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宗教

>>万载花灯戏

万载花灯戏

      俗称:花鼓灯,亦称万载采茶戏、地方戏,源于当地民间花灯,是一个多姿多彩、载歌载舞、亦庄亦谐,富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地方古老剧种。

      一、渊源

      万载花灯戏的形成和发展历经了三个阶段:

      一是“灯戏”阶段。万载地方,古时大多数村落都有1至3支花灯队,因而有“没有花灯不成村”之说。明末清初,民间灯队跨乡串村,夜宿接灯人家,动乐坐唱,灯歌、山歌、小曲、小调,乡音俚曲,唱而出“戏”。

当时,恰逢大批赣南移民先后移居万载,带来了早期的“赣南采茶——灯戏”。渐与当地花灯小调、民歌融为一体,白天耍灯,晚上唱戏。清乾隆年间,万载的灯队已向“灯戏”形式迈进。如马步田北的龙家灯,仙源界岭的杂姓灯、双桥瓦窑的辛家灯,白良坑口的喻家灯,三兴闹坪的杂姓灯等,涌现了“一丑一旦”、“一生一旦”的“对子戏”或“全四旦”的歌舞节目。好些赣南流行的小曲,如《十打》、《十对》、《铜钱歌》、《闹五更》等,也在灯队中歌舞起来了。这种以“灯”带“戏”,不用舞台,只在平地演出的形式俗称“踩地老鼠”,是万载花灯戏形成的最初阶段。

      二是“三角班”阶段。据清道光六年《万载县志》载,乾隆壬寅十七年左右,万载高村进士李荣陛作灯戏绝句二首:“百戏同民自九重,筑场如砥演鱼龙;升平一例萧韶曲,瓦釜何曾羡鼓钟”。又曰:“弯角篱边取道来,农官腾箠牧童催;三时劳苦一旬戏,耕法频将诱稚孩”。

“灯戏”的兴起,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后在邻县“瑞河”、“袁河”等大班的影响下,万载的“灯戏”也发展成有小生、小旦、小丑的“三角班”。乾隆以后,“三角班”由平地演唱到登上临时搭制的草台演出,逐渐脱离灯彩,专演小戏,进入集镇,与当地流行的阳戏(提线木偶戏)、“瑞河”、“袁河”等大班争鸣斗妍。

      三是“半班”阶段。清末民初, 阳戏已在万载逐渐萧条,“瑞河”、“袁河”大班也日见衰落,唯有万载花灯戏由于所表现的内容多为底层人民的生活、劳动与爱情,为群众喜闻乐见,因而逐步发展成“半班”。行当由“三角班”发展为“八角头”,即老生、老旦、大花、小花(丑)、生巾(小生)、姬生(正旦)、烟花旦、彩旦。

      1914年起,万载城乡先后出现六七个专业花鼓灯班社。因万载花灯戏早期主要吸纳赣南“灯戏”,所以各班社供奉的戏神为赣南采茶戏老师傅“三伯公”。从此,开始演出故事情节较强的本戏,同时在声腔与表演等方面有很大发展,把灯歌、民歌、小调、赣南采茶融为一体,并将高安丝弦兼收并蓄,逐渐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深受群众喜爱的地方戏曲剧种。

      万载花灯戏的流传区域除万载本土外,还涉及湘赣边界周边地区。曾不仅在民间异常活跃,而且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一些班社配合革命斗争,编演文明戏,奔赴苏区慰问演出。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成立了国营专业剧团,剧团在编、导、演、音乐、舞美、灯光、音响、服装、道具等诸方面都得到很大的发展和提高。60多年来,剧团上演剧目200多台,自创本戏20多个,自创小戏50多个。有10多个剧目在历届省、市汇演中均载誉而归,有的由江西电视台实况转播,有的由省人民广播电台全剧录音播放。剧团除在本县演出外,其演出足迹,遍及上高、高安、奉新、安义、分宜、新余、樟树、丰城、南昌、德安、沙河、九江、庐山、宜春、靖安、铜鼓、宜丰、安福、莲花、永新、湘东、芦溪、上栗、萍乡以及湖南浏阳、醴陵、株州、茶陵、攸县等地。尤其是1980年排演的大型古装花灯戏《孟姜女》,进省城,上庐山,在省内外巡演,场场暴满,该剧累计演出400多场,创造了剧团单个剧目演出场数的最高纪录。

