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河采茶戏
也称宜春采茶戏,又叫袁河锣鼓戏,其前身是人们所熟知的三角班。采茶戏,是在采茶歌和采茶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袁河采茶戏除融入茶歌茶舞外,还吸收了灯彩表演和锣鼓经,因其演出时始终以锣鼓伴奏,故有“锣鼓戏”之称。明末已有演出,始盛于清同治年间,主要分布在袁州区所辖农村及邻近县城。而其前冠以“袁河”,表明这一剧种是“生”在袁河流经的地方。
袁州自古就是油茶之乡。明正德年间(1506-1521),袁州就已大面积抚育油茶林。清末,每年向长沙、汉口等地销售茶油就达100余万斤。故此袁州茶歌、民歌丰富多彩,种类繁多。明正德《袁州府志》曾有“乐工舞师”、“旋乐之节奏一时观听者莫不称赞叹息的记载。明末清初,袁河采茶戏的表演形式是以当地采茶小调和乡土民歌,加上灯彩锣鼓节奏来演唱的。一般是一事一唱,一景一歌,见事唱事,见景唱情。如娶亲有闹房调,嫁女唱哭嫁调,做屋上梁有喝彩调,宗祠庙会唱祭祖歌等。起初的表演形式是一唱众和,即台上一名演员领唱,其他演员和乐师在演唱到每句句末时,和唱“啊荷”“哟哟”之类的帮腔。这种演唱、帮腔、锣鼓伴奏的形式,使曲调更婉转,节奏更鲜明,风格独具,气氛热烈,更具泥土的芳香,深受民间喜庆活动的欢迎。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追求也日益提高,不再满足于这种一唱一和的模式。于是民间好艺者试以袁河方言为舞台语言,以采茶小调配以外来的高腔和汉腔曲调,借鉴采茶灯中采茶舞的表演形式,加上评话说唱中群众喜爱的生活故事和传奇故事,伴以灯彩锣鼓经,逐步形成有小丑、小旦、小生角色的“三小戏”,人们简称为“三角班”。清道光十九年(1839),黄启街著《近事录真》载云:“采茶戏一名三角班……二旦一小花脸,所唱皆俚语淫调”。后随着剧情发展的需要,进而发展成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的袁河锣鼓戏。至清嘉庆年间(1796年至1820年),袁河锣鼓戏已有专业班进入城市,拥有自编剧目(如《李三保》、《挂红炮》等)和以高腔为主的袁河大班。咸丰年间(1851年至1861年)。袁河大班如雨后春笋般活跃于赣、湘两省。本省的万载、上高、分宜、新余、安福、吉安无不留下袁河锣鼓戏的足迹。
从清咸丰元年(1851)至新中国建立后的1949年近百年中,宜春共建有18个采茶戏班。其中以“四秀班”、“财周班”“秋莲班”成立最早,只是这些戏班活动的时间不长,最长的也只有15年,短的仅四五载。唯辛亥革命前后,由施元才(人称义牙仔)、龙江源(人称春女俚)合掌或分掌的“德旺班”、“合胜班”、“雪美台”、“大胜班”、“荣福堂”、“青胜班”、“福寿班”名噪宜春、万载,持续演出时间较长。到三十年代末才日渐衰弱。
袁河采茶戏可分为单台戏、耍戏和袍带戏三大类。其传统剧目知名者有173个。其中单台戏53个,对子耍戏59个,大戏35个,高腔戏26个。所谓“单台戏”,即用当地采茶小调式乡土民歌来进行表演的“独角戏”,基本腔调为一种四句三韵或隔句相韵的单台调,曲调可反复轮唱,多无故事情节,多为一种见物咏物,咏物抒情的曲艺形式,如《十二月花》、《十劝郎》、《十月怀胎》等。耍戏多反映下层人民生产生活中的事情,生活气息浓厚,有浓郁的地方色彩,语言生动,通俗易懂,表演夸张,活泼风趣,以喜剧居多。尤是小丑常以插科打诨的方式获以笑料,其语言诙谐调侃,虽有些庸俗淫语,但刻画生活中的恶婆、媒人、嫖客、赌徒、懒汉等人物的丑态常常入木三分,多为群众喜爱。