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学院

      宜春学院坐落于江西省宜春市区,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宜春大学。2000年1月,经教育部批准,宜春师专、医专、农专和宜春市职工大学合并组建为宜春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公办综合性重点高校,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博士后流动科研工作站单位,院士工作站单位,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就业,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截至2015年4月,有全日制在校硕士、本科、专科学生近20000人,其中,外国留学生300余人。有本部校区、北校区、西校区,占地150余万平方米。专任教师近1100人,外聘教师200余人。近80个本科专业,一个硕士点。

      2000年1月25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宜春师专、宜春医专、宜春农专和宜春市职工业余大学合并组建成宜春学院。

      宜春师专的前身是宜春大学。1958年4月,中共宜春地委、行署为了集中力量办好本地区高等学校,决定将原高安师范大专班(即筹建中的南昌专区师专、南昌专区体专,为宜春大学最主体的建校基础)、南昌专区医专、萍乡师专、宜春县办大学、丰城县办大学合并成立宜春大学。

QQ图片20171124134355.jpg

      经省委批准,宜春大学于1958年6月10日正式成立。1962年3月,全省高等学校调整工作会议召开,决定在专区一级 保留六所师范专科学校,原来以大学称呼的改为师专。宜春大学据此撤消机械系,改名为宜春师专。1962年6月,九江大学撤消,并入宜春师专。1964年4月,经国务院文教办公室批准,撤消宜春师专。同年9月,宜春师专宣告撤消。1977年10月,经省委批准,在宜春师范学校的基础上办起了江西师范学院宜春分院。1978年4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宜春师范专科学校重新建立。1986年6月20日,师专升格为副地级建制单位。

宜春医专的前身是南昌专区医学专科学校,1958年9月25日成立。1958年12月,南昌专署迁宜春,改名为宜春专署,南昌专区医学专科学校亦改称宜春专区医学专科学,校址设在清江县樟树镇的天主堂。

QQ图片20171124134405.jpg

      1959年6月10日,宜春专区医学专科学校并入宜春大学。设立医学科。1960年2月,经上级批准,中共宜 春地委、行署决定,撤消宜春大学医学科,成立宜春专区医学专科学校,并从樟树迁往宜春,设在宜春中山西路滩下。1962年3月,根据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中共宜春地委决定,撤消宜春专区医学专科学校。7月,江西省卫生厅决定,宜春专区医学专科学校的学生并入九江医专,10月,撤并工作全部完成,宜春专区医学专科学校宣告停办。

      1978年5月29日,江西省委决定,建立江西医学院宜春分院。1984年8月27日,经省政府批准,国家教委备案,将江西医学院宜春分院改为江西宜春医学专科学校。9月14日正式挂牌。1986年6月20日,医专升格为副地级建制单位。

QQ图片20171124134414.jpg

      宜春农专的前身是宜春农学院,1959年6月创办。1960年6月,宜春地委、行署将宜春农学院由樟树 迁往宜春县西郊岐山下新校址。1962年5月,宜春农学院停办,更名为宜春专区农业干部学校。1968年 4月,宜春专区农业干部学校与中共宜春地委党校合并,成立宜春地区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并由原校址迁 往宜春卫校办学。1975年4月,宜春地委又决定在原宜春农学院旧址组建宜春地区“五七”干校。1979年4月,“五七”干校撤消复办宜春农业干部学校。1984年8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宜 春农业干部学校的基础上,筹建宜春农业专科学校。1985年2月宜春农业专科学校正式挂牌成立。1986年6月20日升格为副地级建制单位。

宜春市职工业余大学创办于1979年,1981年9月4日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1982年8月19日经国家教育部备案成立。

      宜春学院院系设置宜春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宜春学院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宜春学院外国语学院、宜春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宜春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宜春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宜春学院软件服务外包学院、宜春学院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宜春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宜春学院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宜春学院医学院、宜春学院美容医学院、宜春学院体育学院、宜春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宜春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宜春学院师范教育学院。

      师资力量

      截止2011年11月,学校有在职教工1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000余人。高级职称人员、博士、硕士占70%以上。学校先后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中国科学院院士江元生教授等100多位高级专家担任兼职、客座、名誉教授。

      截止2012年3月19日,学校有江西省模范教师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5人,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省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1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5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37人。

      学科建设

QQ图片20171124134424.jpg

      据2013年学校官网介绍,学校拥有省级重点学科5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天然药物学、作物学、作物遗传育种),以及药学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 。

      教学建设

      2013年以来,学校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生物工程等),省级特色专业8个(医学美容技术、英语、体育教育、音乐学等 ),国家级“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个(临床医学),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4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服务外包)等),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3个(英语、临床医学等),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机械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机电工程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 ),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等),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团队、江西省药学与制药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学团队等为省级教学团队 。

      办学成果1-1.png

      2004年-2013年,学校参加科技文化活动的学生达4万余人次,其中,共有240人次获国家级奖励,542人次获省级奖励。其中,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学校学生获奖情况年年有进步。2004年获省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2005年获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2006年获全国二等奖1项、全省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2006年7月,学校学生参加第二届全国青少年英语技能大赛获特等奖,并获全国5个优秀组织奖中唯一以学校名字命名的优秀组织奖。

      招生就业

      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区)招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生源结构日趋合理,生源质量逐步提高。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位居江西省同类院校前列,先后被评为“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对外交流

      2006年10月,首批88名留学生入校就读,结束了宜春没有留学生教育的历史;学校被评为“全国留学生管理先进单位”。2006年3月、10 月,国际美容联盟协会主席拼托先生先后两次专程来校视察,签订系列合作协议,并将亚洲美容培训中心设在学校。 

      科研成果

      学校目前承担了包括国家“863”高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等在内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400余项,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500多篇,生物医药、美容医学、两系杂交水稻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乌索酸标准样品”通过国家审定并成为江西第一个国家标准样品。

      科研设施

      截至2013年1月,学校有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江西省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研究重点实验室)、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省高等学校应用化学和化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省高校工程中心1个(宜春学院锂电新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高校人文基地1个(宜春学院农村社会建设研究中心)、宜春市重点实验室(中心)8个(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研究实验室、电子技术实验室、应用化学实验室、植物遗传育种实验室、内分泌代谢病实验室、美容医学工程中心、锂电新能源工程中心、逆向工程工程中心)、产学研合作基地3个(机电一体化和电子技术开发基地、有机农业生产技术研发基地、江西省现代农业技术与工程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研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另外还建有江西宗教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宜春地方宗教文化研究所、宜春地方历史文化研究所、虚拟现实技术研究所、应用物理研究所、锂电新能源研究所、现代林业研究院、组织培养与遗传工程研究所、现代农业技术研究所等研究机构。

      学校学报1-2.png

    《宜春学院学报》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刊物、“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与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宜春学院学报》于2006年获评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其“国家基金课题研究”栏目于2008年获评江西省新闻出版局与江西省教育厅“优秀栏目”称号。

      馆藏资源

      据2013年学校官网介绍,宜春学院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30余万册,电子图书近100万册,并购有“中国学术期刊CNKI”、“超星图书”、“维普”、 “EBSCO host”等数据库。馆藏有《四库全书》(7万9千余卷)、《古今图书集成》(1万卷)、《永乐大典》、《中国大百科全书》、《医统正脉全书》、《坎贝尔骨科手术大全》、《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大英百科全书》(93年英文版)等,并初步建立了宜春地方文献库。已基本形成了以重点学科文献建设为中心,兼顾理、工、农、医、文、史、法律、经济、外语、艺术、体育等多学科文献并存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学术交流

      2006年11月上旬,学校先后承办国际抗衰老中胚层疗法培训班和首次海峡两岸医学美学学术论坛。

      校园文化

      校徽1-3.png

      标志的设计有两种基本方向,一是具象类的,二是抽象型的。具象的形式,假物托志,用于表达一种精神与文化的内涵。抽象型的是通过使用抽象的图形或符号,使人产生联想来诠释所要表述的理念。

该校校徽的设计同时运用这两种不同的形式,即把具体的形象融合于抽象的符号之中。具象的组合因素是:雄鹰、太阳、狂飚,它们都结合在字母“Y、C”的组合上。“Y”是数字“1”(狂飚)与“C”的复线形状(鹰的形体)的构成体。Y、C是汉语拼音YICHUN(宜春)的缩写,用于突出学校的地域性。C(鹰)的三条复线是重复、渐变构成,以反映该院学科门类多的综合性特点。狂飚(数字“1”)用了黄至红的过渡色,寓意火红的时代,火红的事业。主题图案的色彩使用红、黄、蓝三原色,对比效果强烈、鲜艳、夺目,强化了视觉识别性。

      校歌

      宜春学院校歌

      男:千万双翅膀从 明月山奋起

      迎着新世纪朝阳

      女:千万片征帆在 秀江竞发

      遨游知识的海洋

      齐:啊~ 我们的大学 意气昂扬

      谱写青春 青春乐章

      啊 厚德、尚能 博学、笃行

      铸造美好 人生希望

      啊 厚德、尚能 博学、笃行

      铸造美好 人生希望

      男:伴随着时代 前进的步伐

      探索科学的殿堂

      女:伴随着校园 飞扬的旋律

      追求绚丽的理想

      齐:啊~ 我们的大学 桃李绽放

      播洒文明 文明馨香

      啊 厚德、尚能 博学、笃行

      拥抱无限 人生辉煌

      啊 厚德、尚能 博学、笃行

      拥抱无限 人生辉煌

      校训

      厚德、尚能、博学、笃行1-4.png      宜春学院 校训

      精神

      忠诚 大爱 求是 创新

      社团组织

      截止至2013年3月份的统计资料显示,全校共有学生社团151个,其中35个接受校团委指导、校学生社团联合会管理,121个挂靠各院交团总支指导、院学生社团联合分会管理。经过不断的发展,学院涌现出一批优秀社团:青年志愿者协会、红十字会、合唱团、思想政治教育协会、礼仪队、大学生心理卫生协会、青年创业者协会、足球协会、乒乓球协会、羽毛球协会、歌者协会、吉它协会、书画协会、社会实践协会、医学院科技兴趣协会、政法学院法律援助者协会、政法学院北斗辩论协会、经管学院博雅辩论协会、文传学院话剧团、美设学院蓝羽漫画社、生资学院环保协会、体育学院健美操队和理工学院无线电协会。其中社会实践协会是学院唯一与校外企业进行合作的学生社团。

2905

宜春昌黎书院

      宜春台下的东南一侧(今宜春四中校园内)耸峙着数座古香古色的殿阁式建筑,系纪念唐代文学家韩愈在袁州兴办教育而创办的昌黎书院。唐宪宗元和三年(808),翰林学士王涯贬为袁州刺史。时任东都博士的韩愈,送行时赠诗一首,诗末有“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句,用以勉励好友豁达心性、随遇而安。孰料造化弄人,唐元和十四年(819)正月韩愈向唐宪宗上书《论佛骨表》,触怒了迷信佛教的宪宗,由刑部侍郎贬为潮州(今广东潮安)刺史。次年闰正月,又从潮州量移袁州当刺史。

      不过处于沮丧之中的韩愈,并没有就此消极沉沦。他在袁州虽仅逗留九个多月,却做了许多好事,解救了713名被富豪强收为奴的良家子女;又指教了黄颇、易重等人读书,后来黄颇点了进士,易重中了状元,大兴了袁州的读书风气;韩愈也多次到仰山拜神求雨,并写有《祈雨告仰山神》祭文;还在袁州大肆兴办书院、培植人才。《宜春县志》载:“袁自韩文公倡明道学,嗣是守郡者类以造就人才为心”,“宽刑禁,尚文学,悉奉昌黎为法”。又说:“昔韩昌黎自岭南移守于此,教化既洽,州民交口颂之”。韩愈在袁州办书院,为造就袁州人才出了大力,中晚唐时,“袁州进士半江西”,会昌三年两状元,与他在袁州“倡明道学”,兴教化是分不开的。因此,韩愈深受袁州老百姓的爱戴。2-1.png

      后世袁州人为表达对韩愈的敬仰,于北宋皇祐五年(1053),知州祖无择在府学明伦堂西侧,兴建韩文公祠崇祀(今天符巷口对面)。为使官吏“悉奉昌黎为法”,以李翱、皇甫湜、郡人卢肇、郑谷配之。此后几经修缮,元末该祠毁于兵火。

      明正统十四年(1449),江西巡抚韩雍至袁,命袁州知府姚文等人重建祠于宜春台东南侧原三皇宫遗址(今宜春市四中校园内),知府王炬续建始竣。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知府刘廷诰、宜春知县徐栻等人将韩公祠修葺、扩充,挂匾改名曰“昌黎书院”,并增修原道阁,阁以韩愈名作《原道》而命名。为袁州府宜春、萍乡、分宜、万载四县生童治学之所,设有讲学、藏书、祭祀之所。明末兵燹夷为废墟。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增修,“堂庑巍然,楼阁翼翼,斋舍庖福”一应俱全,聘请浙江名儒张尧夫为山长,另委派府县教职兼司训。时每年二月报考,生童取录者酌给膏火费。同治十一年(1872),有学田1219亩,租谷折银680余两。学田收入供生童学膳、文具、修葺院舍等用。每年需将开支造册呈报府存案予以核销。不足时,由4县摊捐。同治十三年(1874),江西巡抚刘坤一曾赠送一批书籍,存储书院。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昌黎书院改为袁州府中学堂,直到解放前改为省立乡村师范学校校舍,后演变为宜春中学。从背靠宜春台的宜春四中校园内登上一个高坡,再拐入学生宿舍楼的后面,即为昌黎书院旧址。目前遗存的部分建筑多属新中国成立后修复的,为书院式布局,悬山顶,单檐,泥瓦,两侧砌为风火垛子墙,抬梁式木构架。面阔5间,分前后三进,包括左右厢房共六栋房子,是以前用来供奉孔子、韩愈塑像的。书院院门楹柱上曾有一联曰:“朝奏九重,夕贬潮阳,公骨何如佛骨健;文起八代,明重袁州,教功当比政功高”。

QQ图片20171124115717.jpg

      昌黎书院久负盛名,清朝人李芳春撰有《昌黎书院科举记》;另外一清朝人熊曰华在《昌黎书院膏火记》中写道:“夫自唐昌黎韩文公刺袁数月,如意作人,于是袁郡文运丕隆。卢、郑辈出,文章科第照耀简编,而袁遂为名郡。昌黎去今千载,而太守陈公概然以兴贤才为己任。”韩愈在教化袁州方面所做的功德,一直为袁州人念念不忘。实际上,自建昌黎书院至清末,这里就一直是袁州一府四县的学生读书并举行府试的场所。距离书院旧址不远,还有一条贯通南北、名曰考棚巷的里弄,该巷的得名,即与昌黎书院有着直接的关系。进入21世纪以来,针对原昌黎书院破旧不堪的状况,宜春市政府决定另择新址,重建昌黎阁。新建的昌黎阁位于袁山之巅,高21米,共三层,建筑面积519平方米,一层为景韩堂,以简洁的庙堂来突出“韩愈文化”主题;二层为恋清轩,以丰富的文化陈设来填充,主要介绍韩愈生平,展示韩愈在宜春的主要业绩及其文学作品;三层为胜游楼,展示“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的文化内涵,满足游客登高望远的休闲愿望。同时,还在阁的南面修建了昌黎广场。整个工程通过楹联、廊柱文化、挂匾、壁画和石鼓文化来体现“韩愈文化”。

2015年,袁州区政府对昌黎书院重新进行了修复,焕然一新。

3718

樟树紫阳书院

      紫阳书院位于樟树市阁皂山山麓。在大万寿崇真宫往东北方向一百米处,有一砖混结构的宫院,便是紫阳书院,又名道德宫。占地约860平方米。宫院原是按灵宝道派“三教合一”道义供奉孔子、释迦牟尼、李耳的观宇,名为“道德宫”,也是名人论道讲学、唱和燕憩的场所。灵宝派是道教教派,始创于东晋末年,其基本信仰是强调劝善度人,长生成仙。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朱熹曾两次到这里讲学,因朱熹别号紫阳,故时人又称其为“紫阳书院”。这里还有这样一个传奇故事:淳熙五年(1178),经宰相3-1.png史浩推荐,朱熹出任南康(今江西星子县)知军,此后他先后两次到樟树阁皂山紫阳书院讲学,有一次讲学时学生张洽见其脚步沉重,气喘吁吁,全身酸痛,劳累不堪,甚为心疼。晚上就寝前,张洽特地捧出阁皂山崇真宫一阳道人酿制的养生酒给恩师饮用,并神秘地告诉他:“今晚喝了此酒,明日恩师必定神清气爽、疲惫顿消。”次日清晨,朱熹起床后发觉自己果真两脚轻盈,精神倍增,全身体力充沛,甚为兴奋。当得知该酒乃阁皂山崇真宫一阳道人用当地地道药材和民间酿造的白酒泡制,还未起名时,朱熹良思片刻后,挥笔题书“劲力奇”三字赠与一阳道人。次日讲学完毕并乘兴写下了七律《题崇真宫》一首,诗曰:“蹬道千寻风满林,洞门无锁下秋阴。紫台风去无关远,丹井龙归地轴深。野老寻真混有意,道人谢客亦何心。一樽底处酬佳节,俯仰山村慨古今”。“劲力奇”酒也由此得名,并逐渐声名远播。

      另外,阁皂山鸣水桥处也留有朱熹的对联“水流激石如飞雪,树影连山欲化云。”宫院明代毁于山火,清雍正庚戍岁(1730),本地大学生黄衍出资重改建为混砖结构。

QQ图片20171124115359.jpg

      现庭院门额上“紫阳书院”四个苍劲的枯笔字,是朱熹手书的拓刻。宫院有楼阁十一楹,藏北宋熙宁赐龙图天章宝文御书一百二十卷。进门左边的这棵银杏树,是当年朱熹为创杏坛气氛而手植的,距今已有八百多年了。庭院内古木参天,枝繁叶茂,浓荫蔽日。元初的四株金桂、银桂、四季桂自东向西排植于庭院中间,还有罗汉树、紫玉兰、紫荆等观赏和药用珍贵草木,多逾百年之物。四季和风习习,常年馥郁馨香,飘香十里,所以明代又有“桂苑宫”之称,并存碑刻于庭院内。

2214

丰城龙光书院

      龙光书院在丰城西南部荣塘境内,即丰城古县治之地,为宋代私办,宋高宗赵构赐名的一所著名书院,收入《中国书院辞典》。由于龙光书院创办时间较早,而且不少名人学士与它有密切关系,因此在中国古代书院史中占有一席之地。

      北宋大观元年(1107),陈瑞(字应龙,官至大司寇)迁居荣湖后,首办第一件事是立荣塘义学。明陈廷章《龙光书院事实》曰:“吾祖荣湖应龙公於宋大观丁亥,立书院于古丰县治之上榜,晋令雷孔章(雷焕)掘剑之侧。剑池之名鸣天下,览山水之胜,有志以立义学,以诲乡邑及四方之来学者。捐剑池庙、山寺桥陂上田五百亩以给之,远近无不感动。”这便是龙光书院的前身。靖康二年(1127),金兵灭亡北宋,更是激起了士大夫们教育救国的强烈愿望。南宋建炎二年(1128),陈瑞之子陈自俯冒着兵戈锋矢,远赴战乱中的山东曲阜,保卫迎取孔子真像而归。陈瑞父子教育救国的义举,得到了当时人们的广泛尊敬。绍兴二年(1132)四月,“有司奏闻,承敕额龙光书院。”宋高宗亲赐龙光书院匾额,对他们的重教兴学进行表彰。对于陈氏家族来说可谓莫大荣耀。

      乾道三年(1167),书院迎来了大理学家朱熹,朱熹在龙光书院讲学月余,前来听课的有近千人。一年后,朱熹又应丰城人熊世基所请,为龙光书院作《心广堂记》和龙光书院诗,并在记中提出了自己的治学思想,龙光书院从此成为程朱理学中一座重要里程碑。

      元时书院规模进一步扩大。至时,书院建筑已初具规模。《陈氏家谱》谓:“尔后,俯之子陈嘉请,嘉靖(赠文林郎,上高县令),合力“捐资增构晚晴斋,望光亭于书院之右,以为凭倚眺望之所。”元至大年间,“大元府君陈必强协弟宗强同修书院,构宝气楼於剑池之东。”元进士、国子监学禄陈宗强,“重建讲堂,扩田千亩,以供四方之来学者三百余人瞻学之资。”使“龙光书院自度创立甚丽”,成为一所规模较大的书院。《龙光书院事实》载主要建筑有:“中立正殿、后立六经楼、会膳堂、讲堂、房庑及诸生读书之室四百余间,咸铁有序。”元学士欧阳圭斋(欧阳玄)曾路过丰城,为重书龙光书院、文明堂额匾及作序,一时书院之名扬天下,与庐山白鹿洞书院齐名。元末“龙光四老”朱善、甘惟寅、刘秩、毛同吾也曾会讲其中,切磋学问,先后成为一代宗师。

      至元末,“红巾贼肆掠乡村,书院焚毁,吾逃者没者不可胜数。”连孔子像都不能幸免毁于战火。明洪武二年(1369),陈熙诚偕侄且元及良策、良篪等二十六人,捐资重建。越十余年,集数百金,复建六经楼,及心广堂等屋。明天顺年间,举人陈泰利用自己任山东费县教谕的便利,再次到山东曲阜重塑孔子像以归。明嘉靖三年(1524)县令潘颖奉上檄改建书院,将龙光书院移建县城的学宫内。不久江右王门的理学家邹守益来到书院讲学,留下了《龙光书院训勉》等诗作。至万历年间张居正奏毁天下书院,陈氏后人赶紧将书院复移于荣塘,才得以保留。嘉靖二十七年(1548)、万历年间、道光五年(1800)、咸丰八年(1858)、光绪三十四年(1908)都先后捐资重修,但一直没有恢复到宋元时期的规模。据清咸丰时主讲傅思的叙述,其教学活动维持到清代后期。文化大革命时期,龙光书院受到很大破坏,原有建筑逐渐拆除,现在主要建筑大成殿也濒于坍塌。

龙光书院建筑规模,是丰城历史上所办书院中佼佼者。其建筑风格,具有四合院式布局的特点。院落坐北向南,分前后两进。中轴线上,首为大门、上石匾嵌有“龙光书院”四个黑色字,真字体,长2米,宽0.5米,今仍存;中为大殿,置先师孔子圣像;后为六经楼,藏经书三千余册;之后为仰止堂。院内东西两翼,前有左右庑;中两侧为讲堂,设衣亭、客馆、花台、读书室百间、会膳堂、心广堂(文明堂)等建筑物,均属砖木结构。院内建筑面积达8000平方米。四周红墙环抱。院外附属建筑有山寺、望光亭、剑光祠、晚晴斋、仓廒等。整个院落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其建筑布局严谨规范,造型雅致、奇丽,具有地方特色。此地,古木参天,松柏积翠,环境优美。历代名人讲学于此赋诗感怀,写下许多诗篇,赞美其风景佳色。宋名儒、理学家朱熹讲学月余,赋《龙光书院》诗赞云:“一道荣光带碧山,天风吹雨度云关;树浮空翠名村坞,泉落飞虹泻石湾;赤岭豹栖朝气隐,剑潭龙起夜光寒;咿唔何处经年韵,多在湖东乔木间。”明甘惟寅对此作有“荣塘烟雨”、“塔埠云涛”、“剑池夜月”、“山寺晨钟”、“三汉鱼火”、“长秆稻田”、“荣塘落雁”、“古道鸣驺”八景诗文,表达他对景情感。清甘兴仁至此讲学时作《龙光书院》诗赞道:“龙光海内争传颂,院落巍巍齐鹿洞;紫阳去后几百年,想见风流千古韵。”反映当时书院胜景之一斑。4-1.png

      龙光书院自创办至民国元年(1912)毁书院改学堂,名国立学校,时达八百余年的办学历史。它是县级最高学府培养造就科举人才主要的场所之一,在丰城教育史上具有崇高地位,起了重要作用。从宋至清代,多有文人学士、达官名流游学、讲授于此。清陈其璋在《续修族谱序》中云:“吾祖自俯公,相地宜割地创义学、置义田,敦请名儒敷教,四方来学者甚多。”陈自俯其人,首继父志,致力于办学,讲学不倦。乾道六年(1170)。朱熹在为之所作《龙光书院心广堂记》中写道:“乾道庚寅岁也,为友人荣塘陈自俯请,名其所构龙光书院之堂,熹榜其间曰:心广。”并为书院题书“圣道中天”匾额,慕名求学者集居深造。陈明勖《族谱序》中言:“朱子晦庵留居月余,从学者四百人。”同时随从于此讲学者,有邑人盛温如(淳熙举人,官奉节郎)、刘充(官提刑司干)、于革(淳熙进士,官湖北房州知州)三杰士。明徐即登《重建龙光书院记》言:“在宋时,晦庵失夫子游息颇久,一地相与如于去非(于革)、盛温如,皆称杰士”,讲授龙光书院,“四方来学者胥馆焉,甚盛举也。”元代时,先后陈氏裔孙陈必强、陈本强、陈植(元统元年进士,官上高县尹)“辞官归教,讲学书院,以兴起斯文为己任,四方名儒多从之游”;至正十三年(1353)举人陈熙明、官至刑部郎中的陈熙载、钦授兵部赞书陈天祥等先后主教书院。明代时,有陈裔工泰、景泰元年举人官授山东黄兴教谕,晚年辞归,讲学书院,范兆祥《文明堂记》载道:“陈君熙擢甲第科,拜监察御史,官至广东佥事。”先后在院讲学终年。清代时,先后有邑人罗拔(乾隆进士,官汉阳黄陂知县)、敖宗瑚(乾隆举人,官广东镇平知县)、甘兴仁(雍正举人,官甘肃礼县知县)、吕光焕(嘉庆进士,官内阁中书,赣州府教授)、吕溶(嘉庆进士,官户部郎中)等诸儒士,均辞官家归,讲学龙光书院,为丰邑培育造就大批人才。清杨锡伯缓在《荣塘陈氏族谱序》中有言:“自府公豪举於邑基创院,高宗敕匾降以龙光,而一时人文蔚起。从宋名人杰出,甲第相望。”

QQ图片20171124114927.jpg

丰邑科举及第达官,不少就读此书院,明代尤著。徐即登《书院记》中云:“其弟子最著者若朱学士善(湖塘燕山人),以相出名”,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国初甘布衣惟寅,以文行重乡评;而陈代先若泰,以贤科试;邑博士若昭,以甲第为名御史。"由此可见,龙光书院是丰城最具代表性、影响最大的一所书院,它在丰城历史上发出的光辉永不可磨灭。

1774

丰城桂山书院

      桂山书院位于丰城市区叠彩山麓、定粤寺东,得名于桂山坊。明朝成化十三年(1477),丰城才子杨廉考中江西乡试第一名(解元),官府为此在巷口竖立了一座石牌坊“桂山坊”,以示纪念。后来杨廉考中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明史》还专门为他立了传。杨廉的父亲、永州知府杨崇是“草庐学派”创始人,吴与弼门人胡九韶的弟子,所以杨廉很早就得到父亲的悉心指导,尤其对理学研究造诣很深。杨廉酷爱讲学,先后主讲南北各大书院,培养了不少人才。加上后来居住在桂山坊附近的才子范谦也考中进士,同样当了礼部尚书。又史载明朝阁臣姜曰广,同田乡人,也曾在这里读书,中了进士,授为“编修”。因此,桂山坊更加名声大噪,全国各地前来求学听课的青年才子络绎不绝,桂山书院也由此得名。桂山书院的主办宗旨是以研究与推广传统文化、开展学术交流为目的,在历史上对传播儒家思想、研究传统文化曾起到过积极作用。在桂山书院大门口贴有一副对联,曰:“理本精深,看阶前双水合流,寻到源头方悟彻;学无止境,想宇后孤峰独秀,登来巅顶莫辞劳。”并有古人遥题桂山书院诗一首。诗云:“何独龙光射斗牛,桂山翰墨照崇楼。神飞笔落三千阙,性逸茶消六百愁。李杜重开新气象,辞章得继旧风流。南天万里应须见,旗鼓殷殷渤海头。”

QQ图片20171124114619.jpg

      现存的桂山书院整体建筑是清代中期建造的,占地2500平方米,共分为三组建筑组群,均为楼板结构。但是,第二组“珠履盈门”的第一进在抗战时期被日本鬼子的飞机炸毁,其他的建筑群保存完好。现今正在使用作为书院用途的是第三组“木犀香处”,一方天井、一条前廊、一个大厅、三间厢房,后面有个小小的后院,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虽然书院地处闹市,却是“桂移月影浮香远,山蕴龙光射斗雄”,显得格外幽静深邃。门首的古匾“木犀香处”与书院内棵棵丹桂相映成趣(木犀是桂花的学名);而第二组门首的古匾“珠履盈门”仿佛暗示到书院交流、沟通的友朋之多。

