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新华林书院

      华林书院位于奉新县城西南25公里的华林山上,它的前身是由华林胡氏始祖胡藩的第24代孙胡清献于唐僖宗中和元年(881)创办的胡氏家族私塾。南唐时,其孙胡珰发展成华林学舍。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976),国子监主薄、教育家胡仲尧与兄弟胡仲容二人倾其家产,又将其扩建为华林书院,它是一所私人书院,曾为大宋朝廷培养大批人才。胡仲尧(946~1007),字光辅,北宋洪州奉新县同安乡(今奉新县赤岸镇华林村)人。南唐时已出仕,任寺丞官。入宋以后,历任洪州助教、国子监主簿等职。后辞官归里。胡仲容,字咸和,奉新县人。太平兴国年间与兄胡仲尧创华林书院。淳化五年(994)进宫贺寿宁节,特授秘书省校书郎。咸平三年(1000)他又进宫贡土物,改授大理评事,最后迁光禄寺丞。

      书院在华林山东麓的元秀峰下,这里山川毓秀,环境清幽,风景如画。有史书记载:“神存昭旷之原,目寓清虚之境,青山拥翠,绿树浮岚,飞瀑散绕书之声,虚亭动人文之色”,有利于“沉意诗书宛,游心翰墨场”。在当时,它是一所规模宏伟、震惊文坛、名噪全国的学府,比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早扬名100多年,与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鹅湖书院齐名,是古代江南四大书院之一。

QQ图片20171124114125.jpg

据《天下统一志》记载,当时,“四方之士来此游学者常数百人”。又云:书院“集书万卷,延四方名士,进学其间,供衣食,给资斧,一时云游者数千人”,“名公巨卿,胜友如云,远客千里而来,主人倒屐相迎”,出现了“纷纷游客豫章回,俱道华林就学来”的景象。宰相王钦若、李方、陈尧叟、张齐贤、晏殊、吕蒙正、吴潜、向敏中,尚书工部侍郎李虚己,集贤院学士钱若水,举进士第一翰林学士梁景页等都曾撰文记其事。来此游历和讲学的有吕蒙正以及宋代著名文士王禹、苏轼、杨万里、黄庭坚等。

      书院培养了大批人才,仅胡氏一家就有55人中了进士,当了刺史、尚书、宰相的也不乏其人。宋端拱二年,胡仲尧长子用之与其叔克顺同登进士第,幼子用庄探花及第,一时名震朝野。宋真宗曾赋诗御赞:“一门三刺史,四代五尚书。他族未闻有,朕今止见胡”。“黄河曾见几番清,罕见人间有此荣。千里朱幡迎五马,一门黄榜占三名。文星昨夜朝金阙,瑞气今朝拥朕廷。最喜状元并榜眼,探花俱是弟和兄。”

      书院办学有四大特色:一是文学派的书院。在华林书院可以尽情地呼吸文学的芬芳,到书院讲学的全都是文学家,诚如当时诗人曾致尧所称:“宾友尽为文苑客”。二是家族化的书院,创民办大学之先例。胡氏累世累代同心同德,培养了一种共有的风尚,把家族教育办起来,讲经史、诵诗书、习礼义。他们办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把累世聚居、数代传经的家风传下去,以博取“孝悌声华辉北阙,门闾显赫耀南方”。三是重视女学,开收容女生之先河。在我国历史上许多著名的书院中,至今都还没有听说过有收容女生的,可华林书院在此方面却书写了新的一页。家族中有愿受教育的女性,甚至亲友中的女性,都被招收进去。在书院的西面,还为女生专设了一个女膳堂。书院中的女生也跟男生一样,享有书院的各种权利,若有名流来院讲学,她们便列绛纱幔帐以听;书院举行盛宴,她们照例参加。宰相向敏中曾有“花凝玉勒含烟露,酒泛金樽醉绮罗”的诗句以纪实。四是办学经费全由家族承担。

QQ图片20171124114135.png

      史料记载,华林书院旧址,地处一个“四时烟景似沧浪”的幽静环境,构筑成一组优美精致林式建筑群,除主殿外,还有旌阙(盛放御碑的楼观)、书亭、水阁、山斋、草堂、仓禀、庖厨等等。特别是书院旁边有一口纪念性的池塘,叫九龙池。每当学者用完笔砚,便到这里来把它洗涤干净,所以又叫作墨池。另外还有一口专供书院食鱼的养鱼池,有“别开池沼养溪鱼”之名。登高望去,两池相对,仿佛是华林山这条苍龙的一双眼睛。

      华林书院开办了两百余年,其鼎盛时期,文人学者,四方云集,入院求学者常达千人。在华林书院读书,还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生活。当时的宰相张齐贤曾有诗赞:“儿孙歌舞诗书里,乡堂优游礼让中。”其教学方法吸取我国古代百家之长,注重全面培育人材。教师都是当时学识渊博之文士,不但教育学生精通经、史、子、集,还给学生讲授广泛的社会知识。学生治学,冬以继秋,夜以继日,雨以继晴,孜孜不倦,开创了一代读书新风。华林书院取得的教育成果受到数百年称誉。据有胡氏家谱记载:从宋太宗端拱二年(989)至宋哲绍圣四年(1097)的108年中,其所培养的人才,光是胡仲尧一家,就先后中了十三个进士。

QQ图片20171124114146.png

      2004年7月由江苏泰州企业家吴登荣先生投资创办了华林书院私立中学。

      目前,奉新县委、县政府全力打造华林书院风景区,并将县城通往华林山的公路命名为华林书院路。华林书院风景区建成后,将成为奉新一大旅游景点。

3608

华林山

      华林山脉位于高安、奉新交界处,东经115度9分、北纬28度38分之间,在地理上属罗霄山脉东段的九岭山余脉的延伸。最高峰华林寨海拨高816米,地形险峻,峰耸壁削,古木苍苍,云烟袅袅,雾漫泉流,风光秀丽。历史上既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是宗教文化活动的风水宝地,招徒授业私家书院的发祥地,还是华林胡氏的祖籍地,历史人文积淀十分厚重。早在史前,华林山就有人类活动,历经数千年,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加上秀山奇石和各类飞禽走兽、珍贵树群、溪水瀑布和宜人的气候环境,形成了雄秀幽奇的楚地自然风光。早在一千多年前,唐宣宗李忱就曾赋诗称道:“爱此华林幽,穴居聊避世”。

      华林山属于九岭华夏隆起带地形,山地面积占全境总面积的80%以上,多由加里东期花岗闪长岩组成山脉,海拔600米以上地方土壤为黄红壤,肥力较高,且由于处亚热带气候地段,雨量充沛,气候湿润,适宜木本、草本植物生长,植被丰厚,储水充足。由此形成华林寨风景名胜区秀丽的自然风光,主要特点有受地壳运动而分裂成奇形怪状的石群;有受气候和海拔高度、土壤条件下影响而生长的乔木、灌木、藤本和药草,且大都属珍稀植物;有经年不息的流水瀑布等等。

      华林山最有特点是丫口石,丫口石在华林集镇东北方向约10公里处,因其顶端在亿万年前受地壳运动影响分裂成两半,其形状酷似乌鸦张嘴而得名,故名丫口石。是一奇特的巨石群,每年有上千名游客攀登石峰观赏美景。

      丫口石顶端海拔624米,矗立在高奉两县交界的山脊上,身高64米,石座直径103米,由八块巨石自然叠成。南北方向看,似张嘴呼啸的猛虎盘踞在山巅之上。东西向看,犹如友谊的双手把奉新与高安紧紧连结在一起,叫人回味无穷。石群底座,石缝巷道纵横交错,宽者一米,窄处不足一尺,但能侧身仰头而过,饱览石缝中一线天的风光。壮年者可拾级而上,登峰眺望奉高两县,美景尽收眼底,大有“丫口石峰下,万岭不思游”之感。

QQ图片20171121170132.jpg

      白水槽瀑布位于华林山集镇东北1公里处。瀑流分两支:一支从巨石的东边翻滚下来,形如蛟龙出山,发出隆隆的咆哮声,远看似白浪滔天,近看若银花四溅。雾珠在阳光的照射下,形成一道道彩虹。另一支从巨石的西边倾泻而下,倘若您漫步其中,正欣赏东瀑之壮观,不留神会被西瀑的怒吼所惊倒。西瀑险峻,成九十度角漫卷而下,两流汇合成溪。这里怪石遍布,形态各异,相传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在此煮石炼丹(《高安县志·同治版》)瀑布下,蔽日的绿树在石丛中顽强竞争,似一片绿色的海洋。该处于20世纪70年代改建为水力发电站。         华林山主要山峰有十座,延绵相连,深秋时于远处眺望,在喷薄欲出的晨光下,华林山山峰犹如一仰卧而息的少妇,线条曲美,令人浮想联翩;山间红叶和常青树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幅天然秋叶图;春夏之季,尤其是早春,百花争妍,鲜艳夺目,且临峰俯眺时,只见群山云雾缭绕,如玉带缠腰,7-1.png美不胜收。主要山峰有:华林寨,海拨816米,以灌木、毛竹为主的自然植被;垛石岭,海拨778米,山中石大且多,相互重叠;四尖峰,海拨765米,在华林寨之西,四峰高耸,形如刀割;大坳里,海拨676米;汉山,海拨642米;李家岭,海拨629米,山中多巨石和原始次森林;丫口石,海拨624米;高胡山,海拨609米;白鹤山,海拨702米;狮子石,海拨658米,植被为乔木、毛竹,其峰上大石形状如狮。

      华林山的山谷多倾斜形盆地,树木成荫,溪水流淌,常年气温偏低,空气中多含负离子,盛夏时气温最高不超过摄氏30度,凉风习习,最宜避暑。华林山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周襄王丙申年(前625),幸偃十四世孙尚玑楚为大夫,从沧州来到幕山(今高安市华林山下之洪城村),“劝农课桑”,从事农业、养殖业开发和教育工作,因悦其山水,遂有迁居之志。六年后,周襄王壬寅年(前619),其父绍明亡故,葬于幕山,子孙后代亦定居于此,南方各省幸氏族人皆自此开始。唐高祖总章二年(669),幸偃六十一世孙幸茂宏任蜀郡刺史,举家迁徙于西蜀(今四川省),至唐武后万岁通天二年(697),幸茂宏由西蜀而调任南昌府丞,又重返高安定居幕山。幸茂宏亦被幸氏后人尊为高安一世祖。南方各省幸氏族人皆自高安分派。因此,华林山亦是华南幸氏之祖居之山,开脉之山。幸偃即周武王之弟,因镇守塑北雁门(沧州)有功,被周成王于公元前1079年赐为"幸"姓,史称偃公, 为中华幸姓始祖。西汉陈夫乞(?~前176),西汉开国将军,建成(今高安市)人,秦二世元年 (前209),陈胜、吴广起义后,陈夫乞起义于蜀水之北之华林山高胡坛,立寨练兵,汉高祖元年(前206)刘邦入关灭秦时,率军从之。四年以都尉从刘邦击项羽,定燕地。六年(前201)以功封高胡侯,邑千户。汉文帝四年(前176)卒,谥忠侯。

      高胡坛,在今高安市华林山镇富楼章山村西南,位于高安市西北68公里处,是高安有史以来最早的坛、庙。据南宋幸元龙《筠州高胡坛记》载:秦末“豫章陈夫乞萃徒蜀水之北,筑坛绝巘,以祭黄帝当日征蚩尤寨于山之阳……” (蜀水即今高安锦河)。蜀水之北指华林高胡山,黄帝当年扎寨高胡山与蚩尤激战。秦末,陈夫乞再度在此扎寨并设坛纪念黄帝征服蚩尤。

