咸十分优待,允诺只要他愿出面招降江西等地抗清武装,仍委以总督职位。袁继咸断然拒绝,遂被押解北京囚禁。清廷不断以高官厚禄劝降,袁继咸门生卫祚周等已降清为官,他们环跪痛哭劝降,遭到严辞训斥。被囚期间,每日著明朝冠服,食止茹素。读《易经》、《春秋》、《史鉴》,著有《纪观》、《史观》,并仿照文天祥《正气歌》而作《正性吟》,作铭自勉道:“大官好做,大节难移。成仁取义,前训是依。文山叠山,仰止庶几!”顺治三年(1646)六月二十四日,清廷派官员宣谕,令袁继咸薙发易服就官,否则处死。袁继咸坚守节操,惟愿就死。作《毕命诗》道:“衰年哀二老,一死酬至尊。从容文山节,谁招燕市魂。”两天后被杀。同乡李元鼎收其尸骸,回葬宜春县(墓在今袁州区芦村镇老立村杨家山)。《明史》有传,著有《六柳堂遗集》并付印。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清追谥袁继咸为“忠毅”。咸丰八年(1858),宜春台下建“袁忠毅公祠”。民国又将城内卫前街(今鼓楼路东段)命名为临侯路,以示纪念。


2786

张自烈

      张自烈(1597~1673),字尔公,号芑山,别号谁庐居士,明末清初宜春县北厢上水关(今袁州区秀江街道)人,著名学者、藏书家。从小酷爱读书,因家境贫寒无力购置,本地的乡绅富户又不喜好藏书,为了读书他甚至不惜专程去别的府县藏书人家借书,用蝇头小楷手抄成册,曾感慨道:“书在四方,宜出购,里居抄、借非计!”

      崇祯四年(1631),张自烈作为贡生进入南京国子监读书,与侯方域、陈贞慧、贾开宗等名士相识,交游甚契,俱有文名。寓居南京三年,除去必要的日常开销之外,稍有余资,即用于购书,总共购置、收藏各种书籍三十万六千余卷。崇祯七年(1634),张自烈将其藏书全部运回宜春。46-2.png

      崇祯十年(1637),刘新宇率湖南临武、蓝山流民武装围攻袁州城,张自烈藏于卢洲的书籍损失十分之三四。翌年,张自烈前往南京,将散失卷册补齐并载归宜春。崇祯十六年(1643),为避兵乱,张自烈徙家南村,并从藏书中选出经、史、子、集副本若干,捐献给袁州府学公用。同年十一月,明军左良玉部以“剿寇”为名屠城,张自烈藏书十分之六七被毁。

      崇祯十七年(1644)春,张自烈携带部分藏书,奉母外出避乱,先后旅居福建潭阳、江西信州葛川(今江西横峰)等地。历经战乱兵燹,藏书散佚殆尽,因之痛惜不已。顺治四年(1647)秋,作《芑山藏书记》,其后附录有藏书目录。后世学者对《芑山藏书目录》颇为重视,清代编修《四库全书》,亦多所采收。

      张自烈与袁继咸同学,为莫逆之交。袁继咸提学山西时被诬问罪,张自烈赴京上疏为之辨冤。袁继咸遇害后,张自烈搜集其诗文遗稿,编为《六柳堂遗集》,并出资付梓传世。

      张自烈“博物洽闻”、治学严谨,终生从事校雠、讲学,著述甚丰,其中大多于离乱中散失,付梓传世的有《四书大全辨》、《正字通》、《四书诸家辨》、《四书辨注》、《朱子通鉴纲目》、《函史考信录》、《重订正续文献通考》、《古今理学精义录》、《古今理学辨似录》、《圣学殊同录》、《古诗文辨》、《诗归辨》等40余种,后其亲友辑有《芑山文集》32卷。《正字通》又名《字汇辨》,是明代最重要的一部字典,也是中国辞书史上一部重要著作,清代张玉书、陈廷敬等奉敇编纂《康熙字典》,即以《正字通》作为蓝本而加详备。张自烈与胞弟自熙、自勋俱有文名,时称“三张”。

      入清之后,张自烈屡辞辟荐,不愿为官。晚年寓居庐山,讲学白鹿洞书院。康熙十二年(1673),在庐山逝世,享年77岁。张自烈无子嗣,南康知府廖文英(明末曾以同知署理袁州知府,系张自烈好友)将他葬于白鹿洞外的郑家冲。其墓至今尚存。

      民国年间,宜春城区其祖居上水关(今秀江路中段)路段被命名为芑山路。


2255

刘子壮

      刘子壮(1609~1652),字克猷,号稚川,樟树市张家山人。明崇祯三年(1630)举于乡,寒窗苦读近20余年,于清顺治六年(1649)参加殿试,中一甲一名进士,状元及第,大魁天下,授国史馆修撰。殿试策万言,略谓二帝三王治本于道,道本于心,讲学为明心之要,修身为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又言以天下为一家,则满汉皆一家也。一时为士林传诵。顺治八年(1651),充会试同考官。寻告归。顺治九年(1652)卒,年仅44岁。由于父亲早年在湖北黄冈从事药业,子壮随父就读,故以黄冈籍生员报考,所以都误为黄冈人。47-2.png

      子壮博综群籍,精制举文,雄厚排傲,淩铄一切。与同榜一甲二名进士汉阳熊伯龙齐名,世称熊刘。诗古文亦以气胜。《清史稿》曰:开国之初,若熊伯龙、刘子壮、张玉书,为文雄浑博大,起衰式靡。康熙初年湖广提学道蒋永修也说:国初楚文大家,首推稚川刘太史。

      子壮性至孝,九岁失母,每念及母辄为孺子泣,遂名其堂曰屺思堂。著有《屺思堂文集》、《屺思堂诗集》、《刘稚川先生稿》。 

      刘子壮虽然做官时间短,去世又早,但由于才气过人,在整个清代文人们都没有忘记他,为清代名状元之一。刘子壮的同榜进士、曾任江南按察司副使和江西布政司参政的周体观在路过黄冈时,不由得想起这位英才早逝的状元,情之所至,矢口成文,作《拨棹杂咏》诗曰:“不见当年刘克猷,西风吹泪过黄州。旧时江路能来否,落日招魂古驿楼。”《清诗别裁集》谓读此使人增交谊之重。

2081

朱 耷

      朱耷(1626~1705),号八大山人,别号雪个、个山、个山驴、人屋、驴屋,入清后改名道朗,字良月,号破云樵者,南昌市人。明朝宗室,谱名朱由桵,系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宁献王朱权第九代孙。朱耷是中国古代著名书画家,清初画坛“四僧”之一。48-2.png

      朱耷从小聪明好学,受家庭的艺术熏陶,8岁便能作诗,11岁能画,悬腕写米家小楷。曾参加考试,录为生员。崇祯十七年(1644),明朝覆灭,清兵入关,朱耷携家迁新建县洪崖山避难。清顺治二年(1645),与其弟朱道明弃家遁至奉新,后均出家。朱耷自号“八大山人”,隐居山中。

      明灭亡后,国毁家亡,心情悲愤,落发为僧,朱耷一生对明忠心耿耿,以明朝遗民自居,不肯与清合作。他的作品往往以象征手法抒写心意,如画鱼、鸭、鸟等,皆以白眼向天,充满倔强之气。笔墨特点以放任恣纵见长,苍劲圆秀,清逸横生,不论大幅或小品,都有浑朴酣畅又明朗秀健的风神。章法结构不落俗套,在不完整中求完整。朱耷的绘画对后世影响极大。佯狂嗜酒,工书,善画山水、花鸟、竹木,笔致纵恣,别具一格。

      朱耷在奉新耕香院出家为僧前后20余年,交游往来于奉新、进贤、新建、宜丰、临川之间,寄情山水。其书画艺术成就,与奉新结下了不解之缘。往来于奉新、进贤、新建、宜丰、临川之间,寄情山水。其书画艺术成就,与奉新结下了不解之缘。

3120

朱 轼

      朱轼(1665~1736),字若瞻,号可亭,高安市人。康熙三十三年(1694)进士,授潜江知县。后历任授刑部主事、员外郎、提督陕西学政、光禄寺少卿、奉天府府尹、通政使。康熙五十六年(1717)授浙江巡抚,上任伊始,便以“清吏治,正风俗”二事为急务。

      他说:“察吏莫先于奖廉惩贪,厚俗莫要于去奢崇俭。”他下令取消巡抚衙门的额外摊派,精简巡抚的出入仪从。由于他作风廉洁,以身作则,境内之治,号通国第一。海宁、上虞旧多海患,自元、明筑堤塘,堤基尽泥沙,屡致崩塌。49-2.png朱轼实地勘察,审度再三,以为惟有采用“水柜法”筑石堤,才能保持永久。从此堤塘坚固,滨海之民免除水患之忧。康熙五十九年(1720)朱轼升左都御史,次年,山西、陕西大旱,朱轼前往山西劝粜给赈。他严惩贪官污吏,奖励富户、绅士捐献粮钱,救济饥民。他还组织劳力整治漕河水道,停收米船课税,以利粮食流通。同时他责令地方官设厂医治患病灾民。此后,他又疏请山西建立社仓以备荒歉,大兴水利,引泉灌田,民受其利。雍正元年(1723)迁吏部尚书衔,寻加太子太保。雍正三年(1725),授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这年直隶省发生水灾,朱轼殚精竭力地营救。他主张浚疏河道,疏畅淤塞。水利既兴,又令官府奖励百姓种植水稻。雍正八年(1730)朱轼又总理水利营田事,十二月署翰林院掌院学士。乾隆元年(1736)九月卒。雍正曾命朱轼为乾隆初学之师,设席懋勤殿,行拜师礼。后乾隆帝御赐“帝师元老”。编有《易春秋详解》、《历代名臣传》。

3042

甘汝来

      甘汝来(1684~1739),字耕道,号逊斋,奉新县法城乡(今会埠镇)人。康熙五十年(1711)中举人,五十二年中进士。甘汝来为人清鲠强毅,才略过人。初任直隶涞县知县,即免除“杂派银六千”,不畏满洲旗人权势,拘押强占民房、“殴民几毙”的宫廷侍卫毕里克及其仆从,以“擅拘职官”议罪,康熙皇帝令吏、兵、刑三部会审。甘汝来抗辩不屈,部议革职。康熙皇帝“察其直,还原官”,遂以“强项令”名动朝野。后历任地处畿辅要冲的新安、雄县知县,任内“不以供应科敛民间一钱一物”,疏浚白杨淀河,溉田千顷,收麦万斛。雍正二年(1724),出知广西太平府,摄南宁府事,其间,重修镇南关(今友谊关)。

QQ图片20171127132055.jpg

后一年内连擢左江分巡道、广西按察使、广西巡抚。任职四年间,罢斥龙州土司,勘定思明土州及南禄州地界,兵不血刃招抚土官豪强,政绩卓著。入为左副都御史,不久以事罢官。后起复霸昌道,调苏松粮道,擢广东布政使。入京,任礼部侍郎。乾隆即位,擢为兵部尚书,迁吏部尚书,兼领兵部。乾隆四年(1739),晋太子少保,典会试,充雍正皇帝实录馆、八旗志书馆纂修及三礼馆总裁。同年七月二十一日,病逝。乾隆下旨停止朝会一日以示哀悼,谥“庄恪”,并派大学士纳亲扶柩送回原籍下葬。纳亲到奉新后,发现甘家一贫如洗,大为感动,奏请乾隆皇帝赐银一千两祭葬。甘汝来墓葬今奉新县罗市镇,张廷玉铭其墓。著有《甘庄恪公全集》,《清史稿》有传。

1751

宋鸣琼

      宋鸣琼(?~1802),女,字婉仙,奉新县北乡(今宋埠镇)人。清朝中叶著名女诗人。5岁读书,9、10岁即能吟诗作赋。15岁嫁奉新县法城乡涂建萱,21岁丧夫,此后守寡未再嫁,以清节著称乡里。

      宋鸣琼没上过学堂,幼年在家读书,全仗父兄指点。丧偶后又陆续遭遇父母翁姑丧事,因而多愁善感。搜集历代文学家的诗赋词曲,庋藏于家中楼阁,命名为“咏雪楼”。终日登楼诵读,吟咏不辍,数十年如一日。每有诗作,即寄送兄弟子侄审阅,诗名藉此远播京城等地。著有《咏雪楼诗稿》、《别稿》、《春秋外传》及传奇《珠玉缘》等多种著作。其诗颇似李清照晚年的风格,沉痛凄凉,令人不忍卒读。

QQ图片20171127131749.jpg

      在红学史中,有一个早期的流派引人注目,此派用题咏诗歌的方式去评点《红楼梦》,于是被人们冠以题咏派,而题咏派的主要成就便是题红诗。题红诗大抵就是指题咏《红楼梦》以及曹雪芹的诗歌。主要包括《红楼梦》情节题咏、人物题咏、场景题咏、艺术题咏以及和曹雪芹相关的题咏,宋鸣琼是中国第一个为《红楼梦》题诗的女诗人,其为《红楼梦》的题诗内容是:

      好梦惊回恶梦圆,个中包括大情天。罡风不顾痴儿女,吹向空花水月边。 

      病躯那惜泪如珠,镇日颦眉付感吁。千载香魂随劫去,更无人觅葬花锄。 

      欲吐还茹恨与怜,随影逐形总非缘。自来独木无连理,甘露何曾洒大千! 

