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选录

>>张自烈

张自烈

      张自烈(1597~1673),字尔公,号芑山,别号谁庐居士,明末清初宜春县北厢上水关(今袁州区秀江街道)人,著名学者、藏书家。从小酷爱读书,因家境贫寒无力购置,本地的乡绅富户又不喜好藏书,为了读书他甚至不惜专程去别的府县藏书人家借书,用蝇头小楷手抄成册,曾感慨道:“书在四方,宜出购,里居抄、借非计!”

      崇祯四年(1631),张自烈作为贡生进入南京国子监读书,与侯方域、陈贞慧、贾开宗等名士相识,交游甚契,俱有文名。寓居南京三年,除去必要的日常开销之外,稍有余资,即用于购书,总共购置、收藏各种书籍三十万六千余卷。崇祯七年(1634),张自烈将其藏书全部运回宜春。46-2.png

      崇祯十年(1637),刘新宇率湖南临武、蓝山流民武装围攻袁州城,张自烈藏于卢洲的书籍损失十分之三四。翌年,张自烈前往南京,将散失卷册补齐并载归宜春。崇祯十六年(1643),为避兵乱,张自烈徙家南村,并从藏书中选出经、史、子、集副本若干,捐献给袁州府学公用。同年十一月,明军左良玉部以“剿寇”为名屠城,张自烈藏书十分之六七被毁。

      崇祯十七年(1644)春,张自烈携带部分藏书,奉母外出避乱,先后旅居福建潭阳、江西信州葛川(今江西横峰)等地。历经战乱兵燹,藏书散佚殆尽,因之痛惜不已。顺治四年(1647)秋,作《芑山藏书记》,其后附录有藏书目录。后世学者对《芑山藏书目录》颇为重视,清代编修《四库全书》,亦多所采收。

      张自烈与袁继咸同学,为莫逆之交。袁继咸提学山西时被诬问罪,张自烈赴京上疏为之辨冤。袁继咸遇害后,张自烈搜集其诗文遗稿,编为《六柳堂遗集》,并出资付梓传世。

      张自烈“博物洽闻”、治学严谨,终生从事校雠、讲学,著述甚丰,其中大多于离乱中散失,付梓传世的有《四书大全辨》、《正字通》、《四书诸家辨》、《四书辨注》、《朱子通鉴纲目》、《函史考信录》、《重订正续文献通考》、《古今理学精义录》、《古今理学辨似录》、《圣学殊同录》、《古诗文辨》、《诗归辨》等40余种,后其亲友辑有《芑山文集》32卷。《正字通》又名《字汇辨》,是明代最重要的一部字典,也是中国辞书史上一部重要著作,清代张玉书、陈廷敬等奉敇编纂《康熙字典》,即以《正字通》作为蓝本而加详备。张自烈与胞弟自熙、自勋俱有文名,时称“三张”。

      入清之后,张自烈屡辞辟荐,不愿为官。晚年寓居庐山,讲学白鹿洞书院。康熙十二年(1673),在庐山逝世,享年77岁。张自烈无子嗣,南康知府廖文英(明末曾以同知署理袁州知府,系张自烈好友)将他葬于白鹿洞外的郑家冲。其墓至今尚存。

      民国年间,宜春城区其祖居上水关(今秀江路中段)路段被命名为芑山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