QQ图片20171121170152.png

      华林胡氏祖胡藩在公元424年,以战功累迁至太子左卫将军,赐土豫章西,爱华林山水之美,在周岭遂筑室为家,为华林胡氏始祖。传至二十四世胡成,他于唐天佑年间登进士,历任国子监博士、侍御史。唐朝灭亡后,退隐华林,于周岭老居建潜园,大兴诗书门风,潜心教育儿孙。其妻耿氏温柔贤淑,知书达理。五个儿子因科举入仕,分居五处,为华林胡氏五宗。北宋始,华林胡氏渐往外迁,现已播展到江南各省、港澳台、东南亚及北美地区,人数达1000多万。华林胡氏后裔人才济济,代有名人。教育家胡仲尧、国学家胡安国、爱国名臣胡铨、巨商胡文虎等都是华林后裔。1989年,胡耀邦长子胡德平受父重托南下寻根问祖,历尽艰苦才找到1500多年前的华林胡氏祖居地——高安华林山。2005、2006年,胡德平先后题字:“华林”、“华林胡氏古村”。自此后,海内外胡氏后裔来华林寻根问祖者络绎不绝。目前,在华林古村还存有当年古村建筑的遗留物,如感恩祠建筑花纹石刻、祠堂建筑花卉石刻、胡氏部落图腾木刻及宋代造纸作坊遗址等。

      隋大业末,萧铣、林士弘攻掠江西,土人应智顼拒贼于华林山,屯兵驻马,保障一方,并在府北三十里筑云棚城,又府北五里有断水桥城,召义兵保安此土,唐武德时封靖州刺史。

      乾符四年,钟传起兵末山,后移寨华林山,自封高安镇抚使。时义军遣兵攻抚州,抚州不守,钟传领兵入驻抚州,言于朝廷,封为抚州刺史。中和二年,唐僖宗封钟传为镇南节度使、检校太保、中书令赐爵颖川郡王,旋改南平郡王。

      正德初年,农民起义军以华林山为中心展开斗争。正德六年(1511),起义军在高安陈福一,罗长一,奉新胡雪二等率领下,攻占瑞州府城(今高安市)。次年,明军来攻,起义军弃鸡公岭、仙女寨等据点,诱敌深入,杀明将周宪。后以叛徒出卖,被南昌知府李承勋袭破。不久罗光权等重整队伍,继续斗争,但又在明左都御史陈金镇压下失败。

      浮云宫,华林山古时也称浮云山。浮云宫始建于唐朝,初称浮云观。武则天神龙元年曾召浮云山道士张惠感为国师,唐玄宗开元时,又两次召张惠感之徒孙智谅入京。元朝至元时,浮云观升格,改称浮云宫。浮云宫前有“浮云丹井”和“九龙剑池”二景,“浮云丹井”相传是李八百炼丹汲泉之处,井中泉水清澈见底,犹如一面明镜。“九龙剑池”又名九龙池,或名墨池。元丰七年(1084),著名文学家苏东坡到高安探望其弟苏辙,途经奉新,应胡氏邀请来到华林书院讲学,相传讲学之余,他看到书院诸生用完笔砚后,都纷纷到九龙池去洗涤,竟将池水染黑了。于是诗兴顿发,不禁吟出“藏书阁府潆纡水,水砚池边滑苔”的诗句,此后,九龙剑池更是名噪一时。宋代诗人宋绶、潘兴嗣分别题有“丹井通天穴”和“剑池丹井尚依然”的美妙诗句。离这数十米的地方,有一座雄伟的牌坊,即万年宫牌坊,它是浮云宫唯一保留下来且保存完好的建筑。牌坊不远处,又屹立着一株千年古杉,树围3.7米,高约50米,苍翠劲挺,直插云霄。

      据《高安县文物志》载:相传西王母第九子玄秀真人跨白鹤来华林山,筑醮坛山上,镌有“以祭灵仙”四个大字。前人诗赞:“共说西王母,有子跨鹤来。山深藏窈霭,林静长莓苔。丹灶泥封旧,元坛劫水灰。莫云仙迹幻,咫尺有蓬莱。”这就是“华林灵迹”的由来。

      著名的桂岩书院和华林书院也坐落在华林山,桂岩书院创办于唐贞元时代(距今约1200年),它是我国历史上创办最早的招徒授业的私家书院,南宋宰相周必大曾在该书院二次重修时为其题额。据高安华林山洪城村《幸氏宗史》记载,当年“应桥车马驰逐,长途游客如织”(注:“应桥”指古桂岩书院一带的一座石桥),前来求学、讲学者络绎不绝,开一代兴学重教之先河。华林书院由胡仲尧于宋雍熙初年(984)创办,后发展为江南四大书院之一,与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和鹅湖书院齐名,其址在华林浮云山上。

      崇元观原名白鹤观,位于华林山的白鹤山下,其西面一公里处为古桂岩书院。该道观三面环水,一面依山,水面和白鹤山中多有白鹤栖息,四周古树参天,环境优美僻静。

      崇元观始建于晋代,为道教活动胜地,古称“仙都”。诗人吴瑷赋诗赞道:“几年结袜访仙都,谁道梨云有六铢。为问松花瑶草处,胡麻曾许阮刘无。”有史记载,在崇元观修炼的道人先后有丁义、丁奎、丁秀英、吴猛、吴采鸾和张惠感等,其中丁义最为出名。丁义,又称“翠岩道人”,精通医术,《搜神记》称丁义为“至人”(意为至高无尚之人,因为净明道宗师许逊之师吴猛,也曾授秘于丁义)。丁义终生修炼于崇元观,并以毕生精力潜心钻研《易经》,写下《易山诗讲》六卷、《仙人寄语》一卷、《仪园诗稿》四卷。最后尸解而终。东晋诗人陶渊明曾慕名到崇元观,拜读丁义诗稿真迹后写下五言诗三首,其中在《题丁仙父子真迹》中称道:“高风肖山巅,义重笔笔镌;范挹秋河水,道连晚霞天。凛矣犹蔚矣,苍然且昂然;问君诚几度,世得此真筌。(陶渊明:《柴桑液池集》),唐宣宗李忱也曾携仆僧胡恂(后为侍御史)到崇元观学道,胡恂作《翠岩道人诗评》一文称道丁义诗作。

      相传丁义之女丁秀英随父学道,炼于崇元观,终身未嫁,得道后于东晋永和二年与吴猛之妹吴采鸾结伴乘鹤西去。宋代诗人杨万里赋诗《白鹤仙迹》赞道:“仙徽立范示清操,白鹤鹏飞显志高。戏怪丹中存炼炷,笑称岭上著神毫。半间烟雨空尘土,一点风云毁诏毛。试问度秋诚几度,充霄精力不为劳。”(杨万里《一憩亭集》)唐代张惠感(中国道教祖师张道陵十四代孙)在崇元观修炼得道后,于唐神龙二年被唐后武则天召为国师。

      崇元观原占地6000多平方米,分为上殿、下殿,附建有丹井、药池等,南后人为纪念丁义父女,在观后立有丁仙福地牌坊。20世纪50年代因修建上游水库,崇元观未及拆迁而被淹毁。今遗址处仍有断墙残壁和断碑。

      李八百晚期修炼于华林山。据《四川通志》载:“夏李八百,蜀人,初居筠阳之五龙岗(今高安城区),历夏、商、周,年八百岁,一云动则八百里。时人因号李八百。或隐山林,或居尘市,又修炼于华林山石室……《辞源》载,李八百,蜀中八仙之一,“铁拐李”原型。又据华林山《洪城幸氏宗史》记载:“……东横李岭插天,乔岳让高,相传李八百升腾之所……。”李岭,即今华林山李家岭,山上有一石洞群,地形险峻,李八百以此为修炼地,后称为“八百洞天”。洞天由无数巨石组成,位于华林山南面,内有原始森林,面积约一平方公里。洞天一带古木参天,巨藤如莽,石洞奇特。其石洞按其不同特点,可分为多种:明洞、暗洞,大洞、小洞,石洞、土洞,长洞、短洞,水洞、旱洞。这些洞,洞洞相连,环环相扣,楼层洞,层层重叠。洞中有洞,大洞藏小洞。洞中有天,一线天,九重天,不一而足,是一天然迷宫。

QQ图片20171121170211.jpg

      超果寺原名浮楼寺,据史料记载,早在一千多年前,唐宣宗李忱曾为了逃避纷飞的战乱,携仆僧胡恂(后为侍御史)来到华林超果寺(原名浮楼寺),适逢大地震,寺宇轻晃,宣宗脱口说出:“真乃浮楼也”,超果寺前身“浮楼寺”因此取名。(后由宋英宗赐名为“超果寺”)。唐宣宗并赋诗称道:爱此华林幽,穴居聊避世。超果寺两兴两废,第一次为唐代高僧惠海所建,初用名失考。后以唐宣宗“浮楼寺”之口语为名。宋英宗皇帝改赐“超果寺”之称。绍兴九年(1139)毁于兵火。第二次是开喜二年(1206)因祈雨灵验,乡民起意重修,庚午孟春(1210)正式奠基,1211年竣工,并奉郡邑之檄至百丈监(今奉新百丈山)请名僧宗寿为住持。超果寺规模很大,占地面积30多亩,大雄宝殿、藏经阁、钟鼓楼、祖师堂等一应俱全。超果寺在瑞州的名声很大。《大清一统志》在“白云山”条目下特别提到它及其周边的景色。它是高安最早的寺庙之一。

      包公祠坐落于华林山柏树水口村,为纪念北宋廉吏包拯而建。初建于明代,重修于1998年。占地面积250平方米。传说初建此祠时,曾顺溪流方向而定位,但屡建不成。后经一云游高道指点:包拯一生不附权贵,不随波逐流,敢于犯颜,扬善惩恶,若顺流取向有违包拯秉性,若要建成此祠,只能逆流定向。乡民依其意,改逆向重建,终于建成。此祠初建后,远近前来朝拜者络绎不绝,后形成庙会,延续至今。

      火石亭又名青隐亭,位于高安华林山丁坊村口,为纪念宋代名吏丁絪而建,该亭为全石结构,亭顶四角飞檐,横额书有“火石亭”三字。广东韶关曾建有青隐亭(又名“我父亭”),北宋枢密副史、文学家欧阳修曾亲临青隐亭,著有《登青隐亭》诗:“问谁筑此娱心性,试看韶民补址纷。可识临民多种德,揽辉犹咏旧丁君。”丁絪(940~1002),字文明,号青隐居士,高安华林丁坊人。宋太平天国二年(977)中进士,宋太宗授为兵部行人。丁絪见宦官薛洙怙势弄权,受太宗幸庇,因而冒死上疏弹劾并批评太宗。太宗纳谏,并称其为“一仕则清君侧恶”。薛洙不久惊恐而死。丁絪因此擢升为饶州(今波阳县)通判。淳化五年(994)升韶州(今广东韶关)太守,任期九年,为官勤勉清廉,治绩显著,深得百姓称道。离任时韶州百姓自发至当地芙蓉峰上取火石一块赠与丁絪,并护送到丁坊,丁氏后裔建亭盛石以表敬仰,丁坊因此又名为“火石丁坊”。宋真宗赵恒命辑《天章绳察集》记叙丁絪事迹,并追赠为济阳侯。高士石墓又名熊石斋墓,坐落于华林山艮山村东南一公里处,筑于崇山峻岭之中,此石墓构造奇特,别具一格,造势雄伟,整个墓穴似悬于险崖之上,实立于半山之中。向北俯视,一览群山小;南面背靠李家岭大山,周边巨石突兀,藤树荫郁,幽奇清静;墓底一股清泉穿过,飞溅而下,好不壮观,实属罕见。墓穴上建有一座四柱石亭,高3米,亭前