      幻影空空托幻身,彷徨无计度迷津。断除只有鸳鸯剑,万缕千丝索解人。

1876

舒梦兰

      舒梦兰(1759~1835),字香叔,又字白香,晚号天香居士,靖安县人。幼时聪慧,喜读诗文。他尤其爱读《庄子》、《离骚》和《史记》诸书,对典籍、诗词和其他文体著作也广泛涉猎。后入国子监读书。26岁经过秣陵(今南京南面),住在驿舍里,听秋风吹响檐铃,似金戈铁马之声,感慨万千,挥笔写下《铁马辞乐府七解》,一时人们争相传颂。同年,舒梦兰应长兄舒庆云(衢州知府)之邀,赴浙江就事,路过杭州时经朋友挽留,作西湖雅集探胜题吟,传为佳话。有友人妹花仙,对舒梦兰的才学甚为倾倒,并产生爱慕之心。鸳盟乍订,不幸花仙染疾身亡,他悲痛不已,写下许多悼念诗文,辑成《花仙小志》。

QQ图片20171127115802.jpg

      舒梦兰35岁时,怡贤亲王载恒闻其名,礼为上客,并要世子霞轩与他结为兄弟,同窗研读。同年秋,他在京城应试,首场《周有八士》一文被考官们定为佳作,但因突然生病,未能参加二、三场考试,当时有人愿以钱财相赠,劝他捐官为郎,却被他婉言谢绝。他酷爱陶渊明的田园诗,此时著有《和陶诗》一卷,世人读后评述说:“世间无此作久矣。不独诗境高远,其中杰然有识时之言,渺然有天际真人之想。”52-2.png

      嘉庆八年(1803)夏起,舒梦兰遂每年都裹粮出游,曾住庐山天池寺百日,写《游山日记》12卷,其中就有在庐山大天池御碑亭题联“天上有池能作雨,人间无地不逢年”;过都昌游古南寺,著《古南余话》5卷;访婺源,见青山碧水,撰《婺舲余稿》1卷。其他如《湘舟漫录》、《骖鸾集》、《香词百选》等集子,收录的都是他频年游历湖南、桂林等地所写下的散文和诗词。他还将寻祖、悼亲、哀儿的诗文辑录为《秋心集》。

      舒梦兰与怡贤亲王关系密切,怡贤亲王曾给其亲笔信:“凡梦兰先生所到之处,饮食起居一律从优。”道光四年(1824),怡贤亲王巡视江南,一到南昌,直接找到舒梦兰居所,在章江门外的平民住处见到以书联相命,聊以度日的舒梦兰。问及为何不出示其信函,谋个做学问的好去处?舒梦兰答“晚生无德无能,于社稷无贡献,怎敢贪天之功为己有?王爷的好意我领了,您的信函专此奉还。”王爷说:“我这次借巡视之机,行访友之实。二十余载后又与先生重聚,总得有所表示。”舒梦兰见盛情难却,想了想说:“晚生乃靖安舒家之后,本族在乡里重修大祠,历三代六十余载,将于今夏告竣,祠堂及门楼均已造就,仅缺大门匾额一块。有劳王爷赐字题赠,不知行否?”怡贤亲王说:“先生出自书香门第,乃吾儿的良师益友,我书赠‘舒氏先祠’四字,不知可与你们光宗耀祖?”舒梦兰捧字回乡,族人喜出望外,请高手制成金匾,悬挂在舒氏大祠门楼之上。同时也用以激励舒家子孙像梦兰一样勤奋读书。

      舒梦兰晚年好静,深居简出,杜门谢客。而当时南昌的贤士大夫却以结识他为幸。南昌知县黎襄勤仿效“徐孺下陈蕃之榻”,专备一榻以待梦兰。舒梦兰的家境本不宽裕,却性好济人,凡贫穷困苦和婚丧无钱料理者,都得到过他的资助。他自己却愈老愈贫,时常酣卧,怡然自乐。道光十五年(1835)卒,享年77岁。

      舒梦兰著作汇编成《天香全集》,其中《白香词谱》至今仍风行全国,当时就被收入《四部丛刊》。现在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学语文教师手册》,把《白香词谱》列为中学语文教师必读的古籍和工具书之一。陈毅读后亦极为赞赏,在《荣宝斋画谱题词》中写道:“画谱的刊行,我们拍掌欢迎。近代作画的不读《芥子园画谱》是例外,好像作诗词的不读唐诗三百首和《白香词谱》是例外一样。”

1983

钟光维

      钟光维(1762~1855),号省斋,出生铜鼓县三都农家。自幼聪颖好学,能言善辩,熟读大清法令,博览《拍案惊奇》、《包公案》等书籍。年近而立,穿州过县,打抱不平,写纸卖状,屡操胜券,是清初民间的著名讼师,老百姓亲切称呼他光维先生。

      清乾隆末叶一个隆冬,光维急应奉乡荣家邀去谋划打场官司,行至古桥,时近黄昏,天寒地冻路滑难行只得借宿民家。半夜微闻邻近骤发哀号之声,难以成眠,起至其家问故,一穿着褴褛,手挽两个瑟缩颤栗幼儿男人诉说:“年关逼近,家贫如洗,债主登门,如狼似虎,妻因贫愁病苦猝然死亡,甑空炊断,无棺入殓。”光维顿怀恻隐,问得村前徐姓财主,为富不仁,逼租索债,横暴欺压乡邻,遂萌训诫豪猾,济弱扶倾心意,密告将死者悄悬梁上,迅为撰写:“岁歉子幼,生活难度。妻向徐绅,借竺织布。无钱偿还,拦路脱袴。没脸见夫,自缢身故。家破人亡,泣血投诉。哀恳青天,开恩救助。”状词,急去宁州衙署,击鼓喊冤。光维疏通地保、忤作验尸“的实”。逼死民妇,罪当偿命。徐家祸从天降,恐慌万状,无计对付。适时地保登门,假惺惺地表态怜悯,暗告去请光维先生设法开脱,替写辩诉“家奴失礼,猥亵农妇。逃慝无踪,追缉在路。当日醉酒,酣睡误事。管教失严,贵难诿咎。容先厚葬,重抚遗孤。思惜偶犯,免死轻究。”光维认为已达起诉目的,指引地保禀请知州俯察“实情”,照准判处,保释案犯。徐家厚谢地保、光维斡旋“功德”。53-1.png

      光维敏于心计,智略过人。据说宁州上武乡有块天子地,知州密请堪舆先生实地鉴测,图谋筑墓葬母。当地大姓得讯深恐知州窃占此一宝地龙脉,导致本族失去人兴财旺风水。但又俱怕官府权势,无计梗阻。求谋光维先生,密写“麻石有穴地,葬中出皇帝。知州说要买,未晓属何意”揭帖,数处散贴。知州闻而冷汗淋漓,惶急令人擦洗收毁,消声隐没其事。揭帖只望赢得“抑止”效应,非欲要治知州重罪,因以“说”、“买”二字作珠眼,假设若朝廷追究其罪,“说”则无文书凭据;“买”非为强夺霸占,因量刑尺度,可得宽容。真可谓妙笔生花,笔下留情。

      光维还有利用鬼使神差,侦破疑案故事传流。话说乾隆某年,宁州西乡出一谋财害命重案,拘捕涉嫌罪犯数人,迭经刑讯,皆同声呼冤,难以从中查明真凶。通判暗遣捕头去请光维划策。光维思付做贼者必心虚,可硬顶官府,难能不害怕鬼神。因而指点重新粉刷一间暗室,将炭黑遍写“杀人者,此人也”于雪白墙壁,趁夜提出人犯脱光上衣,双手反缚蹲坐室内,厉声警告今夜阴曹判官将来人犯背上写字,天眼恢恢,疏而不漏,点明作案真凶。人犯呆坐深夜时分,真凶极度紧张惶恐,挪动身子紧贴粉墙,自忖这样隔纸神明也莫能在我背上写字。翌晨提审,其人赫然背现黑字,将镜反照让其自瞧,猝然表情颓丧,垂头服法。依此再去复查作案情节,论证真凶果为此人,疑案迎刃而解。满庭胥吏亦懵然弗知就里,惊诧神奇!

      光维气质深沉,行侠仗义,远亲近邻,偶遭天灾人祸,无不疏财济困,竭力帮忙。平素热心参与举办公益事业。道光十七年(1837),光维奔波联络康乾时代经由广东、福建、赣州徙铜落户发家的卢、杨、刘、李等七十二姓族人,捐银助田,兴置学产,新建奎光书院。时被公推出任首席督理,为创设宏扬客家文化,培育英才高等学府,出谋划策,卓著辛劳。

      光维终生行状,压抑豪强,扶助贫弱,一直为官绅憎恨,常被衙署暗探追踪,因其身材魁梧,精通拳术,故而轻易不敢下手。光维出门时更行装,隐蔽身份,形影飘忽,善于机巧应变,每逢困厄处境,都能屡得劳苦大众奋起掩护,化险为夷。其英雄壮举至今传为美谈。享年93岁,墓葬三都镇街后盆形。

1282

李乔松

      李乔松(1826~1847),女,原名瀛洲,上高县人。其父李含芳,原任清布政司理问,家庭富裕。乔松聪慧好学,善作诗文。19岁那年,宜丰卢小山路过上高白鹤亭题诗一首:白鹤山人白鹤携,亭名白鹤山人题。山人白鹤今何在?剩有孤亭峙短堤。“过客多记诵之”,一时流传遐迩。乔松暗喜:“此才人也。”于是,乔松与卢小山结了婚。婚后,乔松侍奉双亲,与小山挑灯夜读,教小姑读诗作画。不久,小山离家往县城入学,夫妻惜惜相别,依依不舍,但分别之后书信诗词,往返酬唱,互相勉励,倒也情意拳拳。可惜新婚不到两年,乔松即于产后病逝。遗有《和鸾集》6卷,后由于兵祸,遗稿散失,仅存《感别》等几首诗,以及断句数联。同治庚午《新昌县志》,为乔松立传,称她为“才女”。54-2.png

