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宗教

>>瑞河采荼戏

瑞河采荼戏

      奉新戏剧活动源远流长,以清乾隆年间最盛,民国时期逐渐衰落。演出剧种大多是由外地传入,主要有瑞河戏、吴调、锣鼓戏、丝弦戏、京剧等。剧目多为传统历史神话剧,如《天官赐福》《关公招台》《白蛇传》《七姐下凡》等。

      瑞河采茶戏  又称瑞河锣鼓戏,是瑞河大班和瑞河锣鼓两者合流后的总称。瑞河采茶戏历史悠久,它反映丰厚的中国古典戏曲的内涵和底蕴,富于原生态的民间戏曲内容,保存大量真实的民间戏曲唱腔和戏文第一手资料。

      瑞河采茶戏起源有二说:一说是由弋阳腔分支而成。一说是起源于道教,由道场中的剧目繁衍而成。并受弋阳腔影响,最后形成高、昆、弹三大声腔,故又称三腔戏,其剧目有《目莲传》、《观音试卜》、《八仙得道》等。

瑞河大班,始于明万历年间,传说是从道教音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后来吸收了弋阳腔、昆山腔以及湖北汉剧的弹腔,由此而形成高、昆、弹三腔,又叫“三腔戏”,与江西的宁河、饶河、东河、袁河等赣江支流的大戏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大班戏的声腔为曲牌联套,一唱众和,拖腔部分加小锣伴奏。代表剧目主要有“四游”、“四传”,即《东游》《南游》《西游》《北游》;《目莲传》《岳飞传》《封神传》《水浒传》。大多是历史剧、神话戏。

      瑞河锣鼓,始于清初,是民间灯彩发展而成的。在奉新、高安一带,每逢春节、庙会,遇有较大喜庆之事,群众都要通过吉祥灯彩进行隆重庆祝,如龙灯、茶灯、船灯、狮子大子灯、板灯龙等。表演时边敲锣打鼓,边唱边舞,群众非常喜爱。随着灯彩表演的不断进化,在明末清初出现了茶灯戏,唱的是民间小调(亦称灯调)。先是由一旦角主演,叫“单台戏”,如《千家景》《单劝夫》《采桑》等。后来发展为一旦一丑表演,叫“对子戏”,如《小卖花》《下南京》《攀笋对花》等。至清乾隆年间,“对子戏”逐步发展成由小旦、小丑、婆子组成的“三脚戏”,如《打水西门》《撇芥菜》等。

      单台戏、对子戏、三脚戏演唱时都是用锣鼓伴奏,表演形式载歌载舞,故称锣鼓戏;又因其脱胎于民间灯彩,故群众又称它为灯戏,也叫短褂子戏。演出这类小戏的戏班叫做“戏班”或“锣鼓班”。

到了嘉庆年间,锣鼓班开始搬演大戏,脚色增到七至八个,有“七紧八松”之说;意为七个演出较紧,八人就宽松了。这种戏班称为“半班”。主要演出丁家戏、陈家戏、喻家戏等整本大戏。服装是长袍马褂、裙袄等,群众称作“长褂子戏”,又叫“采茶戏”。

      到了咸丰年间,随着记文戏的大量流入,锣鼓戏的声腔在小调的基础上,吸收了其他采茶戏的音调,产生了板腔,形成了“本调”,由于多为记文戏使用,故双称“记文调”。

      随着锣鼓戏的一度风行,大班戏逐渐失去了观众优势,大班戏的演员纷纷加入到锣鼓班来。由此,大班戏的优秀剧目、声腔、表演、服饰、脸谱均被锣鼓戏大量吸收,当年的“长褂子戏”也发展演“袍带戏”了。它们在清末民初的一段较长的时间相互影响,发生着水乳交融的关系,形成了含有锣鼓戏和大班戏的瑞河采茶戏。