      现在到书院讲学聚会的专家学者仍不少,如最近慕名到书院讲学访问的有马来西亚学者林佳发先生、西北大学博士生导师雷树田教授、著名青年诗人辽宁王震宇先生等,还有省内的一些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相继被聘请为书院客座教授。据书院现任山长剑川介绍,书院为了继承与发扬地方历史文化,已邀请了本市的文学艺术团体驻院开展活动。如剑江印社和邓子龙与明代军事文化研究会在书院成立;龙泉诗社在书院每月一次定期举行诗词交流;书院还承办了“首届丰樟高三市诗书画联谊会”;协助市纪委举办“廉政书法展”;协助市书协举办“临川丰城书法联展”均取得良好效果。另外,一些画展和摄影展也在筹划当中,网上“桂山书院”也已在剑邑论坛开通。这些活动的开展,将大大推动与促进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交流。现在,书院的研究范围已发展到剑文化、地方文化名人、藏书、楹联、谱牒、方志与野史笔记、古村古建筑研究等领域,将大大拓宽与丰富书院的课题范围。

      现代的人们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也需要传统文化对我们进行反哺。这有助于人们在悠久的历史中汲取精髓,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陶冶情操。而桂山书院,正是这样一座传播传统文化,为剑邑130万人们精心反哺的精神家园。

1728

奉新华林书院

      华林书院位于奉新县城西南25公里的华林山上,它的前身是由华林胡氏始祖胡藩的第24代孙胡清献于唐僖宗中和元年(881)创办的胡氏家族私塾。南唐时,其孙胡珰发展成华林学舍。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976),国子监主薄、教育家胡仲尧与兄弟胡仲容二人倾其家产,又将其扩建为华林书院,它是一所私人书院,曾为大宋朝廷培养大批人才。胡仲尧(946~1007),字光辅,北宋洪州奉新县同安乡(今奉新县赤岸镇华林村)人。南唐时已出仕,任寺丞官。入宋以后,历任洪州助教、国子监主簿等职。后辞官归里。胡仲容,字咸和,奉新县人。太平兴国年间与兄胡仲尧创华林书院。淳化五年(994)进宫贺寿宁节,特授秘书省校书郎。咸平三年(1000)他又进宫贡土物,改授大理评事,最后迁光禄寺丞。

      书院在华林山东麓的元秀峰下,这里山川毓秀,环境清幽,风景如画。有史书记载:“神存昭旷之原,目寓清虚之境,青山拥翠,绿树浮岚,飞瀑散绕书之声,虚亭动人文之色”,有利于“沉意诗书宛,游心翰墨场”。在当时,它是一所规模宏伟、震惊文坛、名噪全国的学府,比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早扬名100多年,与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鹅湖书院齐名,是古代江南四大书院之一。

QQ图片20171124114125.jpg

据《天下统一志》记载,当时,“四方之士来此游学者常数百人”。又云:书院“集书万卷,延四方名士,进学其间,供衣食,给资斧,一时云游者数千人”,“名公巨卿,胜友如云,远客千里而来,主人倒屐相迎”,出现了“纷纷游客豫章回,俱道华林就学来”的景象。宰相王钦若、李方、陈尧叟、张齐贤、晏殊、吕蒙正、吴潜、向敏中,尚书工部侍郎李虚己,集贤院学士钱若水,举进士第一翰林学士梁景页等都曾撰文记其事。来此游历和讲学的有吕蒙正以及宋代著名文士王禹、苏轼、杨万里、黄庭坚等。

      书院培养了大批人才,仅胡氏一家就有55人中了进士,当了刺史、尚书、宰相的也不乏其人。宋端拱二年,胡仲尧长子用之与其叔克顺同登进士第,幼子用庄探花及第,一时名震朝野。宋真宗曾赋诗御赞:“一门三刺史,四代五尚书。他族未闻有,朕今止见胡”。“黄河曾见几番清,罕见人间有此荣。千里朱幡迎五马,一门黄榜占三名。文星昨夜朝金阙,瑞气今朝拥朕廷。最喜状元并榜眼,探花俱是弟和兄。”

      书院办学有四大特色:一是文学派的书院。在华林书院可以尽情地呼吸文学的芬芳,到书院讲学的全都是文学家,诚如当时诗人曾致尧所称:“宾友尽为文苑客”。二是家族化的书院,创民办大学之先例。胡氏累世累代同心同德,培养了一种共有的风尚,把家族教育办起来,讲经史、诵诗书、习礼义。他们办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把累世聚居、数代传经的家风传下去,以博取“孝悌声华辉北阙,门闾显赫耀南方”。三是重视女学,开收容女生之先河。在我国历史上许多著名的书院中,至今都还没有听说过有收容女生的,可华林书院在此方面却书写了新的一页。家族中有愿受教育的女性,甚至亲友中的女性,都被招收进去。在书院的西面,还为女生专设了一个女膳堂。书院中的女生也跟男生一样,享有书院的各种权利,若有名流来院讲学,她们便列绛纱幔帐以听;书院举行盛宴,她们照例参加。宰相向敏中曾有“花凝玉勒含烟露,酒泛金樽醉绮罗”的诗句以纪实。四是办学经费全由家族承担。

QQ图片20171124114135.png

      史料记载,华林书院旧址,地处一个“四时烟景似沧浪”的幽静环境,构筑成一组优美精致林式建筑群,除主殿外,还有旌阙(盛放御碑的楼观)、书亭、水阁、山斋、草堂、仓禀、庖厨等等。特别是书院旁边有一口纪念性的池塘,叫九龙池。每当学者用完笔砚,便到这里来把它洗涤干净,所以又叫作墨池。另外还有一口专供书院食鱼的养鱼池,有“别开池沼养溪鱼”之名。登高望去,两池相对,仿佛是华林山这条苍龙的一双眼睛。

      华林书院开办了两百余年,其鼎盛时期,文人学者,四方云集,入院求学者常达千人。在华林书院读书,还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生活。当时的宰相张齐贤曾有诗赞:“儿孙歌舞诗书里,乡堂优游礼让中。”其教学方法吸取我国古代百家之长,注重全面培育人材。教师都是当时学识渊博之文士,不但教育学生精通经、史、子、集,还给学生讲授广泛的社会知识。学生治学,冬以继秋,夜以继日,雨以继晴,孜孜不倦,开创了一代读书新风。华林书院取得的教育成果受到数百年称誉。据有胡氏家谱记载:从宋太宗端拱二年(989)至宋哲绍圣四年(1097)的108年中,其所培养的人才,光是胡仲尧一家,就先后中了十三个进士。

QQ图片20171124114146.png

      2004年7月由江苏泰州企业家吴登荣先生投资创办了华林书院私立中学。

      目前,奉新县委、县政府全力打造华林书院风景区,并将县城通往华林山的公路命名为华林书院路。华林书院风景区建成后,将成为奉新一大旅游景点。

3234

高安桂岩书院

      华林山南麓,有一个神秘的水上村庄——洪城村。洪城村位于上游湖区,进出村庄需荡舟。据史料记载,唐朝中期,高安调露乡(今华林山风景名胜区)洪城村人幸南容(746~819),于唐元和九年(814)在洪城村西边创建了我国较早招徒授业的私家书院——桂岩书院。

      桂岩书院的创办人幸南容,于唐贞元九年(793)荣登进士榜,恰巧与柳宗元同榜,并结为忘年之交。据《刘宾客嘉话录》记载,幸南容、柳宗元等及第后曾题名大雁塔。元和四年(809),幸南容任国子监祭酒,曾出使吐藩,完成使命返回时,柳宗元作《送幸南容归使联句诗序》,称“渤海幸君,既登于太常之籍,又膺邯郸之召,北会元戎,直道自达,吾侪器其略;南聘天朝,相礼述职,公卿多其仪。”幸南容告老还乡后,柳宗元非常羡慕,著《送筠州大司成幸南容归序》,赞其“虽枚生之节,长卿之道,无以尚也。”元和十四年,幸南容病逝,幸南容之子至善请柳宗元作《唐故开国子祭酒文贞公墓志铭》。7-1.png

      洪城村依山而建,三面环水。《幸氏族谱》记载:秦代,有幸氏先人从山西雁门关徒步迁徙至此,被这里的奇山异水、幽雅景致深深吸引,遂筑室建村,取名“幕山”。唐代时,因村中一人在南昌为官,为显其荣,改名“洪城”。宋代,村中鼎盛时,有五百多户。在20世纪50年代末,因修上游水库,洪城古村被淹没,桂岩书院遗址也沉入湖底。临湖而建的一座三层楼阁,题名“洪城文史馆”,虽然小巧,却也雅致。阁楼的主人幸友金介绍,这座阁楼是他筹资十余万元所建,意在纪念幸氏先祖的伟绩,弘扬桂岩书院遗风。楼中收藏有《幸氏族谱》,散落在桂岩书院遗址周围的新石器时代的石刀、石针、石箭头,宋代重修书院时的碑石以及历代的碎瓷、陶片等。

      7-2.png桂岩书院坐落在华林山洪城村西边(今上游湖北端)。据史记载,书院当年建筑规模宏伟,“环植桂三百株”、“中植书院,旁翼四斋”,附建有习武用的跑马场,观武用的“歇豪亭”和供休息用的“紫翠亭”,总面积超过一百亩。书院因所在地多桂花树和页岩而取名为“桂岩书院”。南宋宰相周必大曾在该书院二次重修时为其题额,以示鼓励。书院自唐至清,历经三兴三废,规模曾渐趋完善,有朝拜厅、授业堂、自修堂、习读斋、藏书室、花园、膳食房,其执教人均由创办人、重修人亲自担任,同时邀请名人志士来院讲学。据高安华林山洪城村《幸氏宗史》记载,当年“应桥车马驰逐,长途游客如织”,前来求学、讲学者络绎不绝,开一代兴学重教之先河。幸氏后裔宋代幸元龙著有《桂岩书院记》。

2238

高安凤仪书院

      凤仪书院位于高安市凤山东侧,系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知府杨仲兴捐廉倡建,亦延名师,立课程,相与讲学其中。据清同治《高安县志》载:凤仪书院位于“府署后,凤山侧”,即现在的碧落山东侧高安师范校址。在红墙绿瓦的洞门顶上,横嵌着一块石刻碑牌,“凤仪书院”四个涂漆红字遒劲有力。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关于凤仪书院,这也许就是这块石碑的历史留存罢。

      凤仪书院是因苏轼、苏辙、刘文成(刘伯温)等名士而得名,象征凤鸣朝阳之瑞祥而引百鸟朝凤之喜庆。凤仪书院为瑞州太守杨仲兴倡导所建,养学资金来自高安、上高、新昌(宜丰)等三县府衙置办的田亩、竹山,其性质当属官办书院。书院以程朱理学为研学根本,以筠阳书院旧制为办学模式。

      宋元丰间(1078~1085)苏辙被贬高安,其兄苏轼来高安探望。苏辙与云奄、聪慧在迎接苏轼时,谈到做了同一个关于五祖戒禅师的梦,故书院生员住房有“同梦堂”之说。沿袭筠阳书院旧制,凤仪书院也设文化堂、会讲堂、同梦堂、诗经堂、书经堂、周易堂、春秋堂、礼记堂,另外还有仪门、正门、书楼、厨房、茶厅等书院建筑。

QQ图片20171124113036.png

      凤仪书院建立后曾多次修整或重建。清道光年间(1821~1851),知府朱锦琮重修。咸丰年间(1851~1862),太平军攻入瑞州府治,书院被毁。同治九年(1870)九月,知府黄廷金率属捐资重修,并书“凤仪书院”石匾额于院门。同治十二年(1873),江西巡抚刘坤一颁发存院书籍共计3274卷。光绪二十七年(1901)八月,清廷颁布兴学诏书,要求书院都改为学堂,除京师已设大学堂切实整顿外,指示各省所有书院在省城的都改设大学堂,各府、厅、直属州的都改设为中学堂。凤仪书院为瑞州府属书院,所以改为瑞州府合府公共学堂。宣统元年(1909),瑞州府合府公共学堂改称瑞州中学堂,附设师范科。后日寇侵略中国,凤仪书院为日寇所毁,现仅存清同治时黄廷金所书“凤仪书院”石匾传世。1996年高安师范校庆90周年,石匾东移,额于洞门,并撰联:“凤丹羽秀书儒诗染,仪正行端院萃府菁”,对联嵌入“凤仪书院”四字,古雅浑朴,引人深思。

      史料记载,由于凤仪书院请名家讲学,一时名声大震,学子云集,培养了一大批人才。戴震在《凤仪书院碑记》曾写道:“……相语以道德,相勖以躬行。”道出了学以致用的观点,他同时又说:“六经之文,邃深而博,大学焉者,各有所至,或履之为德行,或抒之为文章,或措之成丰功伟绩,如八贤、如二苏之卓卓著乎!”

一如戴先生文章所说,青年学子学“六经”,以苏轼、苏辙、刘基等历史名人为榜样,亦或独善其身,亦或兼济天下,立言、立功、立德,真正做到“大学”者,有大德、大爱、大功……这也许就是高安为什么被称为“才子之乡”的秘诀所在,也许就是凤仪书院的文脉传承所致。 

      在高安,人们都知道有名的高安中学和高安师范(现宜春学院高安校区)。却不知道,这两所名校,其前身是清朝乾隆年间创建的凤仪书院,更不知道这所古老的凤仪书院是由当时落榜生游谟烈具体操办创建的。

QQ图片20171124113046.jpg

      游谟烈,讳衍,字旦成,高安市黄沙岗镇湖田村石泉游村人。史料记载,游谟烈身材魁伟,文武双全。少时臂力胜人,清雍正癸卯时,弃儒业,练弓箭,技艺娴熟,童试前茅。“甲辰年春入第三。之后两年再试获冠军武库生”。他文才更好,会馆荐他,他又弃武从文。后又由于考试格式违规落选,游谟烈仍不气馁。落榜后入游氏会馆任教,创办教育至老不倦。“学尊孔孟,理探程朱,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以来,圣圣相传之道,均悉会于心,阐为文章,深入浅出,声价重若连城,鸿才大略,名噪城乡。”游谟烈喜做善事,修桥建庙捐银占鳌头。清同治年《高安县志》载,他“常与当代名宿订道义交,又每遇事关文教陬慷慨兼领,矢公矢志,经营尽善”,清乾隆庚辰年奉府宪杨仲兴命,创建凤仪书院,“办公踊跃,不日造成告竣”。“壬午年又奉府宪卢公命,重修试院考棚,又踊跃向前,迅速落成,受到隆礼奖功”,称他是“建凤仪书院,修试院考棚皆卓卓可称者”。凤仪书院建成后,成了当时全县14所书院之佼佼者,游谟烈请名家讲学,一时名声大振,学子云集,培养了一大批人才。高安中学、高安师范最初就创办在凤仪书院。清瑞州知府黄廷金太守所书“凤仪书院”和“试院”两块石匾,仍相嵌在门楣上。这不能不说是落榜生游谟烈之功。游谟烈为高安的文教创造了辉煌,是落榜生的榜样,平民百姓的楷模。

      有《凤仪书院碑记》,清朝著名学者戴震撰:

      瑞州旧有筠阳书院在南城,奉宋之周子、二程子、张子以暨朱子、陆子,而明王文成亦与焉,号七贤。今太守杨公守兹郡,阅二载,百废具举,闵其即於堕弛且地隘,乃徙建北城高广地,地故为祀周节愍公址,祠废,碑识犹存。太守因以列七贤中而八,又筑后楹,奉眉山二苏氏如旧制,苏刘盖尝当官是间,留名贤迹也。于是更以新名,曰凤仪书院。昭昔之日鸣凤之瑞,引为今多士幸际。

QQ图片20171124113056.png

      圣朝之祥,濡毫撰记,凡规画创因既具以晰矣。郡之士,复推本太守意,乞言于余,余曰:往昔所为书院也者,求学士真儒必于此焉。遇盖岁时届其地则儒先酋,酋讲学砥节,相语以道德,相勖以躬行。自宋以来,书院之立咸若是。於其崇七贤,厥指可得而度。今贤太守爱民重士,兴学校,育人材是任。稽旧时书院迁而新之,聘师置弟子,期之以通经蓄道德,所以储士待国家之用,以称朝廷造士以经术之意。然或谓今之书院,萃诸生,课文辞,上下而已,胝昔之求学士真儒也。异则大不然。夫士不通经,则材不纯;识不粹,不足以适于化理。故用经义选士者,欲其通经,通经欲纯粹其材识,然后可俾之化理。斯民克敬其事,供其职方,虞夏商周之盛也。士升以德,其后不能不以言取徐觇其德者,势也。虽以言取,苟务于言之当,非通经蓄道德弗能也。由有道德而能文辞者,源而往者也。觊文辞当于理进,而慕于道德者,泳沫以游源者也。若是,何岐于今昔哉!六经之文,邃深而博大,学焉者各有所至,或履之为德行,或抒之为文章,或措之成丰功伟绩,如八贤,如二苏之卓卓著乎。前多士知仰而法之,则贤太守劝励鼓舞之盛志在是也欤!在是也欤!多士其以余言归而质之。

2378

铜鼓奎光书院

      奎光书院始建于乾隆四十年(1775),位于铜鼓县永宁镇城南路15号。其前身为奎光堂,由铜鼓客家人周至衡发起,数十姓客家人捐资创办的一所私塾学校。清道光十七年(1837),经乡绅卢瑞英等请求,知州获准,由奎光堂改为奎光书院。直到光绪三十二年(1906)废科举办学堂,改作了“奎光高等小学”,它的书院历史因而结束。

      奎光书院从创建到发展,经历了一百余年的不懈努力,至清光绪二十八年,先后有客家人72姓,1668人次为其捐资。据统计,共捐得白银五百六十三两,铜钱一万四千八百六十五千文,田租六十五石,使奎光书院的建设规模逐步扩大,教学条件不断完善。并先后在排埠镇南溪村的秧田排、永宁镇三溪村噪口等地买下了三千余石田租,约1200亩田,作为办院的永久经济来源。

      奎光书院自乾隆四十五年(1780)至光绪二十四年(1898),可谓是人文蔚起,科甲连登,其秀才、监生数无法数计,而科举考试中得中文科进士1名,文科举人10名,武科进士9名,武科举人49名。按人口比例而言,在赣西北是首屈一指的,尤其中武科进士、举人如此之多,在江西全省也绝无仅有,突出地体现了客家民系崇文尚武的特征。

      当时的奎光书院规模之宏大,环境之优雅,风光之秀丽,师资之雄厚都是远近闻名的。书院依山傍水,占地面积六千余平方米,分上下两幢,土木结构。从城南沿江小道拾级而上入正门,正门两侧嵌有一幅石雕对联:“文运初开昭日月,昌期永际奠乾坤”。进入八字形正门是宽敞的庭院,中间有过亭与主院舍相连,主体院舍右为教学区,左为生活区,中间为礼堂。过礼堂后屏风壁往左拾级而上是书院的上幢(现仍存在)。上幢面积仅为下幢的五分之一。奎光书院的创办与发展,体现了铜鼓客家人崇文重教的进步思想和人才意识。奎光书院在办学的百余年间,虽历经沧桑,但在铜鼓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铜鼓客家有名之士多出于此门,曾得到县里题赠的“乐育英才”匾额。

      大革命时期,进步知识青年陈葆元、李秀等人也曾在此就读。奎光书院不仅是早期主要的教育场所,而且是重要的革命策源地。1927年8月20日,由浏阳工农义勇队改编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三团进驻铜鼓,该团一营营部驻扎在此,张子清时为营长,并在墙上书写了“南昌暴动”等革命标语。1928年,平江起义后,彭德怀同志率领红五军多次转战铜鼓,红五军政治部又在这里写下了《共产党十大政纲》和《土地政纲》等大量的文告标语。这里不仅是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的重要屯兵之所,也是革命标语保存最多、保护较完好的旧址之一。

      奎光书院主体建筑坐南朝北,土木结构,由左、右两栋并列组成,现总面积690平方米。整个建筑历经多次维修,保存了原貌,并常年对外开放。2000年7月被江西省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639

万载龙河书院

      清代,万载有书院71所,其中清乾隆以前建造的有11所,咸丰以后建造的有14所,其余的46所都是嘉庆、道光年间兴建的。至清末先后有书院40所,县学课程为经史、律令、书法、礼仪、音乐、算术等。教材为《御纂周易折中》、《钦定书经传略汇集》、《通鉴》等21种。光绪二十四年(1898)戊戌变法后,推行西方学制,书院先后改办学堂。嘉庆及道光年间,可谓是万载书院的鼎盛时期。清代万载实行的土、客分额制度,使与此相应的教育机构出现了土、客分野。随着移民的逐渐强大,这种趋势从清中期开始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至书院,首龙河。”龙河书院是清代万载的官学,为土著所控制。据传,道光后期知县崔登鳌下车伊始,发现此地文风不错,人才辈出,不过“其翘然特出者”,还数“龙河书院肄业士也”。他在《龙河书院增置膏火田记》中明确说:“龙河者,通邑土籍之义塾。”龙河书院的前身是龙山书院,因其坐落在县治后偏左的龙山而得名,乾隆九年(1744)由知县严在昌捐廉倡建,当时里民聂嘉会、汪淑躬助银买田,之后易观国、辛汝歧、郭孟牖祠、辛汝襄等先后捐助田、银,资产计田530把(25把为一亩)。乾隆二十年(1755),知县朱菘因为其地近于闹市,不便诸生肄业,在绅士的多次呼吁下,于是移建书院于距城半里外的龙河之滨马脑山上。“三面倚山,前临长河,中有山水佳趣”。“中讲堂,堂上架以高楼,前头门,次二门,后内厅,左右学舍,共十二间。周以垣墙、庖湢悉具。”同年朱崧又督使地方绅士汪朝祖、郭治清、汪发楫等倡捐改建,易名为崇文书院。改建后的书院规制仍如龙山书院,学舍共12间,乾隆二十四年(1759)又更名为龙河书院。乾隆二十七年(1762),知县颁布书院条规。在嘉庆年间,又有多任知县捐廉助学。道光二年(1822),太学生宋海峤之其闻氏继承宋家遗志,先后共花费白银5100多两重建书院,并捐助诸生。此时的龙河书院规模较为宏大,屋宇为五进。道光四年(1824),辛朝聘妻郭氏助田。道光五年(1825),知县、抚宪再次捐银。道光二十二年(1842),知县张文诰捐廉为倡,全县绅民又一次慷慨解囊为书院添置田产。以上所述,地方官员的大量参与表明了龙河书院的“官学化”,从书院的经费来源和经营情况来看,龙河书院具有浓厚的“土著化”色彩,完全把客籍人排除在外。龙河书院一直到1907年才改称为龙河中学堂。龙河书院从创办到改为中学堂历经160多年,历任县官、地方绅士以及平民百姓为龙河书院的发展壮大,捐廉助田、献银让地,以此为荣,代不乏人。至清末,龙河书院有学田624亩,还有山场、花土、店铺,款产丰足,规模可观,为万载县第一大书院,亦是万载县唯一的官办书院。

QQ图片20171124112413.jpg

      龙河书院从创办起基本上是由官府管理。乾隆二十七年(1762)知县张立中请颁白鹿洞条规仿照行之,后逐渐完善其基本内容为:端师范、严课程、整学规、定膏火、立期限、限课试、杜顶替,另奖惩分明。书院招收的既有生员也有童生,统称生童。书院开设的课程以经学、史学、治术为主,其内容全是围绕四书五经,为科举考试服务。新中国成立后,龙河书院发展为江西省重点中学——万载中学。

1640

万载正谊书院

      世人兴办书院,盛于清朝,其踵之者为人称道。在创建书院上,万载客籍人不甘示弱,殚精竭虑,图谋远志。客籍钟斯敬邀张瀚、叶懋本、曾维新等37人劝捐下,于道光六年(1826)在大桥市(双桥镇)河东沙洲上创建了东洲书院。道光三年(1823),客籍廪生潘维新、监生蓝桥、刘凤喈等人在高村里捐建高魁书院。万载客家人的发展壮大,使高魁书院、东洲书院无以为济,光绪元年(1875),株潭客籍举人谢大舒、曹瑞祥倡建,刘、杨、谢、张等姓众会资助,面对株溪,在三区株潭的亭下创建正谊书院。

      清萍乡举人张家瑞在《正谊书院记》中云:“颜之曰‘正谊’。盖取董子言,欲使学者顾名思义,不汩没于功利,而力求夫端品力学,蔚为文章道德之林,以仰副盛朝作人之化。”正谊书院遥对黄茅金钟湖,后倚获富水角岭,“其山川之胜,觉灵秀清淑之气,实萃于此。既远城市之喧,复无邻居之杂。”“其栋宇鳞次曲折,有使人一览难尽者。其中为讲堂,堂后祀文昌。堂之右,则祀乡先生以下及贤媛之好义捐赀者。再右,则有高阁巍然,以祀魁星。其下祀崇文堂粟主。其前有深院,倚阶为两廓,围隙地数弓作花药栏。其文士适意之所乎!堂之左为山长厅事。前有二池,以备祝融。再左,则为生徒坐斋。鳞次数十间。其前有观光楼,以资凭眺。敬业乐群之暇,登斯楼也,其必有心旷神怡悠然自得者乎!其它垣墉园沼庖湢之属,位置周密。美哉,洵书院之大观也。”由此可见,正谊书院内建有书斋、花厅、库房、师生宿舍,还有魁星阁、崇文堂和临风阁等数十间。“院中藏书甚富,诸生优游涵泳其间,皆足以畅其天,而绝无所诱于外。”

QQ图片20171124112147.jpg

      宣统三年(1911),杨守洛、谢济沂等人将正谊书院改为高小。办学指导思想、管理办法、教育教学,多数采用或借鉴朱熹为白鹿洞书院重建而立下的教规。民国三十三年(1944),正谊小学改为江西私立赣西初级中学。共和国将军杜平少年时曾在这里就读,正谊书院的教学业绩也曾显赫一方。新中国成立后,书院增宇扩建,后改名为株潭公社第二中学。1970年,校友杜平将军专程回访母校,并赠送雪松四株以示纪念。1973年更名为株潭初级中学。

1889

宜春文学

      宜春文学,一般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以来,在小说、散文、杂文、新诗和散文诗、文学评论、报告文学、儿童文学、电影、电视、戏剧等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或在全省全国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文学作品。纵观宜春60多年来的文学发展,较有影响的作家(作者)作品有:马正太和吴有汉的戏剧《小保管上任》,杨佩瑾的小说《剑》、《霹雳》、《仇侣》等,朱向前、张聚宁的小说《漂亮女兵》等,朱向前的《毛泽东诗词的另一种解读》、《莫言:诺奖的荣幸》等,胡桔根的戏剧《木乡长》、《麻烦村趣事》(后改编为《村民小组长》)等。另外蒋维扬散文《宜春之恋》荣获2005年文化部举办的首届“金都杯”全国散文大奖赛一等奖。宜春市文化刊物现有《宜春文艺》、《西赣文化》、《宜春作家》、《春台》等。12-1.png

      20世纪60年代由马正太、马有汉创作的戏剧《小保管上任》,其内容反映的是:生产队的老保管(人称红保管)调去做饲养员了。社里选举他的小孙女赵承红(贫农的女儿、知识青年、五好团员)接老保管的工作。但是老保管担心“雏燕展翅,经不起风雨”,她婆婆(即奶奶,也是个热爱集体的饲养员)的心情又是担心又喜欢,因此,两个老人故意设计考验承红。富裕中农赵旺发(人称尖尖钻)则趁机寻孔钻营。赵承红在经历了一场风趣的但是严肃的考验后,胜利地担起了守“百家门”的重担,小保管上任了。故事并不很曲折,事件也不很大,可是它却阐明了一个严肃的主题:老一代如何严格要求我们的下一代,而青年一代又如何当好革命的接班人。这个戏本写好后,由高安采茶戏进京在中南海怀仁堂为中央领导演出,引起轰动。随即此剧在中国赢得一片喝彩,后又由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拍摄成舞台艺术片公映。

12-2.png      作家杨佩瑾,浙江诸暨人。1949年7月参军,1951年7月奔赴朝鲜前线,在部队曾任电台报务员、电台台长、无线电通讯参谋等职,1957年开始业余文学创作。曾任《南昌铁道报》记者、编辑,《星火》月刊编辑,宜春地区文联主席及宜春地委宣传部部长,江西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主席,江西省作协主席、名誉主席,南昌大学兼职教授,中国文联第五、六届委员,中国作协第四届理事,第五届全委会委员,第六、七届名誉委员,中共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江西第六、七、八届政协常委。1960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长篇小说《银色闪电》、《剑》、《霹雳》、《黑眼睛天使》、《旋风》,长篇传记文学《杨尚奎传》,中篇小说《雁红岭下》,散文集《曲溪流翠》,电影文学剧本《雁红岭下》、《仇侣》、《非常岁月》,电视剧剧本《古桥流水》以及文学评论《突破王老峰》等作品。长篇小说《红尘》获江西省作协首届《谷雨》文学奖,《旋风》获江西省政府优秀文学作品一等奖,《浣纱王后》获第十届中国图书奖、江西省优秀文艺成果特等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曾获江西省优秀共产党员、省劳动模范等称号。12-3.png

