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成

      刘成,汉景帝之孙。其父刘发为汉景帝第六子,于公元前155年封为长沙王。刘成为刘发三子,汉武帝元光六年(前129)七月被封为宜春侯,宜春县即改为宜春侯国。当时,汉武帝刘彻鉴于景帝时“七国之乱”教训,削弱藩国势力,下诏允许藩国诸侯把自己王国的一部分土地分给子弟,晋封为列侯,以解决诸藩割据、尾大不掉的积弊。刘成封宜春侯后,始于宜春城构筑宜春台、凤凰台、仙女台、梳妆台、得月台等五台,称为“袁州五台”,其中宜春台最胜。元鼎五年(前112),汉朝边境多事,武帝号召王公、列侯征战,竟无人响应。1-2.png武帝大怒,乘当年诸王侯贡献酎金助祭宗庙机会,以酎金不足为由,废除了一批王国、侯国及爵位,刘成及其宜春侯国也在其中。刘成削爵废国后,终老宜春,墓葬宜春台西侧。今市区中山中路有王子巷,巷内尚存王子庙旧址。

      宜春侯刘成在位虽然只有17年,宜春台却见证了宜春2000多年来沧桑变化,也演绎成了著名的宜春八景之首“春台晓日”,许多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足迹和笔墨。近人欧阳绍祁对联,上联:“分野踞吴头楚尾,名贤过化,尚睹典型。读海潮赋,鹧鸪诗,昌黎谏书,赞皇治谱,千百年流风余韵犹有存乎?凭吊感沧桑。只剩得横阶老树,古寺幽钟,曲巷疏帘,荒衙断碣”;下联:“柘园傍秀水袁山,旧地重游,又留逆旅。览涌珠泉,云谷瀑,仰峰积雪、钓台晚烟,数十里美景春光良堪娱耳!登临饶乐趣。况近看西渡虹桥,万家蜃市,半江鸥艇,几点渔灯”。这就是对宜春台真实写照。

4546

宜春学院

      宜春学院坐落于江西省宜春市区,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宜春大学。2000年1月,经教育部批准,宜春师专、医专、农专和宜春市职工大学合并组建为宜春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公办综合性重点高校,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博士后流动科研工作站单位,院士工作站单位,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就业,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截至2015年4月,有全日制在校硕士、本科、专科学生近20000人,其中,外国留学生300余人。有本部校区、北校区、西校区,占地150余万平方米。专任教师近1100人,外聘教师200余人。近80个本科专业,一个硕士点。

      2000年1月25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宜春师专、宜春医专、宜春农专和宜春市职工业余大学合并组建成宜春学院。

      宜春师专的前身是宜春大学。1958年4月,中共宜春地委、行署为了集中力量办好本地区高等学校,决定将原高安师范大专班(即筹建中的南昌专区师专、南昌专区体专,为宜春大学最主体的建校基础)、南昌专区医专、萍乡师专、宜春县办大学、丰城县办大学合并成立宜春大学。

QQ图片20171124134355.jpg

      经省委批准,宜春大学于1958年6月10日正式成立。1962年3月,全省高等学校调整工作会议召开,决定在专区一级 保留六所师范专科学校,原来以大学称呼的改为师专。宜春大学据此撤消机械系,改名为宜春师专。1962年6月,九江大学撤消,并入宜春师专。1964年4月,经国务院文教办公室批准,撤消宜春师专。同年9月,宜春师专宣告撤消。1977年10月,经省委批准,在宜春师范学校的基础上办起了江西师范学院宜春分院。1978年4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宜春师范专科学校重新建立。1986年6月20日,师专升格为副地级建制单位。

宜春医专的前身是南昌专区医学专科学校,1958年9月25日成立。1958年12月,南昌专署迁宜春,改名为宜春专署,南昌专区医学专科学校亦改称宜春专区医学专科学,校址设在清江县樟树镇的天主堂。

QQ图片20171124134405.jpg

      1959年6月10日,宜春专区医学专科学校并入宜春大学。设立医学科。1960年2月,经上级批准,中共宜 春地委、行署决定,撤消宜春大学医学科,成立宜春专区医学专科学校,并从樟树迁往宜春,设在宜春中山西路滩下。1962年3月,根据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中共宜春地委决定,撤消宜春专区医学专科学校。7月,江西省卫生厅决定,宜春专区医学专科学校的学生并入九江医专,10月,撤并工作全部完成,宜春专区医学专科学校宣告停办。

      1978年5月29日,江西省委决定,建立江西医学院宜春分院。1984年8月27日,经省政府批准,国家教委备案,将江西医学院宜春分院改为江西宜春医学专科学校。9月14日正式挂牌。1986年6月20日,医专升格为副地级建制单位。

QQ图片20171124134414.jpg

      宜春农专的前身是宜春农学院,1959年6月创办。1960年6月,宜春地委、行署将宜春农学院由樟树 迁往宜春县西郊岐山下新校址。1962年5月,宜春农学院停办,更名为宜春专区农业干部学校。1968年 4月,宜春专区农业干部学校与中共宜春地委党校合并,成立宜春地区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并由原校址迁 往宜春卫校办学。1975年4月,宜春地委又决定在原宜春农学院旧址组建宜春地区“五七”干校。1979年4月,“五七”干校撤消复办宜春农业干部学校。1984年8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宜 春农业干部学校的基础上,筹建宜春农业专科学校。1985年2月宜春农业专科学校正式挂牌成立。1986年6月20日升格为副地级建制单位。

宜春市职工业余大学创办于1979年,1981年9月4日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1982年8月19日经国家教育部备案成立。

      宜春学院院系设置宜春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宜春学院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宜春学院外国语学院、宜春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宜春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宜春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宜春学院软件服务外包学院、宜春学院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宜春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宜春学院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宜春学院医学院、宜春学院美容医学院、宜春学院体育学院、宜春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宜春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宜春学院师范教育学院。

      师资力量

      截止2011年11月,学校有在职教工1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000余人。高级职称人员、博士、硕士占70%以上。学校先后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中国科学院院士江元生教授等100多位高级专家担任兼职、客座、名誉教授。

      截止2012年3月19日,学校有江西省模范教师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5人,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省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1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5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37人。

      学科建设

QQ图片20171124134424.jpg

      据2013年学校官网介绍,学校拥有省级重点学科5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天然药物学、作物学、作物遗传育种),以及药学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 。

      教学建设

      2013年以来,学校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生物工程等),省级特色专业8个(医学美容技术、英语、体育教育、音乐学等 ),国家级“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个(临床医学),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4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服务外包)等),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3个(英语、临床医学等),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机械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机电工程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 ),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等),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团队、江西省药学与制药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学团队等为省级教学团队 。

      办学成果1-1.png

      2004年-2013年,学校参加科技文化活动的学生达4万余人次,其中,共有240人次获国家级奖励,542人次获省级奖励。其中,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学校学生获奖情况年年有进步。2004年获省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2005年获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2006年获全国二等奖1项、全省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2006年7月,学校学生参加第二届全国青少年英语技能大赛获特等奖,并获全国5个优秀组织奖中唯一以学校名字命名的优秀组织奖。

      招生就业

      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区)招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生源结构日趋合理,生源质量逐步提高。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位居江西省同类院校前列,先后被评为“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对外交流

      2006年10月,首批88名留学生入校就读,结束了宜春没有留学生教育的历史;学校被评为“全国留学生管理先进单位”。2006年3月、10 月,国际美容联盟协会主席拼托先生先后两次专程来校视察,签订系列合作协议,并将亚洲美容培训中心设在学校。 

      科研成果

      学校目前承担了包括国家“863”高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等在内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400余项,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500多篇,生物医药、美容医学、两系杂交水稻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乌索酸标准样品”通过国家审定并成为江西第一个国家标准样品。

      科研设施

      截至2013年1月,学校有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江西省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研究重点实验室)、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省高等学校应用化学和化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省高校工程中心1个(宜春学院锂电新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高校人文基地1个(宜春学院农村社会建设研究中心)、宜春市重点实验室(中心)8个(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研究实验室、电子技术实验室、应用化学实验室、植物遗传育种实验室、内分泌代谢病实验室、美容医学工程中心、锂电新能源工程中心、逆向工程工程中心)、产学研合作基地3个(机电一体化和电子技术开发基地、有机农业生产技术研发基地、江西省现代农业技术与工程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研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另外还建有江西宗教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宜春地方宗教文化研究所、宜春地方历史文化研究所、虚拟现实技术研究所、应用物理研究所、锂电新能源研究所、现代林业研究院、组织培养与遗传工程研究所、现代农业技术研究所等研究机构。

      学校学报1-2.png

    《宜春学院学报》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刊物、“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与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宜春学院学报》于2006年获评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其“国家基金课题研究”栏目于2008年获评江西省新闻出版局与江西省教育厅“优秀栏目”称号。

      馆藏资源

      据2013年学校官网介绍,宜春学院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30余万册,电子图书近100万册,并购有“中国学术期刊CNKI”、“超星图书”、“维普”、 “EBSCO host”等数据库。馆藏有《四库全书》(7万9千余卷)、《古今图书集成》(1万卷)、《永乐大典》、《中国大百科全书》、《医统正脉全书》、《坎贝尔骨科手术大全》、《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大英百科全书》(93年英文版)等,并初步建立了宜春地方文献库。已基本形成了以重点学科文献建设为中心,兼顾理、工、农、医、文、史、法律、经济、外语、艺术、体育等多学科文献并存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学术交流

      2006年11月上旬,学校先后承办国际抗衰老中胚层疗法培训班和首次海峡两岸医学美学学术论坛。

      校园文化

      校徽1-3.png

      标志的设计有两种基本方向,一是具象类的,二是抽象型的。具象的形式,假物托志,用于表达一种精神与文化的内涵。抽象型的是通过使用抽象的图形或符号,使人产生联想来诠释所要表述的理念。

该校校徽的设计同时运用这两种不同的形式,即把具体的形象融合于抽象的符号之中。具象的组合因素是:雄鹰、太阳、狂飚,它们都结合在字母“Y、C”的组合上。“Y”是数字“1”(狂飚)与“C”的复线形状(鹰的形体)的构成体。Y、C是汉语拼音YICHUN(宜春)的缩写,用于突出学校的地域性。C(鹰)的三条复线是重复、渐变构成,以反映该院学科门类多的综合性特点。狂飚(数字“1”)用了黄至红的过渡色,寓意火红的时代,火红的事业。主题图案的色彩使用红、黄、蓝三原色,对比效果强烈、鲜艳、夺目,强化了视觉识别性。

      校歌

      宜春学院校歌

      男:千万双翅膀从 明月山奋起

      迎着新世纪朝阳

      女:千万片征帆在 秀江竞发

      遨游知识的海洋

      齐:啊~ 我们的大学 意气昂扬

      谱写青春 青春乐章

      啊 厚德、尚能 博学、笃行

      铸造美好 人生希望

      啊 厚德、尚能 博学、笃行

      铸造美好 人生希望

      男:伴随着时代 前进的步伐

      探索科学的殿堂

      女:伴随着校园 飞扬的旋律

      追求绚丽的理想

      齐:啊~ 我们的大学 桃李绽放

      播洒文明 文明馨香

      啊 厚德、尚能 博学、笃行

      拥抱无限 人生辉煌

      啊 厚德、尚能 博学、笃行

      拥抱无限 人生辉煌

      校训

      厚德、尚能、博学、笃行1-4.png      宜春学院 校训

      精神

      忠诚 大爱 求是 创新

      社团组织

      截止至2013年3月份的统计资料显示,全校共有学生社团151个,其中35个接受校团委指导、校学生社团联合会管理,121个挂靠各院交团总支指导、院学生社团联合分会管理。经过不断的发展,学院涌现出一批优秀社团:青年志愿者协会、红十字会、合唱团、思想政治教育协会、礼仪队、大学生心理卫生协会、青年创业者协会、足球协会、乒乓球协会、羽毛球协会、歌者协会、吉它协会、书画协会、社会实践协会、医学院科技兴趣协会、政法学院法律援助者协会、政法学院北斗辩论协会、经管学院博雅辩论协会、文传学院话剧团、美设学院蓝羽漫画社、生资学院环保协会、体育学院健美操队和理工学院无线电协会。其中社会实践协会是学院唯一与校外企业进行合作的学生社团。

3732

宜春明月山

      明月山位于宜春市城区西南31公里处,主要由太平山、玉京山、老山、仰山等十几座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组成。因整个山势呈半圆形,恰似半轮明月,故称明月山;又曰因山上“有石夜光如月”而得名。明月群山,巍峨壮观,千姿百态,有的以绮丽著称;有的以雄秀见长;有的以险峰争奇;有的以幽静取胜。明月山景色,贵在天然。茫茫云海,山野天池,猕猴出没,有“绝壁惊人,怪石争奇,苍松斗妍,山花织锦”四绝,以峰、瀑、洞、石闻名。境内层峦叠嶂,怪石林立;山花吐艳,苍松傲然,处处鸟语花香;满目石径苍苔,流泉飞瀑,身临其境,如入仙境,有“酷似黄山”美称。太平山是明月山的主峰,海拔1736米,为宜春第一高峰,山顶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测绘标志。天高云淡之时,站在太平山顶,极目远望,可见萍乡市的万龙山、吉安市的武功山;近处看,直线距离几十里外的宜春城区清晰可见,似乎伸手即可触之;低头看,山间开遍姹紫嫣红的四季映山红,争奇斗妍,美不胜收。太平山名字的由来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明末战火连绵,民不聊生,清建立时天下渐渐太平。阳春三月的一天,定空禅师自东岳赴南岳传经布道,途径袁州,在洪江仰山歇脚过夜。是夜,做了一个美梦,寅时梦见一位老翁,指一山峰顶曰:天下太平安邦,何以到处奔波。他便徒步爬上丹崖怪石,峭壁奇峰,在荆棘丛林中攀登,一鼓作气爬到了山顶,歇息眺望,右有古树蔽日,清泉喷珠;左有四季映山红,奇艳夺目。林中有虎鹿麂狐,树上有灵禽玄鹤。奇花瑶草不谢,青松翠柏常春。四望悠然,大好江山。于是感慨万千之时,脱口而出:“好山呀,太平山!”卯时禅师已醒,回味梦境,笑曰:“高山崇巅,风景幽雅,人间盛世,风调雨顺,此高山宜称太平山。”不久,明月山主峰西侧便建成了一栋寺庙,高僧便把寺庙取名太平寺(现仍可见太平寺遗址),把明月山主峰取名太平山。从此,太平山名流传至今。

      来到明月山,首先进入的是明月广场,风景如画;广场上的云姑沐月雕塑亭亭玉立、婀娜多姿。明月山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在12℃~15℃左右,年平均降水量为1800~2000mm。春天一片翠绿,夏天浓荫遮天,秋季满谷金黄,严冬则处处玉树银花。山上不仅有岩参、石耳等药材,麂、獐、蛇、野猪、猴、野鸡、兔子、狐狸、娃娃鱼等动物,而且还有以“明月山”名字命名的明月山全缘叶红山茶、杜鹃、木莲等花木;松、竹、柏、樟、杉、银杏、银鹊、青线柳等树木。境内山间幽芳,四季不败,茂林修竹,云腾雾卷,雾凝为雨,阴翳出泉,山涧谷壑泉声不断,空气清新绿色葱茏,山上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高达7万多个,为国家标准的35倍,是国内外享有盛名的天然氧吧。明月山境内有许多珍稀植物,其中起源于2亿3千万年前的南方红豆杉,因富含紫杉醇,是治疗癌症的良药;中华落叶木莲则是世界珍稀植物,现仅存两棵,为明月山特有,素有“天然动物园”、“植物王国”之美称。另外,明月山拥有800多年利用历史的温汤地热温泉,温泉分布在温汤集镇0.8平方公里范围内。爬上明月山观赏过美景之后,再舒舒服服地泡一泡温泉,更是人生一大享受。

