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水风光

>>华林山

华林山

      华林山脉位于高安、奉新交界处,东经115度9分、北纬28度38分之间,在地理上属罗霄山脉东段的九岭山余脉的延伸。最高峰华林寨海拨高816米,地形险峻,峰耸壁削,古木苍苍,云烟袅袅,雾漫泉流,风光秀丽。历史上既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是宗教文化活动的风水宝地,招徒授业私家书院的发祥地,还是华林胡氏的祖籍地,历史人文积淀十分厚重。早在史前,华林山就有人类活动,历经数千年,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加上秀山奇石和各类飞禽走兽、珍贵树群、溪水瀑布和宜人的气候环境,形成了雄秀幽奇的楚地自然风光。早在一千多年前,唐宣宗李忱就曾赋诗称道:“爱此华林幽,穴居聊避世”。

      华林山属于九岭华夏隆起带地形,山地面积占全境总面积的80%以上,多由加里东期花岗闪长岩组成山脉,海拔600米以上地方土壤为黄红壤,肥力较高,且由于处亚热带气候地段,雨量充沛,气候湿润,适宜木本、草本植物生长,植被丰厚,储水充足。由此形成华林寨风景名胜区秀丽的自然风光,主要特点有受地壳运动而分裂成奇形怪状的石群;有受气候和海拔高度、土壤条件下影响而生长的乔木、灌木、藤本和药草,且大都属珍稀植物;有经年不息的流水瀑布等等。

      华林山最有特点是丫口石,丫口石在华林集镇东北方向约10公里处,因其顶端在亿万年前受地壳运动影响分裂成两半,其形状酷似乌鸦张嘴而得名,故名丫口石。是一奇特的巨石群,每年有上千名游客攀登石峰观赏美景。

      丫口石顶端海拔624米,矗立在高奉两县交界的山脊上,身高64米,石座直径103米,由八块巨石自然叠成。南北方向看,似张嘴呼啸的猛虎盘踞在山巅之上。东西向看,犹如友谊的双手把奉新与高安紧紧连结在一起,叫人回味无穷。石群底座,石缝巷道纵横交错,宽者一米,窄处不足一尺,但能侧身仰头而过,饱览石缝中一线天的风光。壮年者可拾级而上,登峰眺望奉高两县,美景尽收眼底,大有“丫口石峰下,万岭不思游”之感。

QQ图片20171121170132.jpg

      白水槽瀑布位于华林山集镇东北1公里处。瀑流分两支:一支从巨石的东边翻滚下来,形如蛟龙出山,发出隆隆的咆哮声,远看似白浪滔天,近看若银花四溅。雾珠在阳光的照射下,形成一道道彩虹。另一支从巨石的西边倾泻而下,倘若您漫步其中,正欣赏东瀑之壮观,不留神会被西瀑的怒吼所惊倒。西瀑险峻,成九十度角漫卷而下,两流汇合成溪。这里怪石遍布,形态各异,相传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在此煮石炼丹(《高安县志·同治版》)瀑布下,蔽日的绿树在石丛中顽强竞争,似一片绿色的海洋。该处于20世纪70年代改建为水力发电站。         华林山主要山峰有十座,延绵相连,深秋时于远处眺望,在喷薄欲出的晨光下,华林山山峰犹如一仰卧而息的少妇,线条曲美,令人浮想联翩;山间红叶和常青树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幅天然秋叶图;春夏之季,尤其是早春,百花争妍,鲜艳夺目,且临峰俯眺时,只见群山云雾缭绕,如玉带缠腰,7-1.png美不胜收。主要山峰有:华林寨,海拨816米,以灌木、毛竹为主的自然植被;垛石岭,海拨778米,山中石大且多,相互重叠;四尖峰,海拨765米,在华林寨之西,四峰高耸,形如刀割;大坳里,海拨676米;汉山,海拨642米;李家岭,海拨629米,山中多巨石和原始次森林;丫口石,海拨624米;高胡山,海拨609米;白鹤山,海拨702米;狮子石,海拨658米,植被为乔木、毛竹,其峰上大石形状如狮。