      张聚宁,女,笔名朱宁,山东莱州人。曾任宜春地区文化广播电视局副局长,文化局局长,地区行署副专员,文化部群文司负责人,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副院长,中国文联办公厅主任,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中共江西省委第八届候补委员。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小说集《流逝不去的花儿》(合作)、《漂亮女兵》(合作)、《万花筒》、《一个将军的遗嘱》等。《一个女兵的来信》获江西省政府首届文学创作一等奖,《残雪》获1983年星火奖,《她们就这样分手》获福建文学奖。

      朱向前,出生于宜春,曾任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戏剧系主任、副院长,专业技术三级,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理论批评委员会委员,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发表作品,从事过诗歌、散文、小说创作,后专攻理论批评。发表理论、评论二百万字。已出版专著、文论集、小说集等十余种。曾获多种文学奖项。主编过“长篇军旅小说金戈丛书”,《九十年代文学潮流大系·军旅人生小说》、《建国50年军事文艺大系·中篇小说》等1000余万字。担任过中国作协第一、二届“鲁迅文学奖”,第一、二、三届“冯牧文学奖”评12-4.png委;第四、五届“茅盾文学奖”初评委;“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大奖”、《小说选刊》年度奖评委;《中华文学通史·当代卷》编委,“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编委;中国作协专家咨询小组成员。2005年以来,已在国防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现代文学馆、北京鲁迅博物馆、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央视七套周末开讲以及宜春等全国各地论坛演讲“毛泽东诗词的另一种解读”近200场,被誉为“当下解读毛泽东诗词第一人”。朱向前又是莫言军艺文学系同学,30年前,他说莫言“天马行空”;20年前,他说莫言必获诺奖;今天他说,莫言是诺奖的荣幸。因此,朱向前是中国预言莫言中诺奖的第一人。

      胡桔根,江西高安人,1968年8月参加工作,文学创作二级,曾任宜春市文联主席、党组书记。创作的大型采茶戏《木乡长》,1996年获得了国家文化部“文华奖”,1997年获得了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曹禺戏剧奖,还被选送到成都参加中国艺术节的演出,反响非常好。而根据该剧改编的电影《夫唱妻和》,在获得了当时的广电部“华表奖”的同时,还被中宣部列为1996年全国四部优秀影片之一。创作的《小镇上的大款》荣获江西省玉茗花戏剧节二等奖,也被曾执导过《夫唱妻和》的导演张刚(已故)改编成同名电影搬上银幕。戏剧《麻烦村趣事》,2009年3月2日晚在江西艺术剧院上演,在“相约春天——2009新春展演季”的展演中获省文化厅颁发的优秀演出奖。同年6月15日晚,被更名为《村民小组长》的该剧再次在江西艺术剧院上演,其诙谐的语言、自然的表演,使台下不时响起掌声和笑声。《村民小组长》是江西省申报“五个一工程”戏剧类的三部作品之一,演出以来,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另外,《情满青山》(大剧本)获江西省政府优秀文艺作品二等奖;《朗当索》(大剧本)获江西省首届戏剧节一等奖;《樟树坳风情》(大剧本)获江西省第二届戏剧节一等奖;《野唱》(小说)获江西省首届谷雨文学奖;《只要你过得比我好》(大剧本)获江西省第三届戏剧节一等奖、江西省优秀文艺成果二等奖;《当代愚公》(电视片)获全国电视小品、短片大赛二等奖。

QQ图片20171124105415.jpg

2685

宜春版画

      版画是美术的一个重要门类。古代版画主要是指木刻,也有少数铜版刻和套色漏印。版画起源于印刷,是以“版”作为媒介来刻版的一种绘画艺术。它是创作者运用刀、笔或其他工具,在金属、石板、纸板、麻胶板、塑料板、绢网等板材上,运用绘制、雕刻、腐蚀等方法进行制版,再印刷完成的艺术作品,它可以复印出许多不影响其艺术价值的原作。早在20世纪40年代初,在鲁迅先生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影响下,宜春的版画创作便开始萌芽。1943年,宜春青年学生在美术教师柯克的带领下,成立了学生木刻小组,这是江西省出现的第一批木刻作者。同年10月在《国民日报》上以四分之一的版面,出版了《半月木刻》专栏共四期,发表了以抗战为题材的作品80余幅。举办了首届木刻精品展,参观人员络绎不绝。从1945年9月开始,宜春教育学校每周都开设木刻课两节,学校自编教材。从此,版画和宜春人民结下了不解之缘。

QQ图片20171124103738.jpg

      1949年9月宜春解放,广大木刻作者创作了套色木刻《毛主席像》、《幸福之家》、《农家乐》等十余种深受群众喜爱的版画,印刷了3万多份,在城乡广泛张贴,为版画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牢固的群众基础和良好的外部环境。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宜春将版画列为文化艺术工作的重点。1995年12月成立了宜春市版画研究会,负责全市版画活动的组织辅导工作,原宜春市(现袁州区)政府还拨出专款送重点作者分别到中央美院版画系、中国美院版画系和广州美院版画系进修深造。2007年,宜春市已有中国美协会员17人,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30人,形成了以中青年为主的版画作者群,涌现了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版画家,如:谢牛、可谷、陈祖煌、周新如、杨曙光、欧阳荻、宋小敏、阎敏、彭志明、刘建平、黄景平、郑越、袁斌、周国平、肖长虹、易南萍、刘小伍、严兴河、李军等。宜春版画精品迭出,创作出了一大批具有浓郁生活气息、鲜明地方特色和独特艺术个性的优秀作品。近三十年来,先后有近300幅作品参加了全国性的美术版画展览,200余幅作品赴国外参加国际版画展览,许多作品获得各类奖项,以及被国家级艺术馆收藏。

  13-1.png    1987年由中国美术馆、中国版画家协会共同举办了“宜春版画展览”,宜春地、市领导带领作者20多人,赴京参加开幕式,展出精品120幅,其中彩拓版画受到美术界专家的赞誉。1988年在日本东京举办了“中国宜春版画展”,不少日本观众赞叹:宜春版画风格清新,地方特色常有,格调高雅健康,看后使人振作。1989年底,全国版画群体研讨会在宜春召开,全国30多个版画群体云集宜春,参观了宜春的版画后谈到:宜春版画水平如此之高,实在出人意料。宜春版画以其浓郁的地方特色,独具的民间艺术精华,将具有赣西文化特征的屋宇家具的装饰、古代雕刻、剪纸刺绣、漆器图案、民间灯彩等融入版画创作之中,从传统中挖掘,从现实中升华,使版画创作既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精神,又具有地方特色和鲜明个性。

      2000年4月24日,经国家文化部批准,宜春市被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版画之乡”称号。这是宜春市于1999年7月8日被省文化厅授予“江西省版画之乡”之后获得的又一殊荣。

      13-2.png原宜春地区群艺馆副馆长杨曙光经过20年研究、试验,发明了纸漏版画印刷制版法,集薄印、厚印、油印、水印、单色印、套色印于一身,堪称中外版画创作技法的一绝。1990年获日本日中艺术交流中心“版画技法贡献金奖”。同年5月,国家文化部科技开发中心列入开发项目,并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社、中国日报社、中国文化报社、中国科技报社等28家新闻单位出席会议并发表(播映)专题新闻。国家专利局于1990年底公布“纸漏”为发明项目。

      由于篇幅有限,本篇选登的作品有:彭志明《秀水人家》,柯克《苍山如海》,可谷《母亲》,可谷、谢牛《送瘟神》,13-3.png周新如《暮归》,周国平《村姑》及杨曙光《一夜秋风》(纸漏版画)。

      2010年11月29日上午,由宜春学院承办的江西省第十二届版画作品展开幕式在宜春学院艺术楼隆重举行。展览共展出江西省高校美术专业学生及各地(市)文联、文化馆、群艺馆等选送的各类版画作品300多幅。本届作品展从11月29日至12月5日在美术楼展厅展出。与会的版画展评委及省内版画专家学者观后表示,江西省第十二届版画作品展是全省版画创作成果的一次大检阅,参展作品数量之多、版种之多、水平之高都超过往届,充分展示了全省版画创作发展轨迹和整体面貌。

      2012年4月5日,奥地利著名版画家曼弗雷德·艾格尔在宜春学院举行版画展。市领导出席了版画展开幕式并为仪式剪彩,该校美术与设计学院师生代表30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这次版画展有力促进了宜春版画界与国际的交流。

QQ图片20171124103817.jpg

2715

宜春摄影

      宜春摄影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1979年,当时的宜春地委决定恢复成立宜春地区文联,下设文学、戏剧、美术摄影、音乐舞蹈等协会。1981年,为了适应工作需要,经地区文联研究决定将美术摄影协会分开,单独成立宜春地区摄影协会,首任主席程晓春。

      从80年代开始,地区摄影协会创设了“摄影之窗”,每季评选一次,每次选出20幅作品在地区展出后再到各县市巡回展出。曾邀请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袁毅平、黄翔、刘榜与展览部主任尚进先后来宜春讲课,省内摄影界前辈宫正、汪伟光、游云谷、刘成龙等也不定期来宜授课。通过一系列的授课和创作实践,本土作者整体水平得到快速提高。14-1.png

      80年代期间,宜春与湖南衡阳、浙江丽水等地区进行摄影联展活动,先后五次组织赴京展出,开了地区一级摄影艺术作品在北京展出的先河,受到人民日报、新华社等诸多中央新闻单位的关注和赞许,《人民日报》曾发表《来自摄影之乡的清风》评论文章。创作出了一批较高质量的优秀作品,如《小镇闹市》(程晓春)、《赶集归》(刘耕发)、《抢修》(游泳)、《最后一个球》(杨方武)、《小巷》(刘兆江)、《俯首》(李冬显)、《父辈的梦》(万芒)等。与此同时,李青、曾文华、胥平波、张育林、袁瑞根、杨文生、林秉亮等一批颇具艺术造诣的摄影骨干队伍悄然形成,他们为当时全区摄影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也为后来宜春摄影事业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上高县农民摄影涌现热潮。1984年上高锦江乡成立全省第一个农民摄影小组,至1990年,全县18个乡镇均有了农民摄影组织,经常性参加活动的农民摄影作者达数百人之多。拍摄出了一大批生活气息浓厚的摄影作品,如:《春潮》(丁文文)、《农家小调》(刘根华)、《村里来了新老师》(赵宜群)、《各有所思》(况忠生)、《农民卡拉OK》(兰春根)等,并在连续三届全国农民摄影大赛中夺得金、银、铜牌奖。上高农民摄影作品于1985、1986年连续两次进京展出,1987年又在中国美术馆展出,1993年应邀赴美国展出,1996年再次赴中国美术馆展出,同年文化部授予上高县“农民摄影艺术之乡”称号。

      这个时期,宜春地区崭露头角的摄影组织还有不少,如:1986年上高县田心镇成立了清一色女子摄影队伍——三八影社;1987年上高县锦江乡正式成立了农民摄影协会;1988年上高县青年摄影学会成立;1988年奉新县摩托影社成立;1989年铜鼓县林业摄影协会成立,年底“青山笑媚红土地”影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进入20世纪90年代,宜春成功申办江西省第十届体育运动会。在筹办省十运会期间,在圆满完成上级指派的摄影任务同时,宜春摄影队伍士气得到进一步提升。

      随着全国第五届农民体育运动会申办成功,宜春摄影队伍又经受了一次全方位的考验,从筹办到顺利主办的数年中,圆满完成了各类资料拍摄任务,留下了一批珍贵图片,获得省、市广泛好评。

QQ图片20171124102918.jpg

      这期间,宜春撤地设市,市摄影家协会相继举办了“银泰杯”宜春市摄影艺术大赛、宜春小灵通摄影比赛、“移动杯”宜春市摄影艺术大赛。

QQ图片20171124102947.jpg

      走进新世纪的宜春摄影也开始进入又一个繁荣时期。这期间摄影活动频繁,如:“宜春金融杯”——明月山原生态风光人体摄影赛;《中国摄影》杂志——温汤影友联谊会;中国宜春·明月山首届月亮文化节暨经贸活动周摄影、书法、作品展;《中国摄影报》——万载影友联谊会;《大众摄影》——奉新、上高、丰城、上高农民影友联谊会;2010年宜春市成立了女摄影家协会;2010年10月第23届全国摄影展在宜春总评、开幕、颁奖,宜春共有13幅作品入围,其中严美根的《昆虫世界》获铜牌;2010年11月杨晓宁“候鸟王国”鄱阳湖摄影展在中国鄱阳湖国际生态文化节隆重开展;2011年解海龙上高锦江镇摄影技术讲座赢得满堂喝彩;市影协还先后邀请了解海龙、李少白、于云天、朱恩光、姜平、周梅生、石广智、张宇等国内摄影名家及学者来宜讲学,开阔了广大摄影作者的创作视野和后期制作技术水平。

      这些年来,还分别举办了博士达杯“可爱的宜春”摄影大赛、三个“八十周年”摄影展、宜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摄影艺术展、七宝山杯“辉煌宜春”摄影大赛;2011年杨晓宁生态摄影作品《灵动》个展参加平遥国际摄影展,获优秀摄影师奖;2012年,又举办了喜迎十八大宜阳新区成就摄影展、宜春市公路成就摄影展、花好月圆摄影展;2012年12月29日,在中国美术馆又举办了杨晓宁生态摄影作品《灵动》——慢门与多重影像展,获摄影界高度赞许。

QQ图片20171124102958.jpg

      新时期的宜春摄影呈现一批代表作:杨晓宁的《天鹅湖夜色》获三门峡黄河湿地白天鹅国际摄影大展金奖;袁剑波的《秋韵》获第22届奥地利特伦伯超级摄影 巡回展金奖;万芒的《西村诊所》获上海第九届国际影展铜牌、《冬天里的日子》获江西省金奖;卢旭波的《鹭林恋歌》获第五届国际新闻(华赛)自然环保类铜牌奖;肖远云的《佛缘》获上海第10届国际摄影展金牌奖;聂靖生的《吊猪》荣获和11届奥地利国际摄影大赛铜奖等;李静获2008年《大众摄影》十佳摄影师;欧阳富萍获2011年《大众摄影》年度“影像十杰”称号。宜春摄影作者还出版了《国脉情情》、《鹭歌鹤舞》、《美丽的宜丰》、《前进中的上高》、《书画宜春》、《明月山》、《剑气光影——丰城摄影30年》等作品集画册。

      纵观宜春摄影,已经历了几个起伏期,摄影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摄影事业蒸蒸日上。几十年来,宜春摄影家协会在省摄影家协会年终评比中每年均受到表彰、嘉奖。中央电视台多个频道10余次给予专门报道,新华社、人民日报等74家媒体先后对宜春摄影进行了宣传。

      到2013年3月,宜春共有全国影协会员88人、省影协会员145人、市影协会员360人,无论是摄影组织还是创作活动,均居全省前列。

1797

宜春篆刻·微书

      篆刻是一门与书法密切结合的传统艺术,迄今已有3700多年的历史。但据《汉书·祭祀志》载:“自五帝始有书契,至于三王,俗化雕文,诈伪渐兴,始有印玺,以检奸萌。”印玺的历史更加远古。篆刻,又称玺印、印或印章等。印章是一种实用艺术品。篆刻家的作品与刻字铺印章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讲究章法、篆法和刀法,有系统的理论、技法和审美取向,后者主要靠描和修反复而成,并不计较章法、篆法和刀法的艺术。因印章多用篆文刻成,故称篆刻。现代宜春篆刻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经过30多年的历练,日臻纯美,并形成了自己的地方艺术风格,在全省、全国甚至海外都有一定影响。其中著名的代表人物有黄勇萍、邹水根、刘英海等。15-1.png

      黄勇萍,字大翔,号红黑斋人,江西省书法协会理事,宜春市政协委员、袁州区文联主席、春台印社社长,曾任宜春市书法协会首届主席。黄勇萍篆刻历二十余载,其治印,在笔意上,直中有曲;在刀法上,光洁中带凝涩。取工整与奔放、平方与圆浑之韵,其边款颇得邓石如真趣,其布局大气磅礴。后有沈鹏、刘江、许亦农等名师指点,印艺日长,渐入佳境,已形成刀法刚健、笔意苍劲、章法自然之创作风格。作品曾入选参加全国首届书法艺术节,首届全国印社作品展,全国篆刻艺术展和天津长城篆刻碑林等;2006年3月应澳门特首何厚铧之邀,在澳门成功举办书法、篆刻个展。曾被特邀为江泽民、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多国元首治印,尤擅治巨印。曾为邓小平《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一文篆刻艺术巨印。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新闻媒体称该印面积之大,字数之多,篆刻水平之高,堪称“天下第一方”,名扬海内外。2000年3月,他将毛泽东《八连颂》刻成2.4平方米巨印一方,被“南京路上好八连”事迹展览馆视为珍品收藏。2005年4月,他应邀为远望2号篆刻《蹈海探天》巨印,已被远望2号永久性珍藏。2002年12月1日,黄勇萍所篆巨印在中央电视台现场拍卖,所拍卖的28000元款全部捐给国家公益事业。作为一位书法篆刻家,其拳拳之心溢于言表。

      邹水根,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幼时喜欢绘画,后又爱好书法,尤其酷爱篆刻。治印以秦汉为宗,出入赵之谦、吴昌硕、吴让之、黄牧甫、齐白石诸家,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其印作“妩媚精到、秀润典雅”、“颇得雍容之姿”。15-2.png      邹水根钟情篆刻,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他当时为了学习历代诸家治印之法,钻研书法篆刻艺术,探索书印理论。他游览祖国名山大川,收天下美景于胸间,在自然界中摄取那完美和最本质的东西,并进行高度的提炼和概括。“情动而言行,理发而文现”,这是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也是书画篆刻的创作共性。对生活爱之愈深,愈能激起他的创作激情。在艺术创作中,邹水根的作品总是直接得力于情感的推动和宣泄。

      邹水根不同一般的篆刻家,他虽标新立异。但又不同于那种漠视传统,一味追求新奇,哗众取宠的态度。他奏刀大胆,凡朱文白文、大印小印均一气呵成。细观其朱文,线条流畅而富有弹性,婀娜多姿;有的线条又曲折多变,宛转而自如。这正是水根善用线条的平直与曲圆,欹侧变化,以获得有静有动,静中求动的艺术效果,真是自然天成的暗合法度。中国的书法和绘画都重“意”。所谓“笔不周而意周”,讲的是点画的姿态,结构要表现出意趣、气韵。在印章的刻法上,另有一种“意”,就是点画、笔形的最基本的势态、走向。邹水根熟练地把握了这一点。这正如清代陈沣所言:“锋虽藏而意仍在”,所以“善用意者驰骋合度”。邹水根还善刻无边框之印。这类即看是无边似有边。这种边框的处理,一般人少用,而邹水根追求的是印作的雅洁妍美格调。正如徐士达论印所说的:“是方主之,必圆佐之;圆主之,必方佐之”。“章法贵相顾,字法贵相别。”《中国书画报》曾载文评水根篆刻“刀法犀利,面貌迥异,博采众长,自出机杼。”著名书法家,台湾师范大学教授陈大络先生称其作品“变化多样,风格高雅,他日将有登峰的成就。”

      邹水根部分作品曾入选《全国书画名家作品大展》、《中国当代百位名家书画精品展》、《全国首届现代篆刻艺术大展》和《两岸名人书画作品联展》等10余次重大展览,在全国性和国际性书法篆刻大赛中6次获得一等奖,收入《当代艺术全集》、《当代书法作品选》、《中日美术年鉴》、《中国书法家选集》、《20世纪国际现代书法篆刻名家作品荟萃》和《中国美术书法界名人名作博览》等多部书法专集,还散见于《中国书法》、《中国篆刻》、《西泠艺丛》、《书法》杂志、《中国书画报》、《书法赏评》、《书法家》、《中华文化与艺术》和《大公报》等近百家海内外专业报刊。其传记被列入《中国文艺家传集》、《当代篆刻家大辞典》、《世界华人书画篆刻名家大辞典》和《世界名人录》。1992年他应邀出席《亚洲艺术教育国际研讨会》,次年又获得国际艺术交流荣誉奖,并享有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称号。

  15-3.png    刘英海,法名圣印、号道闲,又名耀圣、石延年室主人、正觉精舍主人。祖籍北京,幼从家学,随姑父董石良学习书画篆刻。书法主攻汉魏,篆刻学习浙派。现定居宜春。20世纪60年代末,参加黑龙江建设兵团,从事专业美术创作工作。后在上海、内蒙、北京、江西等省市出版单位担任编辑、编辑主任等职。80年代末,台湾艺术媒体《时代生活》多次专版刊发刘英海书法篆刻作品,对两岸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后应聘为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教授、中国地市报新闻学会美术委员会委员,江西省第十届运动会美术总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第5届农民运动会美术总监、开幕式美术总设计、宜春市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等。现为中国宗教学会会员、江西省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会员、宜春市宗教文化交流协会特邀研究员、宜春市佛教协会特邀顾问、宜春市书法家协会顾问等职。刘英海历任原宜春市第三、四、五、六届政协常委,地改市后,任宜春市第一届政协委员。15-4.png

      刘英海美术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北京民族文化宫、上海美术馆、黑龙江博物馆、辽宁博物馆等单位收藏。收藏刘英海作品的还有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的美术馆。书法、篆刻作品见诸《书法》、《中国书画报》以及西泠印社出版的印集等近百家书报刊物。刘英海篆刻作品,在全国首届篆刻展览中获优秀奖,在中国第一届、第二届老年文化艺术节中分别获铜奖、银奖。

      宜春万载微书,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中,分为毛笔微书、铅笔微书,还有陶瓷微书,其著名代表和创始人为谢水林。谢水林,万载县康乐镇人,自幼酷爱书法,尤以楷书见长,20世纪80年代中开始潜心钻研,勤奋苦练,成就惊人,名动天下。1993年,他以每平方厘米书写800个毛15-5.png笔汉字的纪录,荣获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举办的首届全国“天下第一擂台”毛笔微书项目擂主。同年10月,他在一张约3.5平方厘米的纸上,用铅笔书写了四遍原英国首相丘吉尔的演说词《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计11660个英文字母,1995年6月由此而获英国吉尼斯总部颁发的世界纪录确认证。同时,总部宣布中止该项目的申报,他遂成为微书项目世界纪录的终身保持者。此后,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北京人民大会堂先后多次收藏了谢水林先生创作的微书精品。

      1999年他和江西省陶瓷公司的特聘画师、省高级工艺美术师王国华合作的《松龄鹤寿图》被选送中南海。他曾叫板日本书法家的故事令人印象深刻。1994年4月,刚刚以3.5平方厘米的邮票范围内书写1.166万个英文字母、挑战印度人保持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获成功的谢水林得知正在北京举行的日本书法展中,日本书法家对中国书法界人士表现出高傲冷漠,十分愤慨。一副农民模样的谢水林穿着解放鞋进了展览大厅,向日本书法家挑战。结果,他以一副用毛笔书写的精致微型宋词使日本书法大师大为惊讶和佩服不已,高傲的日本人终于低下了头。事后,日本书法大师以四十多种点心特殊招待他。

QQ图片20171124101558.jpg

      微书之外,谢水林复首创陶瓷微书,其作品《赤壁怀古》已为北京故宫博物院永久收藏,奉作礼品赠于国际友人者多矣。著名作家金庸阅其微书作品之后赞曰:“先生字迹秀逸,精妙之微书绝艺更令人惊异,敝人佩服之至。”《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视台及《纽约时报》对他进行了报道,1999年,被评为中国十大新闻人物之一。

3221

宜春古玩

      宜春市收藏家协会成立于2007年11月18日。2008年3月由发起人汤云波组织19家收藏爱好者在宜春市古楼路袁州谯楼左侧一楼,建立了宜春市首家古玩城,填补了宜春中心城区没有古玩艺术品交流场所的空白。汤云波,宜春人,毕业于华东交通大学,收藏爱好20余年,系中国收藏家大辞典收藏家,现任江西省古玩艺术业商会副会长,宜春市收藏家协会会长。2008年4月20日宜春古玩城正式向全国各地收藏爱好者、游客及市民营业,并举办了首届江西宜春全国古玩艺术品交流大会,参加交流会的有来自北京、上海、浙江、湖南、湖北、安徽、广西、河南、山东、广东等12个省(市、自治区)古玩艺术品的专家学者、收藏爱好者3000多人,到会参观交流达1万多人次。全国各地60多家收藏组织纷纷发来贺电,参会摊位800余个,现场成交额800多万元。交流会期间,宜春市中心城区的住宿、餐饮、交通及明月山旅游爆满。交流会的成功举办对活跃宜春的经济和提升宜春城市文化品位,做旺中心城区的人气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全国古玩艺术品交流会办成了宜春市的“文化盛宴,收藏盛会,市民节日”,成为佳丽宜春的又一城市名片。这里介绍几件宜春民间藏品的代表作:16-1.png

      1、西洋人物龙耳赏瓶(珐琅彩) 珐琅彩是瓷器装饰手法之一,后人称“古月轩”,珐琅彩始创于清代康熙时期,烧制工艺十分复杂,需要反复几十次的烧制工艺才能完成,难得的一件完整成品,一般都是宫廷用官窑器,烧制不计成本。受清朝宫廷画家郎世宁的影响,一般绘画以西洋人物为多。珐琅彩上出现的胭脂红是我国最早使用的进口红色料,这件藏品是清朝乾隆年制款胭脂红西洋人物珐琅彩,金书款,高21公分。(藏品提供:合正收藏轩)

      2、洪洲窑龙柄鸡首壶 该藏品窑址在丰城市,唐代丰城属洪洲,故称“洪洲窑”,为唐代名窑之一,始烧于南朝,盛于隋唐,历时烧制500余年,以产青瓷为主,有绿、黄等色。其中酱紫色釉与陆羽《茶经》中所说的洪洲窑瓷褐、茶、黑色相吻合,隋唐间又出现了玲珑瓷早期影青等新品16-2.png种,该件藏品属洪洲窑精品中的稀有器形。(藏品提供:合正收藏轩)

      3、吉州窑彩绘凤纹瓶 吉州窑址在吉安市永和镇,是宋代南方一大名窑,时北有磁州,南有吉州之说,其产品十分丰富。该宝贝属宋朝时期的彩绘凤纹瓶,绘画艺术及工艺非常生动,属吉州窑系的精品。(藏品提供:合正收藏轩)

       4、玉笔洗 该玉洗属文房四宝之佳品,重达872克,材质是被称为古代四大名玉之首,也被称为宫廷玉的新疆和田玉。清朝乾隆皇帝最喜爱的玉石就是和田白玉。此件玉笔洗有明代粗犷的风格,又有清代早期的细腻精巧。其手工雕刻技艺属一流,非常生动。其设计雕作的是石榴和童子,“石榴生子”偶意是:“多子多福”。和田玉周朝就成为人民生活中的一部分,不论礼仪,还是朝见皇帝都有一套完整的规定,也成为我国玉文化传统的基本定型。这件宝物无论沁色、雕工、包浆等堪称一流,属晚清民国时期的玉宝。(藏品提供:合正收藏轩)

      5、渊明采菊 珠山八友王琦人物瓷板画,该藏品属民国时期。“渊明采菊”是描绘陶渊明田园生活的真实写照。陶渊明,宜丰人,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末期南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曾做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主要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王琦所作“渊明采菊”瓷绘板画,人物生动,故事真实,艺术高超。(藏品提供:合正收藏轩)16-3.png

      6、墨竹 该画由清朝中晚期重要画家辛苹所作。该画是辛苹作品的首次发现,《墨竹》纸本,长172厘米,宽48厘米。题款“裔孙苹谨制”,钤朱文“臣辛苹印”、“永之一字德生”。画上两印俱佳,堪称美印,为清中晚期金石学大兴的产物。而一印章中包含两个字号,也可谓别有奇趣。此画用墨精到,用笔老辣,极具大家风范,实现了造化之竹、胸中之竹到笔下之竹的嬗变。(藏品提供:新月斋)

