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雄
熊雄(1892~1927),原名祖福,字披素、罴士,号介荪,宜丰县芳溪人。少时在家塾“培兰书室”读书。1907年考取瑞州府中学堂,1909年转学南京优级师范学堂,1911年考入江西新军。1913年7月,李烈钧通电讨伐袁世凯,在湖口宣布独立。但起义遭到失败。熊雄跟随李烈钧逃亡到日本,在东京加入中华革命党并入“浩然庐”军校学习。1916年,熊雄回国,参加孙中山领导的护国、护法运动,先后在滇军、湘军中从事军事工作。
1920年1月,熊雄赴法勤工俭学。1922年转柏林,4月在柏林加入了共产党。1923年3月,熊雄与赵世炎、王若飞、陈延年、陈乔年等12人首批赴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5年2月,又与聂荣臻等20多人转入苏联红军军校中国班学习。熊雄于1925年9月从莫斯科奉调回国,此后一直在黄埔军校工作。历任政治教育、东征军总政治部秘书、入伍生部政治部主任、军校政治部副主任、代主任和主任职;在党内先后担任广东区委军委员和军事部长、军校“党团”书记等职。在黄埔期间,熊雄根据“军事与政治打成一片”的教育方针,制定、建立、健全了一系列政治工作制度。开设了《帝国主义》、《社会进化史》、《社会主义》等26门课程。他还聘请了共产党人恽代英、肖楚女等为政治教官,邀请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同志以及鲁迅、邓中夏等社会名流,到军校作政治讲演。熊雄亲自讲授《军校中的政治工作》与《本党宣言、训令》两门课程。
在教学中,熊雄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政治宣传,并结合工作实际,宣传马列主义和唯物辩证法,将政治影响扩大到师生中去,使黄埔政治工作出现了全新的局面,并培养了一大批党员干部和革命骨干,为国民革命输送了中坚分子。
1926年5月蒋介石提出“整理党务案”,熊雄及时看破蒋的反共与分裂阴谋,于是领导黄埔共产党人并利用军校政治刊物,与之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从而维护了黄埔的统一局面。在革命的紧急关头,熊雄在黄埔起了核心领导作用,革命师生将他视为军校主心骨。1927年1月,熊雄任军校政治部主任兼中共广东区委军事部长,领导军校进步学生同国民党右派展开斗争。蒋介石和买办资产阶级勾结,排挤黄埔同学中的共产党员。熊雄和中共“党团”领导下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一面坚守岗位,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坚持斗争,不断揭露国民党右派叛变阴谋;一面秘密布置一部分党团员和左派人士转移,保存革命力量。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广东国民党当局也于4月15日对广州进行大规模的清党和反革命大屠杀,军校当局慑于熊雄在广东和军校的威望,不敢公开下手,而是采取欺骗的方法。熊雄在黄埔坚持斗争到最后一刻,于4月18日终遭反动派逮捕,关押在广州南石头“惩戒场”监狱。在狱中,熊雄仍对难友进行革命形势和革命气节教育,鼓励他们坚决与反动派作斗争。5月中旬,熊雄在广州南石头监狱被害,临刑前,他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表现了一个共产党人坚持真理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