      1957年,经江西省文化局鉴定批准,报国家文化部备案,将万载花灯戏(时称“万载采茶戏”)列为全国33个补遗剧种之一。(见1957年3月号《戏曲研究》杂志《全国剧种初步统计补遗》一文和《全国剧种分布图》)。1979年10月,在挖掘、抢救古老剧种工作中,经省戏曲专家组调查鉴定,方正式定名为“万载花灯戏”。1980年10月,参加江西省古老剧种调演。1999年1月,万载花灯戏音乐入选中国ISBN中心首版《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江西卷》。2005年,万载花灯戏应邀派员赴重庆出席“中国花灯·秀山论坛”。2007年3月,万载花灯戏列入宜春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5月,列入江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特色

      万载花灯戏极富地方味和人情味,形成了鲜明的艺术风格。语言生动朴实,唱词通俗易懂,音乐旋律优美,表演载歌载舞,“歌、舞、技”三者并重,始终保持着灯彩歌舞的艺术形态。

      万载花灯戏的基本功,数“扇、帕、步”三功尤为重要。据老艺人传:“扇功圆成球,帕花要耍成红石榴。”按角色要求,小旦扇要圆,小丑扇要花,小生扇要活。帕功是旦角的主要基本功之一,视剧情需要,可耍成顶盘式、打伞式、飞碟式、旋转式等。步功有旦步、丑步、公子步之分。旦步包括正旦、花旦的碎步、磋步等。丑步主要是矮子步,分猴拳步、螃蟹步、蛤蟆步、扫脚步、下水步、上下岭步等等。公子步有文步、方步等多种。还有一些基本功曾成演艺绝招,如:《白林寺》中的撒稻草、耍板凳;《破伞记》中的耍伞;《芦茅渡》中的耍棍;《双卖纱》中的耍秤砣等等。武戏开打,融入了万载民间传统武术,十八般兵器,拆、扣、散打,经过提炼加工,逐步形成为花灯戏的“把子功”。

      万载花灯戏含“生、旦、净、末、丑”等行当。每个行当有“喜、怒、哀、乐、爱、恶、忧”之“七情之色”。每个角色以“手、眼、身、发、步”来塑造人物性格,表现内在情感。

      万载花灯戏的唱功主要含“气息、吐字、甩腔”三大基本功,讲究咬字清晰、不飘不倒、轻重有度、字正腔圆。唱腔采用自然发声,一律本嗓演唱,虽男女同腔同调,但要求声情并茂。念功亦分“方言、京白、韵白”三种,较注重韵形。

      在表演技巧上,讲究虚拟夸张,形象逼真。如传统剧目《数麻雀》,两位演员就是凭借规定情景,运用“假使”手法,利用花帕、彩扇,用以当箩、当筛、当瓢、当风车,通过歌舞,表现出筛米、舂米、车米等一系列稻谷加工的劳动过程。又如《喜拦轿》一剧,其主要道具是“花轿”,该花轿采取虚实结合的办法,制成“轿形伞状”,让演员入情入理地给“逼真”以生命和充分的根据。

      万载花灯戏音乐有“传统声腔”和“新腔”两大类。在传统声腔中又分为“花灯调、杂调、本调”三类。

花灯调类是花灯戏早期的曲调,多以民歌、灯调为主。它的“强弱强”三拍子等,节奏丰富,别具特色。

      杂调类琅琅上口,易于流行。是万载花灯戏唱腔曲牌中数量最多的部分,在花灯戏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如在《三伢子钓鱼》一戏中,为了表现三伢子天真、活泼、纯正、善良与机智勇敢,选用了杂调类中《十打》作为他的基调,曲牌中明快的节奏、跳跃的旋律较好地表现了该人物的性格。

