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宗教

>>铜鼓奎光书院

铜鼓奎光书院

      奎光书院始建于乾隆四十年(1775),位于铜鼓县永宁镇城南路15号。其前身为奎光堂,由铜鼓客家人周至衡发起,数十姓客家人捐资创办的一所私塾学校。清道光十七年(1837),经乡绅卢瑞英等请求,知州获准,由奎光堂改为奎光书院。直到光绪三十二年(1906)废科举办学堂,改作了“奎光高等小学”,它的书院历史因而结束。

      奎光书院从创建到发展,经历了一百余年的不懈努力,至清光绪二十八年,先后有客家人72姓,1668人次为其捐资。据统计,共捐得白银五百六十三两,铜钱一万四千八百六十五千文,田租六十五石,使奎光书院的建设规模逐步扩大,教学条件不断完善。并先后在排埠镇南溪村的秧田排、永宁镇三溪村噪口等地买下了三千余石田租,约1200亩田,作为办院的永久经济来源。

      奎光书院自乾隆四十五年(1780)至光绪二十四年(1898),可谓是人文蔚起,科甲连登,其秀才、监生数无法数计,而科举考试中得中文科进士1名,文科举人10名,武科进士9名,武科举人49名。按人口比例而言,在赣西北是首屈一指的,尤其中武科进士、举人如此之多,在江西全省也绝无仅有,突出地体现了客家民系崇文尚武的特征。

      当时的奎光书院规模之宏大,环境之优雅,风光之秀丽,师资之雄厚都是远近闻名的。书院依山傍水,占地面积六千余平方米,分上下两幢,土木结构。从城南沿江小道拾级而上入正门,正门两侧嵌有一幅石雕对联:“文运初开昭日月,昌期永际奠乾坤”。进入八字形正门是宽敞的庭院,中间有过亭与主院舍相连,主体院舍右为教学区,左为生活区,中间为礼堂。过礼堂后屏风壁往左拾级而上是书院的上幢(现仍存在)。上幢面积仅为下幢的五分之一。奎光书院的创办与发展,体现了铜鼓客家人崇文重教的进步思想和人才意识。奎光书院在办学的百余年间,虽历经沧桑,但在铜鼓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铜鼓客家有名之士多出于此门,曾得到县里题赠的“乐育英才”匾额。

      大革命时期,进步知识青年陈葆元、李秀等人也曾在此就读。奎光书院不仅是早期主要的教育场所,而且是重要的革命策源地。1927年8月20日,由浏阳工农义勇队改编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三团进驻铜鼓,该团一营营部驻扎在此,张子清时为营长,并在墙上书写了“南昌暴动”等革命标语。1928年,平江起义后,彭德怀同志率领红五军多次转战铜鼓,红五军政治部又在这里写下了《共产党十大政纲》和《土地政纲》等大量的文告标语。这里不仅是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的重要屯兵之所,也是革命标语保存最多、保护较完好的旧址之一。

      奎光书院主体建筑坐南朝北,土木结构,由左、右两栋并列组成,现总面积690平方米。整个建筑历经多次维修,保存了原貌,并常年对外开放。2000年7月被江西省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