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宗教

>>万载龙河书院

万载龙河书院

      清代,万载有书院71所,其中清乾隆以前建造的有11所,咸丰以后建造的有14所,其余的46所都是嘉庆、道光年间兴建的。至清末先后有书院40所,县学课程为经史、律令、书法、礼仪、音乐、算术等。教材为《御纂周易折中》、《钦定书经传略汇集》、《通鉴》等21种。光绪二十四年(1898)戊戌变法后,推行西方学制,书院先后改办学堂。嘉庆及道光年间,可谓是万载书院的鼎盛时期。清代万载实行的土、客分额制度,使与此相应的教育机构出现了土、客分野。随着移民的逐渐强大,这种趋势从清中期开始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至书院,首龙河。”龙河书院是清代万载的官学,为土著所控制。据传,道光后期知县崔登鳌下车伊始,发现此地文风不错,人才辈出,不过“其翘然特出者”,还数“龙河书院肄业士也”。他在《龙河书院增置膏火田记》中明确说:“龙河者,通邑土籍之义塾。”龙河书院的前身是龙山书院,因其坐落在县治后偏左的龙山而得名,乾隆九年(1744)由知县严在昌捐廉倡建,当时里民聂嘉会、汪淑躬助银买田,之后易观国、辛汝歧、郭孟牖祠、辛汝襄等先后捐助田、银,资产计田530把(25把为一亩)。乾隆二十年(1755),知县朱菘因为其地近于闹市,不便诸生肄业,在绅士的多次呼吁下,于是移建书院于距城半里外的龙河之滨马脑山上。“三面倚山,前临长河,中有山水佳趣”。“中讲堂,堂上架以高楼,前头门,次二门,后内厅,左右学舍,共十二间。周以垣墙、庖湢悉具。”同年朱崧又督使地方绅士汪朝祖、郭治清、汪发楫等倡捐改建,易名为崇文书院。改建后的书院规制仍如龙山书院,学舍共12间,乾隆二十四年(1759)又更名为龙河书院。乾隆二十七年(1762),知县颁布书院条规。在嘉庆年间,又有多任知县捐廉助学。道光二年(1822),太学生宋海峤之其闻氏继承宋家遗志,先后共花费白银5100多两重建书院,并捐助诸生。此时的龙河书院规模较为宏大,屋宇为五进。道光四年(1824),辛朝聘妻郭氏助田。道光五年(1825),知县、抚宪再次捐银。道光二十二年(1842),知县张文诰捐廉为倡,全县绅民又一次慷慨解囊为书院添置田产。以上所述,地方官员的大量参与表明了龙河书院的“官学化”,从书院的经费来源和经营情况来看,龙河书院具有浓厚的“土著化”色彩,完全把客籍人排除在外。龙河书院一直到1907年才改称为龙河中学堂。龙河书院从创办到改为中学堂历经160多年,历任县官、地方绅士以及平民百姓为龙河书院的发展壮大,捐廉助田、献银让地,以此为荣,代不乏人。至清末,龙河书院有学田624亩,还有山场、花土、店铺,款产丰足,规模可观,为万载县第一大书院,亦是万载县唯一的官办书院。

QQ图片20171124112413.jpg

      龙河书院从创办起基本上是由官府管理。乾隆二十七年(1762)知县张立中请颁白鹿洞条规仿照行之,后逐渐完善其基本内容为:端师范、严课程、整学规、定膏火、立期限、限课试、杜顶替,另奖惩分明。书院招收的既有生员也有童生,统称生童。书院开设的课程以经学、史学、治术为主,其内容全是围绕四书五经,为科举考试服务。新中国成立后,龙河书院发展为江西省重点中学——万载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