山水风光3.png      明月山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丰富,为我国宗教文化繁衍之地。早在西汉文帝刘恒时,就有“仰山古庙”,即是古时闻名遐迩的仰山龙王香火地,又是全国各地龙王菩萨的发祥地。魏晋时,相传道教祖师葛玄、葛洪曾先后在仰山集云峰修仙炼丹。唐会昌元年,我国佛教禅宗五派之一沩仰宗创始人慧寂禅师在仰山创建栖隐禅寺(太平兴国寺)。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韩愈、郑谷、陆希声、张商英、辛弃疾、范成大、黄庭坚、朱熹、徐霞客、严嵩等许多历史名人都曾游览明月山水,他们或参神祈雨、或挂冠归隐、或寻幽探源、或访友讲学、或考察山川地貌,留下诸如唐朝大文学家韩愈“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我行宜春野,四顾多奇山”,明末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观日景如金在冶,游人履步彩云间”等许多脍炙人口的动人诗句。此外,明月山还是红色革命胜地,1936年4~5月间,中央湘赣省委书记兼军政委员会主席和湘赣游击队政委谭余保率省委机关、教导队、特务队及萍(乡)宜(春)安(福)中心县委一起转战来到明月山,进驻瑞庆塔下的瑞庆寺,辟场练兵、扩大武装、抗击敌军,取得辉煌战果。瑞庆寺遗址背靠着高耸如云的瑞庆石塔,左右皆是悬崖,坐落在这山脊之上,只有前方一条小道可上,真乃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有《瑞庆塔联》赞曰:游观碧澄名山,探奇景、赏风光、当登瑞庆天然塔;瞻仰红军驻地,论战功、怀壮烈、应立崔巍纪念碑。遗址处目前有石臼、石凳、石条、墙基、残砖片瓦等人迹可寻,唯有这天然的瑞庆石塔千年未变。

      在明月山下温汤镇夏家坊,南宋时还出了一位著名的皇后,即成恭夏皇后,俗名夏云姑。据《宋史》243卷记载,南宋宜春夏家坊夏云姑天姿国色,聪明机智,温柔善良,夏云姑初入宫时被皇太后看中,选作贴身侍女,太子(赵昚)登基前一年,太子妃去世了,由皇太后作主,把身边这位聪明漂亮的侍女嫁给了太子。次年,太子赵昚登基称帝,云姑随即成为正宫娘娘,被封为安恭皇后。后加封为成恭皇后。乾道二年(1166),夏山水风光4.png皇后山水风光4.png回家探亲,祭祀家庙,家族亲属受皇恩11人。夏云姑被宫中公公选中时正在家乡明月山夏家坊放鸭,时年16岁。

      为了充分利用和开发明月  山人文历史和自然资源,宜春市委、市政府早在这里建有明月山温泉名胜风景区,已荣获国家4A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自然遗产等国家级桂冠。是一个“以月亮情吸引人,用生态美留住人”的集生态游览、休闲度假、科普教育、宗教旅游为一体的山岳型风景名胜区。近年来,先后开发建有月亮湖、梦月山庄、青云栈道等。月亮湖位于明月山主峰太平山上,是一座以旅游景观为主的高海拔(1630米)山顶水库,总库容22.5万立方米,正常水位库容为19.6万立方米,水面面积60亩。在月亮湖中建了一个水上酒吧,游客一边品酒,一边临风赏月,其惬意妙不可言。

      梦月山庄倚湖而居,是由青龙集团投资和管理的五星级观光度假酒店,它是月亮湖畔的豪华“宫殿”。酒店设有380个床位,与其配套的多功能中心也同样设了380个座位,可供游客看电影,观演出等等。大家都知道,马来西亚的云顶是全世界很多人都向往的地方,所以梦月山庄也有一个云顶俱乐部,目的让游客在得到很好休闲的同时,又能满足娱乐上的需求。另外,梦月山庄的瑶池温泉也是全世界最好的富硒温泉。夏天,梦月山庄的最高温度不会超过20摄氏度,游客们在此“高原氧吧”纯美自然的风景中泡温泉,能感受到特别的浪漫与静谧。不仅如此,山庄还配有以梦月山庄为中心,连同周边的星月洞、峡谷滑索、青云栈道、月亮湖、妙音寺等景点,组成了明月山山顶青云景区。到了夜晚,梦月山庄美丽的徽派建筑群、高大挺拔的水杉群、熠熠生辉的星星和清辉皓月、五彩霓虹灯光,倒映在月亮湖中,组成了一幅绝妙的景观图。游人身处其中,似乎走进了海市蜃楼,晃如隔世。湖的南面上,霞蒸雾腾,亦幻亦真。

      梦月山庄的开业,标志着明月山浪漫的月亮情之旅精品线路已经成型。自此,明月山上将成为一个重要的游客集聚地,这对增强景区的可游性和明月山的度假休闲功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为赣西绿色精粹之旅再添新亮点,助推赣西旅游发展。

      景区内还有天空缆车、青云栈道、云谷飞瀑等著名景点。其中青云栈道位于平均海拔高于1500米的明月山山腰,全长约3100米,因其常年云雾缭绕,行走之上,有平步青云之感,故名青云栈道。它起于梦月山庄,穿星月洞而出,止于月

山水风光5.jpg

亮湖,其中星月洞长150米,是一天然石洞,冬暖夏凉,水溪潺动。出星月洞,见山面水,豁然开朗。站在观景平台上,俯瞰群山,感慨万千。从观景台走玻璃钢桥至青云栈道,心惊肉跳,如履薄冰,刺激异常。最高1700米的悬空栈道横亘于乌云崖峭壁之上,如盘云的游龙,尉为状观。崖壁的迎客松和各类灌木点缀左右,换位换景,形态万千,成为明月山最受游客喜爱的景点之一。

山水风光6.jpg

      明月山瀑布群位于温汤镇潭下村的老山,群山逶迤,林茂竹修,雾漫云飞,山泉汩汩,气象万千,瀑布群自半山腰而下开始,共分五级,分别为飞练瀑布、玉龙瀑布、鱼鳞瀑布、玲珑瀑布、云谷瀑布。飞练瀑布,因象一条彩带从高空飘然而下,故而得名;玉龙瀑布,象一条晶莹透亮的白龙宛蜓游动;鱼鳞瀑布,水带淌过石面形成一抹抹水纹,如一片片鱼鳞,波光闪闪;玲珑瀑布是五大瀑布中最小的,小巧玲珑;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云谷瀑布,在160米高的悬崖上,一瀑飞出,其上,宛如一条白龙,从青翠的幽谷中溜出;中间,飞瀑泻在两旁层层凹凸不平的峭壁上,如云如烟,如丝如玉,最后倾泻入深潭,落在一块如巨虎的顽石上,轰鸣作雷声、溅起千万碎珠。潭中,浪起汹涌,雨滴落个不停,四周雾气朦胧。终日毛毛细雨,阳光斜照,彩虹成双,显得光怪陆离,变化多端。“瀑布常在烟霞中,水花总与云霓游。”故题曰:云谷飞瀑。瀑布上下三四叠,高160余米,宽3至4米,有的地方宽10米,是全国长瀑布之一。瀑布水源来自太平山。路旁一块大石头上刻着清朝文人江为龙写的诗:“轻烟漠漠锁山腰,一道泉流玉屑飘,气吐白虹晴欲雨,瀑飞翠壁夜闻潮。终年匹练寒幽谷。尽日银河泻紫霄,我欲振衣千仞上,饱餐灵液涤尘嚣。”是云谷飞瀑景观的真实写照。瀑布左侧70余米高处的摩崖石刻“云谷飞瀑”四个大字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所书,字大四米见方,刻字历时八个月。 

      这里还有一个历史神话传说:明月山顶对面有一座山叫做老山,传说古时候老山一带有几个妖魔,经常兴风作浪,致使这一地区山洪瀑发,林毁田摧,百姓难以安生。一天,玉皇大帝驾临明月山的玉皇顶,看到对面的山中混沌不开,妖雾弥漫,就传当地山神前来询问。山神道出原委,玉帝顿时震怒,命令二郎神领兵前去除妖。二郎神武艺高强,一番恶斗,驱走了妖魔。只是那水依旧各流各的,四处泛滥。二郎神执神鞭在山里指划了半天,也无法为水找到一个合适的出口,只得再次禀报玉帝。玉帝又驾云至老山,见一山谷云雾缥渺,深不见底,说此处出水最好,话音刚落,诸峰的水,就纷纷汇到了这里,从山顶直泻山谷,声震如雷,长流如练。加之此处长年处于云雾的缠绕之中,人们就给它取了个名字,叫云谷飞瀑。神话传说虽然离奇,却也道出了云谷飞瀑的不同凡响。       山水风光7.png

      近年来,宜春市委、市政府又以明月山风景名胜区为载体,全力打造“世界月亮之都”。现在,景区内形成了“山上有个月亮湖,山下有个月亮湾,沿途都是月亮景,处处体现月亮情”的情景交融格局。真可谓“月在山中行,山在月中明”。市委、市政府从2007年以来每年都举办了“宜春月亮文化节”,大造宜春月亮文化,尤其是2009年10月3日《宜春月·中华情》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在宜春市袁山公园成功举办,通过中央电视台一套、四套、九套向全球并机直播。该晚会将中国古典美与传统文化的元素相融合,舞美设计突出了景观晚会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特色。晚会现场即在袁山公园的秀美山水间搭建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又月光铺满湖面,丹桂沁脾,仙乐飘飘,令人耳目一新,仿佛人间仙境一般。加上华语乐坛众多知名演员深情演绎了歌曲、朗诵、舞蹈、戏曲、器乐、服装秀等多种艺术形式,给观众带来了一场美仑美奂的视听盛宴,受到海内外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另外又举行了“月亮小姐”评比活动。

      美国时间2010年4月17日晚24点,北京时间4月18日13点,《宜春月·中华情2009中央电视台中秋中英文双语晚会》一举夺得第43届美国休斯顿国际电影节大评审团雷米金像奖最佳作品奖和最佳导演奖。雷米金像奖是休斯敦国际电影节跨越电影、电视、新媒体分类的顶级奖项。在本届电影节的4500多部参赛作品中,仅有4部作品获得该奖项。“宜春月·中华情”是唯一获得这一殊荣的电视作品。

      嫦娥是月亮的化身,传说嫦娥曾在明月山奔月,明月山因此而名扬天下,相信嫦娥在天得知她的故乡宜春明月山的变化,一定会在月中手捧玉兔翩翩起舞。真可谓:嫦娥忽闻人间美,原是宜春月亮城;捧起玉兔翩翩舞,何时下凡沐月湖?


4413

宜春袁山

      袁山,位于宜春市城北,古名五里山。相传东汉隐士袁京隐居于此,卒葬其侧而改名袁山。袁山有大小两座,大袁山海拔208米,山的西面半公里处有一小山相呼应,名小袁山(又名望家尖)。以袁山为中心,建有袁山公园,因林木丛茂,苍翠欲滴,称为“袁山耸翠”,为宜春著名八景之一。

      东汉章和年间(87~89),有个叫袁京的读书人,厌倦了京城豪华的生活和权谋倾轧,毅然辞别父母,抛下妻小,南下云游。这袁京是当朝司徒袁安之子,袁氏家庭为京城名门望族。从袁安起,几代位列三公(司徒、司空、太尉),出过诸如袁汤、袁绍、袁术等历史上著名人物。袁京对入仕为官毫无兴趣,只想寻个地方,隐姓埋名,苦身修行,做个普通人士。一日行至袁州地界, 看见大小两山,那山上林木葱笼,鸟雀瞅鸣,更有一条秀美的河流徐徐东去,四野清幽静谧。袁京一见此景便说,此乃吾所栖也。于是刈茅结庐,荷锄躬耕。桑麻之余,读书求索,抚琴引鹤。从此清贫励志,洁身自好,过了多年。

      传说,一日袁京想起要去看望父母,便打点行装,徒步返京。走到自己家门前,家人却不让进去。他们不相信这身穿粗衣布衫、足蹬草鞋、面容清瘦的农人,竟然QQ图片20171121165811.jpg会是权倾朝野的大司徒的公子。他们轰他出去,甚至要拿他治罪,幸好他的乳娘出门时认出了他,才得以与父母见面。

      袁安见儿子如此穷困,执意劝他不必再去隐居。但袁京谢绝了,他说他回来只是为了看看父母,看到父母安好,他就要回去了。袁安劝阻不了,就叫人拿来银两衣物,备好车马,准备送袁京返回袁州。袁京笑曰,我能耕种,要这些钱物做什么,我有双脚,可以安步以车。他什么也没有要,仍是包袱雨伞,飘然回到袁州。朝廷素闻袁京才学渊博,就派人请他进京做官。袁京坚辞不去,依旧过他的隐居生活。几年以后,袁京病逝,人们感念他的高风亮节,把他居住的地方叫做袁山。

      袁京是继东汉大隐士严子陵之后,第二位最具影响的山中高士。明初建文帝时文学博士方孝孺在《高士袁京赞》中这样称赞道:“紧袁之山,富春并峻,紧袁之水,严滩比清。严袁两公,东汉齐名。”使袁山和富春山、袁水和子陵滩,两地双贤并峙,齐名天下。而明朝的另一位诗人叶涵云则更是对袁京推崇有加,他赋诗曰:“汉室两伟人,千古更无比,子陵义诚高,毕竟有所倚,天子为故人,调节卧不起,客星犯帝座,光武成其美。匹夫百世师,劈空楼台起,矫矫留孤踪,先生犹贤矣。”意思是说,严子陵与汉光武帝刘秀曾是同学,刘秀当了皇帝,找到严子陵召他洛阳为谏议大夫,严隐居于浙江富春山不仕。他的“高义”毕意有所“倚”。倚的是刘秀这块皇帝招牌而名扬四海。而袁京不过是一介“匹夫”,却也成了人人景仰的“百世师”,人们为他修高士祠,建高士书院,甚至把袁山旁的一条路叫做高士路,那种贤德才是更加难能可贵的啊!