      华林山的山谷多倾斜形盆地,树木成荫,溪水流淌,常年气温偏低,空气中多含负离子,盛夏时气温最高不超过摄氏30度,凉风习习,最宜避暑。华林山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周襄王丙申年(前625),幸偃十四世孙尚玑楚为大夫,从沧州来到幕山(今高安市华林山下之洪城村),“劝农课桑”,从事农业、养殖业开发和教育工作,因悦其山水,遂有迁居之志。六年后,周襄王壬寅年(前619),其父绍明亡故,葬于幕山,子孙后代亦定居于此,南方各省幸氏族人皆自此开始。唐高祖总章二年(669),幸偃六十一世孙幸茂宏任蜀郡刺史,举家迁徙于西蜀(今四川省),至唐武后万岁通天二年(697),幸茂宏由西蜀而调任南昌府丞,又重返高安定居幕山。幸茂宏亦被幸氏后人尊为高安一世祖。南方各省幸氏族人皆自高安分派。因此,华林山亦是华南幸氏之祖居之山,开脉之山。幸偃即周武王之弟,因镇守塑北雁门(沧州)有功,被周成王于公元前1079年赐为"幸"姓,史称偃公, 为中华幸姓始祖。西汉陈夫乞(?~前176),西汉开国将军,建成(今高安市)人,秦二世元年 (前209),陈胜、吴广起义后,陈夫乞起义于蜀水之北之华林山高胡坛,立寨练兵,汉高祖元年(前206)刘邦入关灭秦时,率军从之。四年以都尉从刘邦击项羽,定燕地。六年(前201)以功封高胡侯,邑千户。汉文帝四年(前176)卒,谥忠侯。

      高胡坛,在今高安市华林山镇富楼章山村西南,位于高安市西北68公里处,是高安有史以来最早的坛、庙。据南宋幸元龙《筠州高胡坛记》载:秦末“豫章陈夫乞萃徒蜀水之北,筑坛绝巘,以祭黄帝当日征蚩尤寨于山之阳……” (蜀水即今高安锦河)。蜀水之北指华林高胡山,黄帝当年扎寨高胡山与蚩尤激战。秦末,陈夫乞再度在此扎寨并设坛纪念黄帝征服蚩尤。

QQ图片20171121170152.png

      华林胡氏祖胡藩在公元424年,以战功累迁至太子左卫将军,赐土豫章西,爱华林山水之美,在周岭遂筑室为家,为华林胡氏始祖。传至二十四世胡成,他于唐天佑年间登进士,历任国子监博士、侍御史。唐朝灭亡后,退隐华林,于周岭老居建潜园,大兴诗书门风,潜心教育儿孙。其妻耿氏温柔贤淑,知书达理。五个儿子因科举入仕,分居五处,为华林胡氏五宗。北宋始,华林胡氏渐往外迁,现已播展到江南各省、港澳台、东南亚及北美地区,人数达1000多万。华林胡氏后裔人才济济,代有名人。教育家胡仲尧、国学家胡安国、爱国名臣胡铨、巨商胡文虎等都是华林后裔。1989年,胡耀邦长子胡德平受父重托南下寻根问祖,历尽艰苦才找到1500多年前的华林胡氏祖居地——高安华林山。2005、2006年,胡德平先后题字:“华林”、“华林胡氏古村”。自此后,海内外胡氏后裔来华林寻根问祖者络绎不绝。目前,在华林古村还存有当年古村建筑的遗留物,如感恩祠建筑花纹石刻、祠堂建筑花卉石刻、胡氏部落图腾木刻及宋代造纸作坊遗址等。