      光绪二十四年(1898),有些残缺的诗稿被20岁的孙儿卢荣光整理补正,编辑成册。鉴湖女侠秋瑾有幸得以见到这本诗集,大加赞赏,以为“吾国乡邑有此才女,女学尚未坠地也”,欣然命笔,题《沁园春》一首:“一卷瑶章,看向窗前,凝芬齿牙。羡联吟才敏,齐驱道韫;唱随福大,得傍秦嘉。好句同搜,奇文偕赏,侥幸如洵足夸。有多少,遇王郎天壤,辜负才华。词佳彩笔生花,恍似见,披笺对碧纱。笑唾残绒缕,闲评花柳,拈来古调,细谱琵琶。定韵楼空,掌书仙去;莫是昙花坠劫耶?生修得,此龙孙挺秀,兰玉森牙。”1937年卢姓编修族谱,将《和鸾集》刻印行世,把秋瑾题词放在卷首。乔松《自题画尾》诗一首:“游鱼一寸二寸,茅屋三家两家,处士林间试墨书。童竹里烹茶。天气半晴半雨,陇亩半横半斜,却笑田间馈妇,满头遍插黄花。”诗情画意,相得益彰,是农村风光的真实写照。

1371

黄石屏

      黄石屏(1850~1917),名黄灿,号石屏,祖籍樟树市。父亲黄良楷是清道光元年(1821)武举人,在山东做官30余年。据说黄石屏幼时其父疯瘫,群医束手无策,忽来一年愈古稀步履矫健之老僧,自称能治疯瘫,遂请针治,不到10天,黄父竟能起床步行。该僧法名圆觉,不但精于针炙,且对拳击、气功均有研究,功夫甚深,文章道德亦非常人所及,黄父十分敬重。因此黄石屏从小便拜御医聂厚生和圆觉老僧为师,武功和针灸日渐纯熟,具有较深造诣。他先后在上海、扬州、南通一带以“江右金针黄石屏”挂牌治病,他不用药石,只以针灸治疗内外科,疑难病症,无不应手奏效,成为一位驰名海内外的“金针大师”。55-2.png

      据黄石屏侄孙黄岁松《黄氏家传针灸》一书介绍,石屏针法特点有三:其一,必须精少林拳术和内外气功,才能将全身精、气、神三宝运于二指之上,施于患者患处,而有不可思议之妙。其二,纯用金针,因金光滑不生锈;其性软,不伤筋骨;其味甜,能祛风败毒,辅赢填虚,调和气血,疏通经络,较之铁石,截然不同。黄氏用针,软细而长,最长的达一尺三寸,最短的也有4寸,非用阴劲不能入穴。其三,取穴配穴,略有不同。深浅、补泻、随迎、缓急、主客、上下、左右、腹背、脏腑、经络、辨脉等等,凡下针前必慎重。可针不可针,可灸不可灸的,则反复审察。诊治病人时,必先切脉,沉思良久,立眉目,生杀气,将左右两手握拳运力,只闻骨喇喇作响,然后操针在手,擦磨数次,将针缠于手指上,复将伸直者数次,衔于口内,手如握虎,势如擒龙,聚精会神,先以左手指在患者身上按穴,右手持针在按定穴位处点数次,将针慢慢以阴劲进入肌肉内,病者不觉痛苦,直达病所,针到病除。

      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患腿疾,经石屏一针一灸治愈。袁世凯患偏头痛多年,群医束手无策,请黄石屏到京治疗,针到病除。袁题匾额“一指回春”相赠。著名武术大师霍元甲患病,黄石屏也以金针为其治病。福州谢叔元身患痼疾5年,“全身牵掣,动时为难”,历经中外名医诊治无效。黄石屏切脉辨证,连针3次病愈,谢叔元酬金4万,并撰文《江西黄石屏先生医德序》广为印发,大加颂扬。留居上海英国商人李那路下肢瘫痪,曾在伦郭费金5000求治无效。石屏“一针起之”,名震西欧。德国妇女黛利丝腰部长了一个碗大的赘疣,中国民医、德国及其他各国医生,都认为非开刀不可,但她怕开刀,后经黄石屏诊断,可不开刀。只见石屏一针下去,只3分钟,那明光溜滑的赘疣就慢慢看到皱纹,开始内消;第二天复诊赘疣就消了大半,只针3次就完全好了。黛利丝感激万分。55-3.png

      黄石屏先生治病一视同仁,以金针济人。他在福州不过10天,针治400余人,经他诊治聋者聪、瞎者明、偻者直、跛者驰、咳者平、癫者愈,无不感激。袁世凯约黄为御医,黄婉言谢绝;上海督军等拟聘为医官亦不从;外人重金礼聘他出国,更遭拒绝。他说:“欧洲人持科学进步,侵我中华,我感到耻辱。金针疗法是少林绝学,从来不传授给异国他人。我怎么能贪图财宝,为外国人张目,向他们去讲学传技,丧失我中华民族的人格呢!”义正词严,道出赤子爱国之心。有时为穷人治病分文不取。

      其书《针灸诠述》,乃黄石屏总结临床经验所著。他为人看病,能推察人气脉络变化,乎之所下,气随以结,病志毫不觉痛苦,而病立除,聋者聪,暗者明,偻者直,蹇者驰,咳者止,所至南北各地,福音广播。1917年,石屏病逝于扬州,享年67岁。

1930

张勋

      张勋(1854~1923),字绍轩(又作少轩),号松寿老人,清末奉新县南乡(今赤田镇赤田村)人。出生农家,8岁丧母,12岁丧父,15岁入富家做牧童,后转书童。光绪十年(1884)在长沙投军,后随部入广西参加中法战争,隶广西提督苏元春部。十一年,因在镇南关大捷中战功卓著,官升参将。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战争爆发,随四川提督宋庆调驻奉天。二十一年(1895),至天津投靠袁世凯,任新建陆军工程营管带、行营中军督练处总务长。二十五年,率部随袁世凯前往山东镇压义和团运动,升至总兵。二十七年(1901),调北京,宿卫端门御前护卫,多次担任慈禧太后、光绪帝的扈从,升任提督。

      宣统三年(1911),张勋任江南提督,统率江防营驻浦口。10月,武昌起义爆发,张勋奉两江总督张人骏之命,率江防营入南京,戒备第九镇新军,顽抗革命军,被清廷授为江苏巡抚兼署两江总督、南洋大臣。12月,张勋被江浙革命联军击败,率残部北逃至徐州。56-2.png

      1913年,袁世凯就任大总统,张勋所部被编为武卫前军,驻山东兖州。为表示其仍效忠于清室,禁其部卒剪去发辫,故所部被称为“辫子军”,张勋因此亦被称为“辫帅”。二次革命中,张勋奉袁世凯之命,率部往南京镇压讨袁军。9月攻占南京,就任江苏督军。纵兵抢掠,屠杀民众数千人。旋被袁世凯授为定武上将军。12月,转任长江巡阅使,移驻徐州。1915年,袁世凯称帝,张勋因拥戴袁世凯称帝,被封为一等公爵,但内心仍一意维护清廷。 

      1916年袁世凯死后,张勋等北洋军阀将领在徐州成立北洋七省同盟,策划清室复辟。不久,张勋就任安徽督军,北洋军阀势力扩充至十三省同盟。1917年3月,张勋在德国等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下,积极进行复辟准备。5月,张勋在徐州召开第四次督军团会议,公开提出复辟主张。同年6月,大总统黎元洪和国务总理段祺瑞之间发生“府院之争”,争相拉拢张勋进京调停。张勋趁机联合康有为等保皇党人,以调解府院之争为名,率3000余名“辫子军”入京,解散国会,赶走黎元洪。6月30日,在清宫召开“御前会议”。7月1日,张勋与康有为等拥立溥仪复辟,重新建立皇政,被任为议政大臣兼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史称“张勋复辟”。12日,张勋为皖系军阀段祺瑞的“讨逆军”所击败,避入荷兰使馆。溥仪退位,张勋被通缉,继而逃到天津德租界内。次年3月,北洋政府对洪宪祸首和辫帅复辟案犯均一律实行特赦。张勋获自由后,一直蛰居天津德租界6号(今河西区浦口道6号)寓所。56-3.png

      1923年9月12日,张勋因病在天津逝世,享年69岁,溥仪谥“忠武”。应张勋生前要求,在他去世后,家人将他葬在故乡江西奉新县冯川镇不远的陶仙岭上。张勋在去世之后,家人给建造的墓十分宏大,后来,张勋的墓还被盗墓者挖掘过。文革期间,是盗墓最为严重的一次,破坏了张勋墓的构造。后来,张勋后人集体出资,又重新对张勋墓进行修葺,这才得以完整的保护下来。

      张勋为人尚忠义,讲义气。发迹后,有过许多义举:捐款在北京创建江西会馆、奉新会馆和南昌府会馆,资助在京的江西籍学生和贫苦人士,捐资修筑从奉新县城至南昌的公路,捐款在潦河上建起了两座花岗石桥,委托堂弟张芝珊对县内主要河、港、桥进行整修,改木桥为石桥。还在奉新设有赈济房,用田产、粮款救济家乡的灾民和孤儿寡妇。

3242

彭素民

      彭素民(1885~1924),字自珍,化名彭俭,樟树市店下乡韶塘村人。自幼聪慧好学,努力上进,14岁即中生员(秀才),稍后就读于江西省立经训书院,1904年19岁时考入南京两江师范,率先剪辫参加黄兴的华兴会,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在此后的20年的革命生涯中,一直追随孙中山,反清倒袁,征讨军阀,改组国民党,推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成为中国国民党的著名左派、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57-2.png

      民主革命时期,1905年春东渡日本,7月,孙中山组建中国同盟会,彭素民为第一批同盟会会员。1907年,同盟会部分会员为加强长江流域反清斗争,成立共进会,彭素民任文牍部部长。1908年,彭素民被派遣回国,支持江西党务、军事,策动驻南昌的新军54标举义。事泄,54标遭清洗并移驻袁州,彭素民也被追捕通缉,避居峡江。1909年,化名彭健考入江西陆军测绘学校,发展举义骨干。辛亥革命爆发,测绘学校首谋响应,光复南昌。1912年1月1日,孙中山被推荐为中华民国大总统,彭素民任总统府秘书。孙中山辞职后,改任江西同盟会机关报《晨仲报》主笔。1917年,协助孙中山筹组中华革命党。同年归上海,从事秘密讨袁工作。1923年1月,调任中国国民党中央总务部部长,协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这一时期,彭素民副署了大量的孙中山签署的任命状,委任共产党人在国内许多省、市和国外华侨、留学生中建立中国国民党组织。

      大革命时期,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彭素民与共产党人沈玄庐、林伯渠、毛泽东、于方舟、瞿秋白、韩符麟、张国焘等当选为中央候补执行委员。一中全会,彭素民与廖仲恺、谭平山、戴季陶等当选为中央常委。在担任中央常委兼农民部长期间,委任共产党人彭湃为农民部秘书。发起创办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又委任彭湃为农讲所第一任主任。57-3.png

      1924年8月3日,彭素民积劳成疾,病逝于广州博爱医院,时年仅40岁。广州各机关下半旗致哀,孙中山派代表致祭,并亲自撰书挽联哀悼:

      吾党惜斯人,应多注海倾江泪;

      廿年同患难,未负乘风破浪心。

      挽联表达了孙中山对他的崇高评价和相互间的深厚情谊。廖仲恺的挽联则强调了彼此相同的政治态度,以及对他品德的赞扬:

      谁为农民,即一端可见其志;

      丧我良士,微斯人将谁与归。

      2011年3月29日下午,我国近代民主革命先驱,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杰出的政治活动家《彭素民先生生平史料展》在广州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隆重揭幕。

      广东省民革秘书长潘莎莎、广州市文广部门负责人、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馆长李穗梅等参加剪彩。

      辛亥革命元老何子渊后人、蔡廷锴后人;帅府名人古应芬、张发奎后裔等各界来宾、群众200多人出席了庆典。在庆典会上,大家共同追忆缅怀了彭素民先生为民主革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怀。