      千百年来,袁山矗立在风光旖旎的袁河之滨,郁郁葱葱,延绵不绝。人们爱惜这里的一草一木,把它当成一种不羡浮华、高沽挺拔的精神象征,使之成为人们心中一块苍翠的圣地。今天,当地政府在它的山顶修建了巍峨的俯瞰宜春市区的昌黎阁,在它的前面开辟了气势壮观的袁山大道。在大小袁山之间,是一个天然湖泊,由樟树市依湖捐建了以药都文化为主题的“樟树广场”,以及新建了从袁山往西延伸的樟树路。在南大门外由铜鼓县捐建了以铜鼓红色文化为主题“铜鼓广场”。给袁山增添了色彩。人们在现代都市的繁华中,体味着一种远古的静谧清幽,感受着一种生生不灭、浩气长存的人文精神。

      新世纪以来,袁山又开辟为袁山公园,总面积近100公顷。其中山林面积近40公顷,水面约15公顷。公园规划建设按照突出自然生态特色、体现历史文化底蕴、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需求的总体思路,建成自然风景美、文化品位高、富有个性特色的综合性城市中心公园。园中设置了百花园、珍稀植物园、水生植物园、动物园、鸟语林、观光果园、梵音飞瀑、花台叠水等自然生态风景区;设置了览胜阁、文澜阁、清风亭、松风亭、历史广场、名人草堂、归田园居以及碑林、石刻等历史文化景观区;设置了儿童乐园、欢乐广场、音乐花园、攀岩、益寿园等休闲娱乐区。

QQ图片20171121165825.jpg

      袁山公园还有南区的南大门景观、十二生肖园、健身广场等工程;公园北区的昌黎广场、五龙球、五亭桥、五孔桥、吴有训广场、欧式长廊等工程;山体景点有状元亭、云姑亭、鹧鸪亭、昌黎亭以及3000米游步道与重点地段的园林绿化等。2011年10月第六届中国竹文化节在宜春举办,宜春市政府在袁山公园特意建有宜春竹园,由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竹产业协会会长江泽慧题写“宜春竹园”。

QQ图片20171121165836.jpg

第六届中国竹文化节是由国家林业局、江西省政府、国际竹藤组织主办,由宜春市政府、江西省林业厅、中国竹产业协会承办。本届竹文化节的主题是:“生态竹乡·低碳宜春”,参会人数2000余人。宜春市精心组织了竹文化节开幕式、参观竹博园、竹文化博物馆、种植纪念竹等节目,还举办了中国竹业博览会开幕式、国际竹藤组织专题会议、项目推介暨经贸洽谈会、文艺晚会、中国竹业博览会颁奖会暨新闻发布会,以及参观考察竹加工企业、竹林等丰富多彩的重要活动。


4587

宜春多胜楼

      宜春山水俊秀,历史悠久,名人荟萃,为江西省历史文化名城。从《袁州府志》可知历史上曾建有类型十分丰富的亭、台、楼、阁,其中载有“多胜楼”。此楼约建于宋乾德至天禧年间(公元963年——1017年),楼名出自于唐代诗人韩愈名句“莫道宜春远,江山多胜游”。

      距今一千多年前,唐朝韩愈一句“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道出了宜春美景。宜春,也因韩愈而增添了更深厚的文化底蕴。如今,在宜春宜阳新区秀江之滨,一座秀美的宋代主体建筑依江而立,此楼便是为纪念韩愈而重建的宋代名楼——多胜楼。谈起多胜楼的来由,韩愈当年来到宜春作刺史,历时9个多月,为当地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其一,是解除奴婢终生制。以前,贫困人家欠了富人的钱财,若还不起,就拿孩子给富人家做奴隶。穷人家拿不出还债的钱,孩子就得终身在富人家为奴。韩愈到了宜春后,出台了一个制度,奴隶可以用自己在富人家的劳动,根据工作时长,折算成钱,为自己赎身。据史料记载,这一举措,在袁州有731个奴婢一次性为自己赎了身。随后,这一举措在全国得以推广。其二,辅导学子。韩愈来到宜春以后,大兴学风。一大批优秀的学子都是在这种良好的社会环境中,得以脱颖而出。其三,是仰山祈雨。据说,韩愈在宜春期间,宜春经历了一次旱灾。一个多月没下雨。传说在宜春仰山上有仰山神,有求必应。韩愈便来到仰山祈雨。很快,一场甘露普降宜春,解决了当时的旱情。韩愈得到了当地百姓的交口称赞。

QQ图片20171123142304.png

      韩愈的故事一直在民间流传。宜春人民为了纪念他,修建了不少书院和楼阁来纪念他。其中包括昌黎书院、昌黎阁、多胜楼等。多胜楼经考证,建于宋代,地点在当时的州府内,也就是现在的二符巷附近。如今,随着我市旅游产业的不断升级发展,在优越的生态自然环境中,文化的根基在旅游发展中显得更为重要。在城北区域,我市正构建禅博园、花博园、多胜楼、宜阳森林公园等景点的景观片区。“打造江南名楼,让多胜楼成为宜春旅游的一个必去之处”也成为多胜楼景区建设和发展的明确目标。

      多胜楼景区位于宜春宜阳新区秀江之滨,东为规划用地,南为宜阳大道,西、北两侧临秀水,地形东西长约385米,南北宽约270米,呈长方形,规划面积约11公顷。海拔最高点91米,最低点86.44米,地势为东南高西北低,高差4~5米。因良好的滨水环境使这里成为宜春市重要的景观休闲用地之一。规划拟通过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造园手段,展示宜春悠久的历史文化,再现诗赋中所书的“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美景。景区规划包括主入口服务区、文化广场区、多胜楼滨江观光区、钓台烟雨区、文化碑廊休憩区、古街休闲体验区等。多胜楼景区项目于2011年8月开工建设。

      多胜楼是整个景区的核心,多胜楼主体工程占地面积约88亩,为仿宋古建筑景观工程,共九层,结构形势为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总高度为50.66米,建筑面积为10627平方米。钓台烟雨阁(建筑面积894.5平方米)与澄源清风阁(建筑面积750平方米)位于多胜楼广场。

如果说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是宜春绿色生态的一张名片,那么,多胜楼则是展示宜春历史文化的一个亮点。

      在多胜楼景区的规划中,重中之重是呈现古往今来与宜春有关的人或事,从另一个层面理解,更多的是承载与宜春有关的历史。这一文化亮点,突出地表现在景区广场东西两侧规划的4个园林设计上。

QQ图片20171123142313.jpg

      茶花园

      典故:卢肇以诗索茶花。茶花原名海石榴。卢肇为江西第一名文科状元。进士及第之前,家境贫寒,但也极爱茶花。一日偶出,他门前的茶花被人移走,于是以诗索之,把茶花比作女性,说这移花之人是欺负丈夫不在家。诗中卢肇视茶花为爱妻,真挚的爱花之情动人心魄。不日,茶花居然被送了回来。卢肇这段爱花之情也被后人津津乐道。

      梅花园

      典故:郑谷一字改《早梅》。唐代后期诗人郑谷(渥江人)移居仰山后,有一天,湖南诗僧齐已来访,呈上“早梅”一诗,诗中有两句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读后说,既然题为“早梅”,说“数枝”就没有完全突出“早”字,不如将“数枝”改为“一枝”好。齐已一听,佩服不已,当即拜郑谷为“一字师”。这便是成语“一字之师”的由来。

      杜鹃园

      典故:卫公含情赏杜鹃。李德裕为唐代宰相,在朝廷牛李党争中落败,几经遭遇贬职后来到宜春做了长史。这位失意的朝廷命官无意于这样一份闲职,干脆寓居化成岩终日读书吟诗,修心养性。春天满山杜鹃花开,他十分赞赏,写诗将杜鹃比作爱恋少女,“含情脉脉”成语由此而生。

      竹林园

      典故:惠洪赞竹为尊者。惠洪为宋代著名诗僧,曾住宜春城双桥处的北宋崇胜寺。寺后有一片竹林,其深爱竹子风骨,赋诗一首,深得黄庭坚等历代诗人赞赏。

      附:选录多胜楼诗词一首:登多胜楼

      作者 陈言贵

      昔闻彭公烟雨钓,

      今朝移舟多胜楼。

      凭高望眼众山小,

      只见古樟三人搂。

3507

宜春状元洲

      状元洲亦称卢洲,坐落于宜春市城区东侧、秀江河中央,面积约108亩,形似巨舰。状元洲因江面宽阔,地势激降,历史上极少被洪水淹没,像一只随水沉浮的鸭子,故有人又叫它“鸭婆洲”。洲上,“山光群翠合,水邑四周平”。清朝宜春举人刘长发有这样一首诗:“一簇寒烟锁碧流,野僧乘月渡扁舟。人间莫讶无仙岛,又见蓬莱第几洲!”在诗中,诗人俨然把状元洲比作了蓬莱岛。每当夜谧风恬,泛舟河上,一轮皓月,倒影河中,明晰清秀,故称“卢洲印月”,为宜春著名八景之一。

      据《袁州府志》、《宜春县志》载,唐代文人卢肇,曾于此竖石为铭,苦读诗书。卢肇(818~882),字子发,宜春文标乡(现属分宜)人,唐会昌三年(843)状元,先后在歙州、宣州、池州、吉州做过刺史。所到之处颇有文名,官誉亦佳,又因他作为唐相李德裕的得意门生,入仕后并未介入当时的“牛李党争”,故一直为人们所称道。清朝袁寿龄作《卢状元肇》赞曰:“闲将逸事综前朝,赋就天河与海潮。学术能师韩吏部,功名不党李文尧。千秋介节传卢石,一代雄才夺锦标。

QQ图片20171123141622.jpg

遥望状元洲畔水,风光此日未全消。”可卢肇“为业之初,家空四壁,夜无脂烛则热薪。苏醒恨冥顽,亦尝悬刺。”因之幼时颖出拔群,会昌三年(843)考中状元。于是洲以姓名,曰“卢洲”,亦名状元洲。点元后曾在洲上建立书屋别墅,论文讲学。明代叶涵云故而称赞曰:“古人可不朽,岂藉科第留?三复海潮赋,诚足传千秋。”而卢肇任歙州刺史时曾写下一篇洋洋五千余言的《海潮赋》,系卢肇得意之作,曾经轰动一时。此赋谈到钱塘潮为何壮观甲于天下时,详细地分析了钱塘江海宁段地形,大概也是他少年时沉浸于状元洲附近独特的地貌,而得到的灵感。

      到了明代,邑人列聪购得此洲后,建“卢洲书屋”供子弟读书,万历年间郡官倡建“三元阁”,后又在阁后建“文标阁”。阁内设香火并住有尼姑。然“三元阁”、“文标阁”悉毁于清道光年间的洪水。1985年,状元洲被辟为水上公园,陆续筑有假山、水池、凉亭、牌楼等,修建了游泳池及娱乐游艺设施,并构建仿古建筑“卢肇读书堂”,辟“弋林斋”、“印月轩”,陈列部分书画作品及文物。复建书屋亭榭,使公园更具特色。2004年,为迎接全国第五届农民运动会在宜春召开,团市委对状元洲进行改造并新建现代风格青少年拓展训练基地。

状元洲经过多年的开发与修缮,基础设施相当完善,驳岸坚固,植被丰富,配套设施也基本完善。但为了进一步发挥状元洲地理优势和人文景观,近年来,宜春市确定状元洲“以传承状元文化为核心,以激励今人勤奋好学为目标,辅以市民休闲锻炼的文化休闲公园”总体规划,重新改造和打造状元洲公园。主要景观有三区:

      一是状元文化区。位于公园的西部和南部,改造内容包括:从明月大桥设置人行入口,整修原有广场,有新建的状元阁,重建的卢肇读书堂,拆除游泳馆,对该区原有地形适当抬高造地绿化,设置状元游街雕塑等。状元阁占地700多平方米,高30余米,三层,其中一层正面布置魁星像铜雕和木雕的“袁州州学记”(该文为收入《古文观止》的两篇州学记之一),二楼丛桂堂正面布置科甲群英图,三楼文昌阁文昌神像为主。卢肇读书堂因建于20世纪80年代,年久失修,有部分廊已塌陷、地基已下沉,现重新按照原尺寸和仿明清风格进行重建,内置卢肇塑像和反映当年苦读的诗词歌赋。

QQ图片20171123141633.jpg

      二是励志教育区。励志教育区位于公园中部,此功能区主要为全市的中小学生提供一个室外科普教育基地及室外的活动场地,结合现代科技的场馆和健身休闲的园地,把古代先贤的读书处变成拓展代青少年素质的大课堂。改造设计中,对现有科技馆进行外饰面的改造,以便和公园的总体风格相一致,对原有的运动场加以规范化设计,在原有的大树底下设置游步道和棋台,方便市民使用。沿游步道两侧,设置一些主要体现“十年寒窗苦”的场景,激励今人向古人学习,有朝一日通过自己的努力,也能“一举成名天下知”的励志雕塑,如“牛角挂书”、“孟母断织”、“司马光警枕”的励志雕塑,让莘莘学子身同感受,充分体会“梅花香自苦寒来”。

      4-1.png三是卢洲泊月区。卢洲泊月区位于公园东部,主要体现“卢洲泊月”美景。“卢洲泊月”这个景点和其他地方的一个显著不同点就是,它可以看水中之月,月圆时分,水天一色,勾起人们无限的遐想。改造设计中,把原有广场重新进行铺装,广场铺装造型为日月星辰,北斗七星图案,西边建有“竞渡”楼廊组合建筑和樟树树阵广场,内布置乒乓球桌、健身器材,树池结合坐凳形式,主要是为方便市民锻炼休息。

      由于状元洲为公园绿地,植物较多,树木较大,予以保留。只是拆除游泳馆的地方片植10厘米以上的原生红枫和16厘米~18厘米鸡爪槭,其余增植树木以大规格苗木为主,如25厘米的全冠桂花,30厘米以上的半冠樟树,另外增植部分反映苦读和金榜题名意境相符的树种,如梅花、桃花、杏树、罗汉松造型的迎客松、丛竹等,沿河布置仿真柳树、枫香树灯。由于状元洲四周江水清澈,水面宽阔,每日清晨或傍晚,不少游泳者在此畅游,又为状元洲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4132

化成岩

      化成岩位于宜春市城区西郊、秀江北岸。山势从河岸平地崛起,海拔163米。洞幽石怪,以“清奥”见称,这里被誉为“江南一胜”和“天然图画”。每当渔舟唱晚,牧笛催归之际,古寺钟声,悠扬清越,回荡在寥廓江天,城郊内外,清晰可闻,给人清静幽远之感。宋代诗人赵善坚有诗曰:“僧居罗上下,钟声答晨暮”。故又有“化成晚钟”之美誉,为宜春著名八景之一。历代文人多有题咏。清初湖西道守施闰章与袁州知府吴南岱亦唱和于此。此二人在《聊斋》胭脂一案中都是被歌颂的清官。 

      化成岩的名字来由,众说纷纭,一种说法是汉代时,一位云游和尚在此小憩,看到山虽葱茏,却无奇石,便连夜从各地赶来凤凰、仙鹤、虎、牛、马、羊等,用手一点,让其化成石头。5-1.png后人感念其点化奇石之功,便以化成名之。这多少有些臆想。另一种说法则是因李德裕点化,成就卢肇等人的科举功名,为了感其恩德,取名化成岩。还有一种传说的就是王母娘娘生日那天,神笔马良把宜春化成岩画成一幅彩墨图,献给了王母娘娘。王母娘娘一看大加赞赏,满心喜欢。随即命仙女向宜春化成岩撒下无数的花朵,这一来,化成岩更加美丽,开始便叫花城岩。后来,人们说走了音,把“花”读成了“化”,花城岩便成了化成岩。这些传说都给化成岩披上了神秘色彩,更激起人们对它的向往。在刚走近化成岩时,迎面有一座大门,古典而气派,上书”化成岩门”四个大字,苍劲有力,顿觉一股古朴之风迎面朴来。山中树木浓郁,小道静幽,花草丛生,鸟叫虫鸣。不时有一些石椅、石凳或古式小亭俺映在绿树丛中,微风吹来绿叶左右拽摆,颇有一番诗意。登上山顶,群山逶迤,隐现在一片轻烟柔纱之中,发源于罗霄山脉的秀江,蜿蜒曲折,似天边飘来。江面上银波粼粼,向东穿城而去,把市区分为南北两岸。山下田野一片广阔,此起彼伏的楼房,错落有致,有时农舍也会冒出一缕缕炊烟。夕阳西下,在浓浓的密林中折射出一丝丝金光。