QQ图片20171121170225.jpg

阶下立有墓碑,上书“艮山熊氏廷祥生墓位”。内亭额刻有“窀穸奇观”四个大字,亭柱四面均刻有书联,如:"幻视功名羡汝一生称异品,竖石志凿令人千载仰奇翁”,“石墓千年不朽,芳名万载流传”等等。此石墓建于清顺治十七年(1660),当时墓主熊廷祥尚健在,时年69岁。康熙二年(1663),大司马笪与龄游青莲寺,闻而过访,赞叹不绝,特为其作《石斋墓歌》道:“不到石斋墓,不见此山奇僻处。譬如读书,不读石鼓与邱坟,不知古人变幻。突兀处,石下常生有蒂云,石旁粘着无根树;骨格遒劲毛爪寒,山鬼吞声巨灵怖。艮山前后万窍风,石斋墓上一方雾。一方雾,千秋众人慕。”自此,墓主即以熊石斋自称。

      熊石斋(1591~1674),清代华林山隐士(又称高士),历经明、清两代的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和顺治、康熙六朝,一生逸居山村,心胸坦荡,精通诗文,幻视功名,性格豪爽,谈吐风趣幽默,常出其不意捉弄府衙权贵、市井小人、乡间无赖,其轶事趣话,流传民间经久不衰。

4223

胡藩

      胡藩(371~433),字道序,号永维,原籍邳州宿迁(今江苏宿迁)。少年丧父,尊老爱幼,性刚直,重义气,习武善射,才略超群,被誉为“江右俊杰”。州府辟召为官,辞不就。待其二弟长大成家,始离乡出仕。初参郗恢、殷仲堪军事,后转投桓玄,因桓玄败亡,归故里。

      南朝宋武帝刘裕素闻胡藩直言仗义、有勇有谋,召为员外散骑侍郎,参镇军军事。胡藩先后从刘裕征鲜卑,克临朐、广固,攻讨卢循于左里,屡立战功,因而封为正员郎,不久又升为宁远将军、鄱阳太守。随后从征司马休之,复为参军,加建武将军,身先敌前,死战破阵。刘裕伐羌,胡藩任宁朔将军,参太尉军事,屡有战功。武帝还彭城,胡藩参相国事,以功封阳山县男,食邑五百户。元嘉四年(427),迁建武将军、江夏内史。元嘉七年(430),征为游击将军,后出任广陵太守。

      胡藩晚年任太子左卫率,赐土豫章。因爱豫章新吴(今奉新)华林山水之胜,举家自邳州宿迁徙居华林山,山头有一巨型丫口石,成为奉新华林胡氏开基始祖。

QQ图片20171127163424.jpg

元嘉十年(433)胡藩卒,享年62岁,谥壮侯。《方舆经》载其葬洪州南十九里。《宋书》有传。胡藩共生子60人,后子孙繁衍各地,人才辈出,历代均有名贤显贵,华林山由此名扬遐迩。华林胡氏后裔迄今有1300余万人遍居海内外。

2557

奉新萝卜潭风景区

      萝卜潭风景区是奉新县风景名胜区,面积7.8平方公里,位于奉新县罗市镇境内。景点有:果林拾趣、桃谷幽境、江南第一瀑布群、千年古树芭蕉园、霜枫晚秋、梅垅冬韵、宗寺静心、青恋览胜。景区内有大小瀑布20余个,全长约3.5公里,这就是著名的江南第一瀑布群——萝卜潭瀑布群。瀑布群由八潭八瀑组成,瀑下是潭,潭下是瀑,一瀑一潭,潭瀑相连,每瀑独具特色,雄伟壮观。水韵浓厚,美不胜收。

      远远望去:瀑布叠飞而下,或宽或窄,宽如玉带垂地,窄似碧柱顶天,声播如雷,轰鸣作响。或雨或雾,雨为水石相激而溅,雾是水珠随风而荡。潭水澄澈如镜,两岸青山倒映水中,云雾绕崖,气象万千,雨后日出时,见瀑布水雾现彩虹,甚为奇妙,令人赞不绝口。

      从第一潭到第八潭直线距离约500米。八个潭形状各异,或深成浅,或圆或扁,四季碧水蔚蓝,鱼虾嬉戏;最大的潭潭面700余平方米;八潭各有不同,或飞流直下,或涓涓细流,最大的瀑布横面约12米,落差约15米。瀑布口如骆驼锁喉,水从驼谷流出,进入石底平涧,前有二石耸立,一方一尖。方如玉皇大印,又似玉环沐浴之礅;尖如飞来金塔,又似西施浣沙之石,鬼斧神工,妙趣横生。 10-1.png

      八潭之间岩石多奇,似人似物,天雕地造,形态逼真,或如大象饮水,或如水牛戏波,或如鼋鱼钻沙,或如群蛙齐鸣。石下有草,石顶有棘,石涧两边山峦巍峨,满目葱茏,杉林处处,楠竹片片,古松点点,花树丛丛,奇花清香扑鼻,异树虎踞龙盘,令人回归自然,心旷神恰。无论站在哪个潭边,有如进入仙境一般,流连忘返,令人陶醉。沿着瀑布拾级而下的坡梯,道路两旁是郁郁葱葱的参天大树,遮去了阳光,留下的是林荫小道的清凉和花草沁人心脾的淡淡幽香,丝毫感觉不到酷暑的炎热。

      第一潭第一瀑”哗啦、哗啦”的流水,清澈而晶亮,溅起来的水花,清凉而美丽。水声也仿佛是一首美妙的音乐,经久不息地回荡在蓝天和密林深处。迈上一点就可以看见大石头上的大脚印,据说是八仙给王母娘娘祝寿经过此处留下来的,不妨也去踏踏仙印,吸收吸收仙气。二潭宛若游龙落浅滩,拼命的挣扎,做生死搏斗,溅出片片水花,疑似仙女散花,让你体念一下“繁花似锦”的境界。三潭的最大的特点就是让人感觉飘飘欲仙,落差形成的水汽扑面而来,凉风徐来,仿佛与自然成了一体,不需要区分到底你还是自然了,身临其境已经无法自拔了。运气好的话,可以看见潭中的彩虹,阳光、水花构成的彩虹,让你惊叹自然奥妙无穷,佩服造物主的神力。黄果树瀑布是宽而高,声如雷动,震耳欲聋,而这里的三潭声若洪钟,后劲十足,滔滔不绝,两者是各有千秋,不过这个还具备庐山瀑布的精髓,让你不去庐山也可体验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意境。三潭过后,攀上一个十分陡峭的斜坡,就进入了四瀑、五瀑……,六潭水中有块方石,正方形若官印,一下子仿佛让你从梦幻般的仙境里,回到了现实。总之,从第一潭到第八潭直线距离约500米,蜿蜒台阶2000多步,已被誉为“江南第一瀑布群”;八个潭形状各异,或深成浅,或圆或扁,四季碧水蔚蓝,鱼虾嬉戏;最大的潭潭面700余平方米;八潭各有不同,或飞流直下,或涓涓细流,最大的瀑布横面约12米,落差约15米。瀑布口如骆驼锁喉,水从驼谷流出,进入石底平涧,前有二石耸立,一方一尖,方如玉皇大印,又似玉环沐浴之礅;尖如飞来金塔,又似西施浣沙之石,鬼斧神工,妙趣横生;又潭水清澄如镜,两岸青山水雾中映现彩虹之景,其为奇妙,令人赞不绝口。八潭之间岩石多奇,似人似物,天雕地造,引人遐想;形态逼真,或如大象饮水,或如水牛戏波,或如鼋鱼钻沙,或如群蛙齐鸣。石下有草,石顶有棘,石涧两边山峦巍峨,满目葱茏,杉林处处,楠竹片片,古松点点,花树丛丛,奇花清香扑鼻,异树虎踞龙盘,无论站在哪个潭边,有如进入仙境一般,令人陶醉,久久不肯离去。10-2.png

      在距萝卜潭26公里处,还有一处著名景点九仙汤,位于奉新县澡溪乡西北部山区,传说九仙女下凡常在此沐浴而得名。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如画。乡境内5万亩毛竹林盘垣于大山两侧,四季蓊郁,翠绿欲滴。九仙温泉犹如天地孕育的一颗明珠镶嵌于此。九仙温泉历史悠久,可追溯北宋1200年前,后几经战火,于清代道光年间重建,至今重建时捐资碑文尚在。泉有两股,一阴一阳,阴泉水温保持在26℃,阳泉为57℃,也称之为“温泉”、“沸泉”,两泉相距不过50米。泉池上有亭,亭四周绿柳成围,每当春夏之季,絮飘似雪,叶卷如眉,柳浪闻莺,游丝织锦,芳草鲜美,别有风味。水质为硅氟医疗矿水,富含硫磺,可治疗多种皮肤顽疾,对调节身体机能有很好的保健功效。九仙温泉周围不仅风光怡人,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而且古文化所赋予的美丽传说,更令人浮想翩翩。

   “后羿射日”、“和尚盗宝”、“九仙女下凡”、“张天师与九仙女斗法”等,奠定了九仙文化丰厚的底蕴。山区自然风光和客家文化的挖掘,将进一步扩大九仙汤人文效应和旅游影响。

QQ图片20171123114334.jpg

历代名人墨客常来此游历,浴后题咏很多,其中以北宋大诗人黄庭坚的赋诗最为有名:“九仙沤和汤,浴此二水牯。主人无施心,冷暖各得所。道途阙十方,飘杓汲万古。欲问源从来,大雄山有虎。”据《太平广记》、《神仙传》等古籍中记载,西王母最少有二十三个女儿,其中能查到身份的有两个,一个是西王母的第二个女儿云华夫人,另一个是小女儿太真王夫人,为西王母第二十三个女儿。后人认为西王母只有七个女儿(即七仙女),其实西王母另外至少还有十六个女儿,所以九仙女沐浴不足为怪。

2203

刘慎虚

      刘慎虚(714~768),字全乙,亦字挺卿,号易轩,靖安县(一说奉新县)人。自幼聪颖,姿容秀朗,8岁作文上书,受到皇帝的常识,拜为童子郎。20岁中进士,曾任洛阳尉、夏县令、左春坊司经局校书郎、崇文馆校书郎等小吏,为皇亲国戚的子侄们校勘典籍。

      刘慎虚是盛唐著名诗人之一,在诗词创作上具有很高的成就。郑处晦把他和王昌龄、常建、李白、杜甫等人并列,说是“虽有文章盛名,皆流落不偶”。严羽也把他与沈宋、初唐四杰、陈子昂、王维、韦应物并举,称之为“大名家”。唐朝人殷璠所编的《河岳英灵集》精选严格,选录其诗多至11首,评价其诗:“情幽兴远,思苦语奇。忽有所得,便惊众听。”晚唐礼部侍郎刘允章曾在为刘慎虚所撰的题赞中不仅将刘慎虚与史称“诗仙”李白、“五言长城”的刘长卿并列,而且说“诗豪”刘禹锡奉之为师,可见他在文学史上较高的地位。

QQ图片20171127160807.jpg

他和孟浩然交谊甚深,有《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孟去世后,又有《寄江滔求孟六遗文》,词意恳挚。其诗题材、体制以及意境也与孟颇近似,而清微淡远之中,有幽深拗峭之趣,则又于孟之外自辟蹊径。13-1.png