1518

熊 雄

      熊雄(1892~1927),原名祖福,字披素、罴士,号介荪,宜丰县芳溪人。少时在家塾“培兰书室”读书。1907年考取瑞州府中学堂,1909年转学南京优级师范学堂,1911年考入江西新军。1913年7月,李烈钧通电讨伐袁世凯,在湖口宣布独立。但起义遭到失败。熊雄跟随李烈钧逃亡到日本,在东京加入中华革命党并入“浩然庐”军校学习。1916年,熊雄回国,参加孙中山领导的护国、护法运动,先后在滇军、湘军中从事军事工作。58-2.png

      1920年1月,熊雄赴法勤工俭学。1922年转柏林,4月在柏林加入了共产党。1923年3月,熊雄与赵世炎、王若飞、陈延年、陈乔年等12人首批赴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5年2月,又与聂荣臻等20多人转入苏联红军军校中国班学习。熊雄于1925年9月从莫斯科奉调回国,此后一直在黄埔军校工作。历任政治教育、东征军总政治部秘书、入伍生部政治部主任、军校政治部副主任、代主任和主任职;在党内先后担任广东区委军委员和军事部长、军校“党团”书记等职。在黄埔期间,熊雄根据“军事与政治打成一片”的教育方针,制定、建立、健全了一系列政治工作制度。开设了《帝国主义》、《社会进化史》、《社会主义》等26门课程。他还聘请了共产党人恽代英、肖楚女等为政治教官,邀请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同志以及鲁迅、邓中夏等社会名流,到军校作政治讲演。熊雄亲自讲授《军校中的政治工作》与《本党宣言、训令》两门课程。58-3.png

      在教学中,熊雄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政治宣传,并结合工作实际,宣传马列主义和唯物辩证法,将政治影响扩大到师生中去,使黄埔政治工作出现了全新的局面,并培养了一大批党员干部和革命骨干,为国民革命输送了中坚分子。

      1926年5月蒋介石提出“整理党务案”,熊雄及时看破蒋的反共与分裂阴谋,于是领导黄埔共产党人并利用军校政治刊物,与之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从而维护了黄埔的统一局面。在革命的紧急关头,熊雄在黄埔起了核心领导作用,革命师生将他视为军校主心骨。1927年1月,熊雄任军校政治部主任兼中共广东区委军事部长,领导军校进步学生同国民党右派展开斗争。蒋介石和买办资产阶级勾结,排挤黄埔同学中的共产党员。熊雄和中共“党团”领导下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一面坚守岗位,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坚持斗争,不断揭露国民党右派叛变阴谋;一面秘密布置一部分党团员和左派人士转移,保存革命力量。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广东国民党当局也于4月15日对广州进行大规模的清党和反革命大屠杀,军校当局慑于熊雄在广东和军校的威望,不敢公开下手,而是采取欺骗的方法。熊雄在黄埔坚持斗争到最后一刻,于4月18日终遭反动派逮捕,关押在广州南石头“惩戒场”监狱。在狱中,熊雄仍对难友进行革命形势和革命气节教育,鼓励他们坚决与反动派作斗争。5月中旬,熊雄在广州南石头监狱被害,临刑前,他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表现了一个共产党人坚持真理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

1381

杨杏佛

      杨杏佛(1893~1933),原名杨铨,祖籍樟树市大桥街道,出生于江西玉山县。6岁进私塾,后就读上海中国公学,深受革命党人民族革命思想的影响,好发不满议论,盼望民族复兴。在《送铁崖归蜀次亚子(即柳亚子)韵》诗中有“一朝狮梦醒,身与国魂还”之句,表达了其忧国忧民的心情。1912年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杏佛任总统府秘书。北洋军阀袁世凯篡权后,杏佛对袁深为不满,弃官赴美留学,获商科硕士。留美期间,和胡明复、任鸿隽等同学发起组织中国科学社,编辑出版《科学》杂志,向国内介绍并传播科学。1918年10月,杏佛回国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后改为东南大学)任商科主任、经济学教授、工科教授。59-2.png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杏佛坚决拥护,并与陈去病、顾实等在东南大学成立国共合作的地下组织。不久,赴广东革命政府,任孙中山秘书。1925年,上海发生“五卅”惨案,杏佛负责主编《民族日报》,揭露帝国主义侵略暴行和反对军阀罪行。随后与共产党员恽代英、侯绍裘等发起组织中国济难会。1927年3月,杏佛任国民党上海市党部党委委员,积极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次年任中央研究院总干事,协助宋庆龄创办国民伤兵医院,支持十九路军抗日。“九·一八”事变后,杏佛和宋庆龄、鲁迅、蔡元培等支持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停止内战,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主张。1932年12月,又在上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任总干事。“同盟”成立后,为保障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营救政治犯,做了大量工作。北平进步教授许德珩、侯外庐、马哲民及其他爱国师生因从事抗日救亡运动而被捕。“同盟”致电蒋介石等进行抗议,杏佛亲往北平营救,并探望了关押在北平军人反省分院的薄一波、刘澜涛等共产党员。  59-3.png

      1933年2月,镇江《江声报》经理与主笔刘煜生被江苏省政府非法枪决,杏佛和宋庆龄、史量才等为此发表宣言。3月,国民党上海市公安局勾结公共租界巡捕房,先后将中华全国总工会上海执行局书记罗登贤、秘书余文华、中华海员工会党团书记廖承志、红军将领陈赓及陈藻英逮捕。杏佛与宋庆龄等组织“律师辩护团”积极营救。5月,又为遭受国民党当局迫害的共产党作家丁玲、潘梓年及著名国际友人牛兰夫妇,进行多方营救,并与宋庆龄、蔡元培、鲁迅等亲赴上海德国领事馆,递交联名抗议书,抗议希特勒迫害进步人士,迫害犹太人民的暴行。杏佛所进行的活动,受到南京政府的威胁和警告,特务接二连三投递恐吓信,扬言将以子弹相赠。杏佛把生死置之度外,但不幸的是,1933年6月18日被国民党军统特务暗杀于上海亚尔培路。59-4.png

      杏佛惨遭暗杀,震惊中外,舆论大哗。各界人士纷纷要求缉拿凶手,并掀起大规模的悼念活动。蔡元培不顾个人安危,亲往主持。宋庆龄到殡仪馆吊唁,当即声明指出这是一起有计划有组织的政治暗杀。鲁迅先生送殓回家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奋笔疾书《悼杨铨》诗:“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中央研究院为了纪念杨杏佛,设立了“杨铨社会科学纪念奖金”。1937年7月1日,杨杏佛灵柩安葬于上海永安公墓。1987年9月23日,上海人民为杏佛重建新墓。杏佛不仅是一位爱国的政治家,也是一位负有盛名的诗人和作家,作品豪放而热情,富于爱国主义激情。著有《杨杏佛文存》、《杨杏佛讲演集》和《日记》等。

3046

吴有训

      吴有训(1897~1977),字正之,高安市人。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20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1年赴美入芝加哥大学,随康普顿从事物理学研究,1926年获博士学位。1926年秋回国,先后在江西大学和中央大学任教,1928年秋起任清华大学教授、物理系主任、理学院院长。1945年10月任中央大学校长。1948年底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1950年夏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长,同年12月起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吴有训在物理学领域中的重要成就是:在参与康普顿的X射线散射研究的开创工作时,他以精湛的实验技术和卓越的理论分析,验证了康普顿效应,因此科学界有“康普顿——吴有训效应”的提法。1924年他又与康普顿合作发表《经过轻元素散射后的钼Ka射线的波长》。60-2.png

      1926年吴有训学成归国后,先后任教于上海大同大学、南京中央大学和北平的清华大学等高校,不但为中国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而且他的教育实践也为后辈留下了许多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他还强调教师不能脱离科学研究前沿,并且身体力行,边教书边做研究工作,这就使教学有了丰富的新内容。他也十分重视对外交流,鼓励本系教师到别的系甚至外校去兼课,他本人就曾在北京大学兼过课,同时也注意邀请外系、外校的学者来本系、本校讲学。1935年吴有训曾邀请了英国剑桥大学的著名物理学家迪拉克(Dirac)来华讲学,迪拉克于当年7月到达北平,在清华大学作了3天的学术访问,应正电子有关问题发表演讲,这是当时国际物理学界的最前沿课题之一。此外,丹麦的物理学大师玻尔于1937年初到中国访问时,也应邀在清华大学作过学术报告。这些交流活动无疑使清华物理系的师生们开阔了眼界,也给科研和教学活动增添了新的活力。60-3.png

      解放后,吴有训一直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对中国科学院的建设以至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制订12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时,他把握学科发展方向,倡议并参加拟订加速发展新技术的紧急措施,为我国半导体、自动化、电子学、计算机技术的起步,做了大量工作,并在人才培养上作出了重要贡献。

      吴有训是一位正直、爱国的科学家。早在30年代,他就热情支持青年的抗日救亡运动。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时,清华大学迁往长沙,身为理学院院长的吴有训,由于任务繁忙,顾不上妻儿老小,毅然只身随校南下,将一家人留在不久后就沦陷了的北平,这时他的小女儿出生才几个月。吴有训任中央大学校长期间正是国民党当局镇压进步学生运动的时代,他坚决拒绝军警进入校园搜捕进步师生。

      吴有训生活简朴,对子女的教育严格。他虽身居高位,从未为子女谋私利。1977年11月30日,在北京病逝,享年80岁。

2247

龙松泉

      龙松泉(1899~1927),万载县人。1916年考入九江同文中学,不到一年,因不满帝国主义的欺骗与压迫愤而退学,转入万载龙河中学就读。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龙松泉联名发出通告,于6月13日,在万载县城龙山公祠组织召开爱国反帝大会,聚集青年学生和爱国群众500余人,举行游行示威,声援北京青年学生的爱国行动。会后,张贴标语,进行讲演,查禁贩卖日货等。1923年,龙松泉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不久又成为中国共产党员。假期回家他带回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画像和《共产党宣言》等著作,及《新青年》、《湘江评论》等进步书刊,传播革命思想。同时创办“科白剧团”,公演了他编写的《童养媳的呻吟》、《老爷和小姐》等剧本。1925年6月,他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先后任省立第五师范(临江)、省立第八中学(宜春)教员,并利用教员身份,秘密建立与发展党的组织。61-1.png

      1926年9月,北伐军进驻万载,龙松泉以特派员身份回万载考察民主政治情况。他积极发展潘道恒为共产党员,并亲自到龙河中学作政治演说。1927年4月23日,国民党万载县党部在龙松泉等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的推动下,通过了“拥护国民政府,讨伐蒋介石”的通电。5月1日组织了城乡工农群众示威游行。7月15日,汪精卫叛变革命。9月,龙松泉回家料理母丧事不幸被捕。同年11月被害,年仅28岁。

1672

易安华

      易安华(1900~1937),原名福如,字镜海,别号济臣,袁州区人。幼年丧母,县立宜阳高等小学毕业。1919年入江西省立第八中学(宜春中学)。对孙中山、班超等历史上投笔从戎、为国家建功立业的名臣良将十分景仰,遂改名安华,号济臣,藉以明志。

      1925年,易安华考入黄埔陆军官校第三期宪兵科,毕业后随军参加北伐,参加了中原大战,记大功一次,获陆海空军甲种一等奖章一枚。以后历任少校营长、中校团附等职。1932年1月28日,又参加了上海淞沪抗日保卫战,战后升为团长。1937年8月13日,上海抗战爆发,易安华率522团驻守闸北阵地,与日军激战。由于中国守军的顽强抵抗,日军3个月仅推进20公里。战后,易安华擢升87师259旅少将旅长。

QQ图片20171127105020.jpg

      11月下旬,易安华奉命率部保卫首都南京,负责守卫城南光华门外附廓阵地。12月10日,日军开始猛攻光华门外附廓阵地。12月12日,日军占领距易安华旅指挥部约l公里远的一座工厂,激战中,日军蜂拥而至,易安华腰部中弹,转移中不幸壮烈殉国,年仅38岁。尸体下落不明。