      唐代宰相李德裕贬袁州长史时,寄寓于此。宜春学子时常上门拜访和求教,如邑人卢肇、黄颇曾执经问难,得益匪浅,后卢肇“词赋魁天下”,易重又连科点元。从此宜春学风鼎盛,人才辈出,化成岩更为后人所景仰。为纪念名贤,宋绍兴十九年(1149),州判汪立辰首先立祠供奉。元延祐年间(1314~1320),袁州路总管那海刻李德裕像于岩下石上,并建祠宇,题匾“知李”。明万历五年(1577),知府郑惇典又加修葺,增立山门,曰化成岩。自后还建立妙峰、仰止、振鹭、倚岩、翠霭、妙高、介休、语石、保安等亭轩于岩上,建高塔于岩顶,飞檐碧瓦,朱墙花栏。后毁于兵灾。清道光年间,袁州知府隆泰在东侧石壁上,又题刻“李卫公读书处”几个大字。

QQ图片20171123140434.jpg

      自唐以来,僧人亦在岩上建佛寺,曰开化院,又在岩下建惠明院。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开化复修,坐北朝南,依山面水,碧瓦朱墙,显得古朴雅致,代代香火隆盛,直至清康熙初年,一个叫念融的僧人又将其重修,袁州知府李芳春题额曰:“赞化裁成”,

QQ图片20171123140443.jpg

从此,佛寺便叫化成岩寺,一直延续至今。古化成岩寺正殿为古祠式,宽12.7米、深20.1米,前后两栋,中有天井,白砖泥瓦,风火垛子墙。悬山顶,抬梁式木构架。檐下无斗拱、雀替。板门为油画彩绘,出檐短,前檐下有走廊。古朴雅致,富有地方特色。东侧敬业堂,四扇三直,普通民居式。西首面壁轩,两层砖木结构,四扇三直,角攒天顶。紧靠面壁轩西头,有一六楞普通塔,是僧尼圆寂后贮放骨灰之处。寺周还保存了天然图画、李卫公读书处等8块摩崖题刻。1985年秋,原宜春市政府拨款维修,修茸一新,恢复了原貌,列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5年12月,又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世纪90年代后,政府又把整个山岩拓宽划大,广植树木,开辟为国家森林公园,也重新修建了寺院,为仿明清建筑群,占地面积近两万平方米。寺院主体建筑分建于上下岩,以石级相连,下岩目前仅建大雄宝殿,上岩依山而建有水观音亭、卧佛亭、法堂、云水堂等建筑。寺内供奉的卧佛及十八罗汉为缅甸所赠。新建的寺庙高达四层,红墙黄瓦,面对秀水,背依岩体,雄踞山腰,甚为壮观。江西省佛教协会又分派僧侣十数众来寺主持佛事,寺也因之声名更著。每逢旧历初一、十五,朝众踊跃。尤其是旧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这三个传说中的观音纪念日,更是人流络绎不绝,寺门内外摩肩接撞,烛光照天,鞭炮成堆(集中燃放),盛况恐为历史上远所不及。

      进入21世纪,化成岩又有了新的规划,其重头戏是5-2.png在化成寺脚下又新建了一座大雄宝殿,围绕此宝殿还有一系列附属建筑,形成一个新的佛教旅游风景区。如今香火更甚,游人如织。同样,在化成岩往锦绣山庄方向山脚下,也开辟了一个森林公园。该园是一个集观赏、健身、科普于一体的休闲旅游公园。以森林景观为主体,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辅相成,充分体现森林生态。园内各类树种品种繁多,有47个科、120多个品种,还建有休闲茶楼、仿竹亭廊、假山、溪流、人工湖水景、中心广场、东汉画像石墓及植物迷官、自然博物馆等主要景点。广场的建设得到了上海市松江区的热情支持,捐赠102万元建设资金。为纪念宜春与松江区两地的友好情谊,市委、市政府决定将森林公园命名为“松江园”。

      坐落于松江园内的宜春市自然博物馆,建于1998年5月,占地面积6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600平立米,有馆藏品万余件。该馆分为自然资源馆、鸟类生态馆、动物生态馆、昆虫馆、植物资源馆和自然资源电教厅“六馆一厅”,是以展示宜春市野生动植物标本、矿物化石标本为主要内容的专题型博物馆,正式展出的标本达2000余件,且90%以上为真品。主要有华南虎、云豹、巨蜥、湾鳄、娃娃鱼、白肩雕、白颈长尾雉、丹顶鹤等珍品,也有南方红豆杉、水杉、伯乐树、香果树及宜春市独有的国家一级保护树种——中华落叶木莲等珍稀植物的标本。该馆已被列为全国林业科普基地、江西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江西省环境保护教育基地。是以展示宜春市野生动植物标本、矿物化石标本为主要内容的专题型博物馆。5-3.png另外,2002年8月在袁州区下浦乡厚田村科学考古发掘的东汉画像石墓,墓向105度,主室为穹顶,呈正方形。门扉上雕刻有伏羲、女娲图案(传说伏羲与妻女娲为人类始祖),额枋上饰有龙纹,是江西省发现最早的画像石墓,填补了两汉时期的墓葬考古的空白。现移至化成岩森林公园松江园内。

      为迎接全国第六届竹博会所新建的“宜春竹文化博物馆”,也设在自然博物馆院子里。据介绍,竹文化博物馆总建筑面积2820平方米,分“竹乡·竹貌”、“竹源·竹史”、“竹文·竹艺”、“竹品·竹居”四个专题展区,馆藏实物与文献资料及影像图片等共1500余件。馆内最具宜春特色的馆藏珍品有:列入大世界吉尼斯纪录的“最大毛竹”、列入大世界吉尼斯纪录的“最大竹键盘”,大型竹雕刻作品“森林宜春”、竹皮纸绘制的《天工开物百科全图》长卷,以及工艺独特、技术领先、品种繁多的竹制家具和生活用品等。博物馆以展现竹的自然发展史与文化发展史为两大主线,采取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布展方式,通过实物陈列、图文展示、声光电技术等多种形式,向观众呈现一个生动丰富的竹文化世界,并展示宜春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人文底蕴。

      在松江园的对面,化成岩电站上游至拦河大坝段的秀江河河道中央又建有化成洲湿地公园。化成洲为一天然沙洲,全长732米,首端距拦河大坝45米,宽115米;尾部在电站厂房附近,宽217米,为首窄尾宽的楔行,面积9.6公顷。洲上植被以野生的灌木和草本为主,地面高差1.5米。

QQ图片20171123140511.jpg

      2004年,宜春市委、市政府为建设人文城市、生态城市,以及迎接全国第五届农民运动会在宜春的召开,着手对化成洲湿地公园进行建设,铺装园路2115米,增建沙滩排球场、砼人行墩台、风筝比赛场地、码头及人行桥等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保持化成洲原有的面貌,使化成洲成为人们休憩的天然生态园。

3606

宜春袁河

      袁河又称袁水或秀江,古又称南水、牵水,自隋朝起,因设袁州州治、府治,河位于辖区,故名袁河(亦名袁水)。系赣江一级支流,发源于萍乡市芦溪县新泉乡黄狗冲武功山白鹤峰北麓。主流自西南向东北流经芦溪、袁州、分宜、渝水、新干、樟树诸县(市、区),于樟树市城北街道办事处的荷湖馆汇入赣江。主河道全长279公里,流域面积6262平方公里,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678毫米,多年平均产水量5.89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287立方米/秒。宜春境内流域面积2470平方公里,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5.74万千瓦,可开发量3.0万千瓦。

      袁河在萍乡市芦溪县以上称芦水,流至宣风与源出芦溪县万龙山发云界的万龙山河水汇合后,流入袁州区境内称袁水。主河在芦溪至袁州河宽60~120米,袁州以下河面逐渐开阔,河宽为100~300米。上游峡谷多漂砾、卵石;中下游呈分叉河段,多沙洲,两岸多陡坎,河底水草丛生。新余以下平原开阔,洪水容易漫滩。

      袁河横贯宜春市中部,上自袁州区西村镇的柘双入境,东流经西村、湖田、城区、下浦,在渥江镇的龙王庙出境至分宜县,复由分宜县流入本市彬江镇之河下,再由彬江流至分宜县的江口水库,境内流程为52公里,是一条常流河。

QQ图片20171121170438.jpg

从新田河(稠江)与袁河汇合处至分宜一段,水澄深碧,莹澈如练,故此段有秀江或秀水之美称。秀江是宜春的母亲河,温婉的河水穿城而过,养育了世世代代的宜春人。清代诗人汤斯祚(1684~1764),字珩之,号亦庐,其《秀江道上》诗云:“石尽江溪骇浪平,薜莎深碧爱澄泓。棹声惊起白鹇鸟,一半青山飞去明。”写出了秀江的秀,如果泛舟秀江,可以看到沿河两岸奇峰叠嶂,怪石嶙嶙,到处是奇山美景。古诗云:“十里五里碧滩接,一桨摇出青山青。推篷回首望长江,袁江远在千山上。”古人在秀水之畔的宜春建立了天下第一座天文天象观测台。同时作为五祖弘忍和六祖惠能弟子的唐代道明禅师曾开设道场于蒙山圣济寺,得嘉庆皇帝所赐“唐朝佛国”的匾额。“逢袁则止,遇蒙则居。”即指此。宜春秀水南岸的仰山寺为“一花五叶”之一的沩仰宗祖庭。古有言曰:“江西进士半袁州。家家生计只琴书,一郡清风似鲁儒!”可见这里古代时期曾佳丽满城,真可谓人杰地灵之隅也。这里养育了江西历史上第一和第二位文科状元——卢肇和易重(唐朝)、大学士严嵩、北宋江南第一个宰相王钦若、南宋状元黎立武、明代大理学家梁寅、现代国画大师傅抱石等。严嵩曾这样描绘秀水:“峰势插江溪路小,峡门横石水声多。钟山出秀浦,碧潭无限清。”宋代工部侍郎李虚己(大词人晏殊之岳父)作:“宜川三月水东流,秀出江南二十州。”思想家李觏说:“谪官谁住小蓬莱?惟有宜春最古台,千里待看毫末去,万家攒作画图来。”可见宜春之灵气,秀水之广博。

      秀江上的桥,颇有特色,一是有桥的历史长,二是桥的数量多,三是桥的式样多。据明正德《袁州府志》记载,古袁州城北秀江河上的第一座大桥,修建于唐中和年间(881~884),乃袁州刺史邓璠所建,其时名曰“广济桥”。邓璠在袁州修建的广济桥,约于南唐保大四年(949)前后被洪水冲毁,只经历了60余年。南唐袁州刺史边镐复于桥址建造了宜春历史上的第一座浮桥,名为“永济桥”。尔后,时而石桥,时而浮桥,迭相更替。清嘉庆十九年(1814),石桥移往原广济桥下游数百米外的小北门外。民国30年(1941),石桥被日军炸毁,又代之以浮桥。

      新中国成立后,宜春县政府于1953年修建了一座可以通车的单行桥(即现在双桥较窄的一座桥);1971年,出于当时战备需要,发动市民大量进行义务劳动,在现在的明月大桥桥址修建了一座宜春大桥,双车道,使用了40年,2011年因破损并堵车严重被拆掉,在原址建有上下两层的明月大桥。可以说,现在宜春中心城区秀江水面上的八座大型桥梁(含正在施工建设的大型桥梁),都是改革开放之后,主要是近十年建设的。而且,所有的桥梁车流量都很大。八座大型桥梁(由西往东)分别为:一是宜春大桥(南端衔接宜春南路,在源仙台附近;北端衔接机场路与宜春北路);二是昌黎大桥(北端在锦绣山庄附近,原名锦绣大桥;南端衔接秀江外滩);三是双桥(北端老市委附近,南端在中山西路口附近);四是袁州

QQ图片20171122150732.jpg

大桥(北衔高士路,南临青龙大厦、步步高广场);五是明月大桥(北接明月北路,南接明月南路);六是卢洲大桥(北临丽景滨江,南接中山东路);七是袁山大桥(北接袁山东路,南接袁州新城附近);八是宜阳大桥(原名赣西大桥,北临宜春市行政中心,南接袁州新城附近)。以上各桥,各具特色,有双层桥、缆索吊装桥等。另外,在袁州大桥的上端,架起了一座由步步高集团捐建的步行浮桥,颇有古韵。夜色中的袁州大桥是非常美丽的,跨在泛着微微波光的秀江河之上,桥上灯光五彩,此时如果你临于袁州大桥的上空,你会发现袁州大桥有点像是悬挂着的一弯彩色小船,煞是可爱。而白天如果从远处看袁州大桥,你就会惊异地发现它是多么像一条正欲腾飞的巨龙。那两个拱形钢管是龙的角,桥身是龙巨大的身躯,而那两对粗大的桥墩就是巨龙强而有力的爪子,到了晚上,桥上那五彩缤纷的霓虹灯就像是龙身上一闪一闪的鳞片。

      在秀江两岸及河流中心,风光秀丽,美景如画,有许多名胜古迹及著名建筑。在上游,有造型独特、宏伟壮观的明月山飞机场;有名声鹊起的秀江外滩;有花园式迎宾馆锦绣山庄;有化成岩国家森林公园及松江园、化成洲湿地公园、化成岩电站;还有著名的春台公园、状元洲公园、秀水公园、滨江公园、人民公园、行政中心、迎宾馆、多胜楼、钓鱼台、禅博园,以及宜春高铁站等等。秀水名胜,交相辉映,把宜春城

QQ图片20171121170502.jpg

妆扮得阿娜多姿,无限风光。袁河沿岸的景色中最令人惊叹的是“袁河三峡”。袁河三峡位于袁河中游的宜春与分宜之间,分别是牛栏峡、昌山峡和钟山峡。古人叙之为“十里五里分宜路,钟山昌山重寒天;未必瞿塘远过此,此中三峡怪来传。”袁河三峡风光独具特色。

      牛栏峡距宜春城东北二十里。有山名雕山,山峦起伏,群峰叠翠,号为“十八美女观莲”,至现今的下浦车站旁侧,有两石山耸起,左金鸡山,右银饼山,相对若拦,中间又有一个牛形岭,为下浦天然锁钥,遂名牛栏峡。据《宜春县志》记载:银饼山,峰高265.4米。其顶有寺,四面悬崖,一鸟道延缘而上。古树郁蟠,秋时青红相映。读书寺中,觉风霞苍凉,如坐仙界,俗生飞不到也。现古木早已被伐,古寺亦杳然无存。峡者,山夹水也。现秀江隔银饼山有一里多路,不再流在银饼山与金鸡山之间了。而从新坊、狮背来的东水,也从它的侧面流入秀江。真是“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现在河水改道后,当年的山峡也就变成山谷了。