      本调类分“普通调”和“平调”两种,系大戏的主要声腔,并向板腔体发展,分出了散板、原板、导板、慢板、简板、点板(清唱)、哭板等形式。万载花灯戏发展到后期,各行当逐渐分唱不同声腔,一般情况下,老生、旦角唱“普通调”,小生唱“平调”,花脸唱“大花调”等,曲调与板腔结合,大大丰富了唱腔。

      花灯戏新腔,是新中国成立后,县剧团专业作曲者在与演员的共同合作下,不但将以往仅能在灯队中专用的花灯歌腔加以发展,使其入戏,而且还把一些传统本戏和小戏声腔加以发展,使板式更为丰富。如:普通调原板、普通调快板、点板、清板、哭板、平调原板、平调快板、川调等,能适合剧情的需要和表现各种人物的喜、怒、哀、乐。

      万载花灯戏的传统唱腔中,衬字、衬词用得较多,形成了花灯戏音乐的特点之一。如《三伢仔钓鱼》中,衬字、衬词运用得比较普遍,这些衬字、衬词,对刻画人物性格、加强剧种特色都有一定的帮助。

      万载花灯戏的伴奏曲牌,主要分胡琴拉和唢呐吹两种。胡琴拉的曲牌有《闹京街》、《小桃红》、《小北门》、《八板头》等;唢呐吹的曲牌有《呱呱调》、《六指牌》、《出兵牌》、《得胜令》等。其曲牌是从当地民间音乐中吸收而来,在剧中以渲染剧情、制造气氛。

      万载花灯戏有自己的锣鼓经100多条,主要分“头类点”、“锣类点”和“闹台”三类。这些锣鼓经,是在民间灯彩锣鼓和民间吹打乐的基础上演变而来,同时也吸收京剧和其他剧种之精华,与声腔、曲牌融为一体,结合严谨、讲究对仗和起承转合,轻松活泼,乡土味浓厚,并采用音色较低的打击乐演奏,听来温柔舒适,协调和谐。

      万载花灯戏的伴奏乐器由最初的锣鼓、唢呐、二胡、笛子等,发展到后来的多种民族乐器,甚至还增添了西洋乐器和电声乐器。但总的说来,伴奏乐器大致分为打击乐和管弦乐两类。打击乐有:班鼓、堂鼓、梆子、大小锣、大小钹、小铛、云锣、飘锣、鋩锣、马锣、包锣、木鱼、碰铃、云板等。管弦乐有:竹笛、唢呐、笙、高胡、二胡、中胡、低胡、三弦、琵琶、扬琴、小提琴、大提琴、倍大提琴、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小号、中音号、长号等。电声乐器爵士鼓、电子琴、电吉它、电贝司等亦间也适当用于花灯戏伴奏中。

      万载花灯戏的舞美、服饰,简洁夸张,注重美感。人物脸谱,活泼自由,如小丑脸谱,视剧情不同,可画上蜻蜓、青蛙、蝴蝶、元宝、秤钩等不同图像,显得生动自然,幽默风趣。

      三、剧目

      万载花灯戏剧目有小曲、小戏、本戏和连台本戏四类。剧目来源一是自创,二是改编,三是移植。

      小曲曲目繁多,系灯戏阶段节目,内容简单,表演歌舞化。有《十盏花灯》、《十月插花》、《十月好唱祝英台》、《十打》、《十对》、《十杯酒》、《铜钱歌》、《四季景》等40多首。

      传统小戏有30多个,表现男女爱情的小戏有:如《数麻雀》、《耍金扇》、《白牡丹》、《二妹子算账》、《四伢子拜年》、《夫妻花鼓》、《张二妹看郎》等。反映劳动、生活的小戏有:《锄棉花》、《十调上坟》、《盘广货》、《看相》、《顶烛怕妻》、《戒洋烟》、《花姑过关》等。鞭挞伦理道德的小戏有:《卖苎纱》、《补碗》、《大小争夫》、《九龙杯》、《蠢子接姨》、《叫衣分赃》等。