其代表剧有《翻薯苗》、《卖花线》、《补背褡》《熊相公》、《懒婆娘》等。袍带第戏也称大戏,剧目多从明清白话小说《今古传奇》、《三言二拍》中摘录改编。其剧性复杂,故事传奇,艺术形象丰富多彩,其类型有四:一是才子佳人的婚姻戏。多是男女一见钟情,私订终身,后遭父母反对,拆散鸳鸯,后男的勤奋读书,赴京赶考,女的金钱相助,励志死守,最终金榜题名,夫妻团圆,皆大欢喜。如《乌金记》、《绣花瓶》、《柳英晒鞋》、《四美图》、《凤冠梦》等。二是大义凛然的清官戏。多是七品小官,不畏权贵,有胆有识,为民作主。如《十五贯》、《南瓜记》、《假报喜》、《打严嵩》等,三是争权夺位的宫廷戏,多以嫔妃争宠,嫡子夺位,明争暗斗,引起血雨腥风,如《九曲桥》、《国太回朝》、《包公误》等。四是因果报应的神仙戏,多宣扬恶有恶报,善有善报。如《仙人境》、《阴阳扇》、《白蛇传》等。
袁河采茶戏的音乐,分为唱腔曲调和伴奏两部分,唱腔曲调有单台戏调、耍戏调、大戏专用调和高腔调四大类。单台戏和耍戏两类是专戏专曲,计有50余首,多是流传民间的风俗调,生活音调和灯彩调。其基本调式属六声音阶中的商、徵、羽三种。大戏专用调和高腔调的唱腔是一曲多用,按行当分类,以不行腔方法和其假嗓音而加以区别,逐步形成固定的唱腔调式,常用的有[一字调]、[河南板]、[南瓜记调]、[本调]、[北词调]等共20余首。其基本板式是起板——简板———转板,煞板。调式有六声音阶中的宫调式、徵调式两种。伴奏则以锣鼓贯穿全剧,伴奏乐器有班鼓、堂鼓、汉锣、小锣、云锣、钹等。常用的锣鼓点有[四六起板]、[小金钱]、[摆捶转起板]、[长捶]等,还有配合身段的[大金钱]、[各各斗]、[走换]、[勇锤]等。后随着丝弦戏的流传,袁河采茶戏吸他人之长,在伴奏中加入了笛子、二胡、高胡、小唢喇等乐器,形成半班。
袁河采茶戏演出的节目,多为民间喜闻乐见的生活小戏,表现的多是下层人民的生活,因此深受群众喜爱。但因其表演粗俗,唱词语言淫俚,加之有的节目内容反映了对现实的不满,故一直被统治者所鄙视,甚至禁演。因此,袁河采茶戏从孕育期,形成期直至成熟期都是在农村这块土地上自生自灭式发展与提高。初始,其表演不着重于提炼加工为戏曲表演的程式动作,只是源于生活,还原生活,只不过动作略显夸张而已。随着演出经验的积累,行当的区分需要,于是在表演中慢慢形成了一定的规范模式,使人物一出场,观众就有曾相识之感,就能认清行当。再加上走南走北的演出,不断对各地戏班的观摩了解,于是在学习借鉴中相互融合,逐步改造和完善自己,最终形成了自己表演风格的手眼身法步,生旦净未丑各具一定的技艺。在传统三小耍戏的行当中,丑行的表演要领是“主头颈、夹肩蜂、硬于腰,蹲下身”,以显其灵巧多趣,舞蹈性强。表演时视情绪的需要,伴之以耸肩,动颈,摆臀部等动作,做到手活,脚活,颈活,腰子直“三活一直”。丑行的基本功有二:一为扇子功。丑行常用荷叶软边折纸扇,其技法有揉扇、翻扇、颤扇、转花扇等;二为矮步功。配合、手颈、腰等动作,以表现诙谐、风趣。旦行基本功名目繁多,常用步法有碎步、快步、慢步、方步、风流步等。指法多系兰花手,喜用丝绸手帕做戏;手袖常用的功法有抖袖、翻袖、折袖、扬袖,抓袖、摔袖等;身段有如“风摆柳”,眼神多用媚眼,以示其风流妖艳。开初的小生行没有细微的分行,许多戏多为丑行所代替,只有角色戏路之别,其主武小生,正路小生动作灵活潇洒,多用媚眼,脸露喜容,步态轻快。扇子有开式、闭式,追求唱腔的圆润,言词的爽朗、表情的秀媚;落魄小生多是穷途潦倒的人物,表演时,必须重阴郁,习慢步,精神拘谨,精神萎靡,念白低沉,唱重悲叹,一幅可怜的神情。净行和老生行的基本功和身段多学于湘剧。净行包括了俗说的“大花脸”与“二花脸”,净行中,有性格正直刚强、坚毅、勇猛者,如黑头包公;也有狡狯、谲诈、野蛮、残暴、呆傻等类型,如强盗、山大王之类,其表演动作大度、干净、有力;嗓门粗,短促。老生行也称“胡子生”。上有王帽老生,如皇帝,丞相、阁老;下有衷派老生,如渔翁、樵户等。常挂的胡子(也称髯口),有满口与三绺,颜色分青、麻、白,其表演手法有捋、夹、理、挑、托、甩等。