      昌山峡在今分宜县城西南十多里,有袁岭雄踞袁水南北,紧锁江流。岸边“水漱树根龙露爪,石排江岸虎交牙”,峡中“中流万石斗”,孱岩嶙峋,利如剑戟。且水激浪急,汹涌咆哮,晴雷夏雪,令人毛骨悚然。因它急湍直泻,古人曾呼此地为“鹅叫十八滩”,古人有首《昌山峡诗》,淋漓尽致地描绘了急流山峡中万石相搏的情景:“乱石扼昌山,晴空雷雪诧。峭厉辟鱼龙,十里声惮吓。怒如骇鲸张,狞如雕虎跨;颓职天柱倾,辊如铁轮呀。或卓或复跽,或躲或迎迓。水石不肯降,决胜何时罢。”因此,来往行舟,到此易遭沉没,所以叫“伤山峡”。山者,易为舟人望峡攒眉侧叹,甚至伤心流泪之山也。为化凶恶为吉利,古人常以反义来避讳。就像宜春人把“舌(失)头”呼为“赚头”或“招财”,船家称陈(沉)姓为胡(浮)姓,都是以反义词来兆吉利,同样道理,伤山也就是被人们称为“昌山”了。为使“伤”真的转化为“昌”,古人还曾用过两个药方。一是把神请来,唐朝时宜春有个县令叫卢萼,在峡南建有昌山庙,把龙王菩萨请来镇守,希望能“普救众生”,换来太平无事。二是清河道,康熙九年(1670),宜春郡守李芳春委官鸠工聚材,经过二个多月,凿去河中顽石一部分。道光五年(1825),副总戎张健荣把水中的高石、尖咀石、排栅石、牛马石、横江石一一凿去,从此,水势虽还汹涌激湍,但行舟往来,不再有覆舟喂鱼鳖的忧虑,出现“断山如蜀峡,束水迫狂奔。风送千帆出,乱飞蝴蝶群”的奇景。

      昌山庙,又称龙姥庙、阅城君庙、孝通庙、圣母庙,位于昌山峡西岸,坐西向东,依山傍水,上下三进,楼阁并立,建筑巍峨壮观。庙门有副对联写道:“肇于唐,封于宋,圣迹溯越城,千秋声灵仰圣德;子则孝,母则慈,神功崇护国,万民依赖沐嘉休。”昌山庙的祖廷在今广东阅城县。唐远和年间,卢萼游仕南越,曾任康州府录事、参军这类的小官,听说当地的龙姥庙很灵验,就去烧香、求愿,祈求为官地方父母,并许诺实现了心愿将建庙祭祀。不久,大和五年(831),真的官封宜春县令,为一方父母。于是,他兑现诺言,在宜春县城东面的昌山岭下(当时,分宜县地还属宜春县管辖),昌山峡西岸择地而建龙姥庙,使人日夜祭祀。到宋朝,朝廷封龙姥庙为孝通庙,意在鼓励人们孝义通天,后改为昌山庙。

      钟山峡从昌山东行三十里便是钟山峡了。钟山峡南北两山对峙,南面的山叫南钟山,北面的叫北钟山,袁水中流,乱石屹立,险峻不减昌山。袁水到钟山,已是中下游,接近平原地带,千回百转,水势渐趋平缓,混浊多半沉淀,所以钟山东部那里江水,显得格外澄碧,是野游、垂钓的好地方。据《舆地纪胜》上说:在西晋永嘉元年(307),有一个渔翁在那里钓了一金锁,长约一尺。又获得一金钟,上面铸有字,说是秦朝时候的“驱山铎”。渔人用手敲打,钟响如霹雳,山河震动。渔人吓怕了,手一松,钟又沉到水底去了。从此,那里便取名钟山。赵濂的《钟山峡》诗就说到钟与锁的事。诗曰:秦钟不复人间物,金锁空传上钓纶。危石击涛翻白雪,乱峰拥黛入青蠊。渔翁率罟蛟龙侧,樵子常薪虎邻。春水涨来添险绝,客船过此重逡巡。

QQ图片20171122150938.jpg

11246

宜春文学

      宜春文学,一般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以来,在小说、散文、杂文、新诗和散文诗、文学评论、报告文学、儿童文学、电影、电视、戏剧等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或在全省全国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文学作品。纵观宜春60多年来的文学发展,较有影响的作家(作者)作品有:马正太和吴有汉的戏剧《小保管上任》,杨佩瑾的小说《剑》、《霹雳》、《仇侣》等,朱向前、张聚宁的小说《漂亮女兵》等,朱向前的《毛泽东诗词的另一种解读》、《莫言:诺奖的荣幸》等,胡桔根的戏剧《木乡长》、《麻烦村趣事》(后改编为《村民小组长》)等。另外蒋维扬散文《宜春之恋》荣获2005年文化部举办的首届“金都杯”全国散文大奖赛一等奖。宜春市文化刊物现有《宜春文艺》、《西赣文化》、《宜春作家》、《春台》等。12-1.png

      20世纪60年代由马正太、马有汉创作的戏剧《小保管上任》,其内容反映的是:生产队的老保管(人称红保管)调去做饲养员了。社里选举他的小孙女赵承红(贫农的女儿、知识青年、五好团员)接老保管的工作。但是老保管担心“雏燕展翅,经不起风雨”,她婆婆(即奶奶,也是个热爱集体的饲养员)的心情又是担心又喜欢,因此,两个老人故意设计考验承红。富裕中农赵旺发(人称尖尖钻)则趁机寻孔钻营。赵承红在经历了一场风趣的但是严肃的考验后,胜利地担起了守“百家门”的重担,小保管上任了。故事并不很曲折,事件也不很大,可是它却阐明了一个严肃的主题:老一代如何严格要求我们的下一代,而青年一代又如何当好革命的接班人。这个戏本写好后,由高安采茶戏进京在中南海怀仁堂为中央领导演出,引起轰动。随即此剧在中国赢得一片喝彩,后又由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拍摄成舞台艺术片公映。

12-2.png      作家杨佩瑾,浙江诸暨人。1949年7月参军,1951年7月奔赴朝鲜前线,在部队曾任电台报务员、电台台长、无线电通讯参谋等职,1957年开始业余文学创作。曾任《南昌铁道报》记者、编辑,《星火》月刊编辑,宜春地区文联主席及宜春地委宣传部部长,江西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主席,江西省作协主席、名誉主席,南昌大学兼职教授,中国文联第五、六届委员,中国作协第四届理事,第五届全委会委员,第六、七届名誉委员,中共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江西第六、七、八届政协常委。1960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长篇小说《银色闪电》、《剑》、《霹雳》、《黑眼睛天使》、《旋风》,长篇传记文学《杨尚奎传》,中篇小说《雁红岭下》,散文集《曲溪流翠》,电影文学剧本《雁红岭下》、《仇侣》、《非常岁月》,电视剧剧本《古桥流水》以及文学评论《突破王老峰》等作品。长篇小说《红尘》获江西省作协首届《谷雨》文学奖,《旋风》获江西省政府优秀文学作品一等奖,《浣纱王后》获第十届中国图书奖、江西省优秀文艺成果特等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曾获江西省优秀共产党员、省劳动模范等称号。12-3.png

      张聚宁,女,笔名朱宁,山东莱州人。曾任宜春地区文化广播电视局副局长,文化局局长,地区行署副专员,文化部群文司负责人,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副院长,中国文联办公厅主任,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中共江西省委第八届候补委员。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小说集《流逝不去的花儿》(合作)、《漂亮女兵》(合作)、《万花筒》、《一个将军的遗嘱》等。《一个女兵的来信》获江西省政府首届文学创作一等奖,《残雪》获1983年星火奖,《她们就这样分手》获福建文学奖。

      朱向前,出生于宜春,曾任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戏剧系主任、副院长,专业技术三级,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理论批评委员会委员,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发表作品,从事过诗歌、散文、小说创作,后专攻理论批评。发表理论、评论二百万字。已出版专著、文论集、小说集等十余种。曾获多种文学奖项。主编过“长篇军旅小说金戈丛书”,《九十年代文学潮流大系·军旅人生小说》、《建国50年军事文艺大系·中篇小说》等1000余万字。担任过中国作协第一、二届“鲁迅文学奖”,第一、二、三届“冯牧文学奖”评12-4.png委;第四、五届“茅盾文学奖”初评委;“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大奖”、《小说选刊》年度奖评委;《中华文学通史·当代卷》编委,“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编委;中国作协专家咨询小组成员。2005年以来,已在国防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现代文学馆、北京鲁迅博物馆、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央视七套周末开讲以及宜春等全国各地论坛演讲“毛泽东诗词的另一种解读”近200场,被誉为“当下解读毛泽东诗词第一人”。朱向前又是莫言军艺文学系同学,30年前,他说莫言“天马行空”;20年前,他说莫言必获诺奖;今天他说,莫言是诺奖的荣幸。因此,朱向前是中国预言莫言中诺奖的第一人。

      胡桔根,江西高安人,1968年8月参加工作,文学创作二级,曾任宜春市文联主席、党组书记。创作的大型采茶戏《木乡长》,1996年获得了国家文化部“文华奖”,1997年获得了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曹禺戏剧奖,还被选送到成都参加中国艺术节的演出,反响非常好。而根据该剧改编的电影《夫唱妻和》,在获得了当时的广电部“华表奖”的同时,还被中宣部列为1996年全国四部优秀影片之一。创作的《小镇上的大款》荣获江西省玉茗花戏剧节二等奖,也被曾执导过《夫唱妻和》的导演张刚(已故)改编成同名电影搬上银幕。戏剧《麻烦村趣事》,2009年3月2日晚在江西艺术剧院上演,在“相约春天——2009新春展演季”的展演中获省文化厅颁发的优秀演出奖。同年6月15日晚,被更名为《村民小组长》的该剧再次在江西艺术剧院上演,其诙谐的语言、自然的表演,使台下不时响起掌声和笑声。《村民小组长》是江西省申报“五个一工程”戏剧类的三部作品之一,演出以来,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另外,《情满青山》(大剧本)获江西省政府优秀文艺作品二等奖;《朗当索》(大剧本)获江西省首届戏剧节一等奖;《樟树坳风情》(大剧本)获江西省第二届戏剧节一等奖;《野唱》(小说)获江西省首届谷雨文学奖;《只要你过得比我好》(大剧本)获江西省第三届戏剧节一等奖、江西省优秀文艺成果二等奖;《当代愚公》(电视片)获全国电视小品、短片大赛二等奖。

QQ图片20171124105415.jpg

3186

宜春版画

      版画是美术的一个重要门类。古代版画主要是指木刻,也有少数铜版刻和套色漏印。版画起源于印刷,是以“版”作为媒介来刻版的一种绘画艺术。它是创作者运用刀、笔或其他工具,在金属、石板、纸板、麻胶板、塑料板、绢网等板材上,运用绘制、雕刻、腐蚀等方法进行制版,再印刷完成的艺术作品,它可以复印出许多不影响其艺术价值的原作。早在20世纪40年代初,在鲁迅先生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影响下,宜春的版画创作便开始萌芽。1943年,宜春青年学生在美术教师柯克的带领下,成立了学生木刻小组,这是江西省出现的第一批木刻作者。同年10月在《国民日报》上以四分之一的版面,出版了《半月木刻》专栏共四期,发表了以抗战为题材的作品80余幅。举办了首届木刻精品展,参观人员络绎不绝。从1945年9月开始,宜春教育学校每周都开设木刻课两节,学校自编教材。从此,版画和宜春人民结下了不解之缘。

QQ图片20171124103738.jpg

      1949年9月宜春解放,广大木刻作者创作了套色木刻《毛主席像》、《幸福之家》、《农家乐》等十余种深受群众喜爱的版画,印刷了3万多份,在城乡广泛张贴,为版画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牢固的群众基础和良好的外部环境。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宜春将版画列为文化艺术工作的重点。1995年12月成立了宜春市版画研究会,负责全市版画活动的组织辅导工作,原宜春市(现袁州区)政府还拨出专款送重点作者分别到中央美院版画系、中国美院版画系和广州美院版画系进修深造。2007年,宜春市已有中国美协会员17人,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30人,形成了以中青年为主的版画作者群,涌现了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版画家,如:谢牛、可谷、陈祖煌、周新如、杨曙光、欧阳荻、宋小敏、阎敏、彭志明、刘建平、黄景平、郑越、袁斌、周国平、肖长虹、易南萍、刘小伍、严兴河、李军等。宜春版画精品迭出,创作出了一大批具有浓郁生活气息、鲜明地方特色和独特艺术个性的优秀作品。近三十年来,先后有近300幅作品参加了全国性的美术版画展览,200余幅作品赴国外参加国际版画展览,许多作品获得各类奖项,以及被国家级艺术馆收藏。

  13-1.png    1987年由中国美术馆、中国版画家协会共同举办了“宜春版画展览”,宜春地、市领导带领作者20多人,赴京参加开幕式,展出精品120幅,其中彩拓版画受到美术界专家的赞誉。1988年在日本东京举办了“中国宜春版画展”,不少日本观众赞叹:宜春版画风格清新,地方特色常有,格调高雅健康,看后使人振作。1989年底,全国版画群体研讨会在宜春召开,全国30多个版画群体云集宜春,参观了宜春的版画后谈到:宜春版画水平如此之高,实在出人意料。宜春版画以其浓郁的地方特色,独具的民间艺术精华,将具有赣西文化特征的屋宇家具的装饰、古代雕刻、剪纸刺绣、漆器图案、民间灯彩等融入版画创作之中,从传统中挖掘,从现实中升华,使版画创作既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精神,又具有地方特色和鲜明个性。

      2000年4月24日,经国家文化部批准,宜春市被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版画之乡”称号。这是宜春市于1999年7月8日被省文化厅授予“江西省版画之乡”之后获得的又一殊荣。

      13-2.png原宜春地区群艺馆副馆长杨曙光经过20年研究、试验,发明了纸漏版画印刷制版法,集薄印、厚印、油印、水印、单色印、套色印于一身,堪称中外版画创作技法的一绝。1990年获日本日中艺术交流中心“版画技法贡献金奖”。同年5月,国家文化部科技开发中心列入开发项目,并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社、中国日报社、中国文化报社、中国科技报社等28家新闻单位出席会议并发表(播映)专题新闻。国家专利局于1990年底公布“纸漏”为发明项目。

      由于篇幅有限,本篇选登的作品有:彭志明《秀水人家》,柯克《苍山如海》,可谷《母亲》,可谷、谢牛《送瘟神》,13-3.png周新如《暮归》,周国平《村姑》及杨曙光《一夜秋风》(纸漏版画)。

      2010年11月29日上午,由宜春学院承办的江西省第十二届版画作品展开幕式在宜春学院艺术楼隆重举行。展览共展出江西省高校美术专业学生及各地(市)文联、文化馆、群艺馆等选送的各类版画作品300多幅。本届作品展从11月29日至12月5日在美术楼展厅展出。与会的版画展评委及省内版画专家学者观后表示,江西省第十二届版画作品展是全省版画创作成果的一次大检阅,参展作品数量之多、版种之多、水平之高都超过往届,充分展示了全省版画创作发展轨迹和整体面貌。

      2012年4月5日,奥地利著名版画家曼弗雷德·艾格尔在宜春学院举行版画展。市领导出席了版画展开幕式并为仪式剪彩,该校美术与设计学院师生代表30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这次版画展有力促进了宜春版画界与国际的交流。