      瑞河戏在清乾隆四十年(1776),就已流入奉新。至光绪年间,奉新成立的好几个戏班也都是以演瑞河戏为主。如规模较大的贵云班演的是瑞河大班戏,合庆班演的是瑞河锣鼓戏,还有采茶堂、同乐堂、以及业余性质的玩艺堂、呼拢班等戏班,有的唱三腔戏、有的唱采茶戏等。可见,瑞河戏在奉新历史悠久、流传甚广,是奉新演出的主要剧种。瑞河采茶戏不仅在高安、奉新扎根,还在上高、宜丰、万载、新余等地广泛流传。

      瑞河采茶戏曲分为小调、本调、高腔3部分。戏曲小调由民歌小调发展而成,短小抒情,有《卖花调》《织绫罗》《算命歌》等。本调由民间山歌、田歌、河歌、采茶歌等发展而成,并受黄梅戏、花鼓戏影响,主要曲牌有《锄棉花》《老本调》《余家喻》等。高腔来源于瑞河大班,有帮腔,常与本调结合使用,曲牌有《桂枝香》《孝顺歌》《哭皇天》等。

QQ图片20171124085028.jpg

      瑞河戏表演静则细腻,动则洒脱,且有许多特技,如“口内吐火”,“玩金蛇”、“耍箱”、“卷金丝被”等。

      瑞河采茶戏主要剧目有《乌江渡》、《卖花记》、《破肚记》、《胡魁卖人头》、《鸾凤钗》、《芦林会》、《小卖花》等。

      表演瑞河采茶戏的主要戏班有:

      云班:清光绪年间成立,班头是会埠东琴江家人,外号叫“四把式”,他起的是大班戏班,叫“三腔班”。有五六十人,生、旦、净、丑、杂各个行当齐全,并有不少名角。班头本人就很有名,武功、唱功、做功均佳。演唱的剧目主要有《玉皇天宫》《千秋镜》《水斗》等,除在奉新县内演出,还到邻县演出,属常年的专业戏班。

      合庆班:光绪年间成立。班头是罗市竹溪村罗来安(小丑名角)。安的是锣鼓戏班,有10余人。演出主要剧目有《白扇记》《粉妆楼》《珍珠塔》等。

      采茶班:光绪年间成立。班头是甘坊的彭老远。他起的是半专业的“呼拢班”。彭是个有名的艺人,除搭班演出外,还在当地教了不少徒弟。有演员六、七人。演出的主要剧目有《锄豆草》《借茶》等。

和腔堂:清末民初成立。班头是甘坊金洞张汉江。演出锣鼓戏,主要剧目《刘子英打虎》《过岭》《丁山分家》等。

      同乐堂:民国初期成立。班头是西塔的唐名贤,为半专业戏班。这个戏班的演员是唐梁栋、唐家璇名开、陈成谱、钟开发、钟秀英、蓝耀清、唐名香,他们均在大革命时期参加了红军,一面演出,一面干革命,倍受群众欢迎。

      宣传队:1949年11月,为了配合剿匪反霸、减租减息运动,成立中共奉新县委文艺宣传队。全队有41人,负责人黄木兰、王伟。戏剧组由王伟任组长兼导演。以瑞河锣鼓调为主。

      国营奉新县地方剧团:1957年3月成立,全团49人。设业务、演出、总务等3股,1960年8月抽调部分人员到地区采茶剧团,在县内招收10余名学员予以补充。1962年,挖掘出古老剧种瑞河戏,地区派调编剧、导演及音乐设计人员,10月又将流散民间之老艺人请进剧团,对瑞河戏剧目进行收集与整理,并参加地区汇报演出。1964年,剧团到湖南株州等地巡回演出。1968年11月,剧团撤销。

      奉新县剧团:1969年12月,县革委会组织一支文艺宣传人,配合“文革”进行宣传时成立。1972年5月,创作大型采茶戏《大路》及小戏《公路上》,1980年,为继承传统,挖掘瑞河戏,特将老艺人王尔之、皮金秀等人调回剧团,1985年7月,剧团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