      传统本戏源自民间故事和民间传奇,多反映人伦道德、善恶报应。剧目有:《善恶报》、《天理报》、《眼前报》、《乌鸦报》、《破伞记》、《卖水记》、《咬舌记》、《白宝记》、《大审》、《芦茅渡》、《情义冤仇》、《嫁嫂失妻》、《真鬼拿僧》等。

      连台本戏故事曲折、情节连贯,人物众多,大段的“点板”能打动观众的心。其剧目有:《店家会》(2本)、《清华寺》(3本)、《白林寺》(2本)、《蜘蛛观》(2本)、《白衣观》(2本)、《蔡鸣凤》(2本)、《四美图》(2本)等。

      新中国成立后,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11个。新编古装戏7个。新编现代戏23个。移植剧目有《孟姜女》、《四下河南》、《五女拜寿》、《爱情与商品》、《人生》、《慈母泪》等100多个。

      1956年,《以社为家》参加全省民间艺术汇演获剧本奖和演出奖。1958年,《争背篓》参加全省现代戏曲调演,获剧本奖和演出三等奖;省电台全剧录音播放。1973年,《实习报告》参加江西省戏曲调演。1976年,《蓝图新歌》参加江西省农业学大寨专题调演,省电台录音播放。1977年,《铁风岭》参加江西省纪念秋收起义50周年文艺调演,江西电视台实况转播。

      1980年,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数麻雀》、《双卖纱》,参加江西省古老剧种调演,省电台录音播放。其中《数麻雀》1984年获江西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文艺创作二等奖和中共宜春地委、行署颁发的首届宜春文学艺术一等奖。

      1986年,《三伢子钓鱼》参加江西省首届“玉茗花”戏剧节,获演出、导演、作曲三个二等奖、舞美装置奖和演员奖等6项奖励。1990年又获省文化厅颁发的自创剧目演出百场奖。

      2005年,《喜拦轿》参加第三届江西艺术节暨“丰城杯”第七届玉茗花戏剧节获剧目(综合)奖、作曲二等奖、编剧、导演两个三等奖、乐队伴奏奖优秀文艺作品奖。

      2009年,《阿哥归来》参加第四届江西艺术节(第八届江西省玉茗花戏剧节),获优秀剧目奖,舞美设计二等奖,编剧、导演三等奖和演员表演奖等7项奖励。

      2013年,《山水情缘》参加笫五届江西艺术节展演。

      此外,《放鸡》、《山绿苗壮》、《春归》、《追牛》、《大傻和二傻》、《绣女连哥》、《雾里人家》、《法官老吴》、《三伢子斗赌》等均在地(市)汇演中取得好成绩。

      四、班社

      据不完全统计,旧时万载民间共有各种不同类型的花灯戏班社(时称“花鼓灯班社”)30多个。万载花灯戏最早的专业性班社,是1914年康乐的高秉均在小北关组成的“鸿福堂”。尔后,1916年马步的王生发在四都里组成了“全福堂”;1928年茭湖的易花子在谢溪组成了“幸庆堂”。同时,还有新桥下汪锦松的“锦伢班”(即后期“鸿福堂”);马步龙成生的“顺利班”;双桥柳包元的“德胜班”(即后期“幸庆堂”);高城闻长庚的“合盛班”等都具一定的声誉和影响。此外,按其阵容、活动时间和演出地域范围,还有不少临时班,此类班社在农村按地域组班,仅利用过年过节、农闲之时演出一段时间;在城镇按工种组班,有爆竹业班、缝纫工班、泥工班、木工班等。如白良、三兴、万岁桥、芦洲、双桥、鹅峰、康乐等地就出现了不少象“林宝班”、“德业班”之类的季节性、业余性班社。