   “盛世收藏”、“厚德载物”,收藏历史,收藏文化。自2008年成功举办首届全国古玩艺术品交流会以来至2013年,市收藏家协会已不定期的成功举办了19届全国性的古玩艺术品收藏交流会。2009年、2010年曾两次邀请央视二套鉴宝栏目专家来宜春市为湘赣两省的广大藏友举办鉴宝活动,宜春电视台就古玩艺术品收藏的宣传知识制作了两期“明月访谈”节目进行播出,每次交流会均在全国影响较大的新华网、中华收藏网、雅昌艺术论坛、中国美术家协会网站、中国书法家协会网站、博古藏今、古今通宝等收藏网站进行预告。市收藏家协会成立以来,得到了宜春日报、赣西晚报、宜春电视台等市三报两台二网以及江西日报、信息日报、江南都市报、今日家庭报、江西电视台二套、四套等新闻媒体的大力支持和宣传,多次活动被全国的16-4.png收藏网站刊发文字和图片新闻,以“宜春古玩”为关键词在网上进行搜索,受到了全国广大藏友和专家的一致好评。2012年9月,由宜春市政府主办的2012年中国宜春明月山第六届月亮文化节拉开帷幕,13大活动中重头戏“古月青花·宜春寻宝”——中央电视台《寻宝》栏目走进宜春,活动持续了1个多月。

      为寻找宜春的“民间国宝”,9月15日,中央电视台《寻宝》栏目组特邀国内著名文物鉴定专家团在宜春温汤明月广场为民间收藏者进行了免费鉴定和初选,并在3000多件藏品中海选出了30件藏品进行“民间国宝”的最后角逐。最后一个清代乾隆官窑粉彩花觚、一对明代万历铜香瓶、两幅王步的瓷板画《端木垂钓图》、《端木九如图》均获“最具投资潜力”奖。其中,经过专家们详细品鉴,王步的《端木九如图》瓷板画从30件藏品中脱颖而出,被专家评定为《寻宝》走进宜春最具历史文化价值的藏品,一举成为宜春“民间国宝”,专家估值一千多万元。

      王步(1898~1968),字仁元,别号竹溪,丰城孙渡人,从九岁学艺到病逝,从事陶瓷艺术创作六十余年,平生创作大量釉上、釉下、堆雕、刻花等瓷器作品,尤其精于青花瓷的绘制,他用写意水墨画的技法与青花技法相结合,以豪迈沉稳的风格、简朴雄厚的笔墨,创造了明清以来陶瓷青花艺术的新风貌,被誉为“青花大王”,是中国陶瓷艺术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

      青花《端木九如图》宽80cm,高21.5cm,如火纯青地运用了分水法创作,整件作品构思精巧,浑然天成,九只鸟儿栩栩如生,是难得一见的王步代表作,作品发扬了传统的制瓷工艺,创新了古老的绘画技法,青分五色,着意渲染,画意清新宁静,深厚含蓄,这次喜获民间国宝,可谓实至名归,是宜春人民的骄傲。

QQ图片20171124100256.jpg

2859

宜春木雕

      木雕是雕塑的一种,在我们国家常常被称为“民间工艺”。木雕可以分为立体圆雕、根雕、浮雕三大类,一般选用质地细密坚韧,不易变形的树种如楠木、紫檀、樟木、柏木、银杏、沉香、红木、龙眼等。采用自然形态的树根雕刻艺术品则为“树根雕刻”。木雕有圆雕、浮雕、镂雕或几种技法并用。有的还涂色施彩用以保护木质和美化作品。宜春木雕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及宜丰、靖安、万载等。中心城主要代表为宜春市阳光集团旗下的春阳光实业有限公司,简称阳光木雕。企业成立于1993年,期间几经增资扩建、更名,企业资产已超亿元,拥有15000平方米土地,公司在主营香港兴利集团公司各类高档家具及办公用品的同时,还从事仿古家具生产与销售、园林绿化设计与木雕事业,办有木雕厂,木雕展销会所及宜春市华木莲礼品贸易公司,开轩文化艺品店(主要从事木雕作品展览与交易)等。企业发展20年来到目前拥有一支技术高超的木雕专业技术队伍,设计理念也不断更新,旨在保持发扬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超越,追求更高的雕刻艺术和观赏水平,达到寓传统与时尚相统一,艺术与内容相媲美的最佳境界。17-1.png木雕作品立意大多大气磅礴,气势非凡,且内容积极向上,紧跟时代,让人感到震撼;当然也有木雕作品表现出清晰亮丽或慈爱祥瑞的东方传统风格。作品的外貌特征在于它保留木质的原有色泽和纹理,由于精细打磨,更显得圆滑细腻、精美光润。其木雕技艺之精湛,产品之典雅、精美,让人赞叹。公司大型根雕作品“九龙戏珠”获江西省第四届花博会金奖,沉木雕刻作品“嫦娥奔月”获银奖,得到了省、市领导的一致好评,在省内外崭露头角。公司自创立就始终秉着“质量第一、服务第一”的阳光经营理念,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信任与好评。公司取得江西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及其产品经营许可证的资格,并荣获江西省林业龙头企业,江西省价格AAA诚信单位。

      目前,阳光集团董事长刘忠开正率领团队以科技为导向,以市场为目标,锐意进取,顽强拼搏,努力将宜春阳光集团打造成一个集木雕、陶瓷、家具、字画、奇石、养生等于一体的商业航空母舰,为宜春地方经济发展作出奉献,同时也力争让商业同仁有一个切磋技艺、互相交流、共同发展的平台。

宜丰根雕,品质独特,源远流长。据考古专家对该县博物馆及民间收藏的根艺作品推断,宜丰根雕至少可追溯到清朝末期,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

      宜丰,位于赣西北九岭山脉南麓,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山川明秀,林木茂密,有国家一、二、三类珍贵树木27种,省重点保护树种48种。数人合抱的古杉、巨樟,4000年的黄杨和独有的宜丰棱木,都是名闻遐迩的宜丰一绝。由于山多林广,雨水充沛,境内2000余座水库分布在群山怀抱之中,沿岸生长的林木根须发达,造型奇美,适合根艺制作,为宜丰的根雕艺术提供了丰富的优质资源。

      说起宜丰根雕,有个传说:清末当地天宝乡有位颇有文化的老木匠,在同安乡替一家财主造房时,发现一株长满17-2.png树瘤的茶树,曲直有致,形态特异,便将其做成一柄龙头禅杖,赠予财主。财主见其极像挂轴中寿星老人的手杖,十分喜欢,常在朋友来访时出以视之。当地文人墨客观后纷纷效仿,找来树根树瘤,制成手杖花架和各种动物造型,从此,宜丰根雕异峰突起,盛传至今。

      宜丰根雕制品常用的材料有乔木根、灌木根、竹蔸、藤根及树木畸形的枝杈,还有质地坚硬、细腻、纹理畸美的樟树、楮树、槲树、油茶、刺柏等树的树瘤等。这些材料,或根或瘤,或枝或杈,通过艺人们赋枯木以生命、化朽木为神奇的高超技艺,经选材、清洗、构思、造型、剥皮、浸泡、烘干(或晾干)、加工、打磨、罩漆、抛光等一系列工序制作而成的根艺作品,具有造型别致、寓意深刻、品位高雅的特征,每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艺术珍品。

      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改革开放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人们对文化需求的不断提升,宜丰根雕走向新的兴盛,根雕创作如雨后春笋,遍及宜丰城乡,展出、参赛频频获奖。乘着这股东风,该县于1987年成立了“宜丰根雕学会”,为全县根雕创作、学习、交流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从而促进根艺创作蓬勃发展。1988年3月,中央电视台《文化生活》栏目播放了《宜丰根雕艺术》专题片后,宜丰根雕更是蒸蒸日上,从业人员越来越多,制作、收藏和经营根艺作品的企业迎运而生。1996年,该项目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单文峰,创立了宜丰瀚道根艺公司,宜丰根雕从此走上了一条集创作(制作)、经营、收藏于一体的生产性保护发展道路,产品远销国内外,产值超千万。17-3.png

      随着宜丰根雕的影响加大,1987年举办的“宜丰根雕艺术展”,吸引了国内外诸多专家和根艺爱好者前来参观学习。是年11月,宜丰近百件根雕作品代表江西省赴京参加“全国首届根雕艺术展览”,获一等奖1件、二等奖2件。有4件被江西省美术馆收藏。《回眸》获第五届中国花卉博览会银奖;《荣归故里》获江西省首届园艺博览交易会银奖;《直挂云帆济沧海》、《太湖石韵》分获江西省首届花博会金奖、银奖;《世人皆醒我独醉》在中国第八届根艺美术优秀作品展览中被评为“刘开渠根艺奖银奖”;《岁月无悔》获全国名家根雕艺术精品邀请赛金奖;《赤壁怀古》、《十八罗汉》获全国名家根雕艺术作品邀请赛金奖。2005年,宜丰根雕工艺品和竹雕工艺品在首届中国国际林业博览暨科技经贸洽谈会上获“林博会最受欢迎奖”;2006年在第二届省花博会上获特别贡献奖2个、金奖1个、银奖4个、铜奖7个、优秀奖4个。2010年6月,宜丰根雕被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628

袁州脱胎漆器制作

      袁州脱胎漆器是中国四大漆器之一,始于东汉,盛于明清,扬名于民国,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有着悠久历史的袁州脱胎漆器是深受当地人所喜爱的一种手工产品,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工艺。袁州脱胎漆器造型美观,轻巧玲珑,色泽明丽,光亮如镜,不怕水浸;耐温、耐酸、耐碱、耐腐蚀;使用时间愈久,光泽愈发光亮。

      袁州脱胎漆器具有造型美观、色泽明丽、图案装饰多样、风格古朴典雅、经济适用、不怕烫、不怕浸、不易破裂等特点而闻名国内外。其历史悠久,早在明代就设有作坊进行生产,清代作坊数量大增,至民国时期,脱胎漆器的生产已初具规模,花色品种大大增加,装饰工艺也达到了较高水平。18-1.png据《江西省情汇要》(3-132页)记载:“袁州脱胎漆器明代就设有作坊,清康熙年间作坊大增,1909年曾在南洋赛会上获银质奖”。南洋即现在的新加坡,南洋赛会是当时一种国际性的博览会。由于过去使用不锈钢等制品少,而脱胎漆器有不易摔坏等特点,被军队等喜欢,几乎每一个军人都使用过。而且全国当时也仅有江西、福建、四川等几个省有此行业,因此名震海内外。

      袁州脱胎漆器的生产纯属手工操作,先制成模型,再以棉布、绸布、夏布裱在模型上,涂上调配好的液漆,待阴干后脱下内胎,然后填灰、上漆,再进行打磨、推光、 装饰,前后要经过数十道工序才能制成。现在,袁州漆器在继承和发展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将漆器、瓷器、铜器、银器、玉器、景泰蓝等制作工艺熔于一炉,并采用金银镶嵌、刻漆、雕填、彩金花、磨漆画、“赤宝沙”、“绿宝沙”等多种加工技法,生产出的脱胎漆器各呈异彩,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传统的袁州脱胎漆器是用漆灰作为黏剂,将生漆与石膏粉、桐油、水等材料按照一定比例调成糊状漆灰,并把漆灰涂在夏布上,然后将夏布裱在制好的模型上,待其阴干后将坯胎脱下,即所谓脱胎。坯胎经十几道复杂的手工操作程序,最后抛光装饰而成。

      脱胎漆器的制造,时间周期长,环境条件要求严格,相对湿度较高,一般温度在20℃左右,工艺精细,可谓巧夺天工。它的主要产品有:大中小花瓶、果盒、茶具、印泥盒、茶叶盒、首饰盒、托盘、脱胎雕漆、脱胎版画、脱胎生肖工艺品等数百种品种。它集所有中国漆器之精髓,继承千百年来传统脱胎漆器制作工艺技术,有极高的使用价值和收藏价值,是馈赠亲朋好友的首选礼品。

      18-2.png在民国期间,宜春中山路、重桂路一带开有23家漆器店,民国29年(1940),在浙赣特产联合展览会上,袁州脱胎漆器被评为特等奖。新中国成立后,袁州脱胎漆器得到了蓬勃发展,1972年组建的宜春漆器厂,成为全国漆器行业15个重点厂家之一,至今仍有宜春袁州传承脱胎漆器厂等企业,文中大部份产品图片由其提供。

      从20世纪80年代起,袁州脱胎漆器工艺在师承传统的基础上刻意求新,博采同行业所长,大胆采用新材料、新工艺,使产品更具现代气息,在品种上已形成实用、包装、装饰艺术三大系列共有680多个花色品种,艺术品位越来越高,而且还开发出纯粹的艺术品,如挂屏、雕塑、漆画等。杨增彦、熊礼勇等人创作的作品,先后被选送到人民大会堂和国内外展览。1980年生产的“双耳赤金砂花瓶”和“牛耳赤金砂花罐”先后获江西省优质产品奖,江西省轻工业厅优质产品奖和国家外经贸部出口产品品质优良荣誉证书等诸多荣誉。近10年来,袁州脱胎漆器工艺品先后获省、部级以上大奖15个,1990年,还荣获全国第九届工艺品百花奖评比优质产品奖和全国同行业评比第三名,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20多个国家和地区。由于品质优良,1985年袁州脱胎漆器被正式载入《中国土特产名牌产品辞典》和《江西特产、风物指南》。

      2006年,袁州脱胎漆器制作工艺入选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402

袁州三星鼓

      宜春历史悠久,文化昌盛,是赣西著名的文化古城,受吴楚古文化的影响较大。人们在劳动之余或逢年过节,喜爱载歌载舞奏乐欢庆。三星鼓最初为吹奏乐,是从宫廷音乐派生出来,流传于袁州区柏木、芦村、洪塘、三阳、下浦一带,在娶亲嫁女、祝寿生子、建房开业等时辰演奏,取福、禄、寿三星高照之意。

      根据三星鼓三只不同音色的鼓,最初叫它为“三音鼓”。因为曾用在城楼上报更,便又叫三更鼓。这段报更的时间不长,是因战事的原因,城楼上用三更鼓报更,一是目标太大,二是闻区有限,才用更夫穿街走巷报更的方法所取代。三更鼓不报“更”,便流落在民间,替人们婚丧嫁娶、寿诞喜日吹打演奏。为了讨个吉利,便把三更鼓改名为三星鼓,取福、禄、寿三星高照之意,已成为民俗民风的重要内容。又因为它是由三面形状不同、音调各异的小鼓伴和着唢呐演奏,所以又称三声鼓。

QQ图片20171124093530.jpg

演奏时,一般由5人组成一个乐队,一人击鼓(兼任乐队指挥),一人敲小铛,一人碰小钹,两人吹唢呐。为了增添气势,增强效果,也可以加上二胡、笛子、长号,并增加吹鼓手人数。正式舞台演出,其乐队编制为十二人:鼓手一人,唢呐(兼吹民间长号)二人,竹笛二人,二胡四人,单铛、双铛各一人,水钹一人。乐队一般由邻居、亲友组成,招之即来,挥之即去。有业务演出,无业务种田。在长期的实践中,民间艺人创作了40多首乐曲,其中经常演奏的有20多首,代代相传。柏木乡农民杨细华最近收集整理了一套三星鼓曲,刻印乐曲30多首。演奏时,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办喜事就奏《大门开》、《万元方》,欢快、低徊,很能增添红白喜事的气氛。三星鼓主要曲牌有20多首,大部分热闹欢快,多用于婚礼、祝寿、闹元宵以及其他喜庆节日,也有少部分悲调曲牌,常用于丧礼。经常演奏的曲牌有:《慢拍》、《四合一》、《阴阳别》、《五更离》、《过山鸟》等。其中《慢拍》为常用的曲牌,4/4拍子为主要节奏形式,也常见4/4、4/2的混合使用。《过山鸟》是做丧事常用的曲牌,情绪庄严肃穆,悲哀忧伤。其他的则曲调稳定,热闹欢快,调式结构以高、低为主;有的是这两种调式交替使用。 

      1956年,江西省举办首届民间艺术调演,袁州区三星鼓获得一致好评;第二年3月被推荐代表全省赴北京参加全国民间艺术调演,新创作的《袁河两岸庆丰收》,受到刘少奇、周恩来、朱德、董必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赞赏,并亲切地接见了5位农民演员。周恩来说:“民间艺术要发扬光大。你们回去以后,每人要带5个徒弟,使三星鼓后继有人。”看到他们衣裳单薄,周恩来指示工作人员,给他们每人买了一件棉袄。这是袁州区三星鼓第一次进京演出的盛况。之后,又到上海、杭州、南京等地巡回演出。1991年7月,袁州区三星鼓再次赴京演出,这一次乐队共有27人,演奏的曲目是当时新编的《欢腾的金秋》,气势恢弘,节奏明快,各界一致盛赞袁州三星鼓进京闹金秋。袁州区民间现有三星鼓乐队60余个。

1704

樟树剪纸

       剪纸,是一门古老的民间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考证,商代就有人用金银箔、皮革或丝织品刻花作装饰品。西汉时,汉武帝刘彻宠妃李夫人去世,刘彻卧不安席,食不甘味,思念不已,便请来术士齐人少翁用麻纸剪成李夫人像,为李夫人招魂。据说,这就是真正剪纸的起源。“中国剪纸之乡”樟树剪纸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过去,每逢春节,樟树市家家户户门楣上贴着用红纸剪刻的“门笺”,这种“门笺”喜庆吉祥,不仅行销本市,而且销往临近县市,为剪纸人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今天樟树剪纸,已经不再是民间那种剪个窗花、"囍字、“门笺”之类的下里巴人了,而是进入了艺术创作的阳春白雪阶段,以构图大气、精剪细刻、寓意丰富、博采众长的艺术特色,受到消费者青睐。作品不仅闻名全国,而且跻身国外市场。

       樟树剪纸作品精巧秀丽、逼真形象、玲珑剔透,寓意丰富。已成立樟树市剪纸艺术研究中心,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制作:1.剪纸作品内容以景区有代表性的风景、文化背景和传统故事为主,使剪纸既有文化内涵,又有纪念性。2.剪纸所用的纸张选用不易掉色的宣纸和金纸,颜色有金色、红色、黑色、褐色等,既解决了传统剪纸易掉色的问题,又丰富了剪纸的色彩表现力。3.剪纸用当地的传统夏布进行裱托,使剪纸更具有古朴、典雅的感觉,而且显示出布纹特有的质感,这一裱托方式获得了国家专利。4.剪纸包装除有传统的镜框式外,研究出目前市场上独有的样式,包括:①生宣册页式,生宣纸防潮防霉,册页可以折叠,方便游客携带,里面可以放多张剪纸,容量更大,使游客感觉份量多又价格实惠;②双面装裱,全国独有,双面装裱一面可放剪纸一面可放景点文化,也可两面放不同的剪纸,可谓“一个多用”,丰富了一个纪念品的内容;③台屏式,台屏古朴的造型与剪纸和夏布相得益彰,游客带回去就可以摆放,使用方便,省去游客把剪纸买回去后还要找装裱店装裱的麻烦;④中国结挂件式,中国结已受到大多数老百姓的喜爱,把它和剪纸相结合,既打破了中国结的单一性,又使剪纸方便在居室任何地方悬挂;⑤收藏册式,把包含景点系列文化内涵的多幅剪纸包装在一本精致的收藏册内,提高了剪纸的艺术档次,旅客携带更方便。20-1.png

       樟树剪纸作品有双喜、百福字样,有十二生肖,有戏剧脸谱,有花鸟虫草、飞禽走兽,琳琅满目。最抢眼的作品是八十米长的剪纸长卷《和谐之旅》,作品反映第二十九届奥运会火炬传递盛况。从希腊采集火种开始,沿途经过一百三十八个城市,每个城市选一个有代表性的景点为单元,共一百三十八幅剪纸,按照火炬传递顺序,结成一幅八十米的长卷。作品每个单元的外框,是中国窗棂格和云纹。中间瓷盘外圆围着一圈蝙蝠,寓意对奥运的深深祝福;中圆是二十九只口衔橄榄枝的和平鸽,寓意第二十九届奥运会为“和平奥运”;内圆是本届奥运会三十五个运动项目的标准图案。2008年7月11日,《光明日报》在头版的位置刊发了这幅作品通稿。

       说到樟树剪纸不得不说到陈杵保这个剪纸精英。陈杵保出生于“文化大革命”前夕,本来是樟树中学的一位美术老师,由于他在剪纸领域勤奋耕耘,收获颇丰,被江西省政府授予“樟树剪纸”传承人,被樟树市政府任命为香樟剪纸艺术公司总经理,弃教从艺,专门从事剪纸工作,成为樟树剪纸的领军人物。陈杵保创作的《生肖闹月》被作为2007年首届宜春月亮文化节活动的纪念品和公务礼品。他创作的《古阁今韵》获2006年第九届世界华人艺术大会香港大型艺术展“国际金奖”,他获得“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荣誉称号;他创作的《锦绣“三都”·和谐樟树》获2006年全国教师美术作品大赛专业组一等奖;2007年10月22日,创作的《百福扇》被省委宣传部作为礼品送给来江西考察的英国客人。陈杵保曾在的樟树中学,还有一位教师丁明良也是剪纸传人。

QQ图片20171124092654.jpg

       樟树剪纸还有许多寓意深刻、剪刻精细的作品,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光“囍”字就有几十种式样,圆的、方的,长的、扁的,椭圆的、心形的,枚不胜举。不仅有平面剪纸,还有立体剪纸。上至鬓发如霜的耄耋老人,下至童音未变的阳光少年,年龄跨度极大,足以说明樟树剪纸人才济济,队伍庞大,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仅一个三万来人口的吴城乡就有一百多名剪纸协会会员,全市剪纸协会会员不下千人;如果算上没有加入协会的剪纸人员,总数恐怕数以万计。真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剪纸之乡”。正是如此众多的剪纸爱好者,用手中的剪刀和刻刀,乘着市委、市政府打造“樟树剪纸”品牌的东风,凭着丰富多彩的生活底蕴,借助改革开放这朵绚丽多姿的云彩,剪出一片灿烂明媚的春光,使得剪纸这门古老的民间艺术焕发出青春的活力,创造了樟树剪纸的无穷魅力。 

1726

高安采茶戏

      高安采茶戏起源于民间灯彩,其前身是高安丝弦(胡琴)戏。1917年前后,高安灰埠、上湖、独城等乡村出现一些玩灯彩的艺人春节时演唱一些戏曲,后常被人们喜庆时邀请上门表演。表演时仅限于地上围场,故称“踩地老鼠”。这种演出深受欢迎,于是常在节日、庙会时搭门板为台演出,影响日广。谌焕庭、杨聚之、彭辉油等戏班子为其中佼佼者。1920年,经楼柯万芝到高安传艺,成立上湖顽幼堂。柯万芝之徒杨国露等广传其艺,使丝弦戏由点到面,遍地开花,并向城市推进,远播上高、新余、清江、新干、抚州等地。丝弦戏在角色上先有小生、小旦、小丑,后陆续增加武生、老生、老旦、花脸行当,加之锣鼓戏的表演动作和剧目,表演日趋成熟,表演专用戏台日渐增多。1931年,艺人们通过学习借鉴,根据《今古奇观》《善恶箴鉴》及有关小说,陆续编出《鬼断家私》《退妻得子》等10余出传本大戏,民间专用演出戏台多达180余座,高安丝弦戏盛极一时。1940年,国民党当局将采茶戏诬为淫戏,屡加禁演,加上京戏班大批入赣,高安丝弦戏遂被迫退出城市,乡村也不景气。

      1950年10月,高安县人民政府组建高安地方剧团。1953年,高安地方剧团被列为全省六大重点辅导剧团。1959年后,高安地方剧团多次为中央领导及赴省演出,部分剧目被拍成电影在全国播映,高安丝弦戏在全国名噪一时。

QQ图片20171124091437.jpg

      1978年,高安地方剧团更名高安采茶剧团。20世纪80年代,高安采茶戏一些剧目、选段、唱段,多次由江西广播电台、江西电视台、中央电视台、中国唱片社录音播放或制成盒式录像带发行,参加电视大奖赛并获奖。20世纪90年代,高安采茶戏风靡全国,表演的剧目参加全国全省演出并多次获奖。21世纪以来,高安市委、市政府对采茶戏进行了有效保护,大力培养演艺人才,开展送戏下乡活动,每年送戏下乡160余场,广受群众欢迎。高安采茶戏除流行于宜春市各县(市、区)外,还流传到新余、吉安等地区。2005年,高安采茶剧团全年演出场数、下乡演出、演出收入、观众人数4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2011年,高安采茶戏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3年,高安采茶剧团完成农村文化三项活动演出207场,开展商业演出165场。

      经过百年的演绎发展,高安采茶戏形成了语言通俗质朴、唱腔淳婉清越、表演风格亦庄亦谐的艺术特色,成为在中国颇有影响的江西四大地方剧种之一。

      高安采茶戏经过艺人们的辛勤创作,表演艺术日臻完善,形成了其独特有的艺术风格,尤以小丑、小旦、小生的表演最为丰富。

      小丑表演以幽默、风趣见长,特别注重矮子步。无论扮演任何角色都要踩矮桩,尤其是《四九看妹》、《补背褡》、《卖杂货》、《盘广货》等传统小戏用到极至。矮桩的花样繁多,主要有猴子端宝、猴子跳圈、软脚瘟、鸭子步、坐轿步、雄鸡搏斗、矮子下山、鲫鱼上水、尖刀插地等。此外,还有其他特技,如《蔡鸣凤辞店》中的盗贼钻梯动作有老鼠沿梁、倒挂金钩、乌鸦展翅、狮子望月、蛤蟆晒肚、梯柱推磨等。另有竖杨柳、荡湖船、推磨、钻凳、滚凳、瞎子过桥等也都是小丑的特技表演。

      小旦以表演生活小戏为主,载歌载舞,特别讲究台步与身段的运用。艺人们在台步上创造出很多独特的步法,如彭辉油首创的闪步、蹉步大大丰富了旦角的艺术表演。台步功有圆场、蹉步、碎步、闪步、点步、云步、水波浪、八字步、婆旦步;手帕功有耍帕、抛帕、绞帕、拉帕;丝线尾子功有仙人背剑、水中照镜、绞麻花、双星拱月、穿针引线、描花刺绣、采桑种麦、赶鸡喂猪等,具有丰富的生活情趣。

      小生表演时穿长袍、戴礼帽,手拿摺扇,故名“长褂子”。为表达各种人物性格及思想感情,艺人们在台步、礼帽、扇子等方面创造出许多独具特色的表演技艺。台步功有垫步、撩袍步;扇子功有抡扇、转扇、翻扇、抖扇、揉扇、挽扇花等;礼帽功有转帽、甩帽、颠帽等。著名演员谌国泰表演《四九看妹》时饰四九,头上的礼帽不用手操作,全凭头上的肌肉活动使之上下左右旋转,令人惊叹不已。

      高安采茶戏的音乐唱腔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主要分为本调、常用曲调及小调三部分。

      本调是高安采茶戏唱腔的主要声腔,有新本调、老本调之分。新本调即旦行唱的本调,老本调为生行唱的本调。其特点以抒情叙事见长,旋律柔和,节奏可快可慢。表演喜剧时节奏明快,轻松活泼,悦耳动听;表演悲剧时节奏沉稳而缓慢,如泣如诉,悲切感人。艺人们可根据不同人物情感变化而变化,地方风韵鲜明。

      高安采茶戏唱腔的常用曲调有小花调、服药调、北词调、争夫调、逃调、毛朋记调、上船调等。小花调是本调的调式移位后派生而成,属五声宫调式,音调高亢激昂,适应性强,适合男声演唱,表现力比较丰富,戏中较为多用。服药调是戏中神仙或鬼魂的常用调,尤以女声演唱更为悦耳动听。北词调属六、三弦、竹笛、唢呐和笙,后又增加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贝士、小号、长号、单簧管、长笛、琵琶、电子琴、电吉它、电倍士等部分西洋乐器。常用的锣鼓点子有全声商调式,剧中人悲痛、哭诉时多用此调,故称“悲调”、“哭调”。争夫调又名月字调,全曲分上下两韵,中间无“过门”,属五声商调式,老旦、青衣的唱腔多用此调。逃调与毛朋记调是从锣鼓戏移植而来,对原曲作了一定的加工、修改,其旋律柔和,调式与本调相吻合,常与本调配合演唱。上船调属五声徵调式,易与本调配合使用。

      小调在高安采茶戏声腔音乐中为数最多,地方特点最为明显。有叹烟花调、十杯酒调、采白花调、卖棉纱调、盘广货调、卖花线调、初开怀调、老送郎调、红绣鞋调、耍金扇调、手扶栏杆调等百余个。这些小调或从高安民歌、民间说唱和歌舞音乐中吸收,经过加工发展而来;或是外地的小调传入高安后,被高安采茶戏艺人们移植使用;或从高安锣鼓戏中移植而来。其旋律优美流畅,节奏活泼明快,常用来配合高安采茶戏的基本声腔,在一些大戏中使用。

      高安采茶戏的音乐特色还体现在间奏(曲牌)音乐、打击乐和锣鼓点子方面。

      间奏(曲牌)音乐原有八板头、四工起板、倒西皮等少数几个曲牌,后来吸收高安民间吹打曲牌十转、开茶园、撒网、小北门等;以本剧种声腔音乐旋律为素材,创作编写部分间奏曲牌静思、梳妆等;移植、改编本地及外地民间曲牌紫青音、葬花池、鸳鸯戏水、小阳春、潮州牌等;并移植改编兄弟剧种曲牌和京剧的急三枪、水吟龙、大开门、小开门、傍妆台等,累计40余首,基本形成高安采茶戏间奏曲牌音乐体系。其中一些移植改编的曲牌,由于琴师们独特创新的演奏风格,具有浓郁的高安乡土气息。

