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宗教

>>高安桂岩书院

高安桂岩书院

      华林山南麓,有一个神秘的水上村庄——洪城村。洪城村位于上游湖区,进出村庄需荡舟。据史料记载,唐朝中期,高安调露乡(今华林山风景名胜区)洪城村人幸南容(746~819),于唐元和九年(814)在洪城村西边创建了我国较早招徒授业的私家书院——桂岩书院。

      桂岩书院的创办人幸南容,于唐贞元九年(793)荣登进士榜,恰巧与柳宗元同榜,并结为忘年之交。据《刘宾客嘉话录》记载,幸南容、柳宗元等及第后曾题名大雁塔。元和四年(809),幸南容任国子监祭酒,曾出使吐藩,完成使命返回时,柳宗元作《送幸南容归使联句诗序》,称“渤海幸君,既登于太常之籍,又膺邯郸之召,北会元戎,直道自达,吾侪器其略;南聘天朝,相礼述职,公卿多其仪。”幸南容告老还乡后,柳宗元非常羡慕,著《送筠州大司成幸南容归序》,赞其“虽枚生之节,长卿之道,无以尚也。”元和十四年,幸南容病逝,幸南容之子至善请柳宗元作《唐故开国子祭酒文贞公墓志铭》。7-1.png

      洪城村依山而建,三面环水。《幸氏族谱》记载:秦代,有幸氏先人从山西雁门关徒步迁徙至此,被这里的奇山异水、幽雅景致深深吸引,遂筑室建村,取名“幕山”。唐代时,因村中一人在南昌为官,为显其荣,改名“洪城”。宋代,村中鼎盛时,有五百多户。在20世纪50年代末,因修上游水库,洪城古村被淹没,桂岩书院遗址也沉入湖底。临湖而建的一座三层楼阁,题名“洪城文史馆”,虽然小巧,却也雅致。阁楼的主人幸友金介绍,这座阁楼是他筹资十余万元所建,意在纪念幸氏先祖的伟绩,弘扬桂岩书院遗风。楼中收藏有《幸氏族谱》,散落在桂岩书院遗址周围的新石器时代的石刀、石针、石箭头,宋代重修书院时的碑石以及历代的碎瓷、陶片等。

      7-2.png桂岩书院坐落在华林山洪城村西边(今上游湖北端)。据史记载,书院当年建筑规模宏伟,“环植桂三百株”、“中植书院,旁翼四斋”,附建有习武用的跑马场,观武用的“歇豪亭”和供休息用的“紫翠亭”,总面积超过一百亩。书院因所在地多桂花树和页岩而取名为“桂岩书院”。南宋宰相周必大曾在该书院二次重修时为其题额,以示鼓励。书院自唐至清,历经三兴三废,规模曾渐趋完善,有朝拜厅、授业堂、自修堂、习读斋、藏书室、花园、膳食房,其执教人均由创办人、重修人亲自担任,同时邀请名人志士来院讲学。据高安华林山洪城村《幸氏宗史》记载,当年“应桥车马驰逐,长途游客如织”,前来求学、讲学者络绎不绝,开一代兴学重教之先河。幸氏后裔宋代幸元龙著有《桂岩书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