      剧团

    (一).专业剧团24-1.png

      万载县花灯戏剧团是县属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全县唯一专业戏曲表演团体,团址设万载县城王家山。其前身为1952年10月成立的万载县实验剧团,性质为民办公助。1956年6月转地方国营,改名为万载县地方剧团。1968年10月该团解散。1969年9月组建文艺宣传队。1972年2月成立万载县文艺工作团。1981年1月更名为万载县剧团,并将花灯戏确立为剧团的演出剧种,经多年实践,至1990年7月30日,方正式更名为万载县花灯戏剧团。

      该团1975年荣获全省“坚持文艺为工农兵服务,坚持上山下乡演出作出显著成绩”奖。1980年荣获省文化局颁发的“挖掘、抢救古老剧种作出贡献”奖。 1989年出席江西省专业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经验交流会,在大会上作《改革中求生存,前进中求发展》的典型发言。此外,该团曾于1990年度、1991年度、1992年度、2007年度先后多次被评为宜春地区(市)先进剧团、先进单位。

      该团的演出阵容自转地方国营起就较强大,兴盛期,演职员达63人。先后有22人次在全省汇演、调演中获奖;有37人次在全市(地区)汇演、调演中获奖;有10位演职员分别被江西省戏剧家协会、江西省戏曲音乐学会、江西省舞台美术学会吸纳为会员或当选为理事。1981年,有4名演员荣获宜春地区青年演员奖。1983年,有32名演职员由职工编制转为干部编制。1987年职称评聘后,该团先后有三级演员3人、三级演奏员4人、三级作曲1人、三级美术师1人、四级演员5人、四级演奏员3人、四级作曲1人和舞台技术员1人。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戏剧事业的不景气,不少演职员陆续调离。因此,1993年起,该团曾停演长达4年之久。1997年,县财政拨专款添置演出设备,得以恢复演出。

      2000年,为充实演出阵容,该团增编10人,在编人员由原有21人增至31人。2001年1月,万载县花灯戏剧团由财政差额补贴改财政全额拔款。2003年5月,为整合文化资源,该团并入万载县文化馆。2007年,恢复万载县花灯戏剧团,继续与县文化馆合暑办公,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机构级别、性质、编制不变。2013年,其在职人数32人,其中有中级职称15人、初级职称13人。

      该团曾于1982年建有办公、活动楼一栋、职工宿舍一栋,共1524.42平方米。1997年恢复正常演出后,该团逐年获得一些专项资金用来更新设备,因此,该团的灯光、音响、乐器、服装、道具及流动舞台车等演出设备较为俱全。

    (二)、业余剧团

      新中国成立后,万载农村业余剧团发展较快。1953年全县登记的业余剧团有43个,1957年增至151个。1982年,全县有9个业余剧团,全年演出265场次,观众达15万人次。1985年,全县业余剧团12个,演职员348名。较有名气的业余剧团有:1950年成立的潭埠陂田业余剧团、1951年成立的大桥业余剧团、1952年成立的黄茅业余剧团、1955年成立的株潭业余剧团、1978年成立的鹅峰田江剧团、1980年成立的马步泉塘业余剧团等。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电视的普及、文化娱乐项目的多样化,业余剧团逐渐萎缩。1990年后,全县仅存3个业余剧团。2013年,坚持演出的只有万载县民

间花灯戏剧团等。

      万载农村业余剧团较为注重剧目创作,如大桥业余剧团创作演出的《以社为家》、株潭的《差半斤》、黄茅的《追牛》、《争木匠》等,均在省、地(市)汇演中获奖。

      六、人物

      万载花灯戏的形成发展,凝聚着许许多多民间艺人及专业戏曲工作者的汗水和心血。不少人为之奋斗,贡献了毕生精力;不少人奋发成才,创造了卓著业绩。

      旧时花鼓灯班社时期,高秉均、汪锦松、张尚林、宋志甫、王生发、闻长庚、易花子、陆桂芳、龙成生、谢生牙、沈四妹等,曾为万载花灯戏的形成立下了不朽功绩。

      县专业剧团成立后,先后培养了龙玉英、张莲英、易莲英、郭桂英、曹元珍、李荷根、龙礼庚、赵曰祥、傅鑑林、蒋 玉、辛彩英、刘凤初、郭斌平、冯慧敏、熊敏茹、龙彩英、易光明、龙西平、辛增祥、巢梅仙、郭莲英、王蔷慧、黄英豪、易汉媛、韩小平、王开明、张 委、傅胜元等一大批主要优秀演员。同时,还先后培养了优秀编剧余一冈、优秀导演邱贵兴、优秀作曲黄毛牙、阮 笙、左仁吉、优秀舞美胡秉勇、优秀司鼓龙瑞生、优秀主弦曹仁青等。