      打击乐俗称“锣鼓点子”,为高安采茶戏音乐特色之一。初期乐队仅设文场,只有两把胡琴伴奏,即一把反弦(高胡),一把顺弦(低胡),没有打击乐。后乐队增设武场3人,即司鼓、板、横板、堂鼓1人,大锣、水钗兼板胡1人,小锣兼铛锣1人;乐器增加二胡、中胡、低胡、扬琴部京剧锣鼓经、部分高安《十番锣鼓》中的锣鼓经,部分吸收锣鼓戏和民间吹打乐的锣鼓经,相互结合,它们相互融合,构成高安采茶戏的打击乐。

QQ图片20171124091453.jpg

      高安采茶戏的舞台表演艺术是在灯彩的基础上,经历了化妆、服饰、砌末、舞台等由简单到不断完善发展的过程。其早期玩灯时,丝弦戏的“三小”化妆极为简单,登台表演时仅以朱粉、染布颜料涂唇及脸,以墨画眉、眼,小丑妆略为丰富,鼻、眉、嘴均有十余种画法,逗人发笑。20世纪30年代后,丝弦戏发展为演传本戏,人物的化妆更为丰富,形式多样,角色鲜明,演员化妆按不同的人物身份画各种脸谱。服饰先后经过了短褂子戏、长褂子戏和袍带戏三个阶段,图案愈精致、款式愈新颖。20世纪40年代,丝弦戏表演的都是生活小戏,道具简单,常向当地群众借用,后各戏班逐渐购置传本大戏所需各道具。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传统的舞台道具发展迅速,所有演出用品应有尽有,采茶剧团有固定的演出场所,舞台装置多样,加之使用幻灯特技,景物虚实动静结合,更加增强了舞台的真实感和表现力。

      高安采茶戏的表演剧目分为传统剧目、整理改编传统剧目和现代剧目三种。传统剧目均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高安丝弦戏根据民间传说故事和高安道情改编而成,代表剧目有《鬼断家私》《退妻得子》《眼前报》《青锋剑》《咬舌记》《乌鸦报》《瞎子伸冤》《巧探金钗》《烈女救夫》《双出家》《自选才郎》。整理改编传统剧目有《四九看妹》《破伞活捉》《孙成打酒》《南瓜记》《打花鼓》《游湖》《补背褡》《采桑》《剑袍记》《断鸡》《寒儒求监》等。现代剧目主要有《护堤》《秋收时节》《打破常规》《三年》《小保管上任》《巧解决》《同意不同意》《大地由我巧安排》《喜相逢》《一家人》《回娘家》《拜师记》《秋月多情》《灵嫂失策》《中国专业户》《乡官浪漫曲》《乡潮》等。现代剧目多以表现农民群众的是非观念、爱憎情绪、善恶报应的乡土题材见长。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以强盛的生命力创造了一个个辉煌。1959年,高安地方剧团应召上庐山为中共八届八中全会演出传统小戏《四九看妹》。其后,剧团移植演出《刘胡兰》《向秀丽》《霓虹灯下的哨兵》《红珊瑚》《朝阳沟》《野火春风斗古城》等大型现代戏。1964年,自编现代小戏《小保管上任》在中南海怀仁堂为中央领导演出,后由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舞台艺术片在全国上映,引起轰动。改革开放时期,高安采茶戏既注重弘扬时代主旋律,又保留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底蕴,充分展现了赣中文化的浓郁风情。      1979年,《孙成打酒》剧组进京参加建国三十周年献礼演出,荣获一等奖。尔后,《郎当索》《樟树坳风情》《只要你过得比我好》《断鸡》等剧目在历届江西省玉茗花戏剧节均夺得一等奖;《一家人》《乡潮》《寒儒求监》也获得较好成绩。《寒儒求监》《断鸡》还获得华东“田汉戏剧奖”二、三等奖。1991年,高安采茶剧团又奉调进京参加首届中国民族文化博览会,演出传统小戏《四九看妹》《鸡怨》《游湖》,荣获“稀有剧种演出特别奖”。1992年,整理改编的传统戏《断鸡》获江西省第三届“玉茗花”戏剧节优秀剧目奖及导演一等奖。      1993年,传统戏《孙成打酒》被拍成电视连续剧,参加全国第八届中国戏曲电视剧和第十四届“飞天奖”短篇戏曲电视剧大奖赛,均获二等奖。不久中央电视台、江西电视台又将《南瓜记》《断鸡》《四九看妹》《游湖》搬上荧屏,拍成舞台艺术片与专题片向全中国播放。1995年,大型采茶戏《木乡长》一举夺得第四届江西省玉茗花戏剧节剧目一等奖及编、导、演一等奖,接着又荣获中国戏曲现代戏交流演出“优秀演出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和编、导、演单项“文华奖”,剧本获“曹禺戏剧文学奖”,并参加四川成都第五届中国艺术节演出。

QQ图片20171124091533.jpg

      2009年,采茶戏《拐杖情》获第八届江西省“玉茗花”戏剧节演出获优秀剧目奖,导演、编剧、演员表演均获一等奖。2011年,创作以义务护林人漆友朋为原型的采茶戏《雪大林深》,以田南镇政府“双评双教”活动为原型的《追款》和反映龙潭镇乡村新风貌的《梳头》等剧本并搬上舞台。2013年,高安采茶剧团被中宣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授予第五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2014年5月7日,反映新街镇景贤贾村支书贾克玖事迹的高安采茶戏《玖爷和他的贾家村》在北京长安大戏院演出,广受好评。

高安采茶戏最早的丝弦戏班子是1917年由谌贻斋、刁清元创办的灰埠班。1920年,黄绍昌、杨国露、彭辉油创办顽幼堂班,谌国泰等名角常在此搭班演出,活动于南昌、丰城、安义、奉新等地。此后,毛才、毛仁于1921年组建独城班,活跃于高安、樟树、丰城一带,1945年解散;傅国珍于1927年创办珠湖班;罗正等于1940年组建高沙班,1950年解散;洪炳、洪赖于1942年创办会上班,1958年解散;敖竹生于1941年创办白沙义乐堂,1950年解散。

      高安地方剧团是高安县人民政府于1950年10月以高安丝弦戏班顽幼堂班为基础组建而成的地方戏曲演出团体,1955年3月纳入国家计划管理,1968年10月解散,1972年又恢复。1978年3月,高安地方剧团改名为高安采茶剧团。1987年,有二级演员1人、三级演员6人、演奏员6人、编剧1人、作曲1人;四级演员、演奏员8人、舞台技术员1人。2005年,剧团改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定编40人。1986~2006年,共投排上演剧目113个,其中,大剧目82个,小剧目31个;排演小品、歌舞节目27个;演出3515场(年均167.30场);总收入329.70万元。其间,剧团自创戏剧、小品、歌舞等剧(节)目53个,其中,大剧目13个、小剧目15个、小品7个、歌舞节目18个。先后参加市级(地区)以上汇(调)演28次,参赛剧目48个,其中,自创剧(节)目29个。整理、改编、移植传统戏、历史戏、现代戏剧目200余个,至今保留的优秀剧目有《南瓜记》《孙成打酒》《罗帕宝》《春江月》《恩仇记》《哑女告状》《白兔记》《双玉蝉》《四九看妹》《断鸡》《游湖》等。剧团自成立以来,先后培养出黎花英、吴其多、漆正堂、彭金花、彭金城、鲜于文英、周洁冰、艾光明、李小宝、褚凤荣、饶华、马糯英、吴选秀、李高阳、况迪、席燕娟等一批优秀演员。剧团先后6次被评为宜春市(地、区)文化工作先进单位;2次被评为全省文化工作先进单位和“百团下农村、百戏送农民”先进单位。

      新中国成立后,高安民间班社解散后,民间业余剧团纷纷创办,如雨后春笋。规模、影响较大的剧团主要有:1950年成立的肖坊业余剧团、1956年成立的童家业余剧团和丝弦戏剧团,1958年成立的梅口业余剧团、1970年成立的灰埠业余剧团、1981年成立的谌前业余剧团、1982年成立的池头业余剧团、1990年成立的上湖乡农民业余剧团、2001年成立的彭金花艺术团等。

      2013年,高安有农村业余剧团12个,分布在上湖、灰埠、黄沙岗、新街、八景、独城、大城、龙潭等乡镇和筠阳街道。从事演出人员240余人,演出2000余场,新余、新建、上高、宜丰等地均有他们的演出足迹。

      高安采茶戏走过百年发展之路,涌现出众多优秀的表演艺术家,他们有的文武兼备、身怀绝技;有的唱做俱佳、声情并茂,把青春年华和聪明智慧都奉献给了曲艺事业,在高安采茶戏演艺史上流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代表人物有:

      杨九,著名小丑兼老旦。他酷爱戏曲,富于创新,踩矮桩花样繁多,变化无穷,创造出“梯柱推磨”“飞燕出洞”等高难动作。是剧团顶梁柱,有“杨九不到不开锣”之说。

      朱琪生,著名小生,号称“生角王”。青年时到南昌表演,即为戏班台柱。他表演的礼帽功、扇子功、台步功等均有独到之处,并创造出连续垫步走法,恰像人在空中飘。唱腔纯朴,动作矫健,刻画人物性格细腻准确。

谌国泰,著名小丑。少时玩灯彩即负盛名。后学丝弦戏,表情做功一流,诸多动作是青年演员的基本教材。他的眉毛、眼睛、胡子、脸上肌肉等都有其特殊的表演技能,还创造出踩矮桩下店门、用刀切皮鞋底、缝制皮鞋以及见酒壶发酒瘾等一整套绝妙表演。戏路甚宽,生、旦、净、丑均能表演。

      罗运憨,著名小丑。善于刻划各种人物,扮演《小保管上任》中的“尖尖钻”家喻户晓。多次主演电影电视剧,是20世纪高安采茶剧剧团第一人。

      彭金花,女,著名戏曲演员,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高安采茶戏代表性传承人。她主演《鸡怨》获首届中国民族文化博览会演出特别奖、第三届江西“玉茗花”戏剧节主演一等奖。唱腔优美,曾由省文艺学校编写成教材,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唱片社、江西人民广播电台联合录制《彭金花唱腔专集》合成磁带公开发行。

      彭金城,著名老生。20世纪90年代执导并主演传统戏《南瓜记》由中央电视台摄制成舞台艺术片;主演戏曲电视剧《孙成打酒》获全国第八届中国戏曲电视剧和第十四届“飞天奖”短篇戏曲电视剧大奖二等奖。主演传统戏《断鸡》参加首届中国民族文化博览会获“稀有剧种特别演出奖”。2008年主演戏曲电视剧《况钟明断十五贯》获全国戏曲电视剧“玉兰杯”大赛一等奖。

      褚凤荣,女,著名花旦,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高安采茶戏代表性传承人。主演《南瓜记》《断鸡》等数十台大型剧目均拍成光盘公开发行。1982年参加全国曲艺调演《张榜招亲》获文化部表演二等奖;2009年在江西省第八届“玉茗花”戏剧节演出《拐杖情》饰演奶娘获表演一等奖。

9215

袁河采茶戏

      也称宜春采茶戏,又叫袁河锣鼓戏,其前身是人们所熟知的三角班。采茶戏,是在采茶歌和采茶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袁河采茶戏除融入茶歌茶舞外,还吸收了灯彩表演和锣鼓经,因其演出时始终以锣鼓伴奏,故有“锣鼓戏”之称。明末已有演出,始盛于清同治年间,主要分布在袁州区所辖农村及邻近县城。而其前冠以“袁河”,表明这一剧种是“生”在袁河流经的地方。

      袁州自古就是油茶之乡。明正德年间(1506-1521),袁州就已大面积抚育油茶林。清末,每年向长沙、汉口等地销售茶油就达100余万斤。故此袁州茶歌、民歌丰富多彩,种类繁多。明正德《袁州府志》曾有“乐工舞师”、“旋乐之节奏一时观听者莫不称赞叹息的记载。明末清初,袁河采茶戏的表演形式是以当地采茶小调和乡土民歌,加上灯彩锣鼓节奏来演唱的。一般是一事一唱,一景一歌,见事唱事,见景唱情。如娶亲有闹房调,嫁女唱哭嫁调,做屋上梁有喝彩调,宗祠庙会唱祭祖歌等。起初的表演形式是一唱众和,即台上一名演员领唱,其他演员和乐师在演唱到每句句末时,和唱“啊荷”“哟哟”之类的帮腔。这种演唱、帮腔、锣鼓伴奏的形式,使曲调更婉转,节奏更鲜明,风格独具,气氛热烈,更具泥土的芳香,深受民间喜庆活动的欢迎。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追求也日益提高,不再满足于这种一唱一和的模式。于是民间好艺者试以袁河方言为舞台语言,以采茶小调配以外来的高腔和汉腔曲调,借鉴采茶灯中采茶舞的表演形式,加上评话说唱中群众喜爱的生活故事和传奇故事,伴以灯彩锣鼓经,逐步形成有小丑、小旦、小生角色的“三小戏”,人们简称为“三角班”。清道光十九年(1839),黄启街著《近事录真》载云:“采茶戏一名三角班……二旦一小花脸,所唱皆俚语淫调”。后随着剧情发展的需要,进而发展成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的袁河锣鼓戏。至清嘉庆年间(1796年至1820年),袁河锣鼓戏已有专业班进入城市,拥有自编剧目(如《李三保》、《挂红炮》等)和以高腔为主的袁河大班。咸丰年间(1851年至1861年)。袁河大班如雨后春笋般活跃于赣、湘两省。本省的万载、上高、分宜、新余、安福、吉安无不留下袁河锣鼓戏的足迹。

      从清咸丰元年(1851)至新中国建立后的1949年近百年中,宜春共建有18个采茶戏班。其中以“四秀班”、“财周班”“秋莲班”成立最早,只是这些戏班活动的时间不长,最长的也只有15年,短的仅四五载。唯辛亥革命前后,由施元才(人称义牙仔)、龙江源(人称春女俚)合掌或分掌的“德旺班”、“合胜班”、“雪美台”、“大胜班”、“荣福堂”、“青胜班”、“福寿班”名噪宜春、万载,持续演出时间较长。到三十年代末才日渐衰弱。

      袁河采茶戏可分为单台戏、耍戏和袍带戏三大类。其传统剧目知名者有173个。其中单台戏53个,对子耍戏59个,大戏35个,高腔戏26个。所谓“单台戏”,即用当地采茶小调式乡土民歌来进行表演的“独角戏”,基本腔调为一种四句三韵或隔句相韵的单台调,曲调可反复轮唱,多无故事情节,多为一种见物咏物,咏物抒情的曲艺形式,如《十二月花》、《十劝郎》、《十月怀胎》等。耍戏多反映下层人民生产生活中的事情,生活气息浓厚,有浓郁的地方色彩,语言生动,通俗易懂,表演夸张,活泼风趣,以喜剧居多。尤是小丑常以插科打诨的方式获以笑料,其语言诙谐调侃,虽有些庸俗淫语,但刻画生活中的恶婆、媒人、嫖客、赌徒、懒汉等人物的丑态常常入木三分,多为群众喜爱。其代表剧有《翻薯苗》、《卖花线》、《补背褡》《熊相公》、《懒婆娘》等。袍带第戏也称大戏,剧目多从明清白话小说《今古传奇》、《三言二拍》中摘录改编。其剧性复杂,故事传奇,艺术形象丰富多彩,其类型有四:一是才子佳人的婚姻戏。多是男女一见钟情,私订终身,后遭父母反对,拆散鸳鸯,后男的勤奋读书,赴京赶考,女的金钱相助,励志死守,最终金榜题名,夫妻团圆,皆大欢喜。如《乌金记》、《绣花瓶》、《柳英晒鞋》、《四美图》、《凤冠梦》等。二是大义凛然的清官戏。多是七品小官,不畏权贵,有胆有识,为民作主。如《十五贯》、《南瓜记》、《假报喜》、《打严嵩》等,三是争权夺位的宫廷戏,多以嫔妃争宠,嫡子夺位,明争暗斗,引起血雨腥风,如《九曲桥》、《国太回朝》、《包公误》等。四是因果报应的神仙戏,多宣扬恶有恶报,善有善报。如《仙人境》、《阴阳扇》、《白蛇传》等。

      袁河采茶戏的音乐,分为唱腔曲调和伴奏两部分,唱腔曲调有单台戏调、耍戏调、大戏专用调和高腔调四大类。单台戏和耍戏两类是专戏专曲,计有50余首,多是流传民间的风俗调,生活音调和灯彩调。其基本调式属六声音阶中的商、徵、羽三种。大戏专用调和高腔调的唱腔是一曲多用,按行当分类,以不行腔方法和其假嗓音而加以区别,逐步形成固定的唱腔调式,常用的有[一字调]、[河南板]、[南瓜记调]、[本调]、[北词调]等共20余首。其基本板式是起板——简板———转板,煞板。调式有六声音阶中的宫调式、徵调式两种。伴奏则以锣鼓贯穿全剧,伴奏乐器有班鼓、堂鼓、汉锣、小锣、云锣、钹等。常用的锣鼓点有[四六起板]、[小金钱]、[摆捶转起板]、[长捶]等,还有配合身段的[大金钱]、[各各斗]、[走换]、[勇锤]等。后随着丝弦戏的流传,袁河采茶戏吸他人之长,在伴奏中加入了笛子、二胡、高胡、小唢喇等乐器,形成半班。

      袁河采茶戏演出的节目,多为民间喜闻乐见的生活小戏,表现的多是下层人民的生活,因此深受群众喜爱。但因其表演粗俗,唱词语言淫俚,加之有的节目内容反映了对现实的不满,故一直被统治者所鄙视,甚至禁演。因此,袁河采茶戏从孕育期,形成期直至成熟期都是在农村这块土地上自生自灭式发展与提高。初始,其表演不着重于提炼加工为戏曲表演的程式动作,只是源于生活,还原生活,只不过动作略显夸张而已。随着演出经验的积累,行当的区分需要,于是在表演中慢慢形成了一定的规范模式,使人物一出场,观众就有曾相识之感,就能认清行当。再加上走南走北的演出,不断对各地戏班的观摩了解,于是在学习借鉴中相互融合,逐步改造和完善自己,最终形成了自己表演风格的手眼身法步,生旦净未丑各具一定的技艺。在传统三小耍戏的行当中,丑行的表演要领是“主头颈、夹肩蜂、硬于腰,蹲下身”,以显其灵巧多趣,舞蹈性强。表演时视情绪的需要,伴之以耸肩,动颈,摆臀部等动作,做到手活,脚活,颈活,腰子直“三活一直”。丑行的基本功有二:一为扇子功。丑行常用荷叶软边折纸扇,其技法有揉扇、翻扇、颤扇、转花扇等;二为矮步功。配合、手颈、腰等动作,以表现诙谐、风趣。旦行基本功名目繁多,常用步法有碎步、快步、慢步、方步、风流步等。指法多系兰花手,喜用丝绸手帕做戏;手袖常用的功法有抖袖、翻袖、折袖、扬袖,抓袖、摔袖等;身段有如“风摆柳”,眼神多用媚眼,以示其风流妖艳。开初的小生行没有细微的分行,许多戏多为丑行所代替,只有角色戏路之别,其主武小生,正路小生动作灵活潇洒,多用媚眼,脸露喜容,步态轻快。扇子有开式、闭式,追求唱腔的圆润,言词的爽朗、表情的秀媚;落魄小生多是穷途潦倒的人物,表演时,必须重阴郁,习慢步,精神拘谨,精神萎靡,念白低沉,唱重悲叹,一幅可怜的神情。净行和老生行的基本功和身段多学于湘剧。净行包括了俗说的“大花脸”与“二花脸”,净行中,有性格正直刚强、坚毅、勇猛者,如黑头包公;也有狡狯、谲诈、野蛮、残暴、呆傻等类型,如强盗、山大王之类,其表演动作大度、干净、有力;嗓门粗,短促。老生行也称“胡子生”。上有王帽老生,如皇帝,丞相、阁老;下有衷派老生,如渔翁、樵户等。常挂的胡子(也称髯口),有满口与三绺,颜色分青、麻、白,其表演手法有捋、夹、理、挑、托、甩等。

      袁河采茶戏的唱词多用五言,七言语体,也有十字句乐段。台词要求不是很规范,仅求“界段”清楚即可。语言多为本地方言土语,偶尔带点 “官话”博取笑料。剧情内容以各种民间传奇故事居多,随意性大,雷同性多,往往将单台戏或耍戏中的唱词唱段运用到剧目中去,只是更换时间,地点、人物的名字而已,此类戏目俗称“目标戏”(一说摹表戏)。袁河采茶戏的传承方式是师傅口传身导,手把手教学。学员主要要按自己的行当掌握步法,云手、手袖、扇巾等基本功,做到手势、眼神、身段、步法配合协调,讲究唱做并举。主要学会部分单台耍戏,重点学会“十八换”唱词,便可运用到部分戏目中去,故有所谓“十八换唱遍天下”之说。

      袁河锣鼓戏后期有一定影响的传承人叫施元才(1897—1974.10),艺名“义伢仔”,宜春彬江镇兴阳村施家人。从小随父习裁缝,十岁左右,投在著名袁河锣鼓戏艺人龙江源门下学艺,尽得其技,很快就崭露头角。20多岁就以掌班兼主角的身份,带班在万载、分宜、吉安、新余、峡江、高安、靖安、奉新、宜丰、上高等地巡演。由于施元才演技精湛,班内名角云集,道具戏装齐备,大得戏迷称道,“义伢仔”的名声也遍播城乡。施元才能演唱大小剧目上百个,其拿手戏有《打严嵩》《天保图》等。他既熟悉传统,又不拘泥于传统,能够取他人之长为已所用。他组建的“福寿班”一技独秀,历久不衰。解放后,在袁河锣鼓戏的改革创新活动中,他参与发掘,整理过数百个锣鼓戏的唱腔曲谱,为传统戏曲的传承与改革立下了汗马之功。他的儿子施国华子承父业,工小生,也是剧团的台柱之一。

      袁河采茶戏的发展和提高一直是在农村,农村的庙会或集市之中大都建有戏台,供班就演出。清嘉靖年间,袁河采茶戏进城市演出,不仅普通百姓爱看,就连当时朝廷的兵丁也互相和唱起来。民国前后,袁河采茶戏在民间十分盛行,先后建立了18个有名的戏班子。后随着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国民党反动派开展内战,各地物价飞涨,人民民不聊生,袁河采茶戏也日渐衰弱。解放前夕,唯一的一个“福寿班”也被迫散伙。

      宜春解放后,袁州采茶戏也得到了新生。1953年4月,政府以“福寿班”为基础,组成戏剧改革训练班。定袁河锣鼓戏为剧种,班址在城东交易所(今袁州影剧院处)。1954年,改名为宜春地方剧团。1956年转为地方国营,1958年,改名宜春县采茶剧团。招收了一批年龄在12—15岁的小学员进行系统培训,至1962年时,剧团演员年轻,功底好,生、旦、净、末、丑齐全。虽剧团此时转为集体所有制,但演员积极性高,演出剧目多,演出质量也高。“文化大革命”前夕,是剧团的黄金时期,先后到南昌、湖南、广东演出。所到之处均大受欢迎,场场爆满,各剧场留住不放。1968年8月,剧团遭解散,大部分演员被取消工资,下放劳动。1973年3月,下放人员逐步抽回,组成宜春县文艺工作团。1980年,演职员达84人,是剧团人数最多的一年,既演采茶戏,又演话剧。1985年4月,宜春县市合并,县采茶剧团改为市采茶剧团。7月,剧团撤消,历时33年。

      采茶剧团自成立至撤消,改编、移植和挖掘整理的传统戏有100多个,常演的有《玉兔记》《七姐下凡》,《梁山伯与祝英台》《断臂姻缘》等。创作现代戏共16个。其中以《红色游击队》、《红云潭》、《古金莲》、《金鸡寨》在群众中影响较大。《红色游击队》于1958年参加省戏曲会演,获创作和演出奖。《古金莲》取材于本地的真人真事,揭露了旧社会封建婚姻制度和反动军阀对劳动人民残酷欺诈的罪恶行径。此戏连演一个半月,场场爆满。1963年,曾选在宜春专区第二届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上演出,其后又参加省戏剧调演,均获好评。《红云潭》取材于修建全县最大水库“飞剑潭”的事迹,歌颂了党的正确领导和劳动人民的艰苦奋斗精神,演出效果良好。“文化大革命”中,上述两戏均诬称为反党反社会社会主义的毒草,作者也受到了批评和斗争,《金鸡寨》反映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风貌,1982年参加地区和省调演,获得奖励。在整理改编的剧目中,以《熊相公》最引人注目,1960年参加全省青年演员会演,获优秀节目奖,演员甘少林,乐手郭臻群获个人获。此剧于1963年选入《中国地方戏曲集成·江西卷》,1964年江西省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单行本。

      解放后,袁河采茶戏除专业剧团传承外,在农村自发性的业余剧团也不少。1950年,农村剧团逐渐恢复。1952年,全县各区普遍建立业余剧团,但大多数是三角班和花鼓班。1963年开始批判“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三角班大大减少,古装戏销声匿迹。粉碎四人帮以后,农村文化生活日渐活跃,古装戏重现舞台。1978年,下浦业余剧团就排练出了采茶戏《恩仇记》和《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农村演出50多场,深受群众喜爱。但后受电视的的影响,古装戏的市场逐日萎缩,采茶戏的发展受到一定影响。2010年7月,原县采茶剧团退休职员潘银子,为了抢救袁河采茶戏,私人投资几十万,组建明月艺术团,经常下乡巡演,并以袁州慈化北塘救人英雄翁婿王茂华,潭良才为原型,创作出了大型采茶戏《红士情歌》,在各地巡演,深受大众欢迎。

      2014年7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袁河锣鼓戏被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大江东去,波浪淘沙。在时代的变革中,袁河采茶戏通过演变,其表演程式,唱腔音乐,导演手法,化妆扮相,舞台美术等综合艺术早已经在向高安采茶戏、湖南花鼓戏,安徽黄梅戏,国粹京剧等剧种学习,在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嬗变中,袁河采茶戏早已“面目全非”,失去了原来自己特有的本色。随着文化多元化,人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多样化,喜爱采茶戏人们越来越少,戏迷也越来越老龄化。为此,开拓采茶戏的市场,传承采茶戏的重任急需能人担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我们相信,在袁州区域流传多年的袁河采茶戏,通过后人的不断努力,她的古腔古调一定会焕发青春绽放奇葩。

2187

瑞河采荼戏

      奉新戏剧活动源远流长,以清乾隆年间最盛,民国时期逐渐衰落。演出剧种大多是由外地传入,主要有瑞河戏、吴调、锣鼓戏、丝弦戏、京剧等。剧目多为传统历史神话剧,如《天官赐福》《关公招台》《白蛇传》《七姐下凡》等。

      瑞河采茶戏  又称瑞河锣鼓戏,是瑞河大班和瑞河锣鼓两者合流后的总称。瑞河采茶戏历史悠久,它反映丰厚的中国古典戏曲的内涵和底蕴,富于原生态的民间戏曲内容,保存大量真实的民间戏曲唱腔和戏文第一手资料。

      瑞河采茶戏起源有二说:一说是由弋阳腔分支而成。一说是起源于道教,由道场中的剧目繁衍而成。并受弋阳腔影响,最后形成高、昆、弹三大声腔,故又称三腔戏,其剧目有《目莲传》、《观音试卜》、《八仙得道》等。

瑞河大班,始于明万历年间,传说是从道教音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后来吸收了弋阳腔、昆山腔以及湖北汉剧的弹腔,由此而形成高、昆、弹三腔,又叫“三腔戏”,与江西的宁河、饶河、东河、袁河等赣江支流的大戏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大班戏的声腔为曲牌联套,一唱众和,拖腔部分加小锣伴奏。代表剧目主要有“四游”、“四传”,即《东游》《南游》《西游》《北游》;《目莲传》《岳飞传》《封神传》《水浒传》。大多是历史剧、神话戏。

      瑞河锣鼓,始于清初,是民间灯彩发展而成的。在奉新、高安一带,每逢春节、庙会,遇有较大喜庆之事,群众都要通过吉祥灯彩进行隆重庆祝,如龙灯、茶灯、船灯、狮子大子灯、板灯龙等。表演时边敲锣打鼓,边唱边舞,群众非常喜爱。随着灯彩表演的不断进化,在明末清初出现了茶灯戏,唱的是民间小调(亦称灯调)。先是由一旦角主演,叫“单台戏”,如《千家景》《单劝夫》《采桑》等。后来发展为一旦一丑表演,叫“对子戏”,如《小卖花》《下南京》《攀笋对花》等。至清乾隆年间,“对子戏”逐步发展成由小旦、小丑、婆子组成的“三脚戏”,如《打水西门》《撇芥菜》等。