      刘慎虚为人淡泊,超世脱俗,壮年辞官归田,寄意山水,与贺知章、包融、张旭交游,时称吴中四友;并与孟浩然、王昌龄等诗人相友善,互唱和。他曾游江南西道洪州建昌县桃源里(今靖安县水口乡桃源村),见此地山水秀美,民风淳厚,于是隐居于此,构筑深柳读书堂,著书自娱。《唐诗三百首》上载的首句“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诗句,就是写于此时此地,原题为《归桃源乡》。晚年定居江南西道洪州建昌县桃源里(今靖安县水口乡桃源村),于深柳读书堂著书自娱。其交游多文人士子、山僧道侣。 

      在现存的十几首诗中,《阙题》(原题为《归桃源乡》)为其代表作:“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日白,清辉照衣裳。”这首诗是其归隐后所作,如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重笔勾勒的是山溪、书屋;淡墨湮染的是白云、清辉……超然物外,神思邈远。

      刘慎虚著有《鹡鸰集》五卷,今已散佚。除《河岳英灵集》外,《唐诗别裁》、《唐诗三百首》、《唐诗选》都选录了他的诗作。《唐诗纪事》、《唐才子传》有他的传记。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著的《中国文学史》也提到了他。刘慎虚是一位自南朝永明年间以来江南一带杰出诗人。54岁卒,葬在桃源村云山垴,墓茔尚存。

2110

潦河

      潦河,又称上潦水、冯水,亦名海昏江,位于宜春市北部,发源于铜鼓、宜丰、奉新三县交界的九岭山脉南侧,系修水最大的支流,古书记载:“游水是潴,积水潦潦”,故称潦河。潦河由南北潦河汇合而成,其中以南潦河为主河道。北潦河发源于九岭山脉的九岭头(1794米)附近,在靖安县境内是两支,即北河、南河。北河流经三爪仑森林公园,南河流经靖安县城,北河、南河出靖安县域进入安义县合二为一,叫北潦河。南潦河发源于宜丰县北端九岭山脉西南侧,往东南流过宜丰找桥,进入奉新县,自西向东流过奉新全境。出奉新县进入安义县,在万埠雷家汇合北潦河,总称潦河。南北潦河汇合后,东北流向,出文埠进入永修县,在西山下渡附近注入发源于幕阜山的修水。水道主要分布于奉新、靖安、安义三县。主河道长166公里,流域面积4380平方公里。其中宜春市境内主河道长109公里,流域面积2893.22平方公里。潦河上游河道蜿蜒曲折,穿行于丘陵、山岗之间,水流湍急,属山区性河流,河床多砂石,中下游丘陵平原地带,河道宽浅弯曲,水流较为平缓,河床多小卵石、粗砂、细砂。宜春境内水能理论蕴藏量19.17万千瓦,可开发15.17万千瓦。流域内建有罗湾、小湾、石马、水栏关、香坪等中型水库及其水电站、灌渠等水利工程。

      南潦河 南潦河主要位于奉新县境内,系潦河一级主要支流,发源于宜丰县北端九岭山脉南侧,自西向东流,过找桥进入奉新县境的牛头岭,经西塔、甘坊、上富、罗市至会埠,沿程于左右两岸相继接纳来自宜丰县境内的找桥水、仑前水、石埚水、南洞水、大港水、狮子岭水、土地堆水、尖咀崖水,奉新县境内的百丈水、长坪水、港尾水、溜头水、石溪水、澡溪水、仰山水、里水,在澡下镇长岗纳源出靖安县云阳山南侧的龙溪河水,过奉新县城于右岸赤岸镇山背纳源出高安市华林寨南麓的黄沙港水,经冯川有赤田港水汇入,过宋埠进入安义县境内后于左岸石鼻雷家纳石鼻河水,至万埠雷家与北潦河汇合。南潦河上游穿行于高山峡谷之间,较有名的峡谷有:仙人桥、瘦狗洞、燕子崖、鹅婆岭。峡谷中水流湍急,瀑布直泻而下,天然落差大,有极大的开发价值,中下游地势平坦,水流缓慢。新中国建立前,南潦河是奉新运输物资进出口的通道。20世纪50年代时,南潦河在奉新县内可通行75公里。

      北潦河 位于靖安县境内,系潦河一级支流,由南河与北河两支流汇流后称北潦河。发源于修水县茅竹山寒婆洞,以南河为主要支流,自西向东流,在靖安县仁首茂埠村洲尾黄家与北河汇流后,于安义县万埠镇雷家与南潦河汇流后称潦河。主河道长125公里,流域面积1518平方公里,其中宜春市境内河长108公里,流域面积1442.22平方公里(其中南河706.22平方公里,北河736平方公里)。

      因为潦河发源于九岭山脉,起伏跌宕的地形地貌,翘坦斗壁的悬岩山峪,形成了各种不同成分的岩层,经河水漫长时间的冲刷洗礼,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潦河奇石”。奉新“干洲奇石根雕一条街”就是典型代表。潦河奇石的艺术价值最主要的特点是内容丰富,自然天成,其形状、色彩、画面都是浑然天成,不存13-1.png半点人工雕饰,飘逸的筋纹线条,变幻无穷的艺术画面,丰富的色彩,逼真的象形,都乃妙趣横生,真可谓聚天地之灵气,孕日月之精华。品种俱齐,已成为自然界中万事万物的缩影,通过藏石者配上底坐,命予恰切的名称,赋以了新的生命,活灵活现地就在你的眼前,一石似一物,一石似一景,拳石之内气象万千,天然奇观尽收眼底,有弘扬祖国文化,有赞叹大好河山,有感概沧桑巨变,有回眸历史变迁,应有尽有。

      潦河是一条古老的河流,其历史人文底蕴也非常厚重。1989年在安义县潦河附近的樟灵岗发现旧石器时代的石器,2007年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靖安县水口乡花都院附近南河南岸的二级阶地发现了晚更新世(即旧石器时代)较早阶段的石器,距今5~10万年,说明在那时候就有人类在此活动。2007年在靖安县水口乡李洲坳发现2500多年的东周古墓。墓葬的罕见形式以及出土的47具棺木,震惊了全国考古界。潦河流域也是人才辈出之地,靖安县有明代著名清官况钟,况钟墓就在靖安县城郊南河边的靖安森林公园内;奉新县有《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奉新县城建有宋应星纪念馆;南宋杰出诗人杨万里(今吉水县人)曾经任奉新县知府,在任时禁吏胥贪赃,很得民心;安义县有明朝天顺四年状元谢一夔,官至工部尚书。

   “中绿杯”全国摩托艇精英赛暨艺术滑水表演赛2006年10月20日在奉新县潦河水域举行。共有来自国内10个省市的30多名国内知名的摩托艇选手参赛。开幕式后,中国青年艺术滑水队表演进行的滑水表演,让观众大开眼界。

QQ图片20171121170621.jpg

      位于靖安县高湖镇境内的潦河上游的金罗湾漂流,被浪漫的称为世外神仙情侣漂。漂流河段上起罗湾知青电站,下至山口铁索桥。峡谷两岸悬岩壁立,古树参天,幽深奇峻,急流迭出,那13-2.png经过树叶过滤的夏日阳光,已没有多少血汉的脾气,洒在身上像一层轻纱,温温的,柔柔的,舒适舒服;沐浴在夹杂着泥土、树叶、花香和水气的河风中,闷热的暑气一扫而光。漂流全程约12公里,上下落差高达96米,漂过周公殿,流经云盆雾海,皮筏艇乘风破浪。时而直线急下,随波旋转,提心吊胆;时而蜻蜓点水,缓缓前行,荡舟碧波,静若寒蝉。将军岩、擒龙滩、仙女潭等十八个险滩,穿过杜鹃谷,绕过深山涧等十八道湾、十八个深潭,历时2小时30分钟。整个河道两岸密林鳞次栉比、无道可攀,唯有舟行,无一条路上岸、无一户人烟。河道穿越于深山峡谷之中,在这里整个人融入大自然之中,释放一身的倦意,只能听到浪涛声和鸟鸣声的自然之声,让人真正感受到艇在河里漂、人在幽谷行。河水淙淙流淌,皮筏缓缓漂行,情侣对座、仰面向天,山腰间有白鹭优雅地展翅向远处飞去,随时都会有小蜻蜓在船的前后追逐着,和谐相融。

7659

奉新猕猴桃

      早在公元前的《诗经》中就有了猕猴桃的记载,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描绘猕猴桃的形、色时说:“其形如梨,其色如桃,而猕猴喜食,故有诸名。”唐慎徵在《证类本草》上说:味甘酸,生山谷,藤生著树,叶圆有毛,其果形似鸭鹅卵大,其皮褐色,经霜始甘美可食。”这种酸中泛甜,芳香怡人,营养丰富的果实,竟沉睡了几千年,人类真正了解和利用它也不过百余年的历史,长期以来一直是猴子的“仙果”美食。猕猴桃在全国有三大产区:一是河南的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区;二是陕西秦岭山域;三是湖南、江西两省山区。奉新猕猴桃则是江西省乃至全国闻名的水果,是江西引以为傲的特产。

      奉新的猕猴桃是一种落叶藤木果树,喜阴,忌强烈日照,多生于林缘和灌木丛中。猕猴桃叶呈卵形或圆形。夏季开花,花初开时为白色,然后逐渐变黄。浆果秋季成熟,果呈卵形或接近球形,幼果长满绒毛,熟后无毛,呈灰褐绿色。吃起来味道清香,具有类似甜瓜、草莓和柑桔混合在一起的特殊风味。另外,奉新猕猴桃还含有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未受任何污染的纯绿色食物含有良好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其中100克果肉中维生素C含量大约是100~300毫克,是柑桔的5~10倍,苹果等水果的15~30倍。果食肉肥汁多,甜酸宜人,耐贮藏。是老年人、儿童、体弱多病者的滋补果品。14-1.png也称猕猴梨、藤梨、羊桃、阳桃、木子与毛木果等。其可容性固形物含量为14~20%,含十多种氨基酸,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每100克果肉含钙27毫克,磷26毫克,铁1.2毫克,还含有胡萝卜素和多种维生素,被誉为“水果之王”。猕猴桃是猕猴桃科植物猕猴桃的果实。因其维生素C含量在水果中名列前茅,一颗猕猴桃能提供一个人一日维生素C需求量的两倍多,被誉为“维C之王”,猕猴桃还含有良好的可溶性膳食纤维。猕猴桃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可滋补强身、清热利尿、生津润燥、祛风活血、散瘀消肿和健胃、催奶、止血等多种功效。2005年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猕猴桃之乡”。

      2011年奉新县奋力推进猕猴桃产业升级,用省财政厅奖励的200万元资金大力发展猕猴桃产业,促进产业做优做强。目前推动奉新县猕猴桃产业发展和升级的外部条件非常有利。一是猕猴桃已计划列入江西省“十二五”果业发展规划特色果业带。二是已取得了省、市各级的高度重视和多方面的项目支持。三是不少国内外企业也十分看好猕猴桃产业。2009年引进江西新西尾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在奉新县会埠镇水口村规范流转山地5000亩,专门从事猕猴桃产销一体化建设,预计总投资1.25亿元,目前二期果园开发即将开工建设。良好的内外发展环境为推动奉新猕猴桃产业从深发展又一次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通过几年的努力,打造出沿“奉上公路”和高速公路两条猕猴桃果业带以及山区猕猴桃特色经济走廊,使奉新真正成为名符其实的全国猕猴桃生产大县和全省知名的旅游观光农业示范区。到2013年,全县猕猴桃生产基地总面积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达6万亩,选育或引进2~3个市场前景好且适宜当地推广的优质良种,新开发千亩以上标准化示范基地12个,良种和标准化生产技术到户率达98%以上,依托示范基地建设休闲观光农业点6个,引进和培育投资千万元以上的集猕猴桃种植、加工、营销为一体的企业3个以上,在现有一品金魁猕猴桃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新组建猕猴桃生产合作社(或分社)8个。基本实现猕猴桃鲜果销售、加工转化、旅游观光协调发展。