QQ图片20171124103817.jpg

3191

潦河

      潦河,又称上潦水、冯水,亦名海昏江,位于宜春市北部,发源于铜鼓、宜丰、奉新三县交界的九岭山脉南侧,系修水最大的支流,古书记载:“游水是潴,积水潦潦”,故称潦河。潦河由南北潦河汇合而成,其中以南潦河为主河道。北潦河发源于九岭山脉的九岭头(1794米)附近,在靖安县境内是两支,即北河、南河。北河流经三爪仑森林公园,南河流经靖安县城,北河、南河出靖安县域进入安义县合二为一,叫北潦河。南潦河发源于宜丰县北端九岭山脉西南侧,往东南流过宜丰找桥,进入奉新县,自西向东流过奉新全境。出奉新县进入安义县,在万埠雷家汇合北潦河,总称潦河。南北潦河汇合后,东北流向,出文埠进入永修县,在西山下渡附近注入发源于幕阜山的修水。水道主要分布于奉新、靖安、安义三县。主河道长166公里,流域面积4380平方公里。其中宜春市境内主河道长109公里,流域面积2893.22平方公里。潦河上游河道蜿蜒曲折,穿行于丘陵、山岗之间,水流湍急,属山区性河流,河床多砂石,中下游丘陵平原地带,河道宽浅弯曲,水流较为平缓,河床多小卵石、粗砂、细砂。宜春境内水能理论蕴藏量19.17万千瓦,可开发15.17万千瓦。流域内建有罗湾、小湾、石马、水栏关、香坪等中型水库及其水电站、灌渠等水利工程。

      南潦河 南潦河主要位于奉新县境内,系潦河一级主要支流,发源于宜丰县北端九岭山脉南侧,自西向东流,过找桥进入奉新县境的牛头岭,经西塔、甘坊、上富、罗市至会埠,沿程于左右两岸相继接纳来自宜丰县境内的找桥水、仑前水、石埚水、南洞水、大港水、狮子岭水、土地堆水、尖咀崖水,奉新县境内的百丈水、长坪水、港尾水、溜头水、石溪水、澡溪水、仰山水、里水,在澡下镇长岗纳源出靖安县云阳山南侧的龙溪河水,过奉新县城于右岸赤岸镇山背纳源出高安市华林寨南麓的黄沙港水,经冯川有赤田港水汇入,过宋埠进入安义县境内后于左岸石鼻雷家纳石鼻河水,至万埠雷家与北潦河汇合。南潦河上游穿行于高山峡谷之间,较有名的峡谷有:仙人桥、瘦狗洞、燕子崖、鹅婆岭。峡谷中水流湍急,瀑布直泻而下,天然落差大,有极大的开发价值,中下游地势平坦,水流缓慢。新中国建立前,南潦河是奉新运输物资进出口的通道。20世纪50年代时,南潦河在奉新县内可通行75公里。

      北潦河 位于靖安县境内,系潦河一级支流,由南河与北河两支流汇流后称北潦河。发源于修水县茅竹山寒婆洞,以南河为主要支流,自西向东流,在靖安县仁首茂埠村洲尾黄家与北河汇流后,于安义县万埠镇雷家与南潦河汇流后称潦河。主河道长125公里,流域面积1518平方公里,其中宜春市境内河长108公里,流域面积1442.22平方公里(其中南河706.22平方公里,北河736平方公里)。

      因为潦河发源于九岭山脉,起伏跌宕的地形地貌,翘坦斗壁的悬岩山峪,形成了各种不同成分的岩层,经河水漫长时间的冲刷洗礼,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潦河奇石”。奉新“干洲奇石根雕一条街”就是典型代表。潦河奇石的艺术价值最主要的特点是内容丰富,自然天成,其形状、色彩、画面都是浑然天成,不存13-1.png半点人工雕饰,飘逸的筋纹线条,变幻无穷的艺术画面,丰富的色彩,逼真的象形,都乃妙趣横生,真可谓聚天地之灵气,孕日月之精华。品种俱齐,已成为自然界中万事万物的缩影,通过藏石者配上底坐,命予恰切的名称,赋以了新的生命,活灵活现地就在你的眼前,一石似一物,一石似一景,拳石之内气象万千,天然奇观尽收眼底,有弘扬祖国文化,有赞叹大好河山,有感概沧桑巨变,有回眸历史变迁,应有尽有。

      潦河是一条古老的河流,其历史人文底蕴也非常厚重。1989年在安义县潦河附近的樟灵岗发现旧石器时代的石器,2007年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靖安县水口乡花都院附近南河南岸的二级阶地发现了晚更新世(即旧石器时代)较早阶段的石器,距今5~10万年,说明在那时候就有人类在此活动。2007年在靖安县水口乡李洲坳发现2500多年的东周古墓。墓葬的罕见形式以及出土的47具棺木,震惊了全国考古界。潦河流域也是人才辈出之地,靖安县有明代著名清官况钟,况钟墓就在靖安县城郊南河边的靖安森林公园内;奉新县有《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奉新县城建有宋应星纪念馆;南宋杰出诗人杨万里(今吉水县人)曾经任奉新县知府,在任时禁吏胥贪赃,很得民心;安义县有明朝天顺四年状元谢一夔,官至工部尚书。

   “中绿杯”全国摩托艇精英赛暨艺术滑水表演赛2006年10月20日在奉新县潦河水域举行。共有来自国内10个省市的30多名国内知名的摩托艇选手参赛。开幕式后,中国青年艺术滑水队表演进行的滑水表演,让观众大开眼界。

QQ图片20171121170621.jpg

      位于靖安县高湖镇境内的潦河上游的金罗湾漂流,被浪漫的称为世外神仙情侣漂。漂流河段上起罗湾知青电站,下至山口铁索桥。峡谷两岸悬岩壁立,古树参天,幽深奇峻,急流迭出,那13-2.png经过树叶过滤的夏日阳光,已没有多少血汉的脾气,洒在身上像一层轻纱,温温的,柔柔的,舒适舒服;沐浴在夹杂着泥土、树叶、花香和水气的河风中,闷热的暑气一扫而光。漂流全程约12公里,上下落差高达96米,漂过周公殿,流经云盆雾海,皮筏艇乘风破浪。时而直线急下,随波旋转,提心吊胆;时而蜻蜓点水,缓缓前行,荡舟碧波,静若寒蝉。将军岩、擒龙滩、仙女潭等十八个险滩,穿过杜鹃谷,绕过深山涧等十八道湾、十八个深潭,历时2小时30分钟。整个河道两岸密林鳞次栉比、无道可攀,唯有舟行,无一条路上岸、无一户人烟。河道穿越于深山峡谷之中,在这里整个人融入大自然之中,释放一身的倦意,只能听到浪涛声和鸟鸣声的自然之声,让人真正感受到艇在河里漂、人在幽谷行。河水淙淙流淌,皮筏缓缓漂行,情侣对座、仰面向天,山腰间有白鹭优雅地展翅向远处飞去,随时都会有小蜻蜓在船的前后追逐着,和谐相融。

8068

宜春摄影

      宜春摄影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1979年,当时的宜春地委决定恢复成立宜春地区文联,下设文学、戏剧、美术摄影、音乐舞蹈等协会。1981年,为了适应工作需要,经地区文联研究决定将美术摄影协会分开,单独成立宜春地区摄影协会,首任主席程晓春。

      从80年代开始,地区摄影协会创设了“摄影之窗”,每季评选一次,每次选出20幅作品在地区展出后再到各县市巡回展出。曾邀请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袁毅平、黄翔、刘榜与展览部主任尚进先后来宜春讲课,省内摄影界前辈宫正、汪伟光、游云谷、刘成龙等也不定期来宜授课。通过一系列的授课和创作实践,本土作者整体水平得到快速提高。14-1.png

      80年代期间,宜春与湖南衡阳、浙江丽水等地区进行摄影联展活动,先后五次组织赴京展出,开了地区一级摄影艺术作品在北京展出的先河,受到人民日报、新华社等诸多中央新闻单位的关注和赞许,《人民日报》曾发表《来自摄影之乡的清风》评论文章。创作出了一批较高质量的优秀作品,如《小镇闹市》(程晓春)、《赶集归》(刘耕发)、《抢修》(游泳)、《最后一个球》(杨方武)、《小巷》(刘兆江)、《俯首》(李冬显)、《父辈的梦》(万芒)等。与此同时,李青、曾文华、胥平波、张育林、袁瑞根、杨文生、林秉亮等一批颇具艺术造诣的摄影骨干队伍悄然形成,他们为当时全区摄影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也为后来宜春摄影事业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上高县农民摄影涌现热潮。1984年上高锦江乡成立全省第一个农民摄影小组,至1990年,全县18个乡镇均有了农民摄影组织,经常性参加活动的农民摄影作者达数百人之多。拍摄出了一大批生活气息浓厚的摄影作品,如:《春潮》(丁文文)、《农家小调》(刘根华)、《村里来了新老师》(赵宜群)、《各有所思》(况忠生)、《农民卡拉OK》(兰春根)等,并在连续三届全国农民摄影大赛中夺得金、银、铜牌奖。上高农民摄影作品于1985、1986年连续两次进京展出,1987年又在中国美术馆展出,1993年应邀赴美国展出,1996年再次赴中国美术馆展出,同年文化部授予上高县“农民摄影艺术之乡”称号。

      这个时期,宜春地区崭露头角的摄影组织还有不少,如:1986年上高县田心镇成立了清一色女子摄影队伍——三八影社;1987年上高县锦江乡正式成立了农民摄影协会;1988年上高县青年摄影学会成立;1988年奉新县摩托影社成立;1989年铜鼓县林业摄影协会成立,年底“青山笑媚红土地”影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进入20世纪90年代,宜春成功申办江西省第十届体育运动会。在筹办省十运会期间,在圆满完成上级指派的摄影任务同时,宜春摄影队伍士气得到进一步提升。

      随着全国第五届农民体育运动会申办成功,宜春摄影队伍又经受了一次全方位的考验,从筹办到顺利主办的数年中,圆满完成了各类资料拍摄任务,留下了一批珍贵图片,获得省、市广泛好评。

QQ图片20171124102918.jpg

      这期间,宜春撤地设市,市摄影家协会相继举办了“银泰杯”宜春市摄影艺术大赛、宜春小灵通摄影比赛、“移动杯”宜春市摄影艺术大赛。

QQ图片20171124102947.jpg

      走进新世纪的宜春摄影也开始进入又一个繁荣时期。这期间摄影活动频繁,如:“宜春金融杯”——明月山原生态风光人体摄影赛;《中国摄影》杂志——温汤影友联谊会;中国宜春·明月山首届月亮文化节暨经贸活动周摄影、书法、作品展;《中国摄影报》——万载影友联谊会;《大众摄影》——奉新、上高、丰城、上高农民影友联谊会;2010年宜春市成立了女摄影家协会;2010年10月第23届全国摄影展在宜春总评、开幕、颁奖,宜春共有13幅作品入围,其中严美根的《昆虫世界》获铜牌;2010年11月杨晓宁“候鸟王国”鄱阳湖摄影展在中国鄱阳湖国际生态文化节隆重开展;2011年解海龙上高锦江镇摄影技术讲座赢得满堂喝彩;市影协还先后邀请了解海龙、李少白、于云天、朱恩光、姜平、周梅生、石广智、张宇等国内摄影名家及学者来宜讲学,开阔了广大摄影作者的创作视野和后期制作技术水平。

      这些年来,还分别举办了博士达杯“可爱的宜春”摄影大赛、三个“八十周年”摄影展、宜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摄影艺术展、七宝山杯“辉煌宜春”摄影大赛;2011年杨晓宁生态摄影作品《灵动》个展参加平遥国际摄影展,获优秀摄影师奖;2012年,又举办了喜迎十八大宜阳新区成就摄影展、宜春市公路成就摄影展、花好月圆摄影展;2012年12月29日,在中国美术馆又举办了杨晓宁生态摄影作品《灵动》——慢门与多重影像展,获摄影界高度赞许。

QQ图片20171124102958.jpg

      新时期的宜春摄影呈现一批代表作:杨晓宁的《天鹅湖夜色》获三门峡黄河湿地白天鹅国际摄影大展金奖;袁剑波的《秋韵》获第22届奥地利特伦伯超级摄影 巡回展金奖;万芒的《西村诊所》获上海第九届国际影展铜牌、《冬天里的日子》获江西省金奖;卢旭波的《鹭林恋歌》获第五届国际新闻(华赛)自然环保类铜牌奖;肖远云的《佛缘》获上海第10届国际摄影展金牌奖;聂靖生的《吊猪》荣获和11届奥地利国际摄影大赛铜奖等;李静获2008年《大众摄影》十佳摄影师;欧阳富萍获2011年《大众摄影》年度“影像十杰”称号。宜春摄影作者还出版了《国脉情情》、《鹭歌鹤舞》、《美丽的宜丰》、《前进中的上高》、《书画宜春》、《明月山》、《剑气光影——丰城摄影30年》等作品集画册。

      纵观宜春摄影,已经历了几个起伏期,摄影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摄影事业蒸蒸日上。几十年来,宜春摄影家协会在省摄影家协会年终评比中每年均受到表彰、嘉奖。中央电视台多个频道10余次给予专门报道,新华社、人民日报等74家媒体先后对宜春摄影进行了宣传。

      到2013年3月,宜春共有全国影协会员88人、省影协会员145人、市影协会员360人,无论是摄影组织还是创作活动,均居全省前列。

2053

宜春篆刻·微书

      篆刻是一门与书法密切结合的传统艺术,迄今已有3700多年的历史。但据《汉书·祭祀志》载:“自五帝始有书契,至于三王,俗化雕文,诈伪渐兴,始有印玺,以检奸萌。”印玺的历史更加远古。篆刻,又称玺印、印或印章等。印章是一种实用艺术品。篆刻家的作品与刻字铺印章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讲究章法、篆法和刀法,有系统的理论、技法和审美取向,后者主要靠描和修反复而成,并不计较章法、篆法和刀法的艺术。因印章多用篆文刻成,故称篆刻。现代宜春篆刻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经过30多年的历练,日臻纯美,并形成了自己的地方艺术风格,在全省、全国甚至海外都有一定影响。其中著名的代表人物有黄勇萍、邹水根、刘英海等。15-1.png

      黄勇萍,字大翔,号红黑斋人,江西省书法协会理事,宜春市政协委员、袁州区文联主席、春台印社社长,曾任宜春市书法协会首届主席。黄勇萍篆刻历二十余载,其治印,在笔意上,直中有曲;在刀法上,光洁中带凝涩。取工整与奔放、平方与圆浑之韵,其边款颇得邓石如真趣,其布局大气磅礴。后有沈鹏、刘江、许亦农等名师指点,印艺日长,渐入佳境,已形成刀法刚健、笔意苍劲、章法自然之创作风格。作品曾入选参加全国首届书法艺术节,首届全国印社作品展,全国篆刻艺术展和天津长城篆刻碑林等;2006年3月应澳门特首何厚铧之邀,在澳门成功举办书法、篆刻个展。曾被特邀为江泽民、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多国元首治印,尤擅治巨印。曾为邓小平《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一文篆刻艺术巨印。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新闻媒体称该印面积之大,字数之多,篆刻水平之高,堪称“天下第一方”,名扬海内外。2000年3月,他将毛泽东《八连颂》刻成2.4平方米巨印一方,被“南京路上好八连”事迹展览馆视为珍品收藏。2005年4月,他应邀为远望2号篆刻《蹈海探天》巨印,已被远望2号永久性珍藏。2002年12月1日,黄勇萍所篆巨印在中央电视台现场拍卖,所拍卖的28000元款全部捐给国家公益事业。作为一位书法篆刻家,其拳拳之心溢于言表。