袁河采茶戏的唱词多用五言,七言语体,也有十字句乐段。台词要求不是很规范,仅求“界段”清楚即可。语言多为本地方言土语,偶尔带点 “官话”博取笑料。剧情内容以各种民间传奇故事居多,随意性大,雷同性多,往往将单台戏或耍戏中的唱词唱段运用到剧目中去,只是更换时间,地点、人物的名字而已,此类戏目俗称“目标戏”(一说摹表戏)。袁河采茶戏的传承方式是师傅口传身导,手把手教学。学员主要要按自己的行当掌握步法,云手、手袖、扇巾等基本功,做到手势、眼神、身段、步法配合协调,讲究唱做并举。主要学会部分单台耍戏,重点学会“十八换”唱词,便可运用到部分戏目中去,故有所谓“十八换唱遍天下”之说。
袁河锣鼓戏后期有一定影响的传承人叫施元才(1897—1974.10),艺名“义伢仔”,宜春彬江镇兴阳村施家人。从小随父习裁缝,十岁左右,投在著名袁河锣鼓戏艺人龙江源门下学艺,尽得其技,很快就崭露头角。20多岁就以掌班兼主角的身份,带班在万载、分宜、吉安、新余、峡江、高安、靖安、奉新、宜丰、上高等地巡演。由于施元才演技精湛,班内名角云集,道具戏装齐备,大得戏迷称道,“义伢仔”的名声也遍播城乡。施元才能演唱大小剧目上百个,其拿手戏有《打严嵩》《天保图》等。他既熟悉传统,又不拘泥于传统,能够取他人之长为已所用。他组建的“福寿班”一技独秀,历久不衰。解放后,在袁河锣鼓戏的改革创新活动中,他参与发掘,整理过数百个锣鼓戏的唱腔曲谱,为传统戏曲的传承与改革立下了汗马之功。他的儿子施国华子承父业,工小生,也是剧团的台柱之一。
袁河采茶戏的发展和提高一直是在农村,农村的庙会或集市之中大都建有戏台,供班就演出。清嘉靖年间,袁河采茶戏进城市演出,不仅普通百姓爱看,就连当时朝廷的兵丁也互相和唱起来。民国前后,袁河采茶戏在民间十分盛行,先后建立了18个有名的戏班子。后随着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国民党反动派开展内战,各地物价飞涨,人民民不聊生,袁河采茶戏也日渐衰弱。解放前夕,唯一的一个“福寿班”也被迫散伙。
宜春解放后,袁州采茶戏也得到了新生。1953年4月,政府以“福寿班”为基础,组成戏剧改革训练班。定袁河锣鼓戏为剧种,班址在城东交易所(今袁州影剧院处)。1954年,改名为宜春地方剧团。1956年转为地方国营,1958年,改名宜春县采茶剧团。招收了一批年龄在12—15岁的小学员进行系统培训,至1962年时,剧团演员年轻,功底好,生、旦、净、末、丑齐全。虽剧团此时转为集体所有制,但演员积极性高,演出剧目多,演出质量也高。“文化大革命”前夕,是剧团的黄金时期,先后到南昌、湖南、广东演出。所到之处均大受欢迎,场场爆满,各剧场留住不放。1968年8月,剧团遭解散,大部分演员被取消工资,下放劳动。1973年3月,下放人员逐步抽回,组成宜春县文艺工作团。1980年,演职员达84人,是剧团人数最多的一年,既演采茶戏,又演话剧。1985年4月,宜春县市合并,县采茶剧团改为市采茶剧团。7月,剧团撤消,历时33年。