      单台戏、对子戏、三脚戏演唱时都是用锣鼓伴奏,表演形式载歌载舞,故称锣鼓戏;又因其脱胎于民间灯彩,故群众又称它为灯戏,也叫短褂子戏。演出这类小戏的戏班叫做“戏班”或“锣鼓班”。

到了嘉庆年间,锣鼓班开始搬演大戏,脚色增到七至八个,有“七紧八松”之说;意为七个演出较紧,八人就宽松了。这种戏班称为“半班”。主要演出丁家戏、陈家戏、喻家戏等整本大戏。服装是长袍马褂、裙袄等,群众称作“长褂子戏”,又叫“采茶戏”。

      到了咸丰年间,随着记文戏的大量流入,锣鼓戏的声腔在小调的基础上,吸收了其他采茶戏的音调,产生了板腔,形成了“本调”,由于多为记文戏使用,故双称“记文调”。

      随着锣鼓戏的一度风行,大班戏逐渐失去了观众优势,大班戏的演员纷纷加入到锣鼓班来。由此,大班戏的优秀剧目、声腔、表演、服饰、脸谱均被锣鼓戏大量吸收,当年的“长褂子戏”也发展演“袍带戏”了。它们在清末民初的一段较长的时间相互影响,发生着水乳交融的关系,形成了含有锣鼓戏和大班戏的瑞河采茶戏。

      瑞河戏在清乾隆四十年(1776),就已流入奉新。至光绪年间,奉新成立的好几个戏班也都是以演瑞河戏为主。如规模较大的贵云班演的是瑞河大班戏,合庆班演的是瑞河锣鼓戏,还有采茶堂、同乐堂、以及业余性质的玩艺堂、呼拢班等戏班,有的唱三腔戏、有的唱采茶戏等。可见,瑞河戏在奉新历史悠久、流传甚广,是奉新演出的主要剧种。瑞河采茶戏不仅在高安、奉新扎根,还在上高、宜丰、万载、新余等地广泛流传。

      瑞河采茶戏曲分为小调、本调、高腔3部分。戏曲小调由民歌小调发展而成,短小抒情,有《卖花调》《织绫罗》《算命歌》等。本调由民间山歌、田歌、河歌、采茶歌等发展而成,并受黄梅戏、花鼓戏影响,主要曲牌有《锄棉花》《老本调》《余家喻》等。高腔来源于瑞河大班,有帮腔,常与本调结合使用,曲牌有《桂枝香》《孝顺歌》《哭皇天》等。

QQ图片20171124085028.jpg

      瑞河戏表演静则细腻,动则洒脱,且有许多特技,如“口内吐火”,“玩金蛇”、“耍箱”、“卷金丝被”等。

      瑞河采茶戏主要剧目有《乌江渡》、《卖花记》、《破肚记》、《胡魁卖人头》、《鸾凤钗》、《芦林会》、《小卖花》等。

      表演瑞河采茶戏的主要戏班有:

      云班:清光绪年间成立,班头是会埠东琴江家人,外号叫“四把式”,他起的是大班戏班,叫“三腔班”。有五六十人,生、旦、净、丑、杂各个行当齐全,并有不少名角。班头本人就很有名,武功、唱功、做功均佳。演唱的剧目主要有《玉皇天宫》《千秋镜》《水斗》等,除在奉新县内演出,还到邻县演出,属常年的专业戏班。

      合庆班:光绪年间成立。班头是罗市竹溪村罗来安(小丑名角)。安的是锣鼓戏班,有10余人。演出主要剧目有《白扇记》《粉妆楼》《珍珠塔》等。

      采茶班:光绪年间成立。班头是甘坊的彭老远。他起的是半专业的“呼拢班”。彭是个有名的艺人,除搭班演出外,还在当地教了不少徒弟。有演员六、七人。演出的主要剧目有《锄豆草》《借茶》等。

和腔堂:清末民初成立。班头是甘坊金洞张汉江。演出锣鼓戏,主要剧目《刘子英打虎》《过岭》《丁山分家》等。

      同乐堂:民国初期成立。班头是西塔的唐名贤,为半专业戏班。这个戏班的演员是唐梁栋、唐家璇名开、陈成谱、钟开发、钟秀英、蓝耀清、唐名香,他们均在大革命时期参加了红军,一面演出,一面干革命,倍受群众欢迎。

      宣传队:1949年11月,为了配合剿匪反霸、减租减息运动,成立中共奉新县委文艺宣传队。全队有41人,负责人黄木兰、王伟。戏剧组由王伟任组长兼导演。以瑞河锣鼓调为主。

      国营奉新县地方剧团:1957年3月成立,全团49人。设业务、演出、总务等3股,1960年8月抽调部分人员到地区采茶剧团,在县内招收10余名学员予以补充。1962年,挖掘出古老剧种瑞河戏,地区派调编剧、导演及音乐设计人员,10月又将流散民间之老艺人请进剧团,对瑞河戏剧目进行收集与整理,并参加地区汇报演出。1964年,剧团到湖南株州等地巡回演出。1968年11月,剧团撤销。

      奉新县剧团:1969年12月,县革委会组织一支文艺宣传人,配合“文革”进行宣传时成立。1972年5月,创作大型采茶戏《大路》及小戏《公路上》,1980年,为继承传统,挖掘瑞河戏,特将老艺人王尔之、皮金秀等人调回剧团,1985年7月,剧团撤销。

1771

万载花灯戏

      俗称:花鼓灯,亦称万载采茶戏、地方戏,源于当地民间花灯,是一个多姿多彩、载歌载舞、亦庄亦谐,富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地方古老剧种。

      一、渊源

      万载花灯戏的形成和发展历经了三个阶段:

      一是“灯戏”阶段。万载地方,古时大多数村落都有1至3支花灯队,因而有“没有花灯不成村”之说。明末清初,民间灯队跨乡串村,夜宿接灯人家,动乐坐唱,灯歌、山歌、小曲、小调,乡音俚曲,唱而出“戏”。

当时,恰逢大批赣南移民先后移居万载,带来了早期的“赣南采茶——灯戏”。渐与当地花灯小调、民歌融为一体,白天耍灯,晚上唱戏。清乾隆年间,万载的灯队已向“灯戏”形式迈进。如马步田北的龙家灯,仙源界岭的杂姓灯、双桥瓦窑的辛家灯,白良坑口的喻家灯,三兴闹坪的杂姓灯等,涌现了“一丑一旦”、“一生一旦”的“对子戏”或“全四旦”的歌舞节目。好些赣南流行的小曲,如《十打》、《十对》、《铜钱歌》、《闹五更》等,也在灯队中歌舞起来了。这种以“灯”带“戏”,不用舞台,只在平地演出的形式俗称“踩地老鼠”,是万载花灯戏形成的最初阶段。

      二是“三角班”阶段。据清道光六年《万载县志》载,乾隆壬寅十七年左右,万载高村进士李荣陛作灯戏绝句二首:“百戏同民自九重,筑场如砥演鱼龙;升平一例萧韶曲,瓦釜何曾羡鼓钟”。又曰:“弯角篱边取道来,农官腾箠牧童催;三时劳苦一旬戏,耕法频将诱稚孩”。

“灯戏”的兴起,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后在邻县“瑞河”、“袁河”等大班的影响下,万载的“灯戏”也发展成有小生、小旦、小丑的“三角班”。乾隆以后,“三角班”由平地演唱到登上临时搭制的草台演出,逐渐脱离灯彩,专演小戏,进入集镇,与当地流行的阳戏(提线木偶戏)、“瑞河”、“袁河”等大班争鸣斗妍。

      三是“半班”阶段。清末民初, 阳戏已在万载逐渐萧条,“瑞河”、“袁河”大班也日见衰落,唯有万载花灯戏由于所表现的内容多为底层人民的生活、劳动与爱情,为群众喜闻乐见,因而逐步发展成“半班”。行当由“三角班”发展为“八角头”,即老生、老旦、大花、小花(丑)、生巾(小生)、姬生(正旦)、烟花旦、彩旦。

      1914年起,万载城乡先后出现六七个专业花鼓灯班社。因万载花灯戏早期主要吸纳赣南“灯戏”,所以各班社供奉的戏神为赣南采茶戏老师傅“三伯公”。从此,开始演出故事情节较强的本戏,同时在声腔与表演等方面有很大发展,把灯歌、民歌、小调、赣南采茶融为一体,并将高安丝弦兼收并蓄,逐渐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深受群众喜爱的地方戏曲剧种。

      万载花灯戏的流传区域除万载本土外,还涉及湘赣边界周边地区。曾不仅在民间异常活跃,而且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一些班社配合革命斗争,编演文明戏,奔赴苏区慰问演出。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成立了国营专业剧团,剧团在编、导、演、音乐、舞美、灯光、音响、服装、道具等诸方面都得到很大的发展和提高。60多年来,剧团上演剧目200多台,自创本戏20多个,自创小戏50多个。有10多个剧目在历届省、市汇演中均载誉而归,有的由江西电视台实况转播,有的由省人民广播电台全剧录音播放。剧团除在本县演出外,其演出足迹,遍及上高、高安、奉新、安义、分宜、新余、樟树、丰城、南昌、德安、沙河、九江、庐山、宜春、靖安、铜鼓、宜丰、安福、莲花、永新、湘东、芦溪、上栗、萍乡以及湖南浏阳、醴陵、株州、茶陵、攸县等地。尤其是1980年排演的大型古装花灯戏《孟姜女》,进省城,上庐山,在省内外巡演,场场暴满,该剧累计演出400多场,创造了剧团单个剧目演出场数的最高纪录。

      1957年,经江西省文化局鉴定批准,报国家文化部备案,将万载花灯戏(时称“万载采茶戏”)列为全国33个补遗剧种之一。(见1957年3月号《戏曲研究》杂志《全国剧种初步统计补遗》一文和《全国剧种分布图》)。1979年10月,在挖掘、抢救古老剧种工作中,经省戏曲专家组调查鉴定,方正式定名为“万载花灯戏”。1980年10月,参加江西省古老剧种调演。1999年1月,万载花灯戏音乐入选中国ISBN中心首版《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江西卷》。2005年,万载花灯戏应邀派员赴重庆出席“中国花灯·秀山论坛”。2007年3月,万载花灯戏列入宜春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5月,列入江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特色

      万载花灯戏极富地方味和人情味,形成了鲜明的艺术风格。语言生动朴实,唱词通俗易懂,音乐旋律优美,表演载歌载舞,“歌、舞、技”三者并重,始终保持着灯彩歌舞的艺术形态。

      万载花灯戏的基本功,数“扇、帕、步”三功尤为重要。据老艺人传:“扇功圆成球,帕花要耍成红石榴。”按角色要求,小旦扇要圆,小丑扇要花,小生扇要活。帕功是旦角的主要基本功之一,视剧情需要,可耍成顶盘式、打伞式、飞碟式、旋转式等。步功有旦步、丑步、公子步之分。旦步包括正旦、花旦的碎步、磋步等。丑步主要是矮子步,分猴拳步、螃蟹步、蛤蟆步、扫脚步、下水步、上下岭步等等。公子步有文步、方步等多种。还有一些基本功曾成演艺绝招,如:《白林寺》中的撒稻草、耍板凳;《破伞记》中的耍伞;《芦茅渡》中的耍棍;《双卖纱》中的耍秤砣等等。武戏开打,融入了万载民间传统武术,十八般兵器,拆、扣、散打,经过提炼加工,逐步形成为花灯戏的“把子功”。

      万载花灯戏含“生、旦、净、末、丑”等行当。每个行当有“喜、怒、哀、乐、爱、恶、忧”之“七情之色”。每个角色以“手、眼、身、发、步”来塑造人物性格,表现内在情感。

      万载花灯戏的唱功主要含“气息、吐字、甩腔”三大基本功,讲究咬字清晰、不飘不倒、轻重有度、字正腔圆。唱腔采用自然发声,一律本嗓演唱,虽男女同腔同调,但要求声情并茂。念功亦分“方言、京白、韵白”三种,较注重韵形。

      在表演技巧上,讲究虚拟夸张,形象逼真。如传统剧目《数麻雀》,两位演员就是凭借规定情景,运用“假使”手法,利用花帕、彩扇,用以当箩、当筛、当瓢、当风车,通过歌舞,表现出筛米、舂米、车米等一系列稻谷加工的劳动过程。又如《喜拦轿》一剧,其主要道具是“花轿”,该花轿采取虚实结合的办法,制成“轿形伞状”,让演员入情入理地给“逼真”以生命和充分的根据。

      万载花灯戏音乐有“传统声腔”和“新腔”两大类。在传统声腔中又分为“花灯调、杂调、本调”三类。

花灯调类是花灯戏早期的曲调,多以民歌、灯调为主。它的“强弱强”三拍子等,节奏丰富,别具特色。

      杂调类琅琅上口,易于流行。是万载花灯戏唱腔曲牌中数量最多的部分,在花灯戏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如在《三伢子钓鱼》一戏中,为了表现三伢子天真、活泼、纯正、善良与机智勇敢,选用了杂调类中《十打》作为他的基调,曲牌中明快的节奏、跳跃的旋律较好地表现了该人物的性格。

      本调类分“普通调”和“平调”两种,系大戏的主要声腔,并向板腔体发展,分出了散板、原板、导板、慢板、简板、点板(清唱)、哭板等形式。万载花灯戏发展到后期,各行当逐渐分唱不同声腔,一般情况下,老生、旦角唱“普通调”,小生唱“平调”,花脸唱“大花调”等,曲调与板腔结合,大大丰富了唱腔。

      花灯戏新腔,是新中国成立后,县剧团专业作曲者在与演员的共同合作下,不但将以往仅能在灯队中专用的花灯歌腔加以发展,使其入戏,而且还把一些传统本戏和小戏声腔加以发展,使板式更为丰富。如:普通调原板、普通调快板、点板、清板、哭板、平调原板、平调快板、川调等,能适合剧情的需要和表现各种人物的喜、怒、哀、乐。

      万载花灯戏的传统唱腔中,衬字、衬词用得较多,形成了花灯戏音乐的特点之一。如《三伢仔钓鱼》中,衬字、衬词运用得比较普遍,这些衬字、衬词,对刻画人物性格、加强剧种特色都有一定的帮助。

      万载花灯戏的伴奏曲牌,主要分胡琴拉和唢呐吹两种。胡琴拉的曲牌有《闹京街》、《小桃红》、《小北门》、《八板头》等;唢呐吹的曲牌有《呱呱调》、《六指牌》、《出兵牌》、《得胜令》等。其曲牌是从当地民间音乐中吸收而来,在剧中以渲染剧情、制造气氛。

      万载花灯戏有自己的锣鼓经100多条,主要分“头类点”、“锣类点”和“闹台”三类。这些锣鼓经,是在民间灯彩锣鼓和民间吹打乐的基础上演变而来,同时也吸收京剧和其他剧种之精华,与声腔、曲牌融为一体,结合严谨、讲究对仗和起承转合,轻松活泼,乡土味浓厚,并采用音色较低的打击乐演奏,听来温柔舒适,协调和谐。

      万载花灯戏的伴奏乐器由最初的锣鼓、唢呐、二胡、笛子等,发展到后来的多种民族乐器,甚至还增添了西洋乐器和电声乐器。但总的说来,伴奏乐器大致分为打击乐和管弦乐两类。打击乐有:班鼓、堂鼓、梆子、大小锣、大小钹、小铛、云锣、飘锣、鋩锣、马锣、包锣、木鱼、碰铃、云板等。管弦乐有:竹笛、唢呐、笙、高胡、二胡、中胡、低胡、三弦、琵琶、扬琴、小提琴、大提琴、倍大提琴、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小号、中音号、长号等。电声乐器爵士鼓、电子琴、电吉它、电贝司等亦间也适当用于花灯戏伴奏中。

      万载花灯戏的舞美、服饰,简洁夸张,注重美感。人物脸谱,活泼自由,如小丑脸谱,视剧情不同,可画上蜻蜓、青蛙、蝴蝶、元宝、秤钩等不同图像,显得生动自然,幽默风趣。

      三、剧目

      万载花灯戏剧目有小曲、小戏、本戏和连台本戏四类。剧目来源一是自创,二是改编,三是移植。

      小曲曲目繁多,系灯戏阶段节目,内容简单,表演歌舞化。有《十盏花灯》、《十月插花》、《十月好唱祝英台》、《十打》、《十对》、《十杯酒》、《铜钱歌》、《四季景》等40多首。

      传统小戏有30多个,表现男女爱情的小戏有:如《数麻雀》、《耍金扇》、《白牡丹》、《二妹子算账》、《四伢子拜年》、《夫妻花鼓》、《张二妹看郎》等。反映劳动、生活的小戏有:《锄棉花》、《十调上坟》、《盘广货》、《看相》、《顶烛怕妻》、《戒洋烟》、《花姑过关》等。鞭挞伦理道德的小戏有:《卖苎纱》、《补碗》、《大小争夫》、《九龙杯》、《蠢子接姨》、《叫衣分赃》等。

      传统本戏源自民间故事和民间传奇,多反映人伦道德、善恶报应。剧目有:《善恶报》、《天理报》、《眼前报》、《乌鸦报》、《破伞记》、《卖水记》、《咬舌记》、《白宝记》、《大审》、《芦茅渡》、《情义冤仇》、《嫁嫂失妻》、《真鬼拿僧》等。

      连台本戏故事曲折、情节连贯,人物众多,大段的“点板”能打动观众的心。其剧目有:《店家会》(2本)、《清华寺》(3本)、《白林寺》(2本)、《蜘蛛观》(2本)、《白衣观》(2本)、《蔡鸣凤》(2本)、《四美图》(2本)等。

      新中国成立后,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11个。新编古装戏7个。新编现代戏23个。移植剧目有《孟姜女》、《四下河南》、《五女拜寿》、《爱情与商品》、《人生》、《慈母泪》等100多个。

      1956年,《以社为家》参加全省民间艺术汇演获剧本奖和演出奖。1958年,《争背篓》参加全省现代戏曲调演,获剧本奖和演出三等奖;省电台全剧录音播放。1973年,《实习报告》参加江西省戏曲调演。1976年,《蓝图新歌》参加江西省农业学大寨专题调演,省电台录音播放。1977年,《铁风岭》参加江西省纪念秋收起义50周年文艺调演,江西电视台实况转播。

      1980年,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数麻雀》、《双卖纱》,参加江西省古老剧种调演,省电台录音播放。其中《数麻雀》1984年获江西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文艺创作二等奖和中共宜春地委、行署颁发的首届宜春文学艺术一等奖。

      1986年,《三伢子钓鱼》参加江西省首届“玉茗花”戏剧节,获演出、导演、作曲三个二等奖、舞美装置奖和演员奖等6项奖励。1990年又获省文化厅颁发的自创剧目演出百场奖。

      2005年,《喜拦轿》参加第三届江西艺术节暨“丰城杯”第七届玉茗花戏剧节获剧目(综合)奖、作曲二等奖、编剧、导演两个三等奖、乐队伴奏奖优秀文艺作品奖。

      2009年,《阿哥归来》参加第四届江西艺术节(第八届江西省玉茗花戏剧节),获优秀剧目奖,舞美设计二等奖,编剧、导演三等奖和演员表演奖等7项奖励。

      2013年,《山水情缘》参加笫五届江西艺术节展演。

      此外,《放鸡》、《山绿苗壮》、《春归》、《追牛》、《大傻和二傻》、《绣女连哥》、《雾里人家》、《法官老吴》、《三伢子斗赌》等均在地(市)汇演中取得好成绩。

      四、班社

      据不完全统计,旧时万载民间共有各种不同类型的花灯戏班社(时称“花鼓灯班社”)30多个。万载花灯戏最早的专业性班社,是1914年康乐的高秉均在小北关组成的“鸿福堂”。尔后,1916年马步的王生发在四都里组成了“全福堂”;1928年茭湖的易花子在谢溪组成了“幸庆堂”。同时,还有新桥下汪锦松的“锦伢班”(即后期“鸿福堂”);马步龙成生的“顺利班”;双桥柳包元的“德胜班”(即后期“幸庆堂”);高城闻长庚的“合盛班”等都具一定的声誉和影响。此外,按其阵容、活动时间和演出地域范围,还有不少临时班,此类班社在农村按地域组班,仅利用过年过节、农闲之时演出一段时间;在城镇按工种组班,有爆竹业班、缝纫工班、泥工班、木工班等。如白良、三兴、万岁桥、芦洲、双桥、鹅峰、康乐等地就出现了不少象“林宝班”、“德业班”之类的季节性、业余性班社。

      剧团

    (一).专业剧团24-1.png

      万载县花灯戏剧团是县属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全县唯一专业戏曲表演团体,团址设万载县城王家山。其前身为1952年10月成立的万载县实验剧团,性质为民办公助。1956年6月转地方国营,改名为万载县地方剧团。1968年10月该团解散。1969年9月组建文艺宣传队。1972年2月成立万载县文艺工作团。1981年1月更名为万载县剧团,并将花灯戏确立为剧团的演出剧种,经多年实践,至1990年7月30日,方正式更名为万载县花灯戏剧团。

      该团1975年荣获全省“坚持文艺为工农兵服务,坚持上山下乡演出作出显著成绩”奖。1980年荣获省文化局颁发的“挖掘、抢救古老剧种作出贡献”奖。 1989年出席江西省专业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经验交流会,在大会上作《改革中求生存,前进中求发展》的典型发言。此外,该团曾于1990年度、1991年度、1992年度、2007年度先后多次被评为宜春地区(市)先进剧团、先进单位。

      该团的演出阵容自转地方国营起就较强大,兴盛期,演职员达63人。先后有22人次在全省汇演、调演中获奖;有37人次在全市(地区)汇演、调演中获奖;有10位演职员分别被江西省戏剧家协会、江西省戏曲音乐学会、江西省舞台美术学会吸纳为会员或当选为理事。1981年,有4名演员荣获宜春地区青年演员奖。1983年,有32名演职员由职工编制转为干部编制。1987年职称评聘后,该团先后有三级演员3人、三级演奏员4人、三级作曲1人、三级美术师1人、四级演员5人、四级演奏员3人、四级作曲1人和舞台技术员1人。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戏剧事业的不景气,不少演职员陆续调离。因此,1993年起,该团曾停演长达4年之久。1997年,县财政拨专款添置演出设备,得以恢复演出。

      2000年,为充实演出阵容,该团增编10人,在编人员由原有21人增至31人。2001年1月,万载县花灯戏剧团由财政差额补贴改财政全额拔款。2003年5月,为整合文化资源,该团并入万载县文化馆。2007年,恢复万载县花灯戏剧团,继续与县文化馆合暑办公,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机构级别、性质、编制不变。2013年,其在职人数32人,其中有中级职称15人、初级职称13人。

      该团曾于1982年建有办公、活动楼一栋、职工宿舍一栋,共1524.42平方米。1997年恢复正常演出后,该团逐年获得一些专项资金用来更新设备,因此,该团的灯光、音响、乐器、服装、道具及流动舞台车等演出设备较为俱全。

    (二)、业余剧团

      新中国成立后,万载农村业余剧团发展较快。1953年全县登记的业余剧团有43个,1957年增至151个。1982年,全县有9个业余剧团,全年演出265场次,观众达15万人次。1985年,全县业余剧团12个,演职员348名。较有名气的业余剧团有:1950年成立的潭埠陂田业余剧团、1951年成立的大桥业余剧团、1952年成立的黄茅业余剧团、1955年成立的株潭业余剧团、1978年成立的鹅峰田江剧团、1980年成立的马步泉塘业余剧团等。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电视的普及、文化娱乐项目的多样化,业余剧团逐渐萎缩。1990年后,全县仅存3个业余剧团。2013年,坚持演出的只有万载县民

间花灯戏剧团等。

      万载农村业余剧团较为注重剧目创作,如大桥业余剧团创作演出的《以社为家》、株潭的《差半斤》、黄茅的《追牛》、《争木匠》等,均在省、地(市)汇演中获奖。

      六、人物

      万载花灯戏的形成发展,凝聚着许许多多民间艺人及专业戏曲工作者的汗水和心血。不少人为之奋斗,贡献了毕生精力;不少人奋发成才,创造了卓著业绩。

      旧时花鼓灯班社时期,高秉均、汪锦松、张尚林、宋志甫、王生发、闻长庚、易花子、陆桂芳、龙成生、谢生牙、沈四妹等,曾为万载花灯戏的形成立下了不朽功绩。

      县专业剧团成立后,先后培养了龙玉英、张莲英、易莲英、郭桂英、曹元珍、李荷根、龙礼庚、赵曰祥、傅鑑林、蒋 玉、辛彩英、刘凤初、郭斌平、冯慧敏、熊敏茹、龙彩英、易光明、龙西平、辛增祥、巢梅仙、郭莲英、王蔷慧、黄英豪、易汉媛、韩小平、王开明、张 委、傅胜元等一大批主要优秀演员。同时,还先后培养了优秀编剧余一冈、优秀导演邱贵兴、优秀作曲黄毛牙、阮 笙、左仁吉、优秀舞美胡秉勇、优秀司鼓龙瑞生、优秀主弦曹仁青等。

      1980年,江西省文化局为余一冈、易定国、龙西平、黄毛牙、郭斌平、易光明、龙成生、沈四妹等8人颁发“积极从事花灯戏抢救、挖掘作出贡献奖”。

QQ图片20171124085609.jpg

      2010年,宜春市人民政府公布,龙西平、黄毛牙、王开明、傅胜元等4人,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万载花灯戏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万载花灯戏代表人物有:

      张尚林(1896—1976),花鼓灯班社时期名丑。他学形似形,装声象声。主演《小放牛》、《打花鼓》,在观众中有“看了《小放牛》,哥嫂炒菜忘放油;看了《打花鼓》,青褂剪块花布补”之说。有过硬的腰功和颈功以及耍扇、耍伞、耍帽等绝活。曾受聘为县专业剧团教戏,传授了《看相》等10多个花灯戏传统节目。

      宋志甫(1896—1969),攻须生和花脸;编、导、演全能;系花鼓灯班社到专业剧团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万载地方曲调集》均由他范唱定谱。曾获宜春地区老艺人劳绩奖。万载县第二、三届政协常委和第五、六届县人民代表和县人民委员会委员。

      余一冈(1923—2007),万载花灯戏编导、专家。代表作有《三伢子钓鱼》等10多个剧目,并在省、市汇演中屡屡获奖。在挖掘整理万载花灯戏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主笔编纂了《万载县戏曲普查资料汇编》。系江西省戏剧家协会会员。

      郭斌平(1945年生),当家花旦、台柱子。机敏、伶俐,嗓音甜美。主演《数麻雀》、《春归》、《孟姜女》等,多次在省、市汇演中获奖。 系江西省戏剧家协会会员。万载县第四届政协常委。

冯慧敏(1946年生),三级演员。当家文武小生,台柱子,亦饰须生,兼导演。唱做念打,样样得手。主演《双卖纱》、《法官老吴》等,多次在省、市汇演中获奖。

      龙彩英(1948年生),当家青衣,台柱子。亦饰花旦、老旦。端庄、细腻, 人物刻划准确 。主演《四下河南》、《双卖纱》、《大傻与二傻》等,多次在省、市汇演中获奖。系万载县第七、八届人大常委。

      熊敏茹(1950年生),三级演员。当家小生,台柱子。亦饰老旦、彩旦和娃娃生,洒脱、放开,戏路宽广。主演《孟姜女》、《慈母泪》、《三伢子钓鱼》等,多次在省、市汇演中获奖。系江西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政协万载县第五、六届常委;万载县第十届人大常委。

      易光明(1948年生),当家老生、花脸,台柱子。亦饰丑角、生巾。庄稳、霸台,嗓音洪亮。主演《双卖纱》、《兰图新歌》、《四下河南》等,多次在省、市汇演中获奖。 系江西省戏剧家协会会员。

      黄毛牙(1954年生),三级作曲。万载花灯戏音乐专家。曾为《双卖纱》、《三伢子钓鱼》等30多个剧目作曲,并多次获奖。主编的《万载花灯戏音乐》入选《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江西卷》。论文《万载花灯戏音乐特征分析》在省刊发表。系江西省戏曲音乐学会会员。

      傅胜元(1966年生), 馆员,当家小丑,亦饰老生,台柱子。曾在《三伢子钓鱼》、《喜拦轿》、《山水情缘》中饰丑角,多次在省、市汇演中获奖。2013年,参加笫五届江西艺术节,评为民营文艺表演团体首届“十大名角” 之一。 

2390

万载得胜鼓

      民间器乐曲——万载得胜鼓,是民间唢呐曲牌与民间锣鼓经有机结合的杰出代表,已在民间流传上千年,在宜春乃至江西独树一帜,极富地方特色,节奏明快、旋律优美、气势非凡,深受百姓喜爱。

