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梓华
刘梓华(1912~1951),原名友薰,又名友枝,号至香,袁州区水江乡上洞村梓木人。双亲早故,由兄嫂抚养长大。1928年参加赤卫队,次年加入萍北游击队,不久在湖南浏阳文家市参加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进入红军彭杨步兵学校学习,结业后历任红一军团二师四团一营二连班长、副排长、排长。1934年10月,刘梓华随红一方面军开始长征。1935年5月初,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继续北上。此时,尾追红军的国民党“中央军”薛岳部队已追至金沙南岸,而在前头截击的四川军阀部队,即在南大渡河急进。红军如果不迅速渡过大渡河,就要被迫向西转入更为艰险的川康地区。而要迅速渡过大渡河,必须快速拿下泸定桥。在这十万火急的形势下,红四团接受了夺取泸定桥的任务。27日晨,红四团从安顺出发,沿大渡河西岸,向泸定桥奔袭。行军途中,接到中央军委命令:须在29日夺取泸定桥,要求红四团“用最高速度的行军和坚决机动的手段,去完成这一光荣伟大的任务。”这时驻地离泸定桥还有440华里,是何等紧迫!28日清晨5时出发,大家吃一顿稀饭就拼命赶路。刘梓华个子矮,一步也不甘落后,与战友一道,迎着雷电大雨,忍受饥饿折磨,经过整整一天一夜的急行军,终于在29日早晨6点多钟到达泸定桥西岸,部队迅速占领沿岸阵地。
泸定桥飞架在大渡河上的十丈高空,没有桥墩,只有13根铁索,从河东岸拉至西岸,共有80丈长,8尺宽。铁索用铁环扣成,桥上原铺有木板,敌人现把木板全都毁掉,只剩下光溜溜的13根铁链子,望下去令人头晕目眩。团部开会研究决定,刘梓华所在的二连被指定为突击队。会后,二连迅速召开战前动员会,决定组成一支22人的突击队为第一梯队。刘梓华一听,第一个站出来要求当突击队先锋,营连领导见他求战心切,人又机灵,就批准他为突击队先锋。
突击队员个个手持冲锋枪,背插闪光马刀,腰缠十几颗手榴弹,在队长廖大珠带领下,冒着对岸射来的密集枪弹,扶住桥边的栏杆,踩着摇晃的铁索,向对岸冲击。敌人用轻重机枪猛烈向铁索射击,妄图阻止红军勇士的冲锋。但是,在红军西岸火力的严密封锁下,敌人火力被压下去了。刘梓华等22位勇士越战越勇,顾不得死神的降临,迅猛向前冲击,敌人被勇士们的无畏精神吓呆了,掉头就逃。勇士们当爬完最后一节铁索,快要接近敌人桥头时,突然,城门口燃起了熊熊大火,原来是敌人用煤油点燃了堆在桥头的木板,妄图阻止红军前进。队长廖大株大喊一声:“前进!”一跃而起带领队员不顾一切向前冲去。此时,第二、第三梯队也迅速赶到,鲜红的战旗插上了东岸桥头!红军后续部队乘胜冲过铁索桥,一举攻下泸定县城,取得了长征中具有战略意义的胜利。为了奖励22位勇士的英雄行为,中央军委为他们发了衣服、钢笔等奖品。长征胜利后,又发了一枚大奖章。长征后,刘梓华任红三军团四师十二团参谋长。抗战爆发后,又任一一五师六八六团侦察参谋,参加了著名的平型关战斗。1942年,入中央党校学习,结业后任抗大七分校教育长、教导一旅二团参谋长等职务。解放战争时期,任热河十七分区警卫一团参谋长、天津军分区副参谋长等职务。刘梓华戎马生活20年,先后五次荣立战功,九次负伤,其中三次起死回生。他的胸部、腹部、下颚等处伤痕累累,成为二等残疾军人。1951年4月17日,在北京陆军总医院病逝。华北军区授予他革命烈士称号,安葬于河北石家庄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