采茶剧团自成立至撤消,改编、移植和挖掘整理的传统戏有100多个,常演的有《玉兔记》《七姐下凡》,《梁山伯与祝英台》《断臂姻缘》等。创作现代戏共16个。其中以《红色游击队》、《红云潭》、《古金莲》、《金鸡寨》在群众中影响较大。《红色游击队》于1958年参加省戏曲会演,获创作和演出奖。《古金莲》取材于本地的真人真事,揭露了旧社会封建婚姻制度和反动军阀对劳动人民残酷欺诈的罪恶行径。此戏连演一个半月,场场爆满。1963年,曾选在宜春专区第二届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上演出,其后又参加省戏剧调演,均获好评。《红云潭》取材于修建全县最大水库“飞剑潭”的事迹,歌颂了党的正确领导和劳动人民的艰苦奋斗精神,演出效果良好。“文化大革命”中,上述两戏均诬称为反党反社会社会主义的毒草,作者也受到了批评和斗争,《金鸡寨》反映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风貌,1982年参加地区和省调演,获得奖励。在整理改编的剧目中,以《熊相公》最引人注目,1960年参加全省青年演员会演,获优秀节目奖,演员甘少林,乐手郭臻群获个人获。此剧于1963年选入《中国地方戏曲集成·江西卷》,1964年江西省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单行本。
解放后,袁河采茶戏除专业剧团传承外,在农村自发性的业余剧团也不少。1950年,农村剧团逐渐恢复。1952年,全县各区普遍建立业余剧团,但大多数是三角班和花鼓班。1963年开始批判“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三角班大大减少,古装戏销声匿迹。粉碎四人帮以后,农村文化生活日渐活跃,古装戏重现舞台。1978年,下浦业余剧团就排练出了采茶戏《恩仇记》和《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农村演出50多场,深受群众喜爱。但后受电视的的影响,古装戏的市场逐日萎缩,采茶戏的发展受到一定影响。2010年7月,原县采茶剧团退休职员潘银子,为了抢救袁河采茶戏,私人投资几十万,组建明月艺术团,经常下乡巡演,并以袁州慈化北塘救人英雄翁婿王茂华,潭良才为原型,创作出了大型采茶戏《红士情歌》,在各地巡演,深受大众欢迎。
2014年7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袁河锣鼓戏被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大江东去,波浪淘沙。在时代的变革中,袁河采茶戏通过演变,其表演程式,唱腔音乐,导演手法,化妆扮相,舞台美术等综合艺术早已经在向高安采茶戏、湖南花鼓戏,安徽黄梅戏,国粹京剧等剧种学习,在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嬗变中,袁河采茶戏早已“面目全非”,失去了原来自己特有的本色。随着文化多元化,人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多样化,喜爱采茶戏人们越来越少,戏迷也越来越老龄化。为此,开拓采茶戏的市场,传承采茶戏的重任急需能人担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我们相信,在袁州区域流传多年的袁河采茶戏,通过后人的不断努力,她的古腔古调一定会焕发青春绽放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