1635

怀 海

    怀海(720~814),俗姓王,福州长乐(今福建省长乐市)人。从小木讷,不会说话,故取名“木尊”。4岁时随母入长乐寺拜佛,突然开口说话道:“我后亦当作佛。”开元二十六年(738),入潮阳西山寺剃发出家,法名怀海,从慧照禅师。两年后离开西山寺,临别时慧照禅师嘱咐:“遇马则参,逢丈则止”。

    开元二十八年(740),怀海从衡山法朗和尚受具足戒。约天宝五年(746),怀海得知马祖道一禅师在南康(今江西赣县)说法,便慕名前往参谒,成为马祖的入室弟子,得其心印,与西堂智藏、南泉普愿并称马祖门下“三大士”。15-2.png

    贞元四年(788)二月,马祖圆寂于洪州开元寺,葬于靖安县宝峰寺。怀海在马祖墓塔旁结庐修行,历时6年。后入住大雄山乡导庵(今奉新县百丈山风景名胜区内),尽管此地“碣立一隅,人烟四绝”,但怀海入寺未满一月,“参玄之宾四方麇至”。于是扩建乡导庵,更名为百丈寺,成为远近闻名的大道场,从学者多达千人。

怀海在百丈寺弘法20余年,大兴禅风,光大马祖宗旨,制订《百丈清规》,后世普遍为各地禅寺所奉行,成为“天下清规”。元和九年(814),怀海在百丈寺圆寂,享年95岁。有《百丈怀海禅师语录》和《百丈怀海禅师广录》传世。长庆元年(821),唐穆宗敕谥怀海“大智禅师”。大中元年(847),唐宣宗敕赐百丈寺“大智寿圣禅寺”匾额。

2329

奉新大米

      奉新县素以“贡米产地”、“优质米之乡”而闻名,其“贡米”即“香稻”。奉新大米种植、生产历史悠久,早在《宋史》和《天工开物》中就有记载,选作贡品进入宫廷,至今有几百年的历史。《天工开物》云:“香稻一种,取其芳气,以供贵人,收实甚少……。”奉新大米外观呈清白色或精白色,具有光泽,呈半透明状,米粒细长大小均匀,坚实丰满,粒面光滑、完整。奉新是南方稻区第一个获得AA级绿色食品标志和有机食品标志的县。奉新大米远销北京、上海、厦门等全国30多个大中城市。15-1.png为进一步提高奉新大米的知名度,提升产业优势,奉新县农业局联合粮食局通过招商引资组建投资总额超6000万元的江西聚丰米业有限公司,生产极具奉新特色的给力米、松竹米。为依法保护地方特色农产品,奉新大米已申请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并于2009年12月正式通过认证保护。在农耕技艺上,奉新大米种植技艺有着重要的地位。

      千百年来,奉新农人遵循着传统耕作技艺,体现了深厚的传统农耕文化,《奉新县志》(清同治版)“物产”篇中物别记载:“稻下乡宜早,上乡宜晚”,充分说明了奉新大米种植几百年来就稻作遵时的习惯,宋应星《天工开物》“稻工”、“稻宜”、“稻灾”、“水利”篇中,也详细记录了以奉新为主的南方水稻种植技艺,同时奉新农人更重视水稻种植后期的收割、晾晒、储存,加上奉新的土壤、气候、水源的优势。使奉新大米历史上就成为江南特别优秀的稻米,从宋朝华林胡氏先祖国子监主簿胡仲尧进贡奉新大米开始,奉新大米就成为供皇帝食用的御用贡品。此后,奉新大米就一直因其特殊的种植技艺而成为历代皇朝的贡品。新虽然作为半山半平原地区,地域面积也不算大,但因广泛种植奉新大米,而成为农业大县,宋以后就列为江南西道“望县”之一,近代,省城南昌更是以奉新大米为优选的第一食用米品种。

      奉新大米不但种植技艺传承久远,而且也因为奉新大米而滋生出许多美好传说,在这种农耕文化种植技艺上,凝聚了中华传统农耕文化的丰厚底蕴。奉新籍人宋应星《天工开物》第一卷记是记录了水稻种植技艺,这更充分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中“贵五谷而贱珠玉”的耕读一体传统文化底蕴。

      15-2.png虽然这些传统农耕技艺流传很广,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基本上都濒临灭亡。奉新县为保护奉新大米种植技艺等传统技艺,专门建设了宋应星科技文化园,集中的把中国古代的传统技艺进行了有效的保护、保存、展览、展示。同时,奉新为发扬这些优秀的传统技艺,大力保护原生态农业耕作区,大面积种植绿色无污染的奉新大米,使传统农耕文化保护和科学现代农业耕作和谐结合,有效的进行了产业发展。

      现奉新被定为江西省优质稻示范县,选用绿色种植区的优质稻谷为原粮,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工艺生产的碧云牌奉新香米、奉新贡米、杂优晚米等,具有米粒完整、米色洁白透明、米饭清香柔软、食味可口、冷后不回生等特点,产品经中国水稻研究所检测达到国家营养标准,被评为国家绿色食品、江西省名牌产品、江西省质量免检产品。

1556

奉新岳家村岳讷堂

      岳家村岳讷堂位在奉新县干洲镇,始建于清嘉庆二年(1797),为南宋名将、民族英雄岳飞第21世孙——岳士耀与岳士景两兄弟筹建,前后花费20年时始成,是一座全封闭的砖木结构建筑,总占地面积7000余平方米。该堂正屋有大小天井48个,屋内有双层间168间,以358根屋柱为支撑,整体布局合理,光线充足,工艺非常讲究,其恢宏的气势、精妙的结构令人惊叹不已。

      岳讷堂至今存有梨木雕刻的《金佗粹编》原物雕版136块中的120块。《金佗粹编》,又称《鄂国金佗粹编》,南宋文学家、史学家岳珂为辩其祖父岳飞之冤而作,成书于宋宁宗嘉定十一年(1218)。计有《高宗宸翰》三卷,《鄂王行实编年》六卷,《鄂王家集》十卷,《吁天辨诬通叙》一卷,《吁天辨诬》五卷,《天定录》三卷,为了解岳飞功绩及被诬昭雪情形,以及南宋初年和战两派之争,提供了重要的史料。

QQ图片20171123100636.jpg

      除此之外,岳讷堂内还保存下了嘉庆四年古井两口,环绘八种图案的绿彩太平缸三个,方形贴金大木匾十二块及太师椅、鼓架、锣架、纱灯、绣花枕头等,均为研究“岳飞文化”不可多得的珍贵实物。说到岳飞,不得不说下岳飞当年在奉新鏖战的情况:南宋初年,金兵入侵,社会动荡,烽烟四起。北宋叛将李成率部占据长江、淮河一带,拥兵二十多万,成为最强大的一股割据势力,严重威胁南宋政权。绍兴元年(1131)春,宋高宗任命张俊为江淮路招讨使,岳飞为江淮路副讨伐使,率兵围剿李成。当时,李成率兵包围了九江(时为江州),其部将马进带人占领了高安(时为筠州)。张俊、岳飞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率部进驻介于九江和高安之间的南昌(时为豫章丶洪州)。到南昌后,张俊、岳飞传命大军全部藏到城里,不准鸣锣击鼓,不准登城。李成认为南宋兵马少,害怕作战,于是派马进带兵从高安进逼南昌,营寨一直扎到西山。同时又派人向张俊、岳飞下战书挑战,张俊、岳飞未予理睬。这使得叛将更加认为南宋军队不敢出城迎战,于是开始放松防守。见此情形,岳飞立即向张俊建议道:”敌人这样急于进攻,不顾后路,轻于防备,我们如果派兵截断生米渡口,断其后路,出其不意攻打他,完全可以取胜。”张俊大喜,派岳飞为前锋,率岳家军出其不意偷袭马进营寨。马进大败,逃往高安。岳飞又乘胜追击到高安,诱敌进入埋伏圈一举歼之,投降者近八万,马进只剩下几千人大败而逃。岳飞击败马进后,率部进驻奉新,大军驻扎在赤岸镇一带,并用黄土筑起一座城池,以作防御。现在这里还有—个叫黄城的村子,地名也是由此而来。

      李成得知马进失败的消息后,亲率十几万大军向奉新进逼,以营救马进残部。岳飞侦知这一消息后,率领岳家军离开黄城,迎李成兵马而上,两军在楼子庄(今甘坊一带)相遇。当时,李成派人占据楼子庄附近山头,凭天险防守,岳飞到后,派岳云率兵从小道直插山头,夺下险隘,双方展开激战。岳家军乃训练有素的军队,兵精将良,连金兵都闻风丧胆,说:“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李成这些叛军如何能挡得住岳家军的凌厉攻势,经过一场血战,马进被杀,李成大败而逃,岳飞率军一直追到九江并占领。李成率残部渡过长江,投奔了金国的傀儡政权刘豫,江淮一带被收复。岳飞在奉新甘坊楼子庄大败李成兵马的消息传到了宋高宗那里,宋高宗高兴异常,加封岳飞为神武右军副统制,并令他留镇南昌。

      楼子庄的烽烟消去数百年后,世居河南汤阴的岳飞后裔有一支迁到了奉新。他们是岳飞三子岳霖后裔的一支。南宋绍兴十一年(1142)除夕,由于受到奸18-1.png臣秦桧的陷害,一代名将岳飞及其长子岳云、部将张宪在临安大理寺风波亭内含冤屈死。岳飞共有云、霆、霖、雷、震5子,岳飞遇害后,幸存的几个儿子后来流落各地,三子岳霖最终来到江西九江隐居。岳霖(1130~1192)号商卿,岳飞第三子,母李氏。岳飞遇害时,岳霖年仅十二岁,孝宗皇帝昭雪时,岳霖三十二岁,官至兵部侍郎,广东经略安抚使。据岳氏族谱记载,岳家后裔从庐山脚下瓜迭繁衍到南昌扬子洲,并壮大起来,同时,另外一支因故迁至奉新干洲镇。岳讷堂便是岳飞后裔耗资建成的标志性建筑。

      岳讷堂气势宏伟、富贵逼人。有许多雕刻精美的匾额,其中有块“翰林”匾额异彩呈放。前几年,庐山东林寺曾出价12万元人民币欲买下此匾,并负责原样复制一块牌匾放在古宅内,但岳氏后人没有动心。原来,岳讷堂后裔曾有人考中过进士,在京城做了翰林,这座古老的宅院因有了这块匾额而氤氲出一股清幽的书香世家之风,原本宅内拥有30余块嘉庆年间制成的牌匾,至今只剩得11块,分别悬挂在房内的顶梁上,其余因为历史原因,现已不知去向。

      在整座建筑的正厅门楣之上也高悬着一块横匾,上书“汤渚流芳”四个烫金大字。因为18-2.png岳飞祖籍河南汤阴县,所以建造岳讷堂的岳家后人高悬此匾表示家族历史源远流长,子孙繁衍生息不断,万里迁徙不忘根本之意。