      据得胜鼓第9代传承人张芳翼(1910~2007)介绍,万载得胜鼓取材于唐朝平定“安史之乱”的历史故事:775年,安禄山同部将史思明在范阳发动叛乱,安禄山在洛阳自封皇帝,在登上25-1.png皇帝宝座之后,出兵攻打潼关,与唐将哥舒翰交战,哥舒翰兵败,唐明皇李隆基被迫出逃四川,后来唐王朝重新部署,重用郭子仪等武将,一举平定安史之乱,将士们凯旋而归。得胜鼓以此为历史背景,唢呐曲牌和锣鼓经形象地表现古代将士出征、交战、凯旋、庆功等内容,整个器乐曲分为9个乐段,表现请战、四将、二将、皇帝登台、游兵、下战、进城、登台退位、大小圆台等情景。它因用民间唢呐、长号和民间锣鼓以吹打乐形式反映古代将士鏖战获胜的壮观盛况,故取名为得胜鼓。

      其演奏乐器主要有:大禁鼓、大腰鼓、战鼓、花鼓、云鼓、班鼓或梆子(俗称箸子)、正副钹、大锣、小锣、云锣、大钹、唢呐(上、下手)、长筒号。传统乐队编制由6~10人组成,大体分工如下:司鼓2人(1人演奏大禁鼓、战鼓;1人演奏花鼓、云鼓、梆子)。大锣1人(兼演奏腰锣)。正副钹2人(兼演奏大钹)。小锣1人兼司云锣。上、下手唢呐2人兼司长筒号。

      乐曲的引子先擂禁鼓三通,长筒号、腰锣齐鸣,唢呐依次演奏出《牌面》(出兵牌)、《大开门》、《急三枪》、《长牌》、《进城牌》、《得胜令》;锣鼓演奏出《长换》、《短换》、《急急风》、《上架子》、《三阴三阳》等曲牌和下战锣鼓乐段。其艺术特征十分鲜明:唢呐运用独特的单指抖音技巧,摹仿战马嘶叫,形象逼真传神;锣鼓运用节拍、节奏、旋律、调式、音色、力度、速度的大幅变化,表现将士请战、四将二将点兵、皇帝登台下令、将士出征游兵、两军对峙下战、交战取胜进城、皇帝退位与将士共贺胜利等内容。唢呐与锣鼓同步结合,小打行云流水、欢快流畅,大打气势磅礴、庄重热烈,禁鼓、战鼓重击铿锵有力,场面非常壮观,震撼人心。

      得胜鼓演奏活动是万载民俗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项目之一,也是当地民众文化娱乐的主要形式之一。在民间,凡娶亲嫁女、生日祝寿、楼宇落成、开业庆典、欢庆佳节及其他纪念活动,无不请民间艺人演奏得胜鼓以平添祥瑞喜庆氛围。

QQ图片20171124090805.jpg

      万载得胜鼓乐队鼎盛时期有50多支,活动范围主要分布在潭埠、株潭、黄茅、岭东、双桥等乡镇以及周边袁州区部分地方,群众基础十分扎实。由于时代的变迁,演奏队伍呈减少趋势,一些乐班演奏人员已青黄不接。现存乐班中,真正能完整保存得胜鼓传统风格的要数潭埠镇潭埠村得胜鼓乐班。该乐班属于家族式传承,其张氏家族是明清时期从赣南迁入万载潭埠,并一直从事得胜鼓演奏活动,第9代传承人张芳翼(客籍)老艺人出身唢呐世家,其祖父张甘妹、父亲张端牙不仅是出色的唢呐手,又是多才多艺的鼓手,他们世代居住在潭埠镇,由于生活艰辛,他们以吹唢呐谋生,世代相传,在漫长的唢呐演奏和打击演奏活动中,把前辈早期的客家吹打乐与万载当地的民间吹打乐兼收并蓄,借鉴戏曲的唢呐曲牌和锣鼓经,融会贯通,对万载得胜鼓演奏风格的成熟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QQ图片20171124090818.jpg

      近年来,万载县文化部门不断帮助乐班更新乐器、添置演出服装,组织专业人员对民间得胜鼓乐班进行业务指导,举办学习培训,并深入乡村认真做好得胜鼓普查工作,收集整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对其曲牌进行了记录整理,建立了专门档案。同时,万载县组织业务骨干和专家指导县文化馆得胜鼓乐队在继承传统得胜鼓演奏风格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在保留原有精华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二胡、弹拔、低音等乐器,使整个乐曲增添了色彩,从而又丰富了乐曲的气氛。另外,扩大了演奏队伍,使其演奏更加流畅,气势更加雄浑,表演效果更加精彩。并以图片展览、非遗陈列、举办“中华神韵”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国摄影大赛为平台,以中国教育电视台等重要媒体为载体,举办万载得胜鼓宣传推介活动,把得胜鼓打造成万载县的一张文化名片,为提升万载知名度产生了积极影响。20世纪90年代,万载得胜鼓入选《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江西卷》,并多次参加全市调演活动,获得广泛好评。1993年在宜春地区“特色文化”展演中,万载得胜鼓一举夺冠,荣获编排奖和演奏奖;2002年全市首届艺术节和全省音乐舞蹈艺术节上,又旗开得胜,连连获奖,赢得了观众阵阵掌声,并得到了省内外艺术家的一致赞赏。2006年,潭埠镇潭埠村得胜鼓乐班在宜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中荣获一等奖。2008年6月,万载得胜鼓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2009年,万载得胜鼓在婺源参加全国民间鼓舞鼓乐大赛,荣获全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并荣获宜春市宣传文化特别贡献奖,重新绽放出耀眼的光彩。

3305

宜春仰山栖隐禅寺

      仰山栖隐禅寺坐落于宜春市城区西南20公里的洪江乡东南村殿上仰山集云峰下,是禅宗“五家七宗”之一沩仰宗的祖庭。耸峙于殿上西北的集云峰海拔1034米,宜春著名八景之一的“仰山积雪”即在此,峰顶有葛仙丹池遗迹。仰山水自西而东流过殿上南缘,汇入古庙河。仰山水在殿上以西的飞水崖跌落为瀑布及深潭,即著名“雪谷飞瀑”及“雪谷潭”。寺宇地处于群山环抱的山谷之中,南面有白云山,东面有书堂山,西北为集云峰、狮子峰,古人称其形为“莲花盆”,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

      仰山栖隐禅寺的开山祖师为慧寂禅师。慧寂禅师系百丈怀海禅师门下高足沩山灵祐禅师的弟子。唐会昌五年,慧寂禅师由郴州王莽山行脚至袁州城南的仰山,在集云峰下一处幽谷中停下脚步。由此环顾四周,但见山峰环峙,由近而远层层叠叠,形似莲花,谓之“莲花盆”,是禅隐修真的好地方,于是在此诛茅立庵。大中年间,慧寂即此聚徒说法,构建寺宇,一时学禅证道者龙从雨聚。江西观察使韦宙上闻于朝,宣宗赐其道场名“栖隐寺”。

QQ图片20171123173002.jpg

      宋初,仰山栖隐寺奉敕改称“太平兴国寺”。由于沩仰宗失传,太平兴国寺由原来师资相承的所谓“子孙丛林”改为“十方选贤住持院”,遴请各方高僧大德驻锡,如曹洞宗袁州仰山禅师、云门宗了元佛印禅师、黄龙宗仰山行伟禅师等先后住持太平兴国寺。著名的石霜楚圆禅师亦禅隐寺中,后住长沙石霜,重振临济宗风。他的两位高足弟子杨岐方会禅师(袁州区人)、黄龙慧南禅师分别开创了临济宗的两个支派,即“杨岐宗”、“黄龙宗”,世与“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合称“五家七宗”。其时,太平兴国寺被称为“江右名刹”,黄庭坚、范成大、辛弃疾、赵汝鐩、朱熹等名噪一时的文坛巨匠都曾慕名过寺造访,朱熹还曾在寺中的四藤阁设席讲学。

      元初,佛鉴希陵禅师住持太平兴国寺。希陵是元代著名高僧,元世祖忽必烈曾召见讲经,赐号“佛鉴禅师”。25-1.png成宗又赐号“大圆”,诏住径山,再迁袁州仰山太平兴国寺。大德七年冬(约1304),太平兴国寺毁于一场大火。希陵禅师立下宏愿,矢志重建寺宇。于是数年之间冰涉暑步,募化四方。各地信善感其诚,“输币荐货者川至”。寺灾八年之后,即皇庆元年(1312),寺宇落成,有殿、阁、楼、亭、堂、祠等各类建筑二十八座,雕梁画栋、斗拱飞檐,“广员倍于旧而加美焉”,并在州城南门外新建一座“栖隐禅院”。于是,有司上闻于朝廷,元仁宗赐额“大仰山太平兴国禅寺”,赐希陵加号“慧照”,且命朝廷大臣程钜夫撰写《大仰山重建太平兴国禅寺碑》,赵孟頫执笔书丹,勒石立碑于寺内。

      到了明代,太平兴国寺数经废兴,寺院规模渐渐衰敝,亦未闻高僧往来卓锡。

      清初,部分东林党人及明朝遗民不愿臣服于清廷,遁入仰山及周边山区隐居,其中不少人削发为僧遁入佛门,包括太平兴国寺在内的仰山大小寺院梵呗敲唱,晨钟暮鼓,一派中兴景象。康熙初年,临济宗三十四世闲云定禅师住锡太平兴国寺弘法。而最晚在雍正初年,曹洞宗三十三世僧人亦居仰山弘法。其时,仰山有太平兴国寺、西林寺、宝珠寺、大仰寺、祥隆寺、獭径寺等多座寺院。僧人寂化后葬于周围山中,形成了多处塔林。其中殿上西北网形里塔林系太平兴国寺临济宗僧人墓葬,殿上东北虎形里塔林及东南人形里塔林为曹洞宗僧人墓葬。已发现的仰山各处墓塔,数量超过了一百座,绝大多数为清朝康熙至道光年间的遗存。据考证,自临济宗三十四世闲云定禅师始,临济宗在太平兴国寺至少传衍了八世;而曹洞宗在仰山的传承,也至少有七世。

      道光十一年(1813),太平兴国寺再次重建,改额“兴国古寺”,分为上、下两殿。上殿为大雄宝殿,西厢有僧寮八间,东侧为厨房及斋堂,总面积约五百平方米。清末民初,仰山兴国古寺香火寥落。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已无僧人居住。土地改革时,寺院改作民居,分给村民居住。1980年冬,兴国古寺被村民拆毁,所得木料被变卖,寺前仅存两株银杏树。仰山水中一尊用以承负石碑的石赑屃,为寺院中旧物。

      1987年,慧寂禅师墓塔、塔背冲及塔窝里宋代僧人墓塔,以及网形、虎形、人形、猪形等多处仰山僧人墓塔,统称“仰山墓塔群”,被江西省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嗣后,海内外禅宗文化研究学者、僧俗信众以及新闻25-2.png媒体纷至沓来,探访凭吊往昔高僧硕德遗迹。进入21世纪后,作为开发宜春明月山温泉风景区文化旅游资源的一项重要举措,重建沩仰宗祖庭仰山栖隐禅寺顺利启动,时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云居山真如寺及靖安宝峰寺方丈的一诚大师,作为沩仰宗第十世接法弟子,发愿恢复祖庭、重振宗风。2004年8月,修复仰山慧寂禅师妙光塔暨重建塔院工程动工,上海翰森集团董事长黄新根捐资200万元,历时三个多月竣工。11月18日,举行落成纪念大法会,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大师、香港著名佛教领袖圣一大师等众多海内外高僧尊宿莅临法会。            2005年春,一诚大师派其剃度兼接法弟子、沩仰宗第十一代传人养航法师前来主持修复仰山栖隐禅寺的各项工作。4月12日,宜春市政府举行仪式,聘请养航法师为仰山栖隐禅寺住持。5月15日,养航法师率众僧正式晋院入住仰山,修复工作随即展开。2011年9月10日,仰山栖隐禅寺落成,来自国内外的高僧及佛教信众等各界人士一万余人参加了开光典礼。

      新建后的仰山栖隐禅寺工程先后投入1亿多元,占地400余亩。寺院空间开阔宏大,建筑高低错落有致,主要有大雄宝殿、天王殿、山门殿、伽蓝殿、观音殿、祖师殿、钟楼、鼓楼、虚怀楼、藏经楼、聚贤阁、弘法堂、禅堂、祖堂、斋堂、方丈室、云水寮、万佛窟、广场、放生池等,整体风格为明清建筑样式,青瓦黄墙,与四周幽静竹林环抱的自然山水融为一体。重要历史文物有:

      仰山慧寂禅师塔 在寺东北塔坪里。慧寂禅师晚年迁居家乡韶州东平山,于唐中和三年(883)圆寂。法嗣光涌禅师迁灵骨归仰山,建舍利塔。大顺二年(891),敕谥“通智大师”,塔名“妙光之塔”。塔体在1973年改土造田时被拆除,仅留六角形金刚宝座,地宫尚存。2004年8月,重建仰山慧寂禅师舍利塔及塔院。舍利塔采用与原石相似的芝麻白花岗石修葺,平面呈六角形,在台基上施金刚宝座,竹节式角柱间圭角,上下枭与枋雕刻变体莲瓣纹。塔身内空,外部砌高柱础与角柱、地栿、封板、额枋,其上叠涩二层素平檐枋承托双层六角形腰檐,攒尖顶盖如伞状,腰檐之间以覆莲纹扁鼓形盘相隔,形成三层密檐式。刹较高,由仰莲纹钵式座、受花、相轮、宝珠和莲蕾形宝顶组成,通高4.80米。加固了地宫。塔面碑文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大师书丹“仰山慧寂大通禅师舍利之塔”,钤阳文篆书“一诚”法号名章。拜亭为白花岗石造,平面呈六角形,地表以下为块石与混钢筑厚1.6米的基座,亭内地面原石原样铺作。六棱通柱,双层莲瓣纹础,柱间五面砌封石板,正面设门,浮雕缠枝宝相花角替,踏步三级,内外相通。上部为额枋、普柏枋、斗栱、檐枋,额梁浮雕莲瓣图案。亭盖六坡攒尖挑檐,雕琢华头筒瓦,角饰圆雕夔龙首,刹以莲瓣纹覆盆座上冠宝顶。亭内顶部,为三层平斜梁盘旋承载六面形藻井,中悬变体莲蕾垂柱。该亭通高11.80米,对角6米,每面阔3米。塔院占地4000平方米,台地分三层,上层慧寂禅师塔居中,拜亭前为大青石香案,左右大青石高座宫式灯。石筑罗围高大,正中竖慧寂行状碑,两旁为功德与重建碑记。台地弧出,砌花岗石钩栏,栏板雕刻吉祥海云相与荷露清香图案。左右踏垛上下;中层两厢为斋堂,中间广场立大青石雕鼎式大香炉;下层中道建踏步桥,袤31米,广8米,分四层64级,在每层之间设中级板,以作间歇。两侧钩栏沿桥而上,伸展至二层台沿转摺斋堂后墙收砌。桥端左侧为寮房,前设院门,周砌围墙。

QQ图片20171123173032.jpg

      宋代佚名禅师塔 在塔窝里。六角形须弥座,上下枋雕饰莲瓣纹,束腰素面。塔身圆柱状,正面为壶门,周身环饰乳钉四列,由下而上分别为13、11、12、13枚,计49枚。上部残存六瓣变体仰莲式盖,刹已遗失,残高1.46米。拜亭为花岗石四方形,素面须弥座基台,四角立柱及柱础为六棱形,三面均用条石砌封,南面开门,上施额栏。檐梁上座斗承托八条架梁向外辐射。正中雕饰莲瓣瓜柱。月梁平底弧肩,两端施平斗迭于檐梁之上。攒尖顶,每面石板榫卯相扣,四脊端饰圆雕龙首。顶部高方座再施仰莲纹受花、扁鼓形宝珠。通高4.14米。月梁下纵刻铭文“绍□(兴)十二年岁次壬戌八月□右□□□讳□二十四……”等字,北面额枋还有“南康石匠吴□”刻记。该拜亭于1987年进行了局部维修。

      闲云定禅师塔 在网形里。塔呈六角三层重檐亭阁式。两层基台,塔身施六棱柱与同形础,每面砌石板、地木伏、额枋,檐梁饰莲瓣纹。每层腰檐之间砌0.43与0.44米的素面石板。顶盖为六坡伞状,其上冠露盘,宝珠刹。通高2.88米。塔前立圆首方趺石碑一通,刊刻:“中兴仰山第二代传临济正宗三十五世上闲下云定禅师之塔位”,左为“皇清康熙庚午岁次仲夏月吉旦”,右为“两序披剃徒、徒孙、曾孙”等23名僧侣的法号与辈份文字。

QQ图片20171123173042.jpg

      志朗和尚塔 在网形里。塔作六角形。金刚座每面浮雕瑞兽和莲瓣纹,塔身正面设假壶门于仰莲纹上,门额书刻“极乐国”。背面及左右封板分别雕刻犀牛望月、奔月等图案。宝盖六角高脊,冠以六角形覆钵、露盘和凸字形顶。通高1.58米。志朗和尚为仰山太平兴国寺住持,圆寂后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建塔立铭,碑文为其同门临济三十八世僧人、原南泉山慈化寺方丈达拳所撰,记述了志朗和尚生平以及临济宗在仰山传嗣情况,是一方颇具史料价值的碑刻。

6438

袁州慈化禅寺

      坐落于袁州区慈化镇集镇西南隅,距宜春市城区75公里。因明太祖朱元璋曾经为慈化寺御笔题额“天下第一禅林”,故有“天下大慈化”的美誉。

      南宋普庵印肃禅师创建,乾道二年(1166)正月动工兴建,乾道四年(1168)十二月落成,名“南泉慈化寺”。

      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1292)春,慈化寺遭遇火灾延烧殆尽,正叟绍忠禅师主持再建寺宇。元贞元年(1295),普庵五世法孙明照慈昱禅师奉敕继任慈化寺住持,续建梵宇。26-1.png大德四年(1300)春,慈化寺再遭火灾。翌年,明照慈昱禅师赴京觐见元成宗,钦奉敕命重建“大慈化禅寺”,大兴土木,历时十余年。建有普光明殿、无量寿殿、五如来殿、四天王殿、雨华堂、达本堂、方丈室、钟鼓二楼、天轮殿、地轮殿、选佛场、旃檀林、藏经阁、库院、东西二十四寮、四关(东曰朝宗、西曰西来、南曰南泉、北曰拱北)、大小圆堂、东西二山门、东西二庵、观心堂、圆通阁、桂轮堂、香林书院、四斋阁、日月二台、倒栽柏亭等,开清水河,建东西清水河庙,立石塔二座,东西两庑廊楹千数,整个工程计70余项,耗费巨大。寺宇布局规整,规模宏伟,占地数百亩,纳僧盈千,前来礼佛行香者络绎于途。至正二年(1342),住持妙愈增建长库,改立南泉、拱北、朝宗三关,建德星堂、慈氏阁、四斋阁、库院。

      明代洪武十八年(1385),太祖朱元璋赐建龙亭、阙牌,并在阙牌御书“天下第一禅林”,后世谓“天下大慈化”即本于此。宣德元年(1426),慈化寺罹火灾,龙亭、阙牌被毁。宣德五年(1430),寺僧真奎赴京,奏准复建龙亭、阙牌。正统十年(1445),英宗赐额“南泉山大护国慈化禅寺”。成化二年(1466),宪宗又赐额“广慈护国大慈化禅寺”。成化三年(1467)十月初六日,慈化寺罹火灾,殿宇、僧寮、雨华堂、万佛阁、御牌、御书阁等主要建筑被毁。弘治八年(1495),寺僧募捐重建慈化寺,至弘治十七年(1504)告成,建有莲沼池、敕赐坊、普光明殿、定光殿、禁钟亭、藏经阁、雨华堂、达本堂、英雅堂、库院、斋阁、僧寮、方丈室、观心堂、东庵、宿觉坊、笑问坊、桂林书院、耆宿书院、月台、桂堂、宏明阁、施主寮等建筑,规模虽盛,然颇逊于前。万历四十四年(1616),寺僧闻秀赴京奏请藏经,敕赐藏经678函,拨袁州府四县三年赋税银重修藏经阁,新建积善堂,增建僧寮、东斋堂、西荤堂,重修东西二十四寮。

      清初,慈化寺历经战乱,毁坏殆尽。康熙三十一(1692)年,重建寺宇,建有山门、二浮屠、普光明殿、定光殿、藏经阁、雨华堂、方丈室、库院、僧寮等,但规模不及往昔的十分之一。乾隆二十年(1755),寺僧明远募修。嘉庆初,重修大殿、东五寮、秀林堂。26-2.png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慈化是宜春、萍北苏维埃运动的中心区域。1930年3月18日,中共宜春临时县委在慈化寺山门广场召开了暴动大会,慈化区苏维埃政府驻慈化寺。8月,红一军团攻打湖南浏阳文家市,慈化寺成为红军后方医院驻地。1933年10月,进攻慈化苏区的国民党军拆毁慈化寺殿宇,用于修建碉堡,仅存山门、普庵正殿、万佛阁、雨华堂、西寮及东七寮。1940年,寺僧黄和尚商请乡绅、富豪、族会,重修了万佛阁、雨华堂,金饰佛像。稍后,寺僧李和尚又对殿宇进行了小规模维修。

    1949年解放初,慈化寺仅存山门、普光明殿、无量佛殿、东七寮、定光灵瑞塔、圆通阁等建筑,为慈化粮管所占用,佛像被毁。又改东七寮为光荣敬老院。嗣后,在西寮、东寮旧址先后建起慈化中学、金化林场、花炮厂、农机站等。

  “文化大革命”期间,圆通阁、普庵定光塔等建筑被毁,部分珍贵文物散失。

1984年1月,慈化寺被列为宜春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6月,当地政府开始慈化寺修复工作,先后修复建筑面积2300平方米、天龙岩寺200平方米、观音阁1200平方米,共计3700平方米。1998年12月25日,慈化寺正式开放,陆续有僧人入住寺中。  

      2004年6月1日,慈化寺移交袁州区佛教协会。至2004年10月,共有僧人10余人,住持为妙安法师。嗣后,慈化禅寺重建工程全面展开。2006年2月,重修大雄宝殿。2008年1月,大雄宝殿落成。2012年3月15日,举行慈化禅寺万佛楼重建奠基法会。

QQ图片20171123171708.jpg 

      寺院现存普光明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殿四大殿,及僧房、客房等建筑。此外,《敕赐南泉山定谱》一、二卷、《普祖灵验记》、《释迦如来密行化迹全谱》、《普庵手书加颂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禁钟(鼻涕钟)、千人锅等文物尚存。

      鼻涕钟 藏慈化禅寺内。南宋时萍乡县田心李昭文铸施。铁质,上铸龙形悬耳,花口,腔阔。外表饰大方块线格及凸宽带纹。通高1.35米、口径1.30米,重约千斤。

千人锅 在慈化寺内。铁质,深腹盆形,折沿外侈,平底,外壁铸凸旋纹一周。高0.85米、口径1.94米、沿宽0.13米,重约500斤,属寺内宋时遗物。

3564

靖安宝峰寺

      坐落于靖安县城以北50华里的宝峰镇宝珠峰下、泐潭之滨。初名泐潭寺,唐天宝年间始建,因其地处泐潭之滨得名;又因为寺建在石门山内,又有“石门古刹”之称。唐大中四年(850)宣宗赐“宝峰”匾额,遂易名“宝峰寺”,沿用至今。宝峰寺周围层峦叠嶂,危崖壁立,树木葱茏,山川回合。寺后七岭奔来,左右两峰环抱,俗称“九龙聚会”之地,气势灵奇,环境清幽。大约在唐代天宝年间(742~756),水潦和尚偕师弟道通自钟陵开元寺(今南昌佑民寺)游方至此,“见诸峰蜿若龙蟠者,爱而筑室居之”,此即泐潭寺的前身。被称为“南天八祖”的马祖道一禅师曾两到宝峰:唐贞元元年(785),马祖与众徒同游宝峰,陶醉其中,乐而忘返;贞元四年(788)正月,马祖再登石门宝峰,悠游山水之间,见“沿壑平旷,顾而乐之”,并告诉随行弟子将宝峰作为归葬之地。27-1.png马祖回到钟陵开元寺后不久即圆寂,弟子们依其临终嘱咐,归骨建塔于此。会昌年间,塔毁。宪宗元和八年(813),敕谥马祖道一禅师号曰“大寂禅师”,塔名“大庄严塔”。大中四年(850),宣宗敕江西观察使裴休重建寺、塔。

      宝峰寺原本名声不显,马祖归真后,“正以马祖藏塔盛”。弟子们依恋恩师,结庐于马祖塔侧修行,久之,宝峰寺便成了其弟子们的重要道场,由此名传天下,历代住持多为高僧尊宿。十方衲子闻风而至,参禅问道者络绎不绝,如沩山灵祐,参禅于怀海,后居湖南沩山,成为禅宗沩仰宗开创者。耽源应真禅师,曾与怀海大师论道于宝峰,后出居吉州(吉安)耽源山,与慧寂禅师说法,传“圆相”给慧寂。后慧寂居袁州仰山,开“仰山门风”,成为沩仰宗开创者之一。云岩昙晟禅师,幼时即在宝峰出家,后至修水云岩寺传法,收良价为徒。良价又回宝峰习禅,后至宜丰洞山建寺,成为禅宗曹洞宗祖师之一。黄龙慧南法师,在宝峰参禅悟道,后迁宜丰黄檗山建积翠庵传法,晚年再迁修水黄龙寺,成为禅宗黄龙宗之祖。另外,如九峰道虔、东林常总、宝峰克文、觉范慧洪、大慧宗杲等中国禅宗史上赫赫有名的禅师,都曾在宝峰习禅修道。

      宝峰寺历经沧桑,数经兴废。五代时期,寺宇遭破坏。宋治平二年(1065),晓月禅师募缘重建。熙宁以后,常总、善清、应乾等著名禅师相继执掌法席,多方募化,修复殿宇。绍圣三年(1096),真净克文禅师住持宝峰寺。崇宁年间(1102~1107),福深禅师募建“天书阁”以收藏历代敕翰文书,又建“选佛堂”以供众禅修。

      清雍正十三年(1735),敕谥马祖号“普照大寂禅师”,赐金修葺殿堂。道光三年(1828),卧云和尚重建殿堂,扩建僧寮与斋堂。道光二十七年(1847),重建山门。27-2.png

      1930年,了原和尚重建大雄宝殿。1945年,慧定修葺方丈及大雄宝殿。1953年夏,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虚云和尚抱病率徒数人来寺朝礼,看到寺宇破败,十分痛心,嘱徒众当兴复之。1954年初,修定等人入住。1956年,宽鉴遵虚云和尚之嘱来寺住持。同年4月,有马来西亚等国华侨僧俗数十人专程来寺朝礼。7月,又运来金身佛像十余尊,供奉寺内。此后,寺中香火渐复,常住僧众达二三十人。

      1966年“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以后,马祖舍利塔被毁,寺内文物遭到破坏,僧众被赶出寺院。

      1992年秋,一诚继承虚云老和尚遗愿,发愿修复。应靖安县政府之邀,重建宝峰寺。1993年,重修马祖舍利塔。至1999年9月,新寺落成。宝峰寺占地面积(包括山林)470亩,建筑面积约18000平方米。同年10月20日,举行寺院落成、佛像开光、方丈升座庆典法会。一诚大师现为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为沩仰宗第十代传人和临济宗第四十五世传人。一诚大师爱国爱教,道风好,佛学造诣高,在佛教界有相当高的威望。

      2000年8月,江西省佛学院自庐山东林寺迁入宝峰寺。同年,佛学院教学大楼动土兴建。2004年11月3日,宝峰寺举办了江西佛学院教学大楼落成典礼法会。

      重要历史文物有:

      大庄严塔 即马祖道一禅师塔,在宝峰寺后院。唐德宗贞元四年(788)二月一日,马祖道一禅27-3.png师示寂,舍利瘗宝珠峰下。贞元七年(791),尚书左仆射权德舆奉旨建马祖塔。宪宗元和八年(813),谥号“大寂禅师”,塔名“大庄严塔”。宣宗大中四年(850),敕江西观察使裴休重修马祖塔,并建木质拜亭护其塔。元丰八年(1085),重建马祖塔及新修六角花岗石护塔亭。原塔呈宝瓶形,须弥座,覆钵、露盘、焰光刹。亭为六角形,抬梁式结构,正面设门,五向均为石板砌封,六面攒尖盖,角饰龙首,座盘宝珠顶。月梁底面镌泐“圣宋元丰岁次乙丑年五月癸巳朔廿八日庚申琢石重建造胜迹”;梁侧刻“谨显大元至治辛酉九月十二日吉安路西昌檀越萧履实施财重迁旧址住山释能识记岁月”。