      1938年春,宜春各界民众1万多人,在箭道里(今春台公园北门前)隆重举行易安华将军追悼大会,蒋介石、张治中、刘峙、宋希濂等军政要员纷纷发来唁电及挽联。宜春父老以灯草束装作为易安华衣冠冢,葬于化成岩南麓秀江之滨。国民政府追赠易安华为陆军中将。

      1983年,国家民政部授予易安华“革命烈士”称号。21世纪初,宜春市人民政府藉建设化成岩森林公园之机,将易安华墓迁入化成岩山腰东南侧。

1976

龙榆生

      龙榆生(1902~1966),字沐勋,号娱生、忍寒居士、风雨龙吟室主、荒鸡警梦室主、怨红词客、元亮等,在家族中行七,故又自称龙七,生平爱竹,又自署箨公。万载县株潭凫鸭塘(今株潭镇红星村)人。出身世家,少年聪颖,喜爱文学,尤为酷爱古典诗词。16岁毕业于其父龙赓言开办的株潭集义小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后在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学习。

      1928年至1937年,历任暨南大学、国立音乐院、广州中山大学、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苏州章氏国学讲习所、复旦大学等处任教授,同时在多所学校兼课。期间,先后与鲁迅、夏敬观、陈散原(三立)、朱彊村(祖谋)、程十发、胡适之、夏承焘、吴湖帆、徐悲鸿、方君璧、蒋慧为、黄自等文化艺术界名流相识相交,1933年至1936年,在叶恭绰等人的赞助下,在上海创办并主编《词学季刊》。64-2.png

      1940年4月,龙榆生被汪精卫伪国民政府任命为立法院立法委员,兼任伪南京中央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以及伪立法院院长陈公博的私人秘书及汪精卫家的家庭教师,创办出版《同声月刊》。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龙榆生与负责金陵大学校产的陈嵘(林业研究所所长)合作,将金陵大学全部校产、图书和设备转移到中央大学,以避免被日本人侵占。1943年夏,以中央大学文学院院长的资格兼任南京文物保管委员会博物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1945年6月,辞去南京中央大学的一切职务,8月任南京“国立模范中学”校长。64-3.png

      抗战胜利后,龙榆生因出任伪职而被捕入狱,后以“文化汉奸”罪名而被判徒刑12年。1948年2月,保释出狱就医。不久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审部馆外编审。

      解放后,龙榆生历任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编纂,文管会研究员,上海市博物馆编纂、研究员。1952年,由上海市市长陈毅委任为上海博物馆资料室主任,并特许其专心撰述,不必随例上班。1956年4月,任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教授。1958年5月,被划为“右派”,由三级教授降为五级教授。

      1966年,龙榆生因病去世。1980年,其骨灰安葬于北京香山万安公墓。1979年1月,中共上海音乐学院委员会对龙榆生错划右派的问题予以改正,恢复其名誉。龙榆生与夏承焘、唐圭璋并称为20世纪国内三大词学家,毕生从事词学的研究、创作和教学,在词学的承前启后、推陈出新、古为今用等方面贡献卓著。一生著作颇丰,主要有:《辛稼轩年谱》(1929)、《唐宋诗学概论》(1930)、《东坡乐府笺》(1931)、《风雨龙吟室丛稿》(1931)、《疆村遗书》(1933)、《词学季刊》(主编,1933)、《中国韵文史》(1934)、《唐宋名家词选》(1934)、《唐五代词选》(1937)、《古今名人书牍选》(1937)、《同声月刊》(主编,1940)、《忍寒漫录》(1941)、《词曲概论》(1945)、《忍寒词》(1948)、《骸骨舞曲》(独唱歌集)、《铜镜的故事》(1955)、《近三百年名家词选》(1956)、《苏门四学士词》(1957)、《樵歌》(校订,1958)、《声韵学》(1959)、《词学十讲》(1962)、《唐宋词格律》(1962)等及一大批文章。其词有《风雨龙吟室词》、《忍寒庐词》等。

1637

夏征农

      夏征农(1904~2008),原名正和,字子美,笔名征农,丰城市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参加上海左翼作家联盟,参与筹办和编辑了《春光》、《读书生活》、《新认识》等杂志。在李公朴主持的《申报》“读书问答”专栏工作期间,夏征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回答读者的来信。

      1934年,夏征农担任陈望道主持的《太白》半月刊编辑。期间,他与鲁迅联系较多,鲁迅是《太白》的主笔,他的《不知肉味和不知水味》、《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等名篇,都是在《太白》上发表的。1935年8月21日晚,陈望道请鲁迅吃饭,夏征农有幸作陪。这是夏征农第一次与鲁迅会面,鲁迅非常健谈,夏征农感觉鲁迅确实才华横溢、和蔼可亲。鲁迅逝世后,夏征农约请几位朋友,编辑出版了《鲁迅研究》一书,在当时影响很大。1941年11月,夏征农亲历了“皖南事变”,他当时任新四军政治部、统战部副部长兼民运部部长,他率领部队与敌人激战几昼夜突围后,然后又和战友在老百姓家中隐藏了一个多月后,化装成茶商和教会人员才脱险。

济南解放后,夏征农任中共济南特别市委宣传部部长和市委副书记。解放后,夏征农历任中共济南市委副书记、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宣传部部长,中共山东省委、济南市委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华东局宣传部部长,中共上海市委书记。

QQ图片20171127103430.jpg

   “文革”结束,夏征农于1978年出任复旦大学党委第一书记,1979年任上海市委书记,1978年,74岁的夏征农继舒新成、陈望道之后,出任《辞海》第三任主编。在他主持下,1979年版、1989年版和1999年版《辞海》相继问世,发行量逾6000万部,还出版了1100多卷分册。求新,是身为主编的夏老在《辞海》编纂过程中一贯强调的要求。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成为解决《辞海》编纂中各种问题的钥匙。比如在编纂《辞海》1979年版时,许多疑难杂症一个个地摆在编辑部面前。“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阶级斗争”、“文化大革命”等条目怎么写?国民党以及台湾问题怎么写?陈独秀、刘少奇、林彪、瞿秋白等怎么写?夏征农说:“《辞海》采取什么方针,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事实,尊重客观效果,要我们负责,我们就要敢于负责。”就这样,1979年版《辞海》得以按照创新、实事求是原则顺利完成。

QQ图片20171127103459.jpg

      1998年6月的一个夜晚,夏征农接到江泽民总书记的电话:“为什么《康熙字典》收词4万多,《辞海》只有1万多?”夏征农答道:“因为《辞海》是面向大众的普及型、实用型工具书。因此一些冷僻的、专业性很强的词就不收了。我们还准备编一部《大辞海》,供学术工作者使用。这里的收词就多了。”

2002年,《大辞海》编纂工作启动,年近百岁的夏征农出任主编。他为《大辞海》的定位是:“要体现先进文化的方向,既有实用性,又有研究性。实用性和研究性要相结合。”《大辞海》共38卷,容量是《辞海》的2.5倍。2003年,《大辞海》分卷本开始出版,至今出版了哲学、医药科学、法学、语言学等卷。2004年1月,在自己100周岁生日时,夏征农赋诗一首:“人生百岁亦寻常,乐事无如晚节香,有限余年乃足惜,完成最后一篇章”。“最后一篇章”,指的就是《大辞海》。

3288

罗 章

      罗章(1907~1993),万载县高城乡人。出生于贫农家庭。1925年参加红色工会,任赤卫队长,1928年2月任游击队长,次年4月转入红军第五军,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历任湖南省平江县委机关支书,万载县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兼县特派员,湘赣军区独立第一师连政治指导员,红六军团第十七师五十团机炮连政治指导员,第五十一团政治处没收委员会主任,红六军团第十七师五十一团副营长、代营长,军团政治部政治教导队队长兼政治委员,龙永独立团团长,红六军团卫生部政治委员,军团保卫局局长等职。66-2.png参加过历次反“围剿”斗争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罗章任八路军一二O师三五九旅团政委、锄奸科科长、军法处长、供给部政委,八路军南下支队二支队政委,中原军区鄂北分区副政委、总兵站站长、干部大队长等职,参加过收复晋西北战斗、忻口战役、百团大战和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及南征北返的战略行动等。由于在南泥湾生产运动中成绩显著,在1942年12月召开的西北局高干会上,被评为全边区22个劳模之一,毛泽东题词授予他“以身作则”的奖状。解放战争时期,罗章任鄂北军分区副政治委员、西北野战军二纵队留守处主任兼教导团政委、第一野战军一兵团留守处主任。解放后,罗章任新疆军区兰州办事处主任兼政委、新疆军区军事法院院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3年1月病逝,享年86岁。

1571

黄贤度

      黄贤度(1907~2003),上饶市人。原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上海中国公学大学部毕业。1936年到湖南,在湘黔铁路工程局芷江材料厂工作并加入国民党。1938年6月在南昌市新四军驻赣办事处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0年初,在共产党的支持下,国民江西省政府任命黄贤度为上高县长(黄为隐蔽在国民党内部的中共特别党员)。中共江西省委当即借这个机会,派遣了一批干部到达上高,利用合法身份,开展对日斗争。与此同时,为了加强上高的力量,中共江西省委决定,通过另一条途径,派出原在省政训处和保安团工作的地下党员胡兴渐、瞿文渊、李文修、余长福等十几位同志一道到达上高,并组成党支部,胡兴渐任党支部书记,与黄贤度单线联系。此外,上高地下党组织成员还有来自奉新、吉安、泰和等地的中共党员,如高俊等。为了推动抗日军队和人民群众开展抗日活动,党支部以中共中央制定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为行动原则,大力开展了抗日宣传。

      1941年3月,侵华日军集结6.5万余重兵、100余架飞机,以赣西北的上高为中心,发动了一次大规模扫荡战,即上高会战。会战之前,中共地下党全面分析了当时的军事形势,决定由黄贤度及时向参加会战的中国军队最高指挥官、第19集团军总司令罗卓英反映上高人民强烈抗日的情绪。上高县政府平时对群众进行了大量的宣传动员工作,驻军也对官兵进行了抗日救国的宣传工作,鼓舞激发他们不当孬种、不做亡国奴的抗日情绪和英雄志气。黄贤度还通过地下党和进步青年把各处的短枪集中起来,组成了突击队,并深入敌后,进行侦察和锄奸工作,并对特务分子加以监视,防止他们破坏捣乱。

      会战打响后,黄贤度、瞿文渊等12名共产党员,发动了 3万余名群众,冒着枪林弹雨,夜以继日带头从事运送弹粮、维护治安、救护伤员、架设电线、抢修浮桥、担任向导、慰问将士等战地服务工作,黄贤度还亲自组织慰问队冒着生命危险到前线慰问,并提供大量军粮和食品,保证了作战部队的需要,出色地完成了支前任务,为上高会战取得打败装备精良的日军两个师团和一个混成旅团的精锐部队,毙伤日军2.4万余人的重大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QQ图片20171127102432.jpg

      解放战争期间,黄贤度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才智,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新中国成立,历任上饶专区公款公产清理委员会副主任、江西省劳动局秘书长、省政府参事室副主任、省劳动就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民革省三、四、五届副主委、秘书长;六届常务副主席,民革中央三届候补委员,四、五、六届委员,省一、二、三届人大代表,五届人大常委。省六、七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他还是省政协二、三、四届常委、副秘书长。2003年8月20日因病在南昌逝世。

3499

杜 平

      杜平(1908~1999),万载县黄茅镇人。贫农家庭,少年聪颖好学,获公助金完成了从小学到中学的学业,后考入湖南长沙群治大学。中学时期就接受进步思想,1929年冬参加农会,1930年4月参加红军,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六军、红三军宣传科科长,红三军军政训练大队大队长、军医处政治委员,红一军团卫生部政治委员、无线电队政治委员等职,参加了攻打文家市、长沙、吉安、漳州、水口等战役和中央苏区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以及长征。68-2.png1936年3月起,任红三十军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率部参加了东征和西征,胜利完成了掩护红军主力回师陕北、迟滞国民党军西渡黄河和保卫党中央机关安全等任务。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留守处副主任,八路军后方留守兵团警备第三团政治委员,警备第一旅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部秘书长。解放战争前夕任中共旅大市委组织部部长,创办旅大建国学院,并兼任副院长。1946年12月,杜平又任东北民主联军政治部秘书长兼组织部副部长,东北野战军、第四野战军政治部组织部长。参加了三下江南、辽沈、平津、衡宝等重大战役。68-3.png