      邹水根,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幼时喜欢绘画,后又爱好书法,尤其酷爱篆刻。治印以秦汉为宗,出入赵之谦、吴昌硕、吴让之、黄牧甫、齐白石诸家,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其印作“妩媚精到、秀润典雅”、“颇得雍容之姿”。15-2.png      邹水根钟情篆刻,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他当时为了学习历代诸家治印之法,钻研书法篆刻艺术,探索书印理论。他游览祖国名山大川,收天下美景于胸间,在自然界中摄取那完美和最本质的东西,并进行高度的提炼和概括。“情动而言行,理发而文现”,这是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也是书画篆刻的创作共性。对生活爱之愈深,愈能激起他的创作激情。在艺术创作中,邹水根的作品总是直接得力于情感的推动和宣泄。

      邹水根不同一般的篆刻家,他虽标新立异。但又不同于那种漠视传统,一味追求新奇,哗众取宠的态度。他奏刀大胆,凡朱文白文、大印小印均一气呵成。细观其朱文,线条流畅而富有弹性,婀娜多姿;有的线条又曲折多变,宛转而自如。这正是水根善用线条的平直与曲圆,欹侧变化,以获得有静有动,静中求动的艺术效果,真是自然天成的暗合法度。中国的书法和绘画都重“意”。所谓“笔不周而意周”,讲的是点画的姿态,结构要表现出意趣、气韵。在印章的刻法上,另有一种“意”,就是点画、笔形的最基本的势态、走向。邹水根熟练地把握了这一点。这正如清代陈沣所言:“锋虽藏而意仍在”,所以“善用意者驰骋合度”。邹水根还善刻无边框之印。这类即看是无边似有边。这种边框的处理,一般人少用,而邹水根追求的是印作的雅洁妍美格调。正如徐士达论印所说的:“是方主之,必圆佐之;圆主之,必方佐之”。“章法贵相顾,字法贵相别。”《中国书画报》曾载文评水根篆刻“刀法犀利,面貌迥异,博采众长,自出机杼。”著名书法家,台湾师范大学教授陈大络先生称其作品“变化多样,风格高雅,他日将有登峰的成就。”

      邹水根部分作品曾入选《全国书画名家作品大展》、《中国当代百位名家书画精品展》、《全国首届现代篆刻艺术大展》和《两岸名人书画作品联展》等10余次重大展览,在全国性和国际性书法篆刻大赛中6次获得一等奖,收入《当代艺术全集》、《当代书法作品选》、《中日美术年鉴》、《中国书法家选集》、《20世纪国际现代书法篆刻名家作品荟萃》和《中国美术书法界名人名作博览》等多部书法专集,还散见于《中国书法》、《中国篆刻》、《西泠艺丛》、《书法》杂志、《中国书画报》、《书法赏评》、《书法家》、《中华文化与艺术》和《大公报》等近百家海内外专业报刊。其传记被列入《中国文艺家传集》、《当代篆刻家大辞典》、《世界华人书画篆刻名家大辞典》和《世界名人录》。1992年他应邀出席《亚洲艺术教育国际研讨会》,次年又获得国际艺术交流荣誉奖,并享有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称号。

  15-3.png    刘英海,法名圣印、号道闲,又名耀圣、石延年室主人、正觉精舍主人。祖籍北京,幼从家学,随姑父董石良学习书画篆刻。书法主攻汉魏,篆刻学习浙派。现定居宜春。20世纪60年代末,参加黑龙江建设兵团,从事专业美术创作工作。后在上海、内蒙、北京、江西等省市出版单位担任编辑、编辑主任等职。80年代末,台湾艺术媒体《时代生活》多次专版刊发刘英海书法篆刻作品,对两岸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后应聘为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教授、中国地市报新闻学会美术委员会委员,江西省第十届运动会美术总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第5届农民运动会美术总监、开幕式美术总设计、宜春市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等。现为中国宗教学会会员、江西省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会员、宜春市宗教文化交流协会特邀研究员、宜春市佛教协会特邀顾问、宜春市书法家协会顾问等职。刘英海历任原宜春市第三、四、五、六届政协常委,地改市后,任宜春市第一届政协委员。15-4.png

      刘英海美术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北京民族文化宫、上海美术馆、黑龙江博物馆、辽宁博物馆等单位收藏。收藏刘英海作品的还有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的美术馆。书法、篆刻作品见诸《书法》、《中国书画报》以及西泠印社出版的印集等近百家书报刊物。刘英海篆刻作品,在全国首届篆刻展览中获优秀奖,在中国第一届、第二届老年文化艺术节中分别获铜奖、银奖。

      宜春万载微书,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中,分为毛笔微书、铅笔微书,还有陶瓷微书,其著名代表和创始人为谢水林。谢水林,万载县康乐镇人,自幼酷爱书法,尤以楷书见长,20世纪80年代中开始潜心钻研,勤奋苦练,成就惊人,名动天下。1993年,他以每平方厘米书写800个毛15-5.png笔汉字的纪录,荣获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举办的首届全国“天下第一擂台”毛笔微书项目擂主。同年10月,他在一张约3.5平方厘米的纸上,用铅笔书写了四遍原英国首相丘吉尔的演说词《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计11660个英文字母,1995年6月由此而获英国吉尼斯总部颁发的世界纪录确认证。同时,总部宣布中止该项目的申报,他遂成为微书项目世界纪录的终身保持者。此后,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北京人民大会堂先后多次收藏了谢水林先生创作的微书精品。

      1999年他和江西省陶瓷公司的特聘画师、省高级工艺美术师王国华合作的《松龄鹤寿图》被选送中南海。他曾叫板日本书法家的故事令人印象深刻。1994年4月,刚刚以3.5平方厘米的邮票范围内书写1.166万个英文字母、挑战印度人保持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获成功的谢水林得知正在北京举行的日本书法展中,日本书法家对中国书法界人士表现出高傲冷漠,十分愤慨。一副农民模样的谢水林穿着解放鞋进了展览大厅,向日本书法家挑战。结果,他以一副用毛笔书写的精致微型宋词使日本书法大师大为惊讶和佩服不已,高傲的日本人终于低下了头。事后,日本书法大师以四十多种点心特殊招待他。

QQ图片20171124101558.jpg

      微书之外,谢水林复首创陶瓷微书,其作品《赤壁怀古》已为北京故宫博物院永久收藏,奉作礼品赠于国际友人者多矣。著名作家金庸阅其微书作品之后赞曰:“先生字迹秀逸,精妙之微书绝艺更令人惊异,敝人佩服之至。”《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视台及《纽约时报》对他进行了报道,1999年,被评为中国十大新闻人物之一。

4131

明月山南惹村

      南惹村,又名南若,坐落在宜春市洪江镇风景秀丽的明月山东麓,地处大山深处,群山环抱,地势险要,外不能望,只有沿小溪的一条路蜿蜒曲折供进出。佛教禅宗之一“沩仰宗”的祖庭仰山栖隐禅寺就在附近。唐武宗灭佛时,慧寂禅师不愿还俗,从湖南郴州潜身来到洪江仰山集云峰的原始森林,找到清修之所,开荒耕种,自食其力。唐宣宗即位后,他重新聚徒讲经,并于公元845年创建栖隐禅寺,成为寺庙的开山始祖。受古刹熏染,南惹村的命名,也许与这段佛缘有关。佛教名词“兰若”的“若”字念rě,梵文Aranyakah,意为森林、寂静处,泛指佛寺。小村藏于禅宗祖庭地,用它的谐音命名“南惹”也不足为奇了。 

      茂林修竹空寂幽深的小村,仍保留着青石板铺就的斑驳古道,还有一座长满藤蔓苔藓的千年拱桥。在村口,两棵粗壮挺的银杏树比肩而立,树冠阔展,枝干遒劲,金秋时节,枝头布满随风翕动的“黄蝶”般的叶片,刹是壮观。其树龄超过1600年,银杏树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上百年的老树更不多见。

QQ图片20171123105833.jpg

QQ图片20171123105842.jpg

两棵树旁各有两块巨石,形同天然山门。村中有一条哗哗作响的小溪流过,边上两棵红豆杉格外苍翠茂盛,据说后山还有一棵超过600年的老树呢!南惹村,到处充满了农家趣味。常常一群懒散的家狗蜷缩在庭院的矮墙边,见人便起身摇头摆尾,显得温驯友善。这时,脖子散披金黄羽毛不停晃着鸡冠的黑母鸡,带领一窝雏鸡在觅食,看见家狗靠近,警惕的母鸡突然拍打翅膀跳扑上前,家狗吓退了一步。母鸡护着雏鸡快速离开。依山而建的农舍,散落在密林簇拥的山坡,全村共18户人家。南惹村的农房一般都是尖脊、单体两层,两端对称盖有角楼的砖木老屋,颇具赣西地方特色。随着南惹村名声鹊起,每家每户都搞起了农家乐,农屋四周挂起灯笼和宫灯,呈现祥和喜庆古朴大方的气氛。干净宽敞的庭院一头搭起小凉亭,一头摆上几张用餐的饭桌。坐在门前的农妇,一边照看自在玩耍的幼童,一边摘菜准备食材,等待客人如约到来。 南惹,同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唐朝贞观年间建有“能仁寺”,宋更名为“雷音寺”,明又更名为“瑞庆寺”(现仅存遗址)。1936年,中央湘赣省委、省政府曾进驻“瑞庆寺”,招兵买马,辟场练兵,扩大红军武装,抗击国民党统治,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和动人的故事,尤其红军的革命精神光照千秋。 

2346

宜春古玩

      宜春市收藏家协会成立于2007年11月18日。2008年3月由发起人汤云波组织19家收藏爱好者在宜春市古楼路袁州谯楼左侧一楼,建立了宜春市首家古玩城,填补了宜春中心城区没有古玩艺术品交流场所的空白。汤云波,宜春人,毕业于华东交通大学,收藏爱好20余年,系中国收藏家大辞典收藏家,现任江西省古玩艺术业商会副会长,宜春市收藏家协会会长。2008年4月20日宜春古玩城正式向全国各地收藏爱好者、游客及市民营业,并举办了首届江西宜春全国古玩艺术品交流大会,参加交流会的有来自北京、上海、浙江、湖南、湖北、安徽、广西、河南、山东、广东等12个省(市、自治区)古玩艺术品的专家学者、收藏爱好者3000多人,到会参观交流达1万多人次。全国各地60多家收藏组织纷纷发来贺电,参会摊位800余个,现场成交额800多万元。交流会期间,宜春市中心城区的住宿、餐饮、交通及明月山旅游爆满。交流会的成功举办对活跃宜春的经济和提升宜春城市文化品位,做旺中心城区的人气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全国古玩艺术品交流会办成了宜春市的“文化盛宴,收藏盛会,市民节日”,成为佳丽宜春的又一城市名片。这里介绍几件宜春民间藏品的代表作:16-1.png

      1、西洋人物龙耳赏瓶(珐琅彩) 珐琅彩是瓷器装饰手法之一,后人称“古月轩”,珐琅彩始创于清代康熙时期,烧制工艺十分复杂,需要反复几十次的烧制工艺才能完成,难得的一件完整成品,一般都是宫廷用官窑器,烧制不计成本。受清朝宫廷画家郎世宁的影响,一般绘画以西洋人物为多。珐琅彩上出现的胭脂红是我国最早使用的进口红色料,这件藏品是清朝乾隆年制款胭脂红西洋人物珐琅彩,金书款,高21公分。(藏品提供:合正收藏轩)

      2、洪洲窑龙柄鸡首壶 该藏品窑址在丰城市,唐代丰城属洪洲,故称“洪洲窑”,为唐代名窑之一,始烧于南朝,盛于隋唐,历时烧制500余年,以产青瓷为主,有绿、黄等色。其中酱紫色釉与陆羽《茶经》中所说的洪洲窑瓷褐、茶、黑色相吻合,隋唐间又出现了玲珑瓷早期影青等新品16-2.png种,该件藏品属洪洲窑精品中的稀有器形。(藏品提供:合正收藏轩)

      3、吉州窑彩绘凤纹瓶 吉州窑址在吉安市永和镇,是宋代南方一大名窑,时北有磁州,南有吉州之说,其产品十分丰富。该宝贝属宋朝时期的彩绘凤纹瓶,绘画艺术及工艺非常生动,属吉州窑系的精品。(藏品提供:合正收藏轩)

       4、玉笔洗 该玉洗属文房四宝之佳品,重达872克,材质是被称为古代四大名玉之首,也被称为宫廷玉的新疆和田玉。清朝乾隆皇帝最喜爱的玉石就是和田白玉。此件玉笔洗有明代粗犷的风格,又有清代早期的细腻精巧。其手工雕刻技艺属一流,非常生动。其设计雕作的是石榴和童子,“石榴生子”偶意是:“多子多福”。和田玉周朝就成为人民生活中的一部分,不论礼仪,还是朝见皇帝都有一套完整的规定,也成为我国玉文化传统的基本定型。这件宝物无论沁色、雕工、包浆等堪称一流,属晚清民国时期的玉宝。(藏品提供:合正收藏轩)

      5、渊明采菊 珠山八友王琦人物瓷板画,该藏品属民国时期。“渊明采菊”是描绘陶渊明田园生活的真实写照。陶渊明,宜丰人,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末期南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曾做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主要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王琦所作“渊明采菊”瓷绘板画,人物生动,故事真实,艺术高超。(藏品提供:合正收藏轩)16-3.png

      6、墨竹 该画由清朝中晚期重要画家辛苹所作。该画是辛苹作品的首次发现,《墨竹》纸本,长172厘米,宽48厘米。题款“裔孙苹谨制”,钤朱文“臣辛苹印”、“永之一字德生”。画上两印俱佳,堪称美印,为清中晚期金石学大兴的产物。而一印章中包含两个字号,也可谓别有奇趣。此画用墨精到,用笔老辣,极具大家风范,实现了造化之竹、胸中之竹到笔下之竹的嬗变。(藏品提供:新月斋)

   “盛世收藏”、“厚德载物”,收藏历史,收藏文化。自2008年成功举办首届全国古玩艺术品交流会以来至2013年,市收藏家协会已不定期的成功举办了19届全国性的古玩艺术品收藏交流会。2009年、2010年曾两次邀请央视二套鉴宝栏目专家来宜春市为湘赣两省的广大藏友举办鉴宝活动,宜春电视台就古玩艺术品收藏的宣传知识制作了两期“明月访谈”节目进行播出,每次交流会均在全国影响较大的新华网、中华收藏网、雅昌艺术论坛、中国美术家协会网站、中国书法家协会网站、博古藏今、古今通宝等收藏网站进行预告。市收藏家协会成立以来,得到了宜春日报、赣西晚报、宜春电视台等市三报两台二网以及江西日报、信息日报、江南都市报、今日家庭报、江西电视台二套、四套等新闻媒体的大力支持和宣传,多次活动被全国的16-4.png收藏网站刊发文字和图片新闻,以“宜春古玩”为关键词在网上进行搜索,受到了全国广大藏友和专家的一致好评。2012年9月,由宜春市政府主办的2012年中国宜春明月山第六届月亮文化节拉开帷幕,13大活动中重头戏“古月青花·宜春寻宝”——中央电视台《寻宝》栏目走进宜春,活动持续了1个多月。

      为寻找宜春的“民间国宝”,9月15日,中央电视台《寻宝》栏目组特邀国内著名文物鉴定专家团在宜春温汤明月广场为民间收藏者进行了免费鉴定和初选,并在3000多件藏品中海选出了30件藏品进行“民间国宝”的最后角逐。最后一个清代乾隆官窑粉彩花觚、一对明代万历铜香瓶、两幅王步的瓷板画《端木垂钓图》、《端木九如图》均获“最具投资潜力”奖。其中,经过专家们详细品鉴,王步的《端木九如图》瓷板画从30件藏品中脱颖而出,被专家评定为《寻宝》走进宜春最具历史文化价值的藏品,一举成为宜春“民间国宝”,专家估值一千多万元。