走进岳讷堂正厅,欲深入后堂,则每过一厅都要穿越一道天井。岳讷堂共有供采光的天井48个,每个正厅一个大天井,各个厢房的过道边也设有小天井,所以屋里每一个房间采光都非常好,甚至连马厩都非常亮堂。在第一道天井里,有一口硕大的环绘各种图案的绿彩水缸,这种水缸称之为“太平缸”,其作用除了养殖一些观赏鱼外,还有一项特别的灭火功能,其功效大概与如今的小型灭火器差不多。由于岳讷堂属木质结构,防火就是日常生活的第一要务了。而天井内摆放一口大缸,平时装满水,一旦发生火灾,就可以解救燃眉之急。

      岳讷堂正屋厅堂的用途也颇为讲究,岳家人将其分为客、官、祖三厅。客厅仅是接待族人及一般客人用的,而官厅是岳家接待文武官员及迎接朝廷圣旨的重要场所,遇18-3.png重大事情官厅中门大开,供文武官员或送旨钦差专用。如今,官厅中央已立有岳飞塑像一座,但见身披战袍,手持长枪的岳元帅不怒而威,大堂正上方书有“还我河山”横匾,则令人观之肃然起敬。从官厅再度穿过一道天井,即来到祖厅,这便是岳氏供奉祖先神主的所在了。神龛下面有一张2米长的青石雕长条桌和3张青石方桌,供后人祭奠先祖摆放点烛祭品用。以前这长条桌和3张方桌都是用油漆罩着的,一般人都认为是木质材料。侵华日军闯入岳讷堂时,曾想掠走那张长条桌子,但几个鬼子抬它时却纹丝不动。为了弄清原因,鬼子强行将长条桌的一角敲断,发现是青石材质后,方才罢手,遗憾的是被敲断的一角却无法再安装上去了。至今那块缺角还放在神龛边,提醒岳姓后人及游客不忘外侮之辱。

      随着岁月的流逝,当年辉煌气派的岳讷堂在历经几次战乱之后,已不可避免地留下了颓败的痕迹。然而,今天人们并没有淡忘它,相反关注老宅的人已越来越多。嗣后,岳讷堂建立“中华古村——岳飞纪念堂”,至今已接待各地游客三万余人次,岳讷堂的名气也越来越响。

2811

瑞河采荼戏

      奉新戏剧活动源远流长,以清乾隆年间最盛,民国时期逐渐衰落。演出剧种大多是由外地传入,主要有瑞河戏、吴调、锣鼓戏、丝弦戏、京剧等。剧目多为传统历史神话剧,如《天官赐福》《关公招台》《白蛇传》《七姐下凡》等。

      瑞河采茶戏  又称瑞河锣鼓戏,是瑞河大班和瑞河锣鼓两者合流后的总称。瑞河采茶戏历史悠久,它反映丰厚的中国古典戏曲的内涵和底蕴,富于原生态的民间戏曲内容,保存大量真实的民间戏曲唱腔和戏文第一手资料。

      瑞河采茶戏起源有二说:一说是由弋阳腔分支而成。一说是起源于道教,由道场中的剧目繁衍而成。并受弋阳腔影响,最后形成高、昆、弹三大声腔,故又称三腔戏,其剧目有《目莲传》、《观音试卜》、《八仙得道》等。

瑞河大班,始于明万历年间,传说是从道教音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后来吸收了弋阳腔、昆山腔以及湖北汉剧的弹腔,由此而形成高、昆、弹三腔,又叫“三腔戏”,与江西的宁河、饶河、东河、袁河等赣江支流的大戏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大班戏的声腔为曲牌联套,一唱众和,拖腔部分加小锣伴奏。代表剧目主要有“四游”、“四传”,即《东游》《南游》《西游》《北游》;《目莲传》《岳飞传》《封神传》《水浒传》。大多是历史剧、神话戏。

      瑞河锣鼓,始于清初,是民间灯彩发展而成的。在奉新、高安一带,每逢春节、庙会,遇有较大喜庆之事,群众都要通过吉祥灯彩进行隆重庆祝,如龙灯、茶灯、船灯、狮子大子灯、板灯龙等。表演时边敲锣打鼓,边唱边舞,群众非常喜爱。随着灯彩表演的不断进化,在明末清初出现了茶灯戏,唱的是民间小调(亦称灯调)。先是由一旦角主演,叫“单台戏”,如《千家景》《单劝夫》《采桑》等。后来发展为一旦一丑表演,叫“对子戏”,如《小卖花》《下南京》《攀笋对花》等。至清乾隆年间,“对子戏”逐步发展成由小旦、小丑、婆子组成的“三脚戏”,如《打水西门》《撇芥菜》等。

      单台戏、对子戏、三脚戏演唱时都是用锣鼓伴奏,表演形式载歌载舞,故称锣鼓戏;又因其脱胎于民间灯彩,故群众又称它为灯戏,也叫短褂子戏。演出这类小戏的戏班叫做“戏班”或“锣鼓班”。

到了嘉庆年间,锣鼓班开始搬演大戏,脚色增到七至八个,有“七紧八松”之说;意为七个演出较紧,八人就宽松了。这种戏班称为“半班”。主要演出丁家戏、陈家戏、喻家戏等整本大戏。服装是长袍马褂、裙袄等,群众称作“长褂子戏”,又叫“采茶戏”。

      到了咸丰年间,随着记文戏的大量流入,锣鼓戏的声腔在小调的基础上,吸收了其他采茶戏的音调,产生了板腔,形成了“本调”,由于多为记文戏使用,故双称“记文调”。

      随着锣鼓戏的一度风行,大班戏逐渐失去了观众优势,大班戏的演员纷纷加入到锣鼓班来。由此,大班戏的优秀剧目、声腔、表演、服饰、脸谱均被锣鼓戏大量吸收,当年的“长褂子戏”也发展演“袍带戏”了。它们在清末民初的一段较长的时间相互影响,发生着水乳交融的关系,形成了含有锣鼓戏和大班戏的瑞河采茶戏。

      瑞河戏在清乾隆四十年(1776),就已流入奉新。至光绪年间,奉新成立的好几个戏班也都是以演瑞河戏为主。如规模较大的贵云班演的是瑞河大班戏,合庆班演的是瑞河锣鼓戏,还有采茶堂、同乐堂、以及业余性质的玩艺堂、呼拢班等戏班,有的唱三腔戏、有的唱采茶戏等。可见,瑞河戏在奉新历史悠久、流传甚广,是奉新演出的主要剧种。瑞河采茶戏不仅在高安、奉新扎根,还在上高、宜丰、万载、新余等地广泛流传。

      瑞河采茶戏曲分为小调、本调、高腔3部分。戏曲小调由民歌小调发展而成,短小抒情,有《卖花调》《织绫罗》《算命歌》等。本调由民间山歌、田歌、河歌、采茶歌等发展而成,并受黄梅戏、花鼓戏影响,主要曲牌有《锄棉花》《老本调》《余家喻》等。高腔来源于瑞河大班,有帮腔,常与本调结合使用,曲牌有《桂枝香》《孝顺歌》《哭皇天》等。

QQ图片20171124085028.jpg

      瑞河戏表演静则细腻,动则洒脱,且有许多特技,如“口内吐火”,“玩金蛇”、“耍箱”、“卷金丝被”等。

      瑞河采茶戏主要剧目有《乌江渡》、《卖花记》、《破肚记》、《胡魁卖人头》、《鸾凤钗》、《芦林会》、《小卖花》等。

      表演瑞河采茶戏的主要戏班有:

      云班:清光绪年间成立,班头是会埠东琴江家人,外号叫“四把式”,他起的是大班戏班,叫“三腔班”。有五六十人,生、旦、净、丑、杂各个行当齐全,并有不少名角。班头本人就很有名,武功、唱功、做功均佳。演唱的剧目主要有《玉皇天宫》《千秋镜》《水斗》等,除在奉新县内演出,还到邻县演出,属常年的专业戏班。

      合庆班:光绪年间成立。班头是罗市竹溪村罗来安(小丑名角)。安的是锣鼓戏班,有10余人。演出主要剧目有《白扇记》《粉妆楼》《珍珠塔》等。

      采茶班:光绪年间成立。班头是甘坊的彭老远。他起的是半专业的“呼拢班”。彭是个有名的艺人,除搭班演出外,还在当地教了不少徒弟。有演员六、七人。演出的主要剧目有《锄豆草》《借茶》等。

和腔堂:清末民初成立。班头是甘坊金洞张汉江。演出锣鼓戏,主要剧目《刘子英打虎》《过岭》《丁山分家》等。

      同乐堂:民国初期成立。班头是西塔的唐名贤,为半专业戏班。这个戏班的演员是唐梁栋、唐家璇名开、陈成谱、钟开发、钟秀英、蓝耀清、唐名香,他们均在大革命时期参加了红军,一面演出,一面干革命,倍受群众欢迎。

      宣传队:1949年11月,为了配合剿匪反霸、减租减息运动,成立中共奉新县委文艺宣传队。全队有41人,负责人黄木兰、王伟。戏剧组由王伟任组长兼导演。以瑞河锣鼓调为主。

      国营奉新县地方剧团:1957年3月成立,全团49人。设业务、演出、总务等3股,1960年8月抽调部分人员到地区采茶剧团,在县内招收10余名学员予以补充。1962年,挖掘出古老剧种瑞河戏,地区派调编剧、导演及音乐设计人员,10月又将流散民间之老艺人请进剧团,对瑞河戏剧目进行收集与整理,并参加地区汇报演出。1964年,剧团到湖南株州等地巡回演出。1968年11月,剧团撤销。

      奉新县剧团:1969年12月,县革委会组织一支文艺宣传人,配合“文革”进行宣传时成立。1972年5月,创作大型采茶戏《大路》及小戏《公路上》,1980年,为继承传统,挖掘瑞河戏,特将老艺人王尔之、皮金秀等人调回剧团,1985年7月,剧团撤销。

1894

胡仲尧

      胡仲尧(946~1007),字光辅,北宋洪州奉新县同安乡(今奉新县赤岸镇华林村)人。南唐时已出仕,任寺丞官。入宋以后,历任洪州助教、国子监主簿等职。后辞官归里。

      太平兴国年间(976~983),胡仲尧与弟仲容在华林山别墅创办华林书院,“聚书万卷,大设厨廪,以延四方游学之士”,“四方之士来此游学者,常数百人。”华林书院培养了大批人才,其规模和影响均闻名全国,仅宋朝胡氏一族就有55人中进士,其中担任过刺史、尚书、宰相的不乏其人,多次受到朝廷嘉奖。宋真宗题诗赞道:“一门三刺史,四代五尚书。他族未有闻,朕今止见胡。”又道:“黄河曾见几番清,罕见人间有此荣。千里朱幡迎五马,一门黄榜占三名。文星昨夜朝金阙,瑞气今朝拥朕庭。最喜状元并榜眼,探花皆是弟和兄。”先后来书院讲学或题词嘉许的,有宰相李昉、陈尧叟、张齐贤、晏殊、吕蒙正、王钦若、吴潜、向敏中,以及文学家苏轼、黄庭坚、杨亿、王禹偁等。

QQ图片20171127150651.jpg

      胡仲尧一生行善,义举众多,淳化年间(990~994),奉新大旱,捐粟赈饥,救助饥民数以万计。景德四年(1007),捐修县城南津桥。晚年,捐修县城西门的昭德观。皇帝曾两次下诏旌表。卒,葬奉新浮云山李八百洞之右的雷家山,著名词人、宰相晏殊为撰墓志铭。《宋史》有传。