      隋大业末,萧铣、林士弘攻掠江西,土人应智顼拒贼于华林山,屯兵驻马,保障一方,并在府北三十里筑云棚城,又府北五里有断水桥城,召义兵保安此土,唐武德时封靖州刺史。

      乾符四年,钟传起兵末山,后移寨华林山,自封高安镇抚使。时义军遣兵攻抚州,抚州不守,钟传领兵入驻抚州,言于朝廷,封为抚州刺史。中和二年,唐僖宗封钟传为镇南节度使、检校太保、中书令赐爵颖川郡王,旋改南平郡王。

      正德初年,农民起义军以华林山为中心展开斗争。正德六年(1511),起义军在高安陈福一,罗长一,奉新胡雪二等率领下,攻占瑞州府城(今高安市)。次年,明军来攻,起义军弃鸡公岭、仙女寨等据点,诱敌深入,杀明将周宪。后以叛徒出卖,被南昌知府李承勋袭破。不久罗光权等重整队伍,继续斗争,但又在明左都御史陈金镇压下失败。

      浮云宫,华林山古时也称浮云山。浮云宫始建于唐朝,初称浮云观。武则天神龙元年曾召浮云山道士张惠感为国师,唐玄宗开元时,又两次召张惠感之徒孙智谅入京。元朝至元时,浮云观升格,改称浮云宫。浮云宫前有“浮云丹井”和“九龙剑池”二景,“浮云丹井”相传是李八百炼丹汲泉之处,井中泉水清澈见底,犹如一面明镜。“九龙剑池”又名九龙池,或名墨池。元丰七年(1084),著名文学家苏东坡到高安探望其弟苏辙,途经奉新,应胡氏邀请来到华林书院讲学,相传讲学之余,他看到书院诸生用完笔砚后,都纷纷到九龙池去洗涤,竟将池水染黑了。于是诗兴顿发,不禁吟出“藏书阁府潆纡水,水砚池边滑苔”的诗句,此后,九龙剑池更是名噪一时。宋代诗人宋绶、潘兴嗣分别题有“丹井通天穴”和“剑池丹井尚依然”的美妙诗句。离这数十米的地方,有一座雄伟的牌坊,即万年宫牌坊,它是浮云宫唯一保留下来且保存完好的建筑。牌坊不远处,又屹立着一株千年古杉,树围3.7米,高约50米,苍翠劲挺,直插云霄。

      据《高安县文物志》载:相传西王母第九子玄秀真人跨白鹤来华林山,筑醮坛山上,镌有“以祭灵仙”四个大字。前人诗赞:“共说西王母,有子跨鹤来。山深藏窈霭,林静长莓苔。丹灶泥封旧,元坛劫水灰。莫云仙迹幻,咫尺有蓬莱。”这就是“华林灵迹”的由来。

      著名的桂岩书院和华林书院也坐落在华林山,桂岩书院创办于唐贞元时代(距今约1200年),它是我国历史上创办最早的招徒授业的私家书院,南宋宰相周必大曾在该书院二次重修时为其题额。据高安华林山洪城村《幸氏宗史》记载,当年“应桥车马驰逐,长途游客如织”(注:“应桥”指古桂岩书院一带的一座石桥),前来求学、讲学者络绎不绝,开一代兴学重教之先河。华林书院由胡仲尧于宋雍熙初年(984)创办,后发展为江南四大书院之一,与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和鹅湖书院齐名,其址在华林浮云山上。