      1980年,江西省文化局为余一冈、易定国、龙西平、黄毛牙、郭斌平、易光明、龙成生、沈四妹等8人颁发“积极从事花灯戏抢救、挖掘作出贡献奖”。

QQ图片20171124085609.jpg

      2010年,宜春市人民政府公布,龙西平、黄毛牙、王开明、傅胜元等4人,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万载花灯戏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万载花灯戏代表人物有:

      张尚林(1896—1976),花鼓灯班社时期名丑。他学形似形,装声象声。主演《小放牛》、《打花鼓》,在观众中有“看了《小放牛》,哥嫂炒菜忘放油;看了《打花鼓》,青褂剪块花布补”之说。有过硬的腰功和颈功以及耍扇、耍伞、耍帽等绝活。曾受聘为县专业剧团教戏,传授了《看相》等10多个花灯戏传统节目。

      宋志甫(1896—1969),攻须生和花脸;编、导、演全能;系花鼓灯班社到专业剧团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万载地方曲调集》均由他范唱定谱。曾获宜春地区老艺人劳绩奖。万载县第二、三届政协常委和第五、六届县人民代表和县人民委员会委员。

      余一冈(1923—2007),万载花灯戏编导、专家。代表作有《三伢子钓鱼》等10多个剧目,并在省、市汇演中屡屡获奖。在挖掘整理万载花灯戏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主笔编纂了《万载县戏曲普查资料汇编》。系江西省戏剧家协会会员。

      郭斌平(1945年生),当家花旦、台柱子。机敏、伶俐,嗓音甜美。主演《数麻雀》、《春归》、《孟姜女》等,多次在省、市汇演中获奖。 系江西省戏剧家协会会员。万载县第四届政协常委。

冯慧敏(1946年生),三级演员。当家文武小生,台柱子,亦饰须生,兼导演。唱做念打,样样得手。主演《双卖纱》、《法官老吴》等,多次在省、市汇演中获奖。

      龙彩英(1948年生),当家青衣,台柱子。亦饰花旦、老旦。端庄、细腻, 人物刻划准确 。主演《四下河南》、《双卖纱》、《大傻与二傻》等,多次在省、市汇演中获奖。系万载县第七、八届人大常委。

      熊敏茹(1950年生),三级演员。当家小生,台柱子。亦饰老旦、彩旦和娃娃生,洒脱、放开,戏路宽广。主演《孟姜女》、《慈母泪》、《三伢子钓鱼》等,多次在省、市汇演中获奖。系江西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政协万载县第五、六届常委;万载县第十届人大常委。

      易光明(1948年生),当家老生、花脸,台柱子。亦饰丑角、生巾。庄稳、霸台,嗓音洪亮。主演《双卖纱》、《兰图新歌》、《四下河南》等,多次在省、市汇演中获奖。 系江西省戏剧家协会会员。

      黄毛牙(1954年生),三级作曲。万载花灯戏音乐专家。曾为《双卖纱》、《三伢子钓鱼》等30多个剧目作曲,并多次获奖。主编的《万载花灯戏音乐》入选《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江西卷》。论文《万载花灯戏音乐特征分析》在省刊发表。系江西省戏曲音乐学会会员。

      傅胜元(1966年生), 馆员,当家小丑,亦饰老生,台柱子。曾在《三伢子钓鱼》、《喜拦轿》、《山水情缘》中饰丑角,多次在省、市汇演中获奖。2013年,参加笫五届江西艺术节,评为民营文艺表演团体首届“十大名角” 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