3089

奉新百丈禅寺

      百丈禅寺坐落于奉新县西北部有“仙源灵境”之誉的百丈山风景管理区大雄峰下。大雄山又称百丈山,远看似一尊卧佛,山上峭壁耸峙、危崖突兀、怪石嵯峨、雄杰葱秀,晨夕岚光四溢,冬春雾绕云飞,山涧泉瀑飞泻,四时气候适宜。百丈寺掩映在苍山翠竹之中,距奉新县城70公里,是中国著名禅宗古寺庙之一,禅宗“禅林清规”的发祥地,迄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在中外佛教界享有盛名。

QQ图片20171123164054.jpg

      百丈寺历史悠久,历经兴废。唐代大历年间(766~779),邑人甘贞施山兴建,初名乡导庵。唐德宗年间,甘贞延请怀海禅师到寺住持,遂将乡导庵改名为百丈寺。怀海禅师在此住持弘法,以其独特的佛教理义和禅宗心法接引学人,其所创立的禅门规式,谓之“百丈清规”,后世“诏天下僧悉依此而行”,故名“天下清规”。其法嗣数十人,皆高僧大德,传法四方,影响甚大,禅宗“五家七宗”中的沩仰、临济、黄龙、杨岐诸宗皆出其门下。尤其是自创禅院清规以来,农禅并重的创举和实践,尽改僧尼云游在外沿门托钵、不事劳作之习,强化了丛林组织形式,奠定了禅门的经济基础,禅宗由此而兴盛。怀海禅师于元和九年(814)圆寂,立塔于寺西。长庆元年(821),穆宗敕谥怀海号“大智禅师”,塔名“大宝胜轮塔”。怀海大师归寂后,继任住持是怀海弟子法正禅师。

      相传唐宣宗李忱为光王时,为武宗所忌,晦迹为方外游,在百丈寺出家多年,留下了《百丈山》、《百丈瀑布》诗,《冬瓜窝》、《皇娘墓》等传说,以及驻跸山、天子地、龙蟠石等遗迹。唐大中元年(847),宣宗即位,敕封百丈禅寺为“大智寿圣禅寺”,并赐租赡僧。

      唐末,新罗籍僧人明照安禅师等住持百丈寺。

      南唐时(937~975),迁至原址西北重建百丈寺,不久被毁。28-1.png

      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复于原址重建,张商英作记。宋代,法眼宗二世道恒禅师,云门宗三世智赟禅师、宝月禅师,黄龙宗二世元肃禅师,临济宗惟政禅师、惟古禅师、净悟禅师等高僧大德先后执掌法席。

      元代,晦机元熙禅师和东阳德辉禅师先后住持百丈寺。天历三年(1330),东阳德辉禅师重修法堂,立“天下师表阁”。至元元年(1335),德辉禅师奉诏重刊《百丈清规》八卷,大訢禅师校正,名《敕修百丈清规》,次年即诏颁天下丛林遵之。

      明初,百丈寺领有三寺、五庙、四十八庵。洪武初,僧悟光、法善创复祖塔院。洪武七年(1374),寺僧因无法交纳赋税而获罪,田地没于官府,僧人离散,百丈寺一度式微。永乐年间,忠智禅师住持百丈禅寺。正统七年(1442),忠智禅师通过礼部尚书胡濙(奉新华林胡氏后裔),奏请朝廷重刊《敕修百丈清规》,终得如愿,英宗命其奉旨重刊《敕修百丈清规》,即今所传之本。正统十三年(1448),忠智禅师又奏准在百丈禅寺前后的荒地上开田赡寺,寺僧稍聚。天顺年间(1457~1464),正观禅师任百丈寺住持,对怀海祖师塔院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修复,增建了西厅、东阁、丈室、门楼,新塑了佛像,又在塔院之左创建了随缘堂,在门路之外新建了仰止亭。嘉靖四十二年(1563),奉新知县陈芹探访百丈禅寺,找到唐代柳公权“天下清规”石刻和元代赵孟頫书写的“流觞曲水”石刻,并撰写了《百丈山记》。至万历九年(1581),百丈禅寺尚有田租七百亩,只须交官粮八石。后经官府丈量裁减,百丈寺田地所剩无几而赋税仍旧,寺僧温饱无着,流散殆尽。万历二十二年(1594),奉新知县冯烶巡查至百丈禅寺,设法充抵百丈寺荒田的赋税,又挑选百丈寺僧人充抵百丈哨两名兵士的差役,还将兵饷支付给百丈寺,通过申详院司道府,永为定额。不久,因“寺兵之饷未照封支,僧遂逋粮逃亡者多”。崇祯二年(1629),知县王倬然“目击寺山之耸拔,租田之硗荒,僧众之贫逋,恻然轸念,思为调停,照额对支之”,且撰《百丈哨饷兑条碑记》,勒碑于县治仪门之左。崇祯年间(1628~1643),曹洞宗僧人明雪禅师、净泐禅师师徒相继住持百丈禅寺。

QQ图片20171123164753.jpg

      清顺治间(1644~1661),正观禅师、远和尚、德瑡禅师相继入主百丈禅寺,曹洞宗博山系为霖道霈禅师亦曾隐修于此。顺治十五年(1658),瑞州府同知、署奉新知县洪其清应正观禅师所请,查照前明县署减荒抵饷的先例,减免百丈寺税粮负担,撰有《百丈补荒兑支碑记》,并镌石仪门。顺治十八年(1661)冬,德瑡禅师继任百丈禅寺方丈,曾重建师表阁和灵境亭,新建方丈室和普同塔。康熙间,南昌知府叶舟奉旨重建百丈寺,具体情况未详。雍正十二年(1734),奉旨敕修百丈寺,由内府颁图改建,费帑七千余金。

      乾隆初,重建大佛殿,并募修佛像,两廊房舍颇具规模,山门大殿,宏伟宽敞,梵宇层楼,蔚为壮观,寺后有凌云亭、师表阁依山相望,寺内有柳公权书“法正禅师碑”,寺后山有“天下清规”石刻。咸丰六年(1856),石达开率太平军驻寺十余日,佛像、僧房均被毁。咸丰十一年(1861),李秀成率太平军转战奉新,百丈寺再度被焚,所有的经卷连同师表阁均付诸一炬。同治六年(1867),由僧人清德、石兰等化缘修建佛殿,装修佛像。现存一栋大雄宝殿,两栋侧翼寺房,以及巨石砌成的佛像座基、东侧地藏菩萨座基均为此次重修之功。

QQ图片20171123164803.jpg

      民国初期,先勤和尚、了然法师相继住持百丈寺,筹资重修祖师塔殿、献殿,修整僧寮、院墙,并赎回田地若干亩以供塔院住僧道粮,印光法师为撰《重修百丈大智怀海禅师塔院记》。 

      1949年,百丈寺仅存大雄宝殿及两栋僧房。1954年8月,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虚云和尚曾派法嗣朗耀等前来百丈寺,打算修复祖庭,但未能如愿。“文化大革命”运动中,百丈寺再遭损毁,殿内正中的如来佛像被毁,只留下巨石砌成的佛像座基及东侧地藏菩萨座基,最终成为当地五户村民的民居。

      1978年后,前来百丈寺寻访佛寺遗迹、瞻仰礼佛的游客、信众逐年增多。1996年6月,释达慈从湖南岳阳来到百丈寺任住持。奉新县政府落实宗教政策,并划出田地,恢复寺产,成立了大寺筹建班子。从1996年12月开始修复,历经7年,对原址的大雄宝殿、祖师殿、僧房进行维修,重塑佛像,新建了天王殿、斋堂。

      2003年12月,奉新县政府聘请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主席、深圳弘化寺方丈本焕大和尚为方丈及法人代表,投资1.2亿元重建百丈寺。2004年6月,本焕大和尚派其弟子顿雄来到百丈寺主持工程建设。2004年10月31日,举行大雄宝殿奠基法会。2011年8月31日(农历八月初三日),举行百丈禅寺开光庆典暨中国·奉新百丈清规文化节。

      新建的百丈禅寺按照临济宗“前松后紧”的殿堂布局,高标准规划设计,新建了28-2.png包括牌坊、山门、放生池、普济桥、天王殿、韦陀殿、大雄宝殿、祖师殿、伽蓝殿、观音殿、地藏殿、接引殿、玉佛殿、方丈院、禅堂、法堂、客堂、斋堂、大寮、上客堂、云水堂、功德堂、报恩堂、怀海堂、念佛堂、般若堂、钟楼、鼓楼、虚怀楼、云海楼、藏经楼、居士楼、贵宾楼等一系列建筑,规模宏大,寺宇巍峨,像饰庄严。

重要历史文物有: 

      大智禅师塔遗址 即怀海禅师墓塔,在百丈寺西大雄峰下。怀海禅师于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圆寂,穆宗谥“大智禅师”,建舍利塔于本山之阳,塔名“大宝胜轮塔”,建有塔院。塔与拜亭宋时圮废,明洪武间按原貌重建,天顺间增修,民国初再次重修塔院,印光法师作记。原塔花岗石琢砌,四方亭阁式,基台颇高,双层须弥座,四坡攒尖盖,冠座盘、受花、相轮、宝珠刹,外建宽敞的院落。“文化大革命”时塔及塔院全部拆除,改建民房。地宫因厚重石板所盖而未动,覆瘗在民居地面下。今尚存木匾一方,上刻隶书“唐大智禅师塔院,刘思敬题”。

   “天下清规”摩崖 在百丈寺后山崖壁。怀海居百丈山,创设禅院,制定《禅门规式》,对僧职、制度、仪表等作出规定,成为禅宗寺院共同遵守的规制。《释门正统》载:“百丈山怀海禅师始立天下禅林规式,谓之“天下清规”。“天下清规”四字,镌于崖壁的右下方,每字长60厘米、宽50厘米,楷书,骨力遒劲,落落大方可观。此崖石的左上方书刻汉篆“碧云”二字。据《奉新县志》记载:“天下清规”为柳公权所书。1957年7月1日,江西省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野狐岩 在百丈寺后山。《景德传灯录》记载:昔日怀海禅师开堂,有一老人随众听法,问:“僧住此山,有人问修行底人,还落因果也无?”对曰:“不落因果。”“堕在野狐禅,请和尚代一转语。”师曰:“不昧因果。”老人大悟,曰:“今已免老狐身,只在山后住。”次日崖下果见一死狐,依亡僧例积薪焚化。现山上存其石洞,洞口横泐楷书“野狐岩”三字。佛教内对禅家以外道禅者称“野狐禅”之典故,即出于此。

QQ图片20171123164824.jpg

   “真源”石刻 相传唐宣宗在百丈寺当沙弥时曾到后山寻找水源,以备凿石引泉,在此发现源头,并亲书“真源”二字。

      龙蟠石 位于百丈寺后山,相传当年怀海禅师常在此石上坐禅,因禅门将有道行的修行者称为“龙象之才”,故称“龙蟠石”。相传唐宣宗在百丈寺做沙弥时亦曾在此打坐参禅。

8265

宋应星

      宋应星(1587~1661),字长庚,明代奉新县北乡(今奉新县宋埠镇牌楼村)人。出身于世家,曾祖父宋景,官至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赠太子少保、吏部尚书。其祖父和父亲都中了秀才。幼时家中遭火灾,家业“渐以萧条”。自幼聪颖过人,博闻强识。与其兄宋应升在叔祖宋和庆开办的家塾中读书,由族叔宋国祚启蒙。后就学于新建县举人邓良知。稍长,即博览群书,并融会贯通。万历四十三年(1615),与其兄宋应升同赴省城乡试,双双中举人,宋应星高中第三,宋应升名列第六,参加乡试奉新县仅宋氏兄弟二人中举,一时传为佳话,人称“奉新二宋”。44-2.png