      崇元观原名白鹤观,位于华林山的白鹤山下,其西面一公里处为古桂岩书院。该道观三面环水,一面依山,水面和白鹤山中多有白鹤栖息,四周古树参天,环境优美僻静。

      崇元观始建于晋代,为道教活动胜地,古称“仙都”。诗人吴瑷赋诗赞道:“几年结袜访仙都,谁道梨云有六铢。为问松花瑶草处,胡麻曾许阮刘无。”有史记载,在崇元观修炼的道人先后有丁义、丁奎、丁秀英、吴猛、吴采鸾和张惠感等,其中丁义最为出名。丁义,又称“翠岩道人”,精通医术,《搜神记》称丁义为“至人”(意为至高无尚之人,因为净明道宗师许逊之师吴猛,也曾授秘于丁义)。丁义终生修炼于崇元观,并以毕生精力潜心钻研《易经》,写下《易山诗讲》六卷、《仙人寄语》一卷、《仪园诗稿》四卷。最后尸解而终。东晋诗人陶渊明曾慕名到崇元观,拜读丁义诗稿真迹后写下五言诗三首,其中在《题丁仙父子真迹》中称道:“高风肖山巅,义重笔笔镌;范挹秋河水,道连晚霞天。凛矣犹蔚矣,苍然且昂然;问君诚几度,世得此真筌。(陶渊明:《柴桑液池集》),唐宣宗李忱也曾携仆僧胡恂(后为侍御史)到崇元观学道,胡恂作《翠岩道人诗评》一文称道丁义诗作。

      相传丁义之女丁秀英随父学道,炼于崇元观,终身未嫁,得道后于东晋永和二年与吴猛之妹吴采鸾结伴乘鹤西去。宋代诗人杨万里赋诗《白鹤仙迹》赞道:“仙徽立范示清操,白鹤鹏飞显志高。戏怪丹中存炼炷,笑称岭上著神毫。半间烟雨空尘土,一点风云毁诏毛。试问度秋诚几度,充霄精力不为劳。”(杨万里《一憩亭集》)唐代张惠感(中国道教祖师张道陵十四代孙)在崇元观修炼得道后,于唐神龙二年被唐后武则天召为国师。

      崇元观原占地6000多平方米,分为上殿、下殿,附建有丹井、药池等,南后人为纪念丁义父女,在观后立有丁仙福地牌坊。20世纪50年代因修建上游水库,崇元观未及拆迁而被淹毁。今遗址处仍有断墙残壁和断碑。

      李八百晚期修炼于华林山。据《四川通志》载:“夏李八百,蜀人,初居筠阳之五龙岗(今高安城区),历夏、商、周,年八百岁,一云动则八百里。时人因号李八百。或隐山林,或居尘市,又修炼于华林山石室……《辞源》载,李八百,蜀中八仙之一,“铁拐李”原型。又据华林山《洪城幸氏宗史》记载:“……东横李岭插天,乔岳让高,相传李八百升腾之所……。”李岭,即今华林山李家岭,山上有一石洞群,地形险峻,李八百以此为修炼地,后称为“八百洞天”。洞天由无数巨石组成,位于华林山南面,内有原始森林,面积约一平方公里。洞天一带古木参天,巨藤如莽,石洞奇特。其石洞按其不同特点,可分为多种:明洞、暗洞,大洞、小洞,石洞、土洞,长洞、短洞,水洞、旱洞。这些洞,洞洞相连,环环相扣,楼层洞,层层重叠。洞中有洞,大洞藏小洞。洞中有天,一线天,九重天,不一而足,是一天然迷宫。

QQ图片20171121170211.jpg

      超果寺原名浮楼寺,据史料记载,早在一千多年前,唐宣宗李忱曾为了逃避纷飞的战乱,携仆僧胡恂(后为侍御史)来到华林超果寺(原名浮楼寺),适逢大地震,寺宇轻晃,宣宗脱口说出:“真乃浮楼也”,超果寺前身“浮楼寺”因此取名。(后由宋英宗赐名为“超果寺”)。唐宣宗并赋诗称道:爱此华林幽,穴居聊避世。超果寺两兴两废,第一次为唐代高僧惠海所建,初用名失考。后以唐宣宗“浮楼寺”之口语为名。宋英宗皇帝改赐“超果寺”之称。绍兴九年(1139)毁于兵火。第二次是开喜二年(1206)因祈雨灵验,乡民起意重修,庚午孟春(1210)正式奠基,1211年竣工,并奉郡邑之檄至百丈监(今奉新百丈山)请名僧宗寿为住持。超果寺规模很大,占地面积30多亩,大雄宝殿、藏经阁、钟鼓楼、祖师堂等一应俱全。超果寺在瑞州的名声很大。《大清一统志》在“白云山”条目下特别提到它及其周边的景色。它是高安最早的寺庙之一。

