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出身于小官吏家庭,幼丧父,兄韩会抚养之。贞元八年(792)中进士,历任监察御史,阳山县令等。元和十二年,韩愈因参与平定淮西之役表现出处理军国大事的才能,迁为吏部侍郎。但两年后,他却因上表谏迎佛骨而触怒宪宗,险些被宪宗处死,被贬为潮州(今广东)刺史。在潮州八个月后转任袁州(今宜春)刺史,不久宦官杀宪宗,立穆宗,韩愈被召回朝,后历官国子监祭酒、京兆尹、兵部侍郎、吏部侍郎。长庆四年(824)病逝于长安,享年57岁。著有《昌黎先生集》40卷,《外集》10卷,《师说》等。今人整理书集有《韩昌黎文集校注》、《韩昌黎诗系年集释》、《韩集校铨》等。

      韩愈在宜春任刺史其间,勤政为民,倡导学风,为宜春日后的科举大名于天下打下了基础。另外,韩愈刚到袁州听说少年男女,到别人家做抵债的,如果超过期限还不起钱的,则人就永远做富人家的仆人。韩愈了解情况后,就增设了相关法律,赎出了那些未成年人还给了他们的父母,废除了富户这种抢男霸女的风俗习惯,共解放奴婢731人,被老百姓所称赞。16-2.png后韩愈回京后,又上奏朝廷,朝廷下令,全国不允许典押良人男女做奴婢,这一措施解放了成千上万的奴婢。韩愈还前往仰山,拜神求雨,写下了《祈雨告仰山神》祭文。仰山高峻翠绿,风光秀丽,著名宜春八景之一“仰山积雪”即在此。另外,唐元和初年,韩愈为送好友王涯任袁州刺史,特送诗《祖席得秋字送王涯刺袁州》云:“淮南悲落木,而我亦伤秋。况与故人别,那堪羁宦愁。荣华今异路,风雨昔同忧。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宜春市区有昌黎路、昌黎阁、昌黎大桥等,都是为了纪念韩愈的特别功绩。

      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他倡导古文运动,反对骈骊之文,提倡散句单行、自由灵活、言之有物的古文。他的文章善于推陈出新,富有独创性,内涵深厚,语言丰富灵活,极富于表现力,风格雄辩恣肆,气势磅礴,成为中国古代以来文章之典范。苏轼称誉他“文起八代之衰”。

      在诗歌方面,他也富于创意,喜欢生新出奇。所以他写诗不愿意四平八稳,而喜欢谐谑诡异,显示才学。他有意把诗写得奇崛拗折,喜欢用佶屈聱牙的僻字晦句,用平常人不用的险韵重韵,用散文式的篇章和笔法,铺叙,议论。他喜欢学李白古风之淋漓放纵,又学杜诗长篇叙事法度,炼字艺术,以及“以文为诗”的风格,从而在李杜之后开创了一种奇险诡谲的新诗风。韩愈是李白、杜甫之后最早将李杜并尊的人之一,他在《调张籍》诗中所言“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