      万历四十四年(1616)至崇祯四年(1631),宋应星五次赴京会试,均未中。由此放弃科举,转向实学,钻研与国计民生有切实关系的科学技术。并开始游历大江南北,实地考察各地的农作、手工业技术。

崇祯七年(1634),宋应星以举人选任袁州府分宜县教谕。九年,在分宜县令曹国祺支持下,撰写并出版了政论集《野议》,编著《画音归正》、《原耗》。十年(1637),宋应星完成了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天工开物》撰写,并在同乡好友涂伯聚的资助下刻印出版。此外,还撰写了《论气》、《谈天》等著述。

      崇祯十一年(1638),改任福建汀州府推官,官声卓著,当地百姓立生祠奉祀。十四年,擢任安徽亳州知州。其时,亳州经战乱百业凋零,官员亦大多出走,宋应星忠于职守,并捐建书院。十五年,改任滁和道南瑞兵巡道。十七年(1644)甲申之变,明朝覆灭,宋应星弃官归里,不再复出,居家以文学、著述自娱。还著有《卮言十种》、《美利笺》、《春秋戎狄解》、《观象》、《乐律》、《画音归正》、《杂色文》、《原耗》、《思怜诗》等多种著述。44-3.png

      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是一部记载中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技术成就的科技百科全书,共18卷,有123幅插图,图文配合,按“贵五谷而贱金玉”的原则,分别记载了五谷、蚕丝纺织、染料、农用机具、制盐、制糖、陶瓷、冶铸、车船制造、锤锻、采矿、榨油、造纸、五金、兵器、丹青、发酵、珠玉等18个领域的技术,还记载了宋应星在自然科学理论上的创见。由于《天工开物》与封建社会的功名仕进观念大相径庭,刊印后在中国影响甚微,很早便失传了。《天工开物》传入日本,1771年在大阪重刻出版并流行全国,被奉为启蒙思想、发展科技的经典著作,对近代日本开放富强产生了深远影响。《天工开物》先后被译成日、法、英、德、意、俄等多种文字,为人类文明的传播和科技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受到普遍赞誉,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国际影响。1987年,宋应星纪念馆在奉新县落成。2002年,中国邮政发行一套八枚纪念古代科学家的邮票,宋应星为其中之一。


3911

朱 耷

      朱耷(1626~1705),号八大山人,别号雪个、个山、个山驴、人屋、驴屋,入清后改名道朗,字良月,号破云樵者,南昌市人。明朝宗室,谱名朱由桵,系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宁献王朱权第九代孙。朱耷是中国古代著名书画家,清初画坛“四僧”之一。48-2.png

      朱耷从小聪明好学,受家庭的艺术熏陶,8岁便能作诗,11岁能画,悬腕写米家小楷。曾参加考试,录为生员。崇祯十七年(1644),明朝覆灭,清兵入关,朱耷携家迁新建县洪崖山避难。清顺治二年(1645),与其弟朱道明弃家遁至奉新,后均出家。朱耷自号“八大山人”,隐居山中。

      明灭亡后,国毁家亡,心情悲愤,落发为僧,朱耷一生对明忠心耿耿,以明朝遗民自居,不肯与清合作。他的作品往往以象征手法抒写心意,如画鱼、鸭、鸟等,皆以白眼向天,充满倔强之气。笔墨特点以放任恣纵见长,苍劲圆秀,清逸横生,不论大幅或小品,都有浑朴酣畅又明朗秀健的风神。章法结构不落俗套,在不完整中求完整。朱耷的绘画对后世影响极大。佯狂嗜酒,工书,善画山水、花鸟、竹木,笔致纵恣,别具一格。

      朱耷在奉新耕香院出家为僧前后20余年,交游往来于奉新、进贤、新建、宜丰、临川之间,寄情山水。其书画艺术成就,与奉新结下了不解之缘。往来于奉新、进贤、新建、宜丰、临川之间,寄情山水。其书画艺术成就,与奉新结下了不解之缘。

3363

甘汝来

      甘汝来(1684~1739),字耕道,号逊斋,奉新县法城乡(今会埠镇)人。康熙五十年(1711)中举人,五十二年中进士。甘汝来为人清鲠强毅,才略过人。初任直隶涞县知县,即免除“杂派银六千”,不畏满洲旗人权势,拘押强占民房、“殴民几毙”的宫廷侍卫毕里克及其仆从,以“擅拘职官”议罪,康熙皇帝令吏、兵、刑三部会审。甘汝来抗辩不屈,部议革职。康熙皇帝“察其直,还原官”,遂以“强项令”名动朝野。后历任地处畿辅要冲的新安、雄县知县,任内“不以供应科敛民间一钱一物”,疏浚白杨淀河,溉田千顷,收麦万斛。雍正二年(1724),出知广西太平府,摄南宁府事,其间,重修镇南关(今友谊关)。

QQ图片20171127132055.jpg

后一年内连擢左江分巡道、广西按察使、广西巡抚。任职四年间,罢斥龙州土司,勘定思明土州及南禄州地界,兵不血刃招抚土官豪强,政绩卓著。入为左副都御史,不久以事罢官。后起复霸昌道,调苏松粮道,擢广东布政使。入京,任礼部侍郎。乾隆即位,擢为兵部尚书,迁吏部尚书,兼领兵部。乾隆四年(1739),晋太子少保,典会试,充雍正皇帝实录馆、八旗志书馆纂修及三礼馆总裁。同年七月二十一日,病逝。乾隆下旨停止朝会一日以示哀悼,谥“庄恪”,并派大学士纳亲扶柩送回原籍下葬。纳亲到奉新后,发现甘家一贫如洗,大为感动,奏请乾隆皇帝赐银一千两祭葬。甘汝来墓葬今奉新县罗市镇,张廷玉铭其墓。著有《甘庄恪公全集》,《清史稿》有传。

1962

宋鸣琼

      宋鸣琼(?~1802),女,字婉仙,奉新县北乡(今宋埠镇)人。清朝中叶著名女诗人。5岁读书,9、10岁即能吟诗作赋。15岁嫁奉新县法城乡涂建萱,21岁丧夫,此后守寡未再嫁,以清节著称乡里。

      宋鸣琼没上过学堂,幼年在家读书,全仗父兄指点。丧偶后又陆续遭遇父母翁姑丧事,因而多愁善感。搜集历代文学家的诗赋词曲,庋藏于家中楼阁,命名为“咏雪楼”。终日登楼诵读,吟咏不辍,数十年如一日。每有诗作,即寄送兄弟子侄审阅,诗名藉此远播京城等地。著有《咏雪楼诗稿》、《别稿》、《春秋外传》及传奇《珠玉缘》等多种著作。其诗颇似李清照晚年的风格,沉痛凄凉,令人不忍卒读。

QQ图片20171127131749.jpg

      在红学史中,有一个早期的流派引人注目,此派用题咏诗歌的方式去评点《红楼梦》,于是被人们冠以题咏派,而题咏派的主要成就便是题红诗。题红诗大抵就是指题咏《红楼梦》以及曹雪芹的诗歌。主要包括《红楼梦》情节题咏、人物题咏、场景题咏、艺术题咏以及和曹雪芹相关的题咏,宋鸣琼是中国第一个为《红楼梦》题诗的女诗人,其为《红楼梦》的题诗内容是:

      好梦惊回恶梦圆,个中包括大情天。罡风不顾痴儿女,吹向空花水月边。 

      病躯那惜泪如珠,镇日颦眉付感吁。千载香魂随劫去,更无人觅葬花锄。 

      欲吐还茹恨与怜,随影逐形总非缘。自来独木无连理,甘露何曾洒大千! 

      幻影空空托幻身,彷徨无计度迷津。断除只有鸳鸯剑,万缕千丝索解人。

2135

张勋

      张勋(1854~1923),字绍轩(又作少轩),号松寿老人,清末奉新县南乡(今赤田镇赤田村)人。出生农家,8岁丧母,12岁丧父,15岁入富家做牧童,后转书童。光绪十年(1884)在长沙投军,后随部入广西参加中法战争,隶广西提督苏元春部。十一年,因在镇南关大捷中战功卓著,官升参将。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战争爆发,随四川提督宋庆调驻奉天。二十一年(1895),至天津投靠袁世凯,任新建陆军工程营管带、行营中军督练处总务长。二十五年,率部随袁世凯前往山东镇压义和团运动,升至总兵。二十七年(1901),调北京,宿卫端门御前护卫,多次担任慈禧太后、光绪帝的扈从,升任提督。

      宣统三年(1911),张勋任江南提督,统率江防营驻浦口。10月,武昌起义爆发,张勋奉两江总督张人骏之命,率江防营入南京,戒备第九镇新军,顽抗革命军,被清廷授为江苏巡抚兼署两江总督、南洋大臣。12月,张勋被江浙革命联军击败,率残部北逃至徐州。56-2.png

      1913年,袁世凯就任大总统,张勋所部被编为武卫前军,驻山东兖州。为表示其仍效忠于清室,禁其部卒剪去发辫,故所部被称为“辫子军”,张勋因此亦被称为“辫帅”。二次革命中,张勋奉袁世凯之命,率部往南京镇压讨袁军。9月攻占南京,就任江苏督军。纵兵抢掠,屠杀民众数千人。旋被袁世凯授为定武上将军。12月,转任长江巡阅使,移驻徐州。1915年,袁世凯称帝,张勋因拥戴袁世凯称帝,被封为一等公爵,但内心仍一意维护清廷。 

      1916年袁世凯死后,张勋等北洋军阀将领在徐州成立北洋七省同盟,策划清室复辟。不久,张勋就任安徽督军,北洋军阀势力扩充至十三省同盟。1917年3月,张勋在德国等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下,积极进行复辟准备。5月,张勋在徐州召开第四次督军团会议,公开提出复辟主张。同年6月,大总统黎元洪和国务总理段祺瑞之间发生“府院之争”,争相拉拢张勋进京调停。张勋趁机联合康有为等保皇党人,以调解府院之争为名,率3000余名“辫子军”入京,解散国会,赶走黎元洪。6月30日,在清宫召开“御前会议”。7月1日,张勋与康有为等拥立溥仪复辟,重新建立皇政,被任为议政大臣兼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史称“张勋复辟”。12日,张勋为皖系军阀段祺瑞的“讨逆军”所击败,避入荷兰使馆。溥仪退位,张勋被通缉,继而逃到天津德租界内。次年3月,北洋政府对洪宪祸首和辫帅复辟案犯均一律实行特赦。张勋获自由后,一直蛰居天津德租界6号(今河西区浦口道6号)寓所。56-3.png

      1923年9月12日,张勋因病在天津逝世,享年69岁,溥仪谥“忠武”。应张勋生前要求,在他去世后,家人将他葬在故乡江西奉新县冯川镇不远的陶仙岭上。张勋在去世之后,家人给建造的墓十分宏大,后来,张勋的墓还被盗墓者挖掘过。文革期间,是盗墓最为严重的一次,破坏了张勋墓的构造。后来,张勋后人集体出资,又重新对张勋墓进行修葺,这才得以完整的保护下来。

      张勋为人尚忠义,讲义气。发迹后,有过许多义举:捐款在北京创建江西会馆、奉新会馆和南昌府会馆,资助在京的江西籍学生和贫苦人士,捐资修筑从奉新县城至南昌的公路,捐款在潦河上建起了两座花岗石桥,委托堂弟张芝珊对县内主要河、港、桥进行整修,改木桥为石桥。还在奉新设有赈济房,用田产、粮款救济家乡的灾民和孤儿寡妇。

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