      解放后,任第四野战军第十三兵团政治部主任。1950年10月,首批入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主任、党委常委,志愿军西海岸指挥部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朝鲜停战委员会中国人民志愿军代表团党委副书记、书记。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全过程,参与领导了志愿军入朝作战第一至第五次战役及防御作战初期的政治工作,参与领导和直接参加了停战谈判。入朝之初,他亲自撰写政治动员令,提出打好出国第一仗的口号。1951年1月,主持创办了《志愿军报》。为了从政治上保证战役的胜利,他提议并主持了首批释放美李战俘的工作,在国际上产生了良好的政治影响,受到了毛泽东的表扬。同年11月起,奉命参加在板门店举行的朝鲜停战谈判工作,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以后,又主持了释放和交换战俘工作。先后荣获朝鲜一级国旗勋章两枚、一级自由独立勋章两枚。68-4.png

      1954年4月,从朝鲜回国,先后任东北军区政治部主任,沈阳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南京军区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在沈阳军区工作期间,最早提出在部队中开展学习雷锋的活动,他亲自组织雷锋事迹展览会和话剧《雷锋》的创作,为雷锋事迹向全国宣传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直至1963年3月5日,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便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1963年3月,在南京军区工作,他十分关心“南京路上好八连”的建设,多次到该连视察和蹲点。他还组织总结推广了“军民联防模范连”、“勤俭创业修理连”和郭兴福教学法等先进典型,为部队树立了学习榜样。杜平对家乡的建设一直很关心和支持。历任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共产党第七、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九届中央委员、中央军委委员,第十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9年逝世,享年91岁。

2361

黎同新

      黎同新(1910~1993),宜丰县桥西乡人。从小就给地主放牛,1929年5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七师班长、副排长、青年科长兼大队长、连政治委员,红一方面军干部团指挥科三队支部书记,红十五军团政治部电台总队政委,红一军团直属队机关党委总支书记,中央军委骑兵第一团政治处主任兼特派员及中央警卫第三局政治处主任等职,参加了一至五次反“围剿”作战和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途中负责全军的收容和处理伤病员工作,到达陕北后进入延安军政大学学习。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总政治部巡视组副主任、中央军委补充第一团团长兼政委、八路军驻晋办事处政治处副主任兼组织科长,八路军总兵站政治处主任,新四军第六支队三纵队政治部主任,新四军第四师十一旅政治部主任兼二团政委,第四师骑兵团团长兼政委,第四师特务团团长等职。

QQ图片20171127101021.jpg

解放战争前夕,先后担任华中军区警卫团团长和第八军分区副司令员,华东野战军渤海纵队七师政委,第九兵团后勤部政委等职。在解放战争中,参加了渡江战役和上海战役。解放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九兵团后勤部政委,南京军区后勤部副政委及正军职顾问。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先后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勋章。离休后享受副兵团级待遇。1993年在南京病逝,享年83岁。部分骨灰安放在南屏公园将军墓。

2294

何 辉

      何辉(1911~1996),原名根生,又名苇康、辉康,丰城市人。父辈时迁居湖南平江县。1927年,何辉随父到江西兴国杨泰药店当学徒,他较早地接受了革命思想。1929年3至4月,毛泽东率红四军来到兴国,何辉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加入工会,开展斗争。1930年8月,何辉参加了红军。先后编入李明瑞领导的红七军、红二十军、湘赣独立师等。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兴国县总工会分会委员长,湘赣军区后方医院政治处俱乐部主任,红十七师军事裁判所所长,红六军团军事裁判所所长。1934年,红二、六军团会师,成立红二方面军,何辉被任命为红二方面军政治部破坏部部长。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0师独立支队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晋西北新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一二0师三五八旅政治部副主任。

QQ图片20171127100521.jpg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独立第四旅政治部主任,吕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晋中军区政治部主任,山西军区政治部主任,参与建立吕梁、晋中解放区斗争,参加临汾、大原等战役。解放后,何辉任天津警备区党委书记,兼政治部主任,海军第二航空学校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获一级红军功勋章。全国政协第三、四、五届委员会委员。

2075

谢胜坤

      谢胜坤(1911~2005),万载县潭埠镇人。出生贫苦农民家庭,1928年秋加入赤色工会,1929年7月参加少年先锋队,积极打土豪、分田地。1930年6月参加红军,1931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三军团八军六师八团一连班长、司务长,江西瑞金红军学校学习班长,红军合作总社采办科长,红军学校教导团供给处处长,红三军团六师十七团和五师十四团、十一团供给处主任,红一军团四师供给部粮秣股长,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第二期学员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以及陕北反击战、东征等战役战斗。抗日战争期间,历任八路军兵站部二科科长,新四军第四师供给部部长、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华中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华东野战军第四纵队、第六纵队政治部主任,第三野战军后勤司令部副政治委员等职。先后参加了莱芜、孟良崮、南(麻)临(朐)、豫东、济南、淮海等战役战斗。解放后,历任华东军区后勤部副部长、政治委员,南京军区后勤部部长、舟嵊要塞区政治委员、浙江省军区政治委员、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武汉军区副政治委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全国第五届政协委员会委员。

      2005年4月6日,因病在武汉逝世,享年94岁。

QQ图片20171127100148.jpg

1631

刘梓华

      刘梓华(1912~1951),原名友薰,又名友枝,号至香,袁州区水江乡上洞村梓木人。双亲早故,由兄嫂抚养长大。1928年参加赤卫队,次年加入萍北游击队,不久在湖南浏阳文家市参加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进入红军彭杨步兵学校学习,结业后历任红一军团二师四团一营二连班长、副排长、排长。1934年10月,刘梓华随红一方面军开始长征。72-2.png1935年5月初,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继续北上。此时,尾追红军的国民党“中央军”薛岳部队已追至金沙南岸,而在前头截击的四川军阀部队,即在南大渡河急进。红军如果不迅速渡过大渡河,就要被迫向西转入更为艰险的川康地区。而要迅速渡过大渡河,必须快速拿下泸定桥。在这十万火急的形势下,红四团接受了夺取泸定桥的任务。27日晨,红四团从安顺出发,沿大渡河西岸,向泸定桥奔袭。行军途中,接到中央军委命令:须在29日夺取泸定桥,要求红四团“用最高速度的行军和坚决机动的手段,去完成这一光荣伟大的任务。”这时驻地离泸定桥还有440华里,是何等紧迫!28日清晨5时出发,大家吃一顿稀饭就拼命赶路。刘梓华个子矮,一步也不甘落后,与战友一道,迎着雷电大雨,忍受饥饿折磨,经过整整一天一夜的急行军,终于在29日早晨6点多钟到达泸定桥西岸,部队迅速占领沿岸阵地。

      泸定桥飞架在大渡河上的十丈高空,没有桥墩,只有13根铁索,从河东岸拉至西岸,共有80丈长,8尺宽。铁索用铁环扣成,桥上原铺有木板,敌人现把木板全都毁掉,只剩下光溜溜的13根铁链子,望下去令人头晕目眩。团部开会研究决定,刘梓华所在的二连被指定为突击队。会后,二连迅速召开战前动员会,决定组成一支22人的突击队为第一梯队。刘梓华一听,第一个站出来要求当突击队先锋,营连领导见他求战心切,人又机灵,就批准他为突击队先锋。72-3.png

      突击队员个个手持冲锋枪,背插闪光马刀,腰缠十几颗手榴弹,在队长廖大珠带领下,冒着对岸射来的密集枪弹,扶住桥边的栏杆,踩着摇晃的铁索,向对岸冲击。敌人用轻重机枪猛烈向铁索射击,妄图阻止红军勇士的冲锋。但是,在红军西岸火力的严密封锁下,敌人火力被压下去了。刘梓华等22位勇士越战越勇,顾不得死神的降临,迅猛向前冲击,敌人被勇士们的无畏精神吓呆了,掉头就逃。勇士们当爬完最后一节铁索,快要接近敌人桥头时,突然,城门口燃起了熊熊大火,原来是敌人用煤油点燃了堆在桥头的木板,妄图阻止红军前进。队长廖大株大喊一声:“前进!”一跃而起带领队员不顾一切向前冲去。此时,第二、第三梯队也迅速赶到,鲜红的战旗插上了东岸桥头!红军后续部队乘胜冲过铁索桥,一举攻下泸定县城,取得了长征中具有战略意义的胜利。为了奖励22位勇士的英雄行为,中央军委为他们发了衣服、钢笔等奖品。长征胜利后,又发了一枚大奖章。长征后,刘梓华任红三军团四师十二团参谋长。抗战爆发后,又任一一五师六八六团侦察参谋,参加了著名的平型关战斗。1942年,入中央党校学习,结业后任抗大七分校教育长、教导一旅二团参谋长等职务。解放战争时期,任热河十七分区警卫一团参谋长、天津军分区副参谋长等职务。刘梓华戎马生活20年,先后五次荣立战功,九次负伤,其中三次起死回生。他的胸部、腹部、下颚等处伤痕累累,成为二等残疾军人。1951年4月17日,在北京陆军总医院病逝。华北军区授予他革命烈士称号,安葬于河北石家庄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内。

1382

张海棠

      张海棠(1912~2004),樟树市人。1930年,参加工人赤卫队,7月,参加工军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张海棠历任战士、班长、副连长、连政治指导员、营政治教导员、团俱乐部主任、军政治部特派员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四次反“围剿”斗争和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在山东抗日根据地沂蒙山区开展斗争,他历任团政治部副主任、纵队青年团政治委员、军分区政治部管理员、军分区独立大队政治委员等职,参加了山东费县白关、东都等战役战斗。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团长、副师长、师政治委员等职,率部参加了东北三保本溪尖子山、四保临江、四平、锦州和湖南浏阳、广西灵山北罗丰等战役战斗。解放后,他历任师长兼政治委员、辽宁军区副司令员、辽宁省军区司令员、云南省军区司令员、昆明军区副司令员兼云南省军区司令员等职。抗美援朝中,他参加了朝鲜云山、三八线狙击、华川万山反击等战役战斗。他注重军队、军民团结和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团结,参与组织指挥了保卫边疆的战斗,为西南边防的稳定做出了贡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4年12月16日在昆明逝世,享年92岁。

QQ图片20171127095328.jpg

1624

李振邦

      李振邦(1913~1999),乳名海霸,谱名启海,丰城市人。出身贫穷,读了二年私塾。12岁时,母亲因病无钱治疗离开人世,海霸从此失学,帮人放牛。13岁到福建学皮匠。3年后,海霸回家又正碰上家里着了一场大火烧了个精光,海霸又不得不外出漂泊。

      1930年6月,毛泽东率领红军攻打湘州,正在福建的海霸参加了红军,并改名“李振邦”,他立志不当“霸王”,而要振兴中国。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军第九师二十六团机枪连副排长,红七军团第十九师五十五团连政治指导员,红一军团警卫连政治指导员。参加了赣东、宜南等反“围剿”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队政治指导员,抗大第一分校大队政治协理员,大队政治教导员,大队政治委员,山东纵队第二旅五团政治委员。沐水县委书记兼独立营政治委员。参加了“百团大战”等。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二师政治部主任,东北野战军第三十八军后勤部副政治委员,四十二军一五五师政治委员。参加了四平保卫战、长春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豫西剿匪以及解放大西南战斗。解放后,任解放军炮兵师政治委员,志愿军炮兵师政治委员,济南军区炮兵副政治委员。1961年晋升少将,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99年在济南病逝,享年87岁。