      1957年7月1日,江西省政府公布宝峰寺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6年8月,塔毁,地宫遭掘。1993年,一诚大师重建宝峰寺,首修祖塔,复原地宫。塔以汉白玉琢造,改为方形亭阁式,高须弥座,上下枭、枋饰莲瓣和祥云纹,束腰浮雕金刚力士护法神。塔身四柱障板结构。碑文:“癸酉年清和月 马祖道一大寂禅师舍利之塔 启功敬题”,钤白文篆书“启功之印”,朱文篆书“元白”章。

QQ图片20171123170104.jpg

QQ图片20171123170114.jpg

背面刻有“马祖道一禅师塔落成法庆 心外无别佛 佛外无别心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周绍良敬书”,钤白文篆书“周绍良印”。左右障板镌刻楷书“马祖道一大寂禅师塔”。地栿、额枋、檐枋分别浮雕喜鹊登梅、玉树金华、龙吟国瑞、祥凤来仪、双狮戏球、太平有象等寓意图案。宝盖四面攒尖式,雕瓦垅,脊角圆雕龙首,宝瓶式顶。通高3.78米。地宫藏马祖之灵骨与舍利,银质鎏金瓮盛灵骨。器壁刻祖师菩萨、结良缘菩萨,底部镌“鉴修管勾温良,劝缘地理岫云惟懋,舍财建塔施主萧道诚,嗣祖二十二代法孙妙周,都寺道则嗣旻,银匠吴镕、吴润”。银盒藏舍利,盖面铭刻“祖师舍利一百二十颗”,并银牌、银锭各一,皆置于石函。

      真净克文禅师塔 在宝峰寺南宝莲峰。克文禅师为北宋黄龙宗著名僧人,徽宗崇宁元年(1102)十月示偈遗诫门人而归寂,分骨宝峰、洞山,原塔圯废。2004年,重修斯塔。花岗石质六角形,须弥座饰莲瓣纹。塔身碑文“泐潭真净克文和尚塔 佛历三零三一年岁次甲申孟夏重立”,并浮雕金刚力士于两侧面。五层腰檐,每层之间六面镌《能断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柱状式宝顶。通高6.9米。塔地为二层台,墁石置钩栏。

      湛堂文准禅师塔 在宝峰寺西太阳山。文准禅师系黄龙宗第三世著名僧人。宋政和五年(1115)七月二十二日说偈而化。墓塔及拜亭在“文化大革命”时破坏,地宫被掘,仅存其石柱须弥座等残破构件。2004年冬重建,大青石质,平面呈六角形,金刚宝座,饰以仰覆莲纹。双层腰檐,六面攒尖式盖,冠其覆钵、受花、焰光顶。通高4米。碑泐“湛堂文准禅师之塔 宝峰禅寺住持一诚重建”。

5165

奉新百丈禅寺

      百丈禅寺坐落于奉新县西北部有“仙源灵境”之誉的百丈山风景管理区大雄峰下。大雄山又称百丈山,远看似一尊卧佛,山上峭壁耸峙、危崖突兀、怪石嵯峨、雄杰葱秀,晨夕岚光四溢,冬春雾绕云飞,山涧泉瀑飞泻,四时气候适宜。百丈寺掩映在苍山翠竹之中,距奉新县城70公里,是中国著名禅宗古寺庙之一,禅宗“禅林清规”的发祥地,迄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在中外佛教界享有盛名。

QQ图片20171123164054.jpg

      百丈寺历史悠久,历经兴废。唐代大历年间(766~779),邑人甘贞施山兴建,初名乡导庵。唐德宗年间,甘贞延请怀海禅师到寺住持,遂将乡导庵改名为百丈寺。怀海禅师在此住持弘法,以其独特的佛教理义和禅宗心法接引学人,其所创立的禅门规式,谓之“百丈清规”,后世“诏天下僧悉依此而行”,故名“天下清规”。其法嗣数十人,皆高僧大德,传法四方,影响甚大,禅宗“五家七宗”中的沩仰、临济、黄龙、杨岐诸宗皆出其门下。尤其是自创禅院清规以来,农禅并重的创举和实践,尽改僧尼云游在外沿门托钵、不事劳作之习,强化了丛林组织形式,奠定了禅门的经济基础,禅宗由此而兴盛。怀海禅师于元和九年(814)圆寂,立塔于寺西。长庆元年(821),穆宗敕谥怀海号“大智禅师”,塔名“大宝胜轮塔”。怀海大师归寂后,继任住持是怀海弟子法正禅师。

      相传唐宣宗李忱为光王时,为武宗所忌,晦迹为方外游,在百丈寺出家多年,留下了《百丈山》、《百丈瀑布》诗,《冬瓜窝》、《皇娘墓》等传说,以及驻跸山、天子地、龙蟠石等遗迹。唐大中元年(847),宣宗即位,敕封百丈禅寺为“大智寿圣禅寺”,并赐租赡僧。

      唐末,新罗籍僧人明照安禅师等住持百丈寺。

      南唐时(937~975),迁至原址西北重建百丈寺,不久被毁。28-1.png

      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复于原址重建,张商英作记。宋代,法眼宗二世道恒禅师,云门宗三世智赟禅师、宝月禅师,黄龙宗二世元肃禅师,临济宗惟政禅师、惟古禅师、净悟禅师等高僧大德先后执掌法席。

      元代,晦机元熙禅师和东阳德辉禅师先后住持百丈寺。天历三年(1330),东阳德辉禅师重修法堂,立“天下师表阁”。至元元年(1335),德辉禅师奉诏重刊《百丈清规》八卷,大訢禅师校正,名《敕修百丈清规》,次年即诏颁天下丛林遵之。

      明初,百丈寺领有三寺、五庙、四十八庵。洪武初,僧悟光、法善创复祖塔院。洪武七年(1374),寺僧因无法交纳赋税而获罪,田地没于官府,僧人离散,百丈寺一度式微。永乐年间,忠智禅师住持百丈禅寺。正统七年(1442),忠智禅师通过礼部尚书胡濙(奉新华林胡氏后裔),奏请朝廷重刊《敕修百丈清规》,终得如愿,英宗命其奉旨重刊《敕修百丈清规》,即今所传之本。正统十三年(1448),忠智禅师又奏准在百丈禅寺前后的荒地上开田赡寺,寺僧稍聚。天顺年间(1457~1464),正观禅师任百丈寺住持,对怀海祖师塔院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修复,增建了西厅、东阁、丈室、门楼,新塑了佛像,又在塔院之左创建了随缘堂,在门路之外新建了仰止亭。嘉靖四十二年(1563),奉新知县陈芹探访百丈禅寺,找到唐代柳公权“天下清规”石刻和元代赵孟頫书写的“流觞曲水”石刻,并撰写了《百丈山记》。至万历九年(1581),百丈禅寺尚有田租七百亩,只须交官粮八石。后经官府丈量裁减,百丈寺田地所剩无几而赋税仍旧,寺僧温饱无着,流散殆尽。万历二十二年(1594),奉新知县冯烶巡查至百丈禅寺,设法充抵百丈寺荒田的赋税,又挑选百丈寺僧人充抵百丈哨两名兵士的差役,还将兵饷支付给百丈寺,通过申详院司道府,永为定额。不久,因“寺兵之饷未照封支,僧遂逋粮逃亡者多”。崇祯二年(1629),知县王倬然“目击寺山之耸拔,租田之硗荒,僧众之贫逋,恻然轸念,思为调停,照额对支之”,且撰《百丈哨饷兑条碑记》,勒碑于县治仪门之左。崇祯年间(1628~1643),曹洞宗僧人明雪禅师、净泐禅师师徒相继住持百丈禅寺。

QQ图片20171123164753.jpg

      清顺治间(1644~1661),正观禅师、远和尚、德瑡禅师相继入主百丈禅寺,曹洞宗博山系为霖道霈禅师亦曾隐修于此。顺治十五年(1658),瑞州府同知、署奉新知县洪其清应正观禅师所请,查照前明县署减荒抵饷的先例,减免百丈寺税粮负担,撰有《百丈补荒兑支碑记》,并镌石仪门。顺治十八年(1661)冬,德瑡禅师继任百丈禅寺方丈,曾重建师表阁和灵境亭,新建方丈室和普同塔。康熙间,南昌知府叶舟奉旨重建百丈寺,具体情况未详。雍正十二年(1734),奉旨敕修百丈寺,由内府颁图改建,费帑七千余金。

      乾隆初,重建大佛殿,并募修佛像,两廊房舍颇具规模,山门大殿,宏伟宽敞,梵宇层楼,蔚为壮观,寺后有凌云亭、师表阁依山相望,寺内有柳公权书“法正禅师碑”,寺后山有“天下清规”石刻。咸丰六年(1856),石达开率太平军驻寺十余日,佛像、僧房均被毁。咸丰十一年(1861),李秀成率太平军转战奉新,百丈寺再度被焚,所有的经卷连同师表阁均付诸一炬。同治六年(1867),由僧人清德、石兰等化缘修建佛殿,装修佛像。现存一栋大雄宝殿,两栋侧翼寺房,以及巨石砌成的佛像座基、东侧地藏菩萨座基均为此次重修之功。

QQ图片20171123164803.jpg

      民国初期,先勤和尚、了然法师相继住持百丈寺,筹资重修祖师塔殿、献殿,修整僧寮、院墙,并赎回田地若干亩以供塔院住僧道粮,印光法师为撰《重修百丈大智怀海禅师塔院记》。 

      1949年,百丈寺仅存大雄宝殿及两栋僧房。1954年8月,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虚云和尚曾派法嗣朗耀等前来百丈寺,打算修复祖庭,但未能如愿。“文化大革命”运动中,百丈寺再遭损毁,殿内正中的如来佛像被毁,只留下巨石砌成的佛像座基及东侧地藏菩萨座基,最终成为当地五户村民的民居。

      1978年后,前来百丈寺寻访佛寺遗迹、瞻仰礼佛的游客、信众逐年增多。1996年6月,释达慈从湖南岳阳来到百丈寺任住持。奉新县政府落实宗教政策,并划出田地,恢复寺产,成立了大寺筹建班子。从1996年12月开始修复,历经7年,对原址的大雄宝殿、祖师殿、僧房进行维修,重塑佛像,新建了天王殿、斋堂。

      2003年12月,奉新县政府聘请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主席、深圳弘化寺方丈本焕大和尚为方丈及法人代表,投资1.2亿元重建百丈寺。2004年6月,本焕大和尚派其弟子顿雄来到百丈寺主持工程建设。2004年10月31日,举行大雄宝殿奠基法会。2011年8月31日(农历八月初三日),举行百丈禅寺开光庆典暨中国·奉新百丈清规文化节。

      新建的百丈禅寺按照临济宗“前松后紧”的殿堂布局,高标准规划设计,新建了28-2.png包括牌坊、山门、放生池、普济桥、天王殿、韦陀殿、大雄宝殿、祖师殿、伽蓝殿、观音殿、地藏殿、接引殿、玉佛殿、方丈院、禅堂、法堂、客堂、斋堂、大寮、上客堂、云水堂、功德堂、报恩堂、怀海堂、念佛堂、般若堂、钟楼、鼓楼、虚怀楼、云海楼、藏经楼、居士楼、贵宾楼等一系列建筑,规模宏大,寺宇巍峨,像饰庄严。

重要历史文物有: 

      大智禅师塔遗址 即怀海禅师墓塔,在百丈寺西大雄峰下。怀海禅师于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圆寂,穆宗谥“大智禅师”,建舍利塔于本山之阳,塔名“大宝胜轮塔”,建有塔院。塔与拜亭宋时圮废,明洪武间按原貌重建,天顺间增修,民国初再次重修塔院,印光法师作记。原塔花岗石琢砌,四方亭阁式,基台颇高,双层须弥座,四坡攒尖盖,冠座盘、受花、相轮、宝珠刹,外建宽敞的院落。“文化大革命”时塔及塔院全部拆除,改建民房。地宫因厚重石板所盖而未动,覆瘗在民居地面下。今尚存木匾一方,上刻隶书“唐大智禅师塔院,刘思敬题”。

   “天下清规”摩崖 在百丈寺后山崖壁。怀海居百丈山,创设禅院,制定《禅门规式》,对僧职、制度、仪表等作出规定,成为禅宗寺院共同遵守的规制。《释门正统》载:“百丈山怀海禅师始立天下禅林规式,谓之“天下清规”。“天下清规”四字,镌于崖壁的右下方,每字长60厘米、宽50厘米,楷书,骨力遒劲,落落大方可观。此崖石的左上方书刻汉篆“碧云”二字。据《奉新县志》记载:“天下清规”为柳公权所书。1957年7月1日,江西省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野狐岩 在百丈寺后山。《景德传灯录》记载:昔日怀海禅师开堂,有一老人随众听法,问:“僧住此山,有人问修行底人,还落因果也无?”对曰:“不落因果。”“堕在野狐禅,请和尚代一转语。”师曰:“不昧因果。”老人大悟,曰:“今已免老狐身,只在山后住。”次日崖下果见一死狐,依亡僧例积薪焚化。现山上存其石洞,洞口横泐楷书“野狐岩”三字。佛教内对禅家以外道禅者称“野狐禅”之典故,即出于此。

QQ图片20171123164824.jpg

   “真源”石刻 相传唐宣宗在百丈寺当沙弥时曾到后山寻找水源,以备凿石引泉,在此发现源头,并亲书“真源”二字。

      龙蟠石 位于百丈寺后山,相传当年怀海禅师常在此石上坐禅,因禅门将有道行的修行者称为“龙象之才”,故称“龙蟠石”。相传唐宣宗在百丈寺做沙弥时亦曾在此打坐参禅。

7098

宜丰黄檗禅寺

      黄檗禅寺坐落于宜丰县黄岗镇黄檗村黄檗山,距宜丰县城约48公里,为禅宗“五家七宗”之一临济宗的祖庭、唐宋盛极一时的著名道场。

      黄檗山原称鹫峰,山高林密,层峦叠嶂,飞瀑鸣泉,极称幽静。唐开成年间(836~840),百丈怀海禅师门下弟子希运驻锡鹫峰,改鹫峰为黄檗山,易寺名黄檗寺。希运在黄檗寺宣讲自己所悟得的新禅法,四方僧侣望风而至。僧徒义玄从希运学法33年,之后往镇州(河北正定)滹沱河畔建临济院,弘扬希运所倡启的禅法,宗风大张于天下,后世遂称之为“临济宗”,黄檗禅寺因之成为临济宗祖庭。当年身为皇叔的李忱晦迹丛林,曾在黄檗寺随希运禅师习禅,后继位为宣宗。希运禅师圆寂后,宣宗敕谥“断际禅师”,立塔于黄檗山,名“广业塔”。

      宋代,高僧硕德接踵驻锡,黄檗寺盛名远播,僧侣名士谒访不断。皇祐年间(1049~1054),慧南禅师移锡黄檗山,搭建积翠庵习静禅修,在此光大临济宗风,开启临济宗黄龙派之端倪。苏辙任职筠州(治今高安市)期间,多次至黄檗禅寺参访,黄庭坚、王应麟、倪思、赵师秀、刘克庄等留有诗赞。南宋绍兴九年(1139),更名报恩光孝寺。30-1.png

      明代中叶,寺圯。崇祯年间,一庵行月禅师成为黄檗寺第32代住持,修整黄檗寺院,弘扬宗法,香火复盛,被尊为黄檗中兴祖师,黄檗禅寺再次成为临济宗著名道场。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黄檗禅寺毁于火灾,仅存观音阁及旁殿数楹。

      20世纪60、70年代“文化大革命”期间,黄檗禅寺残存部分又损毁大半。20世纪80年代中叶,因规划兴修公路,古寺所有的地面建筑被拆除殆尽,只剩下一段残垣和部分寺基。 

      2004年2月,经江西省政府批准,同意恢复重建黄檗山黄檗禅寺。同年9月7日,宜丰县政府聘请纯一法师为住持。2005年10月17日,举行黄檗寺复建暨大雄宝殿上梁天王殿奠基法会,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大师出席。2011年5月27日,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到黄檗禅寺参礼,拈香拜谒了黄檗祖师塔。5月30日,举行黄檗禅寺复建二期工程开工暨钟鼓楼奠基庆典法会。黄檗禅寺现有土地面积134.75亩,森林面积356亩。大雄宝殿、天王殿主体工程建设和彩绘已经完成。

      30-2.png主要自然景点有虎跑泉、龟石、瀑布等。现存唐以来历代僧人墓塔200多座,有希运禅师塔、皇叔塔、佛智禅师塔、永庵主塔、亦苇岸禅师塔等,造型各异,受宝瓶式塔身。宝瓶为广肩,腹渐内敛,上半部饰云肩纹,正面设壶门。六工艺精湛。

      希运禅师塔 又称“运祖塔”、“广业塔”,在黄檗村塔前墓山。唐宣宗大中十一年(857),高僧希运圆寂后,敕赠谥号“断际禅师”。塔为方形须弥座,束腰四面浮雕莲瓣与卷草纹,上枋四角隆起,以莲瓣纹扁鼓形座盘承坡攒尖式宝盖,上半部雕刻垂如意云纹,六角挑出。刹由六角形基座,受花、莲蕾形宝珠组合。通高3.1米。石筑花板罗围,前设拜台、钩栏、踏步。台前横枋镌楷书“断际禅师塔”,罗围中壁嵌碑泐“开山始祖上希下运谥断际禅师之塔”,及“康熙乙酉年住持僧明智徒性仝重修”、“嘉庆十七年桂月第四十世嗣孙悟玲悟传重修”等文字。2011年5月27日,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国际佛光山世界总会总会长星云大师一行来到宜丰县,参访了临济宗祖庭——黄檗寺,并来到希运祖师塔朝拜。

      皇叔塔 即唐宣宗李忱衣冠塔,在黄檗村墓山以东。唐宪宗第十三子李忱未登帝祚时,为避兄侄忌陷,隐匿江南禅林,从黄檗寺希运习禅。大中十三年(859)宣宗去世后,黄檗寺僧建此衣冠冢塔以为纪念。塔为四方形双层须弥座,下束腰浮雕瑞兽,上束腰浮雕护法金刚。塔身高大,为宝瓶式,刹已倾圮散失。残高2.7米。罗围倒塌过半,附属建筑亦不存在。

      佛智禅师塔 在塔前村墓山东,金刚座,塔身为五角形,琢变体龙首角,圆柱状顶,通体浮雕钉纹五周。拜亭平面为四边形,棱形柱,三面彰石板,亭门装饰华丽,斗栱檐枋承撑四坡形顶盖,冠宝刹。1966年,塔、亭均遭破坏,构件散于山地。亭柱一泐“住持佛智禅师寿塔宣和二年庚子岁重阳日赐紫小师昙智等建”;一刻“第二十二代重新更易寺向奏乞度僧□□恩泽□续□□□等奉”等字。宋代诗僧惠洪诗《黄檗佛智禅师》中称佛智“僧中真领袖,传法瑞尧邦”。

QQ图片20171123163301.jpg

      永庵主塔 在庵坪,系宋代积翠庵尼永庵主墓,其名载入《五灯会元》。塔为独石雕琢,现不知下落。护亭平面六角形,底层以巨石为基,双层棱形柱础,棱形柱,柱间空敞。亭盖整石琢成,出脊六条,角上翘,冠六角形基座、受花与花蕾形宝顶。通高2.50米、每面阔1.2米。额枋泐楷书“方壶镜”三字,左右柱镌楷书楹联“禅安无缝塔,定入蕊珠宫”。地宫以长条石砌就,内空,长4.20米、宽2.70米。一端早年撬开,淤泥壅塞其半。

亦苇岸禅师塔 在双林峰。建于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塔中置塔,状似洪钟。外塔以弧形花岗石纵联砌置,正南辟门,牌楼式雨搭,刹由座盘、相轮、宝珠组成。通高4.30米、底径4.50米。后内壁嵌石碑一通,据碑文记载,亦苇岸是明晚期中兴黄檗寺的祖师之一。内塔其形亦似洪钟,刹以覆钵、受花、宝珠相迭。通高2.47米、底径1.20米。正面碑镌“亦苇岸禅师塔”。该塔造型特别,堪称石建艺术中的异珍。

QQ图片20171123163309.jpg

      一庵行月和尚塔 在塔前,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建。正方形须弥座,束腰颇高,镌刻“一庵月和尚塔”。塔身为宝瓶式,广肩,腹微敛,饰垂幔,下施莲瓣纹凸字形座,六角形宝盖,饰变体云纹,脊角微翘,冠莲蕾形宝珠刹。通高2.30米。塔后筑有罗围,塔前设拜台、踏步,罗围中碑铭“临济正宗一庵月和尚塔 万历丁未年十一月七日卯时生乙亥七月十二日子时示寂”。一庵行月禅师是临济正宗三十二世住持,明末重兴黄檗寺的祖师之一。

      虎跑泉 在黄檗寺左侧,泉水从地下横洞内涌出,积而成潭。四周以块石垒砌方池,以石柱、石板构砌围栏,内壁泐楷书“虎跑泉”三字,笔划苍劲有力。井旁置花岗石大盥洗盆一口、小盥洗盆四口,为当年和尚洗濯用物。传说当年一虎闯入寺中,碰倒香案。希运指案化为巨石,镇虎于石下。此后虎常听讲经诵课,逐渐感化。希运死后,虎从石下跑出,触广业塔而死。石下从此清泉涌出,长流不息。

      龟石 在塔前村墓山平畴中,石质色乌,状如龟,颈、眼分明,石之后部以卵石击之,发音如同法器木鱼声,故又称为“木鱼石”。广10米、高2米。传为仙女峡神龟,有感于希运说法,师圆寂后,行至墓前,甘为守塔。龟石亦被塔前村民视为守护一方水土之“印台”而崇敬。

6985

宜丰洞山普利禅寺

      洞山普利禅寺坐落于宜丰县同安乡洞山,禅宗“五家七宗”的曹洞宗祖庭。唐大中十三年(859),良价禅师云游至洞山,邑人雷衡捐地建寺,始名广福寺,并施以环山肥田3000余亩作寺产。咸通十年(869),良价禅师寂于此,塔于寺后,懿宗谥号“悟本禅师”,塔曰“慧觉”。唐末,淮南节度使杨行密捐资扩建洞山寺宇。

      北宋咸平年间,广福寺易名为功德禅寺,后再更名为崇先隆报禅寺,真宗、仁宗先后为禅寺书写了匾额。绍圣五年(1098),本县女佛徒雷四十三娘为纪念良价洞山悟道,捐资在良价当年“睹影逢渠”的洞水(现名葛溪)之上建起一座颇具特色的单拱石桥——逢渠桥。

      元初,县人胡俊孚施资扩修寺宇。元末,洞山寺宇俱毁于兵燹。

      明万历年间,寺基入公产版籍。至崇祯年间,本县举人戴国士得其产,于是再倡修复,延请匡山高僧净聪住持洞山。净聪在此重整寺宇,弘传曹洞正宗,僧侣日众,洞山法锡由是复振,净聪也因之誉为洞山“中兴第一祖”。

      清康熙十一年(1672),是时洞山寺宇已更名为普利寺,重建洞山寺宇的后法堂(即藏经阁)及僧房。嘉庆二十三年(1818),洞山正宗38世住持海寿在后法堂门楣正中立起大匾,上书“佛在性中”。31-1.png

      20世纪80年代初期,江西省宗教事务部门拨专款对洞山开始全面修复,使曹洞宗祖庭原貌重新展示于世。1984年,洞山列为省级文保单位,寺院主殿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配殿有圆通殿、禅房、客堂、斋堂等,总建筑面积3279平方米。拥有旱地面积10.2亩,水田面积56.79亩,森林面积225亩。1991年,列为开放寺院,1994年依法进行登记。2003年11月,宜丰县政府聘请江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南昌佑民寺住持纯一法师为洞山普利禅寺住持。2010年1月,古道法师继任洞山普利禅寺住持。同年8月30日,洞山普利禅寺举行复建奠基仪式。复建工程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总投资将超过一亿元。 

      现存主要禅迹及景观有良价禅师塔、夜合山塔林、红米埚塔林、逢渠桥、夜合石摩崖、木鱼石等。

      良价(gai)禅师塔又称“价祖塔”,在洞山普利寺后山。31-2.png唐咸通十年(869),良价禅师示寂,赐谥“悟本禅师”,塔名“慧觉”。墓塔前护以砌石,有拜台,石阶可通行人。塔体呈六角形,金刚宝座,三层依次内收,浮雕莲瓣、古钱、忍冬花、卍字、卷草纹装饰。塔身角柱间每面嵌以石板,地栿与额枋雕刻仰覆莲,攒尖顶盖雕瓦垅,六角上翘,刹由莲瓣纹基座、覆钵、相轮、宝珠组合,颇为庄严。碑刻残存“己丑敕建”、“师慧觉宝塔”铭文。通高2.2米。拜亭护宇早年圯毁,仅存部分柱础与墁砖。1983年,省宗教事务部门曾拨款修复。

      夜合山塔林 在夜合山前,共10座。普同塔居中,是寺院普通僧人共同归葬之墓塔,双层高台基石上置金刚宝座,平面呈四方形。在圭角上砌覆莲纹圆形平座,塔身似覆磬形,正面辟壶门,额雕莲瓣纹竖匾,泐楷书“普同塔”名。左侧纪年“弘光元年乙酉正月初一吉旦”;右侧署名“洞山当代住持孤崖净聪鼎建”。刹以覆莲纹基座和相轮、宝珠组成,通高2.3米。其余9座禅师塔平面均为六角形,施基台,金刚宝座,塔身,僧帽式宝盖和圆筒形基座、相轮、宝珠刹。装饰纹样均以莲瓣纹、如意卷云纹、卷草纹为主。通高1.44米~2.52米不等。所葬系曹洞正宗普利寺三十至三十六世住持僧,其中慧芳建禅师塔,清康熙年间建;灵会承和尚塔,别字象岩道人,康熙四十七年(1708)仲冬十二日立;比邱吉松禅师塔,康熙四十八年(1709)仲冬十日建;履真德元禅师塔,康熙四十八年(1709)十二月建;无极信禅师塔,康熙四十八年(1709)冬建;碧云珍禅师塔,康熙五十一年(1712)冬建;阗玄性禅师塔,清雍正十年(1732)八月建;淑耀杲和尚塔,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春月建;自若真禅师塔,乾隆三十一年(1766)二月建,该塔地砌石罗围,前设拜台、踏步和钩栏,石板墁地。

红米埚塔林 洞山“古洞云深”坊左约500米的山头。建造年代在公元1741至1774年间。墓塔为蕴一禅师塔、直方来禅师塔、见月中禅师塔、雨庵澍禅师塔、墨亭海禅师塔、霁空明禅师塔。塔形相同,成一线整齐排列。塔后砌有罗围,中置墓碑,记述其生平业绩。塔林地墁石板,前有石柱。僧塔至今完好。塔林前另有僧墓14冢。

夜合石摩崖 在洞山水口逢渠桥的上方,兀立于危岩磴道旁。石壁刊刻宋代苏辙《游洞山》诗,清康熙年间洞山普利寺住持僧见月中和尚的一首七言绝句《夜合石》,以及“墨池”二字。

QQ图片20171123162355.jpg

      木鱼石 在夜合山麓,石宽3.3、高2.63米。一端高隆,尾部低凹,形同佛门法器之木鱼,叩击其顶端则发出与木鱼相似的声音,石上镌刻楷书“响石”二字。逢渠桥 位于洞山百步坎以上300米水口处,横架葛溪之上。花岗石建造,单孔,为江西有纪年且保存完好的三座北宋古桥之一,1987年12月由江西省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桥建于宋绍圣五年(1098)。系同安乡张仲舒之妻雷四十三娘与其子捐资兴建。桥全长15米,桥面宽4.7米,桥拱净跨4.2米,拱矢高2.1米,矢跨比2:1,属陡拱。拱券以7个纵向单券并列组成,每券花岗石11块,77块矩形石排成7列,组成承重拱板,每列纵向与横向石缝皆相通。拱肩立有2个石雕披甲武士为护桥神,一执开山斧,一执赶山鞭。桥面底部石拱上刻有建桥年月及捐建人等。“逢渠桥”三字刻石镶于拱的额端,当时知县钱鍪根据良价初来洞山时涉水睹影开悟而作的《逢渠偈》而题写的。2002年10月在桥上建了仿古亭。

5484

排行榜

1、夏皇后

点击:10429次

2、高安采茶戏

点击:9215次

3、彭构云

点击:8717次

4、宜春袁河

点击:8069次

5、奉新百丈禅寺

点击:7098次

6、宜丰黄檗禅寺

点击:6985次

8、潦河

点击:6391次

10、靖安宝峰寺

点击:5165次

11、靖安白崖山

点击:4940次

12、袁 京

点击:492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