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选录

>>舒梦兰

舒梦兰

      舒梦兰(1759~1835),字香叔,又字白香,晚号天香居士,靖安县人。幼时聪慧,喜读诗文。他尤其爱读《庄子》、《离骚》和《史记》诸书,对典籍、诗词和其他文体著作也广泛涉猎。后入国子监读书。26岁经过秣陵(今南京南面),住在驿舍里,听秋风吹响檐铃,似金戈铁马之声,感慨万千,挥笔写下《铁马辞乐府七解》,一时人们争相传颂。同年,舒梦兰应长兄舒庆云(衢州知府)之邀,赴浙江就事,路过杭州时经朋友挽留,作西湖雅集探胜题吟,传为佳话。有友人妹花仙,对舒梦兰的才学甚为倾倒,并产生爱慕之心。鸳盟乍订,不幸花仙染疾身亡,他悲痛不已,写下许多悼念诗文,辑成《花仙小志》。

QQ图片20171127115802.jpg

      舒梦兰35岁时,怡贤亲王载恒闻其名,礼为上客,并要世子霞轩与他结为兄弟,同窗研读。同年秋,他在京城应试,首场《周有八士》一文被考官们定为佳作,但因突然生病,未能参加二、三场考试,当时有人愿以钱财相赠,劝他捐官为郎,却被他婉言谢绝。他酷爱陶渊明的田园诗,此时著有《和陶诗》一卷,世人读后评述说:“世间无此作久矣。不独诗境高远,其中杰然有识时之言,渺然有天际真人之想。”52-2.png

      嘉庆八年(1803)夏起,舒梦兰遂每年都裹粮出游,曾住庐山天池寺百日,写《游山日记》12卷,其中就有在庐山大天池御碑亭题联“天上有池能作雨,人间无地不逢年”;过都昌游古南寺,著《古南余话》5卷;访婺源,见青山碧水,撰《婺舲余稿》1卷。其他如《湘舟漫录》、《骖鸾集》、《香词百选》等集子,收录的都是他频年游历湖南、桂林等地所写下的散文和诗词。他还将寻祖、悼亲、哀儿的诗文辑录为《秋心集》。

      舒梦兰与怡贤亲王关系密切,怡贤亲王曾给其亲笔信:“凡梦兰先生所到之处,饮食起居一律从优。”道光四年(1824),怡贤亲王巡视江南,一到南昌,直接找到舒梦兰居所,在章江门外的平民住处见到以书联相命,聊以度日的舒梦兰。问及为何不出示其信函,谋个做学问的好去处?舒梦兰答“晚生无德无能,于社稷无贡献,怎敢贪天之功为己有?王爷的好意我领了,您的信函专此奉还。”王爷说:“我这次借巡视之机,行访友之实。二十余载后又与先生重聚,总得有所表示。”舒梦兰见盛情难却,想了想说:“晚生乃靖安舒家之后,本族在乡里重修大祠,历三代六十余载,将于今夏告竣,祠堂及门楼均已造就,仅缺大门匾额一块。有劳王爷赐字题赠,不知行否?”怡贤亲王说:“先生出自书香门第,乃吾儿的良师益友,我书赠‘舒氏先祠’四字,不知可与你们光宗耀祖?”舒梦兰捧字回乡,族人喜出望外,请高手制成金匾,悬挂在舒氏大祠门楼之上。同时也用以激励舒家子孙像梦兰一样勤奋读书。

      舒梦兰晚年好静,深居简出,杜门谢客。而当时南昌的贤士大夫却以结识他为幸。南昌知县黎襄勤仿效“徐孺下陈蕃之榻”,专备一榻以待梦兰。舒梦兰的家境本不宽裕,却性好济人,凡贫穷困苦和婚丧无钱料理者,都得到过他的资助。他自己却愈老愈贫,时常酣卧,怡然自乐。道光十五年(1835)卒,享年77岁。

      舒梦兰著作汇编成《天香全集》,其中《白香词谱》至今仍风行全国,当时就被收入《四部丛刊》。现在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学语文教师手册》,把《白香词谱》列为中学语文教师必读的古籍和工具书之一。陈毅读后亦极为赞赏,在《荣宝斋画谱题词》中写道:“画谱的刊行,我们拍掌欢迎。近代作画的不读《芥子园画谱》是例外,好像作诗词的不读唐诗三百首和《白香词谱》是例外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