1967

熊尚林

      熊尚林(1913~1942),高安市黄沙岗镇牛路熊村人。“大渡河十七勇士”领队人。家庭贫苦,12岁时父亲病逝。1930年7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一军团转战高安,途经牛路熊村,熊尚林参加红军。10月,参加攻打吉安战役。上井冈山后,历经五次反“围剿”战斗,并参加长征,任先遣部队红一团第一营第二连连长。1935年春,红一团随部队转战贵州、四川及云南边界地区,两渡乌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于5月24日到达大渡河渡口安顺场。为摆脱蒋介石数十万大军追击,红一团按中央军委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强渡大渡河。大渡河地势险峻,水流湍激,水凉刺骨。太平天国石达开20万人马即在此强渡失败,全军覆没。蒋介石亦妄图借此天险和重兵防卫,让红军成为“石达开第二”。红一团团长杨得志经反复考虑,决定将强渡大渡河任务交给一营,一营营长孙继先又将任务交给二连,挑选以连长熊尚林为首的17勇士组成渡河奋勇队。76-2.png

      5月25日吃过早饭,17勇士每人身背一把大刀、一支冲锋枪、一支短枪和五六颗手榴弹来到河边,如箭在弦,等待出发命令。当时只有一只缴获的渡船,船小,一次容不下17位勇士。团长杨得志决定分两次强渡,第一船由连长熊尚林带领,第二船由营长孙继先带领。9时,杨得志一声令下,熊尚林率第一批8名勇士迅速登上渡船,他指挥渡船向对岸驶去。

      敌人很快就开火了,枪弹、炮火如急风骤雨,红一团的炮火也猛烈射向敌人。熊尚林沉着镇定,指挥渡船迎着密集的弹雨和汹涌的波涛奋勇前进。就在离对岸不远的时候,渡船突然撞到一块礁石,滑向下游的漩涡之中,面临着倾覆的危险,在此千钧一发之际,熊尚林与船工迅速跳入急流,拼尽全力将渡船推出漩涡,驶向对岸。

      刚一上岸,熊尚林和勇士们犹如猛虎,冲向敌人,手榴弹在敌人阵地上猛烈开花。当第二批勇士也渡河上岸后,17位勇士(加上孙继先,实际18位)手舞大刀与敌人展开肉搏,很快将敌人击溃,占领渡口,红军大部队顺利渡河,彻底粉碎蒋介石妄图凭借大渡河天险消灭红军的稚梦。76-3.png

      1935年10月,红军长征到达陕北,随着国共合作,红一团改编为八路军115师独立团,熊尚林参加了歼击日军坂垣师团的平型关大战,又随八路军挺进冀东参加冀东民众抗日大暴动。1941年,熊尚林奉命担任平北游击队二大队队长,为了粉碎日军图谋,率队夜袭赤城县城,转移时与200余名日军相遇,熊尚林指挥部队抢占山头,给日军沉重打击。同年夏,熊尚林又率队成功袭击张北县大囫囵伪军据点,缴获战马40匹,步枪15支,子弹300余发。1942年春,熊尚林调至龙(关)崇(礼)联合县大队任第一中队队长,负责开辟东至张家口大境门,北至崇礼县西沟、驿马图、石窑子一带根据地。就在6月18日(端午节)这一天,熊尚林从大境门外转移到崇礼县范家西沟村草场沟,在一个姜姓农民家里不幸遇难,年仅29岁。

      20世纪60年代初,熊尚林的遗骸被迁葬在崇礼县烈士陵园内。2005年,在纪念红军强渡大渡河战斗胜利70周年之时,当地政府为他重新建造墓碑,并举行隆重的墓碑揭幕仪式。

1801

周赤萍

      周赤萍(1914~1990),原名邹迪,谱名邹城九,袁州区新坊镇高富村人。家世贫寒,从小放牛。1929年参加赤卫队,1931年3月参加红军,改名周赤萍,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6月,周赤萍任红三军团六师某团政委,随部参加长征。到达陕北后,历任四师直属队政治处主任、十二团政委,先后参加了东征、西征。1938年由抗日军政大学毕业,被派往山东抗日敌后根据地,历任八路军第一纵队一支队政委、山东纵队第一旅政委、鲁中军区政治部主任、山东军区第三师政委、山东军区政治部副主任。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东北挺进纵队政委、东北民主联军第七纵队政委兼中共辽北省委书记、第一纵队政委、第十纵队政委。

      1948年9月,辽沈战役开始,周赤萍与司令员梁兴初率十纵开赴辽西黑山地区,阻击敌廖耀湘兵团。敌人共有5个军、10万余人,其中新一军、新六军全副美械装备,为国民党五大主力军中的两个王牌军。总部给十纵的任务是将敌军阻滞在黑山地区,既“不让敌人前进一步”,又“不准敌人后退一步”。十纵广大指战员浴血奋战,打退了敌军一轮接一轮的猛烈攻击,又死死咬住敌军,阻止了其南下逃跑的企图,最终达成了东野主力回师围歼廖耀湘兵团的作战意图。此役,十纵以伤亡4500余人的代价,歼敌16000余人,敌军自兵团司令廖耀湘以下10万余人全部被歼灭。黑山阻击战之激烈,在辽沈战役中首屈一指,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经典战例之一。1958年由八一制片厂拍摄成电影。

QQ图片20171127091957.jpg

      1949年初,十纵整编为四十七军,周赤萍任政委。后四十七军南下河南新乡,周赤萍亲自与孤守新乡的敌四十军军长谈判,最终以“北平方式”和平解放新乡。1949年8月,四十七军进军湘西,执行剿匪任务,周赤萍兼任湘西军区政委、中共湘西区委书记。仅用一年两个月就剿灭土匪10万余人,结束了湘西三百年来匪患不断的历史。1950年秋,四十七军并收缴十万两鸦片在沅陵渡口全部焚烧,鸦片由此在湘西绝迹。《湘西剿匪》等电影、电视剧就是反映这段历史。

      1951年起,周赤萍任东北空军政委兼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政委,中朝空军联合司令部政委,沈阳军区空军政治委员、司令员、党委书记。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58年,周赤萍转到地方工作,任中共云南省委书记。1964年,调任国家冶金工业部第一副部长。1969年初,周赤萍重返部队工作,历任福州军区政治委员、军区党委书记、中共福建省委第二书记等职务,后当选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QQ图片20171127092008.jpg

      周赤萍对家乡感情深厚,曾数次回宜春探亲。在他的直接关怀、参与下,冶金工业部在新坊境内建立了宜春钽铌矿。并为高富岭水电站的建设,以及白马至新坊、高富岭公路的修建,作出了重要贡献。工作之余爱好写作,著有回忆录《二十年征程》、《湘西剿匪记》及《东北解放战争时期的林彪同志》,小说《擒魔记》,诗集《春花赞》等。

      1990年8月,周赤萍在福州病逝,享年76岁。墓葬于袁州区新坊镇高富岭村。

3211

张翼翔

      张翼翔(1914~1990),万载县人。出身贫苦家庭,幼年丧父,母亲改嫁。八岁给地主放牛。1927年参加农民运动。192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任浏阳纵队游击队交通员。1929年12月参加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张翼翔历任红军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参谋等职。在第一次攻打长沙作战中负伤,后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和二万五千里长征。1937年11月,张翼翔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后任淮南新四军第四支队团司令部参谋、教导队大队长、特务营长、团长等职,后又任新四军第二师六旅副旅长、五旅副旅长兼第四军分区副司令员。参加了淮南地区历次反“扫荡”和反顽作战,率部巧克定远县城,建立淮南地区第一个抗日民主政权。1945年3月,调任苏浙军区第二纵队副司令员兼第一旅旅长,参与指挥了浙东地区春夏季攻势作战。

QQ图片20171127091556.jpg

      解放战争时期,张翼翔调任山东野战军第一纵队三旅旅长。1946年6月,在收复泰安的战斗中,率部勇猛突击,迅速破城,歼敌一个多旅,被誉为山东野战军攻坚战中一个成功范例。11月,张翼翔任纵队参谋长,先后参加了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沙土集、豫东诸战役,以及进军豫皖苏边区、破击陇海路的作战。1948年9月,任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在淮海战役中,指挥所部奋战66天,相继取得窑湾、水口、芒碭山等战斗的胜利,歼敌4万余人。随后,参加渡江、上海等战役。

      1949年10月,张翼翔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军军长。次年11月,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军军长兼政治委员,参加了第二、第五次战役,取得了长津湖地区反击战、县里地区围歼战的胜利。在华川地区顽强阻击敌人3天3夜,对稳定东线战局起了重要作用。两次被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

      1953年7月,张翼翔任华东军区副参谋长。1955年9月,入南京军事学院战役系学习。同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7年10月,任福州军区副司令员,参与指挥了炮击金门作战。1963年12月,任解放军总参谋部军训部副部长,积极推广“郭兴福教学法”,协调组织全军大比武等活动。1968年3月,负责第七机械工业部工作。6月,兼任铁道兵司令员、党委第一书记。翌年5月任第二炮兵司令员、党委第一书记,参与组织指挥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发射工作,受到周恩来总理和叶剑英元帅的高度评价。1975年4月,张翼翔任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党委副书记(大军区正职),组织编写出版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史》、《共同条令》、《战斗条令》等。第九、十届中央委员会委员。1988年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0年4月5日,在北京逝世。

3936

王宗槐

      王宗槐(1915~1998),万载县大桥乡(今双桥镇)白茅冲人。1929年加入赤色工会,1930年参加赣西红六军,1932年参加中国共产党。

      1933年任红一军团第三军第九师政治部青年科科长,参加了中央根据地历次反“围剿”斗争。长征中,任红一军团第二师及军团政治部青年干事。79-2.png到达陕北后,任红一军团教导营政委、军团政治部组织科科长。1937年,入延安“抗大”学习。抗日战争时期,王宗槐历任八路军总政治部青年科科长、晋察冀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第四军分区副政委,参加了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反“扫荡”、反蚕食、反封锁斗争。1943年,入延安中共党校学习,并出席中共第七次代表大会。解放战争时期,王宗槐任晋察冀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晋察冀野战军第四纵队副政委、第三纵队政委。率部参加青沧、察绥、太原、平津等战役。1949年,任十九兵团第六十三军政委,率部进军西北,参加解放兰州、宁夏战役。解放后,王宗槐历任总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青年部部长、干部部副部长、总政治部秘书长,高等军事学院政治部主任、副政委,昆明军区副政委,第二炮兵副政委。1955年,授中将军衔,并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3年至1963年,当选为共青团中央常委、书记处书记。曾当选为第三、第四届全国政协常委。1982年当选为中纪委委员,1988年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8年10月31日,病逝,享年83岁。

2112

汪祖美

      汪祖美(1915~1993),上高县人。1930年5月参加红军,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参加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一至五次反“围剿”战斗和长征,到陕北后,任甘肃独立二团团长。抗战爆发后,他先后任陕北红二十九军三团副团长兼参谋长、1团团长、甘肃留守兵团三八五旅七团参谋长等职,主要担任保卫党中央机关的重要任务。出色完成作战、训练、生产及保卫党中央安全的任务。解放战争时,任辽吉军区第二分区十六团、独立第三团等部队任团长,为巩固和发展东北革命根据地,率部清匪反霸、作战训练、筹措粮款等发挥重要作用。1948年7月,任东北野战军铁道纵队第三支队副支队长。为配合东北野战军夺取辽沈战役胜利,完成了保障军运,抢修松花江铁路大桥等艰巨任务。辽沈战役胜利后,入关沿线抢修北宁、津浦等铁路,为东北野战军入关作战,夺取解放战争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QQ图片20171127090134.jpg