      包公祠坐落于华林山柏树水口村,为纪念北宋廉吏包拯而建。初建于明代,重修于1998年。占地面积250平方米。传说初建此祠时,曾顺溪流方向而定位,但屡建不成。后经一云游高道指点:包拯一生不附权贵,不随波逐流,敢于犯颜,扬善惩恶,若顺流取向有违包拯秉性,若要建成此祠,只能逆流定向。乡民依其意,改逆向重建,终于建成。此祠初建后,远近前来朝拜者络绎不绝,后形成庙会,延续至今。

      火石亭又名青隐亭,位于高安华林山丁坊村口,为纪念宋代名吏丁絪而建,该亭为全石结构,亭顶四角飞檐,横额书有“火石亭”三字。广东韶关曾建有青隐亭(又名“我父亭”),北宋枢密副史、文学家欧阳修曾亲临青隐亭,著有《登青隐亭》诗:“问谁筑此娱心性,试看韶民补址纷。可识临民多种德,揽辉犹咏旧丁君。”丁絪(940~1002),字文明,号青隐居士,高安华林丁坊人。宋太平天国二年(977)中进士,宋太宗授为兵部行人。丁絪见宦官薛洙怙势弄权,受太宗幸庇,因而冒死上疏弹劾并批评太宗。太宗纳谏,并称其为“一仕则清君侧恶”。薛洙不久惊恐而死。丁絪因此擢升为饶州(今波阳县)通判。淳化五年(994)升韶州(今广东韶关)太守,任期九年,为官勤勉清廉,治绩显著,深得百姓称道。离任时韶州百姓自发至当地芙蓉峰上取火石一块赠与丁絪,并护送到丁坊,丁氏后裔建亭盛石以表敬仰,丁坊因此又名为“火石丁坊”。宋真宗赵恒命辑《天章绳察集》记叙丁絪事迹,并追赠为济阳侯。高士石墓又名熊石斋墓,坐落于华林山艮山村东南一公里处,筑于崇山峻岭之中,此石墓构造奇特,别具一格,造势雄伟,整个墓穴似悬于险崖之上,实立于半山之中。向北俯视,一览群山小;南面背靠李家岭大山,周边巨石突兀,藤树荫郁,幽奇清静;墓底一股清泉穿过,飞溅而下,好不壮观,实属罕见。墓穴上建有一座四柱石亭,高3米,亭前

QQ图片20171121170225.jpg

阶下立有墓碑,上书“艮山熊氏廷祥生墓位”。内亭额刻有“窀穸奇观”四个大字,亭柱四面均刻有书联,如:"幻视功名羡汝一生称异品,竖石志凿令人千载仰奇翁”,“石墓千年不朽,芳名万载流传”等等。此石墓建于清顺治十七年(1660),当时墓主熊廷祥尚健在,时年69岁。康熙二年(1663),大司马笪与龄游青莲寺,闻而过访,赞叹不绝,特为其作《石斋墓歌》道:“不到石斋墓,不见此山奇僻处。譬如读书,不读石鼓与邱坟,不知古人变幻。突兀处,石下常生有蒂云,石旁粘着无根树;骨格遒劲毛爪寒,山鬼吞声巨灵怖。艮山前后万窍风,石斋墓上一方雾。一方雾,千秋众人慕。”自此,墓主即以熊石斋自称。

      熊石斋(1591~1674),清代华林山隐士(又称高士),历经明、清两代的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和顺治、康熙六朝,一生逸居山村,心胸坦荡,精通诗文,幻视功名,性格豪爽,谈吐风趣幽默,常出其不意捉弄府衙权贵、市井小人、乡间无赖,其轶事趣话,流传民间经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