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宗教

>>宜春昌黎书院

宜春昌黎书院

      宜春台下的东南一侧(今宜春四中校园内)耸峙着数座古香古色的殿阁式建筑,系纪念唐代文学家韩愈在袁州兴办教育而创办的昌黎书院。唐宪宗元和三年(808),翰林学士王涯贬为袁州刺史。时任东都博士的韩愈,送行时赠诗一首,诗末有“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句,用以勉励好友豁达心性、随遇而安。孰料造化弄人,唐元和十四年(819)正月韩愈向唐宪宗上书《论佛骨表》,触怒了迷信佛教的宪宗,由刑部侍郎贬为潮州(今广东潮安)刺史。次年闰正月,又从潮州量移袁州当刺史。

      不过处于沮丧之中的韩愈,并没有就此消极沉沦。他在袁州虽仅逗留九个多月,却做了许多好事,解救了713名被富豪强收为奴的良家子女;又指教了黄颇、易重等人读书,后来黄颇点了进士,易重中了状元,大兴了袁州的读书风气;韩愈也多次到仰山拜神求雨,并写有《祈雨告仰山神》祭文;还在袁州大肆兴办书院、培植人才。《宜春县志》载:“袁自韩文公倡明道学,嗣是守郡者类以造就人才为心”,“宽刑禁,尚文学,悉奉昌黎为法”。又说:“昔韩昌黎自岭南移守于此,教化既洽,州民交口颂之”。韩愈在袁州办书院,为造就袁州人才出了大力,中晚唐时,“袁州进士半江西”,会昌三年两状元,与他在袁州“倡明道学”,兴教化是分不开的。因此,韩愈深受袁州老百姓的爱戴。2-1.png

      后世袁州人为表达对韩愈的敬仰,于北宋皇祐五年(1053),知州祖无择在府学明伦堂西侧,兴建韩文公祠崇祀(今天符巷口对面)。为使官吏“悉奉昌黎为法”,以李翱、皇甫湜、郡人卢肇、郑谷配之。此后几经修缮,元末该祠毁于兵火。

      明正统十四年(1449),江西巡抚韩雍至袁,命袁州知府姚文等人重建祠于宜春台东南侧原三皇宫遗址(今宜春市四中校园内),知府王炬续建始竣。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知府刘廷诰、宜春知县徐栻等人将韩公祠修葺、扩充,挂匾改名曰“昌黎书院”,并增修原道阁,阁以韩愈名作《原道》而命名。为袁州府宜春、萍乡、分宜、万载四县生童治学之所,设有讲学、藏书、祭祀之所。明末兵燹夷为废墟。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增修,“堂庑巍然,楼阁翼翼,斋舍庖福”一应俱全,聘请浙江名儒张尧夫为山长,另委派府县教职兼司训。时每年二月报考,生童取录者酌给膏火费。同治十一年(1872),有学田1219亩,租谷折银680余两。学田收入供生童学膳、文具、修葺院舍等用。每年需将开支造册呈报府存案予以核销。不足时,由4县摊捐。同治十三年(1874),江西巡抚刘坤一曾赠送一批书籍,存储书院。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昌黎书院改为袁州府中学堂,直到解放前改为省立乡村师范学校校舍,后演变为宜春中学。从背靠宜春台的宜春四中校园内登上一个高坡,再拐入学生宿舍楼的后面,即为昌黎书院旧址。目前遗存的部分建筑多属新中国成立后修复的,为书院式布局,悬山顶,单檐,泥瓦,两侧砌为风火垛子墙,抬梁式木构架。面阔5间,分前后三进,包括左右厢房共六栋房子,是以前用来供奉孔子、韩愈塑像的。书院院门楹柱上曾有一联曰:“朝奏九重,夕贬潮阳,公骨何如佛骨健;文起八代,明重袁州,教功当比政功高”。

QQ图片20171124115717.jpg

      昌黎书院久负盛名,清朝人李芳春撰有《昌黎书院科举记》;另外一清朝人熊曰华在《昌黎书院膏火记》中写道:“夫自唐昌黎韩文公刺袁数月,如意作人,于是袁郡文运丕隆。卢、郑辈出,文章科第照耀简编,而袁遂为名郡。昌黎去今千载,而太守陈公概然以兴贤才为己任。”韩愈在教化袁州方面所做的功德,一直为袁州人念念不忘。实际上,自建昌黎书院至清末,这里就一直是袁州一府四县的学生读书并举行府试的场所。距离书院旧址不远,还有一条贯通南北、名曰考棚巷的里弄,该巷的得名,即与昌黎书院有着直接的关系。进入21世纪以来,针对原昌黎书院破旧不堪的状况,宜春市政府决定另择新址,重建昌黎阁。新建的昌黎阁位于袁山之巅,高21米,共三层,建筑面积519平方米,一层为景韩堂,以简洁的庙堂来突出“韩愈文化”主题;二层为恋清轩,以丰富的文化陈设来填充,主要介绍韩愈生平,展示韩愈在宜春的主要业绩及其文学作品;三层为胜游楼,展示“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的文化内涵,满足游客登高望远的休闲愿望。同时,还在阁的南面修建了昌黎广场。整个工程通过楹联、廊柱文化、挂匾、壁画和石鼓文化来体现“韩愈文化”。

2015年,袁州区政府对昌黎书院重新进行了修复,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