解放后,1950年8月任铁道兵团第一师代理师长。同年11月率部参加抗美援朝,在保卫铁路运输线的激烈战斗中,深入一线指挥;铁路随炸随修,粉碎敌人“绞杀战”,战胜特大洪水,保障铁路畅通,为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建立卓越功勋。1954年7月任铁道兵第一师师长。1960年高等军事学院学习。1961年6月任第二铁道兵学校校长。晋升为少将。1963年4月,任铁道兵司令部副参谋长、顾问。1993年2月17日逝世。

1757

杨树根

      杨树根(1915~1998),樟树市人。家庭贫苦,9岁时父母双亡,10岁起给地主当长工。1930年参加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任红军师直青年干事、团宣传队长、政治指导员、师教导队政治委员、团政治委员、师直总支书记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后又参加了直罗镇、东征、西征、山城堡等战役战斗。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山西省委军事部干部、中共晋中地委书记、山西省委驻太岳办事处军事部部长、八路军师先遣支队政委、团政委、分区政委等职,指挥所部参加了百团大战,组织军民开展破袭战、麻雀战,粉碎日伪军多次围攻和“扫荡”。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旅政委、师长等职,先后率部参加了衡水、冀县、高邑、元氏、高唐、濮阳、邓县、襄樊、淮海等战役战斗,为解放全中国作出了重要贡献。

      解放后,他历任军副政委、政委,中南军区第二十四步兵学校政委,中南军区第一文化速成中学校长兼政委,中南军区炮兵副政委、代政委,广州军区炮兵政委,广州军区后勤部政委,国务院财贸战线政治部副主任,广州军区副政委等职,为建设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人民军队做出了贡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1998年9月30日病逝,享年83岁。

2367

陈方千

      陈方千(1920~1985),原名陈方骞,祖籍靖安县香田顾山,生于北京,北京电影制片厂著名导演。陈方千曾就读于北平梁家园小学和私立中华中学。1936年以后,先后在北平市第二烈性毒品戒除所、河北省大兴县公署当录事、办事员,1940年任华北广播电台新闻编辑。1943年后在多家剧社工作,也参加演出。1945年,与友人在北平组织了铁马剧团,任副团长。次年,参加北平剧社,在话剧《日出》、《原野》、《雷雨》中扮演主要角色。1947年他组织拓荒剧艺社,自编自演过歌剧《还乡曲》。同年10月,陈方千考入前中央电影制片厂第三厂,从此开始了他的电影生涯。在《青梅竹马》等影片中担任角色。在这之后,与作曲家雷振邦共同创作了进步歌剧《拓荒者》。

82-2.png

      1949年4月,陈方千进入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并在《英雄司机》等影片中担任角色。1956年陈方千转为导演,和著名导演谢添合作,先后共同编写和导演过《洪湖赤卫队》、《锦上添花》、《春暖花开》、《小铃铛》等影片。他单独导演的有故事片《幽灵》,戏曲片《包公误》、《背靴访帅》、《李天保娶亲》、《红娘》、《嫁不出去的姑娘》,宽银幕戏曲艺术片《哪吒》等。他参加拍摄执导的各种类型的影片共有36部,其中,他参加编导并执笔的《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洪湖赤卫队》、《锦上添花》、《花儿朵朵》等,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他参加编导的电影故事片《小铃铛》和他为儿童剧《小熊请客》谱的曲荣获1980年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由于早年跻身梨园,谙熟戏曲程式,他参加执导梅兰芳的《游园惊梦》和独立执导的《红娘》、《失街亭》、《哪吒》等戏曲艺术片,得到了戏剧界人士的广泛好评。在分镜头剧本中,他对作曲的提示得当、要求具体。在戏曲片的场面调度中,对乐队器乐的发挥、演员表演的节奏掌握得恰到好处。作曲家唐诃、吕远谈到陈方千时由衷地说:“像方千这样既擅长编导,又懂京剧和作曲的全才太少了!”

      82-3.png陈方千天性乐观,待人热诚。同事、亲友们和他在一起总觉得特别愉快。拍《盐场今昔》时,他推过200多斤重的小车,在盐场俱乐部谈笑风生地辅导过文艺积极分子;在颐和园南湖旅社,他主动挥毫给炊事员送上得意的字画;在中央电视台“笑的晚会”上,他和谢添一齐登场、默契配合;在诗歌朗诵会上,他绘声绘色地讲述着发人深省的寓言……。

      陈方千对绘画、书法篆刻、泥塑等也十分喜爱并认真研习,他捏制的小猪、小猫、小狗等小动物简洁传神。他在“文革”中制作的毛主席语录章,工艺的考究、微型书法的精美令人赞叹。他的写意国画清俊俏丽,行书遒劲潇洒,曾得到董寿平、许麟庐等名家称赞,先后在《北京日报》、《影剧美术》等处发表。陈方千的音乐造诣也很高,能演奏多种乐器,特别擅长于钢琴、手风琴的即兴演奏。

      陈方千十分珍惜自己的晚年,常以“双鬓多年作雪,寸心至死为丹”、“老牛自知夕阳短,不待扬鞭自奋蹄”的诗句自勉,1978年至1985年间就改编、导演了10余部各类影片,还帮助河北、河南电影制片厂培养了不少人才,河北电影厂称他是“河北电影艺术的开拓者和奠基人”。1985年3月病逝,享年65岁。

1629

辛沪光

      辛沪光(1933~2011),女,原籍万载县。北京市歌舞团国家一级作曲、北京市音乐家协会理事兼理论创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内蒙古音乐家协会原副主席、当代中国著名女作曲家、蒙古族交响乐奠基人。1948年考入南昌一中,1951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开始接触蒙古族音乐,并与单簧管专业的包玉山相恋。1956年,辛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其毕业作品《嘎达梅林》引起了轰动,使其一举成名。嘎达梅林(1892—1931),是一位蒙古族的传奇英雄,他为了捍卫蒙古族人民的利益而抗击军阀被战死。83-2.png

      毕业后,辛与包玉山前往内蒙古歌舞团,后调入内蒙古艺术学校任教,培养出阿拉腾奥勒(《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等歌曲作者)等蒙古族杰出音乐家,在内蒙工作26年后,于1982年调回北京歌舞团。1991年前后移居美国,后回国。与丈夫包玉山育有三子,小子三宝现为中国著名音乐人。作品有:管弦乐《草原组曲》,马头琴协奏曲《草原音诗》,弦乐四重奏《草原小牧民》、《剪羊毛》,单簧管独奏《蒙古情歌》、《欢乐的那达慕》,双簧管独奏《黄昏牧归》,电影音乐《祖国啊,母亲》等。2004年《辛沪光作品专辑》出版CD唱片,列入中国当代作曲家经典作品专辑。由于长期在牧区生活,她收集、整理了大量的内蒙民间音乐,熟悉蒙族的生活习俗和语言,所以作品大多富于内蒙音乐的民族特色,具有草原气息和牧民性格。

      辛沪光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一批有成就的女作曲家,也是我国享有国际声誉的作曲家之一。在50年创作生涯中,辛沪光完成了近千部(首)作品。将原生态蒙古族音乐与交响乐这一西方音乐形式完美融合,对音乐创作产生了广泛影响。2011年10月17日1时,辛沪光因病逝世,享年78岁。

2484

王茂华

      王茂华(1983~2010),袁州区慈化镇人。慈化镇伯塘中学语文教师。家境贫寒,母亲去世数年,父亲年老多病。王茂华刚结婚不久,有一个七个月大的小孩子,因为家里房子紧张,一直寄住在岳父谭良才家。

      2010年3月21日下午,袁州区慈化镇伯塘村的一栋普通民房内,5个小孩正在屋内嬉戏,他们中年龄最大的仅7岁,里屋还有一个1岁多的小孩在睡觉。屋内一辆摩托车油管正滴滴答答的漏油,浓烈的汽油味弥漫了整个厅房。旁边,一个刚刚灌满气的煤气罐静静安放在屋角。一个孩子在地上捡到一只打火机,并试探地打火……一场灾难随之降临!引燃的烈火迅速蔓延,瞬间引燃了厅堂里停放的两辆摩托车及家具等。房屋大厅的卷闸门只开一扇小门,迅猛的大火和浓烟让孩子们找不到出口,开始大声哭叫着。当天是星期天,王茂华与岳父谭良才刚回到家,就听到哭叫声和呼救声。他们赶紧跑到屋外,看到大火和浓烟从邻居余水兰家滚滚而出,屋内传出咳嗽声和哭喊声。他们迅速赶到现场,冲进火海,头发和眉毛一下就被烧着了,王茂华循着哭声,摸到了几个孩子的头,抱起来就往外冲。“里面还有孩子!”冲出来的王茂华告诉正往里冲的岳父谭良才。王茂华急喘几口气,再一次冲进火海。此时,屋里的大火愈燃愈烈……就在王茂华和谭良才抱着第5个孩子往外冲时,里面的煤气罐已经发出了两声沉闷的巨响,但仍然没有爆炸,浓烟弥漫在房屋内外……,王茂华要冲到里屋去救最后一个小孩时,严重的灾难发生了,屋角的液化气罐猛然爆炸,随着“砰”的一声巨响,一团火焰将王茂华和谭良才包围,一阵巨大的气流并将两人冲到屋外,两人全身是火,后被紧急送往邻近的湖南浏阳市抢救,谭良才深度烧伤达85%,王茂华伤势更严重,因为后一次为救那个小男孩时煤气罐突然爆炸,他几乎全身烧伤,烧伤面积达95%,唯一完好的皮肤在脚底。王茂华被送进医院时,呼吸衰竭,院方立即实施了气管切割术并用呼吸机辅助其呼吸。但医生说像这样的病人非常危险,随时都有可能死亡。84-2.png 

      王茂华是个极其负责任、工作很认真的老师,为人也十分热心,喜欢帮助别人。谭良才当年44岁,在当地开了一家花炮厂。伯塘村的村民们对翁婿俩的评价都很高:“他们俩都是热心肠,平时就乐于助人,我们为他们感到骄傲!”最终王茂华于2010年5月2日因伤势太重,抢救无效,不幸逝世,英年27岁。

      5月5日上午,革命烈士王茂华同志追悼会在宜春市殡仪馆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发来慰问电并敬献花圈。江西省、宜春市有关负责人,王茂华同志生前好友、同事、家属,以及社会各界群众共千余人参加。

      9月21日,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江西省综治委在宜春市隆重举行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江西省见义勇为标兵王茂华烈士、谭良才同志命名表彰大会,追授王茂华、授予谭良才“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江西省见义勇为标兵”荣誉称号。在此前后,王茂华、谭良才被宜春市委、市政府授予“见义勇为英雄模范”荣誉称号,王茂华还被授予“优秀人民教师”、“江西青年五四奖章”、“宜春青年五四奖章”等称号。王茂华和谭良才在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中荣获全国见义勇为模范称号,又入选2010年感动中国人物,其颁奖词是:

      烈火是一场生死攸关的测试,生命是一道良知大爱的考验,你们用果敢应战,用牺牲作答!一对狭义翁婿,火海中三进三出,为人们讲述了什么是舍生忘死,人间挚爱!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一次舍生忘死的救援,一个义无反顾的壮举。面对熊熊大火和6条幼小的生命,他们毫不犹豫地扑入火海,这不仅是在与火魔展开殊死的搏斗,更是在构筑着健康社会应有的道德基石。现在,火海救人的英雄重症在床,难以感知鲜花的芬芳,无法听到人们的赞誉,但他们的精神,却已灿然生发。他们倾泻真爱,扩展的是希望;燃烧体肤,激活的却是生命。他们火光中的身影,映照的是人生最壮丽的弧线;他们躺在病榻上的躯体,绽放出了生命最美丽的光芒。

1627

排行榜

1、夏皇后

点击:10326次

2、高安采茶戏

点击:9009次

3、彭构云

点击:8508次

4、宜春袁河

点击:7832次

5、奉新百丈禅寺

点击:6954次

6、宜丰黄檗禅寺

点击:6819次

8、潦河

点击:6257次

10、靖安宝峰寺

点击:4985次

11、靖安白崖山

点击:4866次

12、袁 京

点击:481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