      王步(1898~1968),字仁元,别号竹溪,丰城孙渡人,从九岁学艺到病逝,从事陶瓷艺术创作六十余年,平生创作大量釉上、釉下、堆雕、刻花等瓷器作品,尤其精于青花瓷的绘制,他用写意水墨画的技法与青花技法相结合,以豪迈沉稳的风格、简朴雄厚的笔墨,创造了明清以来陶瓷青花艺术的新风貌,被誉为“青花大王”,是中国陶瓷艺术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

      青花《端木九如图》宽80cm,高21.5cm,如火纯青地运用了分水法创作,整件作品构思精巧,浑然天成,九只鸟儿栩栩如生,是难得一见的王步代表作,作品发扬了传统的制瓷工艺,创新了古老的绘画技法,青分五色,着意渲染,画意清新宁静,深厚含蓄,这次喜获民间国宝,可谓实至名归,是宜春人民的骄傲。

QQ图片20171124100256.jpg

3323

宜春木雕

      木雕是雕塑的一种,在我们国家常常被称为“民间工艺”。木雕可以分为立体圆雕、根雕、浮雕三大类,一般选用质地细密坚韧,不易变形的树种如楠木、紫檀、樟木、柏木、银杏、沉香、红木、龙眼等。采用自然形态的树根雕刻艺术品则为“树根雕刻”。木雕有圆雕、浮雕、镂雕或几种技法并用。有的还涂色施彩用以保护木质和美化作品。宜春木雕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及宜丰、靖安、万载等。中心城主要代表为宜春市阳光集团旗下的春阳光实业有限公司,简称阳光木雕。企业成立于1993年,期间几经增资扩建、更名,企业资产已超亿元,拥有15000平方米土地,公司在主营香港兴利集团公司各类高档家具及办公用品的同时,还从事仿古家具生产与销售、园林绿化设计与木雕事业,办有木雕厂,木雕展销会所及宜春市华木莲礼品贸易公司,开轩文化艺品店(主要从事木雕作品展览与交易)等。企业发展20年来到目前拥有一支技术高超的木雕专业技术队伍,设计理念也不断更新,旨在保持发扬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超越,追求更高的雕刻艺术和观赏水平,达到寓传统与时尚相统一,艺术与内容相媲美的最佳境界。17-1.png木雕作品立意大多大气磅礴,气势非凡,且内容积极向上,紧跟时代,让人感到震撼;当然也有木雕作品表现出清晰亮丽或慈爱祥瑞的东方传统风格。作品的外貌特征在于它保留木质的原有色泽和纹理,由于精细打磨,更显得圆滑细腻、精美光润。其木雕技艺之精湛,产品之典雅、精美,让人赞叹。公司大型根雕作品“九龙戏珠”获江西省第四届花博会金奖,沉木雕刻作品“嫦娥奔月”获银奖,得到了省、市领导的一致好评,在省内外崭露头角。公司自创立就始终秉着“质量第一、服务第一”的阳光经营理念,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信任与好评。公司取得江西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及其产品经营许可证的资格,并荣获江西省林业龙头企业,江西省价格AAA诚信单位。

      目前,阳光集团董事长刘忠开正率领团队以科技为导向,以市场为目标,锐意进取,顽强拼搏,努力将宜春阳光集团打造成一个集木雕、陶瓷、家具、字画、奇石、养生等于一体的商业航空母舰,为宜春地方经济发展作出奉献,同时也力争让商业同仁有一个切磋技艺、互相交流、共同发展的平台。

宜丰根雕,品质独特,源远流长。据考古专家对该县博物馆及民间收藏的根艺作品推断,宜丰根雕至少可追溯到清朝末期,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

      宜丰,位于赣西北九岭山脉南麓,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山川明秀,林木茂密,有国家一、二、三类珍贵树木27种,省重点保护树种48种。数人合抱的古杉、巨樟,4000年的黄杨和独有的宜丰棱木,都是名闻遐迩的宜丰一绝。由于山多林广,雨水充沛,境内2000余座水库分布在群山怀抱之中,沿岸生长的林木根须发达,造型奇美,适合根艺制作,为宜丰的根雕艺术提供了丰富的优质资源。

      说起宜丰根雕,有个传说:清末当地天宝乡有位颇有文化的老木匠,在同安乡替一家财主造房时,发现一株长满17-2.png树瘤的茶树,曲直有致,形态特异,便将其做成一柄龙头禅杖,赠予财主。财主见其极像挂轴中寿星老人的手杖,十分喜欢,常在朋友来访时出以视之。当地文人墨客观后纷纷效仿,找来树根树瘤,制成手杖花架和各种动物造型,从此,宜丰根雕异峰突起,盛传至今。

      宜丰根雕制品常用的材料有乔木根、灌木根、竹蔸、藤根及树木畸形的枝杈,还有质地坚硬、细腻、纹理畸美的樟树、楮树、槲树、油茶、刺柏等树的树瘤等。这些材料,或根或瘤,或枝或杈,通过艺人们赋枯木以生命、化朽木为神奇的高超技艺,经选材、清洗、构思、造型、剥皮、浸泡、烘干(或晾干)、加工、打磨、罩漆、抛光等一系列工序制作而成的根艺作品,具有造型别致、寓意深刻、品位高雅的特征,每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艺术珍品。

      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改革开放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人们对文化需求的不断提升,宜丰根雕走向新的兴盛,根雕创作如雨后春笋,遍及宜丰城乡,展出、参赛频频获奖。乘着这股东风,该县于1987年成立了“宜丰根雕学会”,为全县根雕创作、学习、交流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从而促进根艺创作蓬勃发展。1988年3月,中央电视台《文化生活》栏目播放了《宜丰根雕艺术》专题片后,宜丰根雕更是蒸蒸日上,从业人员越来越多,制作、收藏和经营根艺作品的企业迎运而生。1996年,该项目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单文峰,创立了宜丰瀚道根艺公司,宜丰根雕从此走上了一条集创作(制作)、经营、收藏于一体的生产性保护发展道路,产品远销国内外,产值超千万。17-3.png

      随着宜丰根雕的影响加大,1987年举办的“宜丰根雕艺术展”,吸引了国内外诸多专家和根艺爱好者前来参观学习。是年11月,宜丰近百件根雕作品代表江西省赴京参加“全国首届根雕艺术展览”,获一等奖1件、二等奖2件。有4件被江西省美术馆收藏。《回眸》获第五届中国花卉博览会银奖;《荣归故里》获江西省首届园艺博览交易会银奖;《直挂云帆济沧海》、《太湖石韵》分获江西省首届花博会金奖、银奖;《世人皆醒我独醉》在中国第八届根艺美术优秀作品展览中被评为“刘开渠根艺奖银奖”;《岁月无悔》获全国名家根雕艺术精品邀请赛金奖;《赤壁怀古》、《十八罗汉》获全国名家根雕艺术作品邀请赛金奖。2005年,宜丰根雕工艺品和竹雕工艺品在首届中国国际林业博览暨科技经贸洽谈会上获“林博会最受欢迎奖”;2006年在第二届省花博会上获特别贡献奖2个、金奖1个、银奖4个、铜奖7个、优秀奖4个。2010年6月,宜丰根雕被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833

卢 肇

      卢肇(818~882),字子发,号乐轩,唐代宜春县人。其曾祖父卢挺在唐德宗时为袁州刺史,其父卢华廷是个家境破落的书生。卢肇14岁即获宜春县令卢萼的赞赏,亦曾就教于谪居宜春的李德裕门下。会昌三年(843)会试独占鳌头,成为江西第一个状元。历任秘书省著作郎、仓部员外郎、集贤院学士、朝散大夫,后外任歙州(今安徽歙县)、宣州(今安徽宣城)、池州(今安徽贵池)刺史。在歙州刺史任上卓有政绩,朝廷宣赐紫金鱼袋以示褒奖。广明元年(880)致仕回宜春,两年之后去世。卢肇有8子6女,长子卢文秀咸通六年(865)进士,历官长安令、弘文馆学士。另一个儿子卢邈亦于景福二年(892)进士,官至江南西道观察支使。卢肇博才多艺,诗、文、赋、书皆精通。一生著述颇丰,有《海潮赋》、《文标集》、《愈风集》、《庙堂龟鉴》、《卢子史录》、《逸史》等共8种计30卷。尤以《海潮赋》文采独特,轰动文坛。卢肇作为江西第一状元为后世文人所推崇,称“袁之文章节义自肇始”。宜春有许多地名、文物都与卢肇有关,如位于秀江中路的“宜春县学”为其故居,春台公园北门一对石狮及园中一尊“卢石”,相传为其故居中旧物;又位于秀江江心,因其潜心攻读于此而得名的卢洲,又称状元洲,洲中“卢洲映月”亦为著名宜春八景之一。

QQ图片20171127152011.jpg

还有位于东郊秀江两岸的田园、林地,曾经是其私人庄园,后被称为“官园”及“卢氏弋林”;另卢肇命名为“震山”的岩壁上,其撰写石刻的《震山岩记》仍依稀可辨。

      现状元洲建有状元阁、卢肇读书堂及雕像等。

4118

蔺道人

      蔺道人,唐代医僧,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会昌年间(841~846)云游至宜春县西南部的钟村(今宜春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温汤镇仙巩、下巩村一带)结庐静修,买田数亩,自耕自食。平常     “闭门不通人事”,很少与村民交往。村民彭叟常往来于草庵中,与道人渐渐相熟,时常助其耕作。一日,彭叟之子上树砍伐枝条时不慎坠落,摔伤了颈骨、手臂,呻吟不已。道人闻讯为其施治,用药后痛即止,不日便平复如初。道人高超的医术由此声名远播,前来求医问药者日甚一日。

      道人志在修行,不喜喧嚣,于是取医书一卷传授给彭叟,令其代为医治,并嘱咐其“无苟取,毋轻售,毋传非人”。彭叟遵其所授,渐成良医,后世“言治损者宗彭氏。”24-1.png

      当地有一邓先生,与道人相交甚契,“每春晴秋爽,携稚过之,必载酒肴从焉。”二人椰瓢更酌,谈笑竟晷,醉则高歌道:“经世学,经世学成无用着。山中乐,山中乐土堪耕凿。瘿瓢有酒同君酌,醉卧草庐谁唤觉。松荫忽听双鸣鹤,起来日出穿林薄。”彭叟“熟听其歌,亦得其腔。每归对人歌之,人亦不省。”

      后来江南西道观察使行部至袁州,闻其歌大为惊异。访得蔺道人事迹后,即派人邀其相见。至其草庵,道人已飘然离去,不知所终。观察使引以为憾,于是将其隐居的钟村改名为“巩村”。

      蔺道人“有书数篇”,传授给彭叟的为其最后一卷,名为《理伤续断方》。它是中国医学史上现存最早的骨伤科专著,历代被奉为医治骨伤经典,被后人改称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因此,蔺道人被推崇为中国骨伤科医学的鼻祖。

2343

宜春仰山栖隐禅寺

      仰山栖隐禅寺坐落于宜春市城区西南20公里的洪江乡东南村殿上仰山集云峰下,是禅宗“五家七宗”之一沩仰宗的祖庭。耸峙于殿上西北的集云峰海拔1034米,宜春著名八景之一的“仰山积雪”即在此,峰顶有葛仙丹池遗迹。仰山水自西而东流过殿上南缘,汇入古庙河。仰山水在殿上以西的飞水崖跌落为瀑布及深潭,即著名“雪谷飞瀑”及“雪谷潭”。寺宇地处于群山环抱的山谷之中,南面有白云山,东面有书堂山,西北为集云峰、狮子峰,古人称其形为“莲花盆”,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

      仰山栖隐禅寺的开山祖师为慧寂禅师。慧寂禅师系百丈怀海禅师门下高足沩山灵祐禅师的弟子。唐会昌五年,慧寂禅师由郴州王莽山行脚至袁州城南的仰山,在集云峰下一处幽谷中停下脚步。由此环顾四周,但见山峰环峙,由近而远层层叠叠,形似莲花,谓之“莲花盆”,是禅隐修真的好地方,于是在此诛茅立庵。大中年间,慧寂即此聚徒说法,构建寺宇,一时学禅证道者龙从雨聚。江西观察使韦宙上闻于朝,宣宗赐其道场名“栖隐寺”。

QQ图片20171123173002.jpg

      宋初,仰山栖隐寺奉敕改称“太平兴国寺”。由于沩仰宗失传,太平兴国寺由原来师资相承的所谓“子孙丛林”改为“十方选贤住持院”,遴请各方高僧大德驻锡,如曹洞宗袁州仰山禅师、云门宗了元佛印禅师、黄龙宗仰山行伟禅师等先后住持太平兴国寺。著名的石霜楚圆禅师亦禅隐寺中,后住长沙石霜,重振临济宗风。他的两位高足弟子杨岐方会禅师(袁州区人)、黄龙慧南禅师分别开创了临济宗的两个支派,即“杨岐宗”、“黄龙宗”,世与“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合称“五家七宗”。其时,太平兴国寺被称为“江右名刹”,黄庭坚、范成大、辛弃疾、赵汝鐩、朱熹等名噪一时的文坛巨匠都曾慕名过寺造访,朱熹还曾在寺中的四藤阁设席讲学。

      元初,佛鉴希陵禅师住持太平兴国寺。希陵是元代著名高僧,元世祖忽必烈曾召见讲经,赐号“佛鉴禅师”。25-1.png成宗又赐号“大圆”,诏住径山,再迁袁州仰山太平兴国寺。大德七年冬(约1304),太平兴国寺毁于一场大火。希陵禅师立下宏愿,矢志重建寺宇。于是数年之间冰涉暑步,募化四方。各地信善感其诚,“输币荐货者川至”。寺灾八年之后,即皇庆元年(1312),寺宇落成,有殿、阁、楼、亭、堂、祠等各类建筑二十八座,雕梁画栋、斗拱飞檐,“广员倍于旧而加美焉”,并在州城南门外新建一座“栖隐禅院”。于是,有司上闻于朝廷,元仁宗赐额“大仰山太平兴国禅寺”,赐希陵加号“慧照”,且命朝廷大臣程钜夫撰写《大仰山重建太平兴国禅寺碑》,赵孟頫执笔书丹,勒石立碑于寺内。

      到了明代,太平兴国寺数经废兴,寺院规模渐渐衰敝,亦未闻高僧往来卓锡。

      清初,部分东林党人及明朝遗民不愿臣服于清廷,遁入仰山及周边山区隐居,其中不少人削发为僧遁入佛门,包括太平兴国寺在内的仰山大小寺院梵呗敲唱,晨钟暮鼓,一派中兴景象。康熙初年,临济宗三十四世闲云定禅师住锡太平兴国寺弘法。而最晚在雍正初年,曹洞宗三十三世僧人亦居仰山弘法。其时,仰山有太平兴国寺、西林寺、宝珠寺、大仰寺、祥隆寺、獭径寺等多座寺院。僧人寂化后葬于周围山中,形成了多处塔林。其中殿上西北网形里塔林系太平兴国寺临济宗僧人墓葬,殿上东北虎形里塔林及东南人形里塔林为曹洞宗僧人墓葬。已发现的仰山各处墓塔,数量超过了一百座,绝大多数为清朝康熙至道光年间的遗存。据考证,自临济宗三十四世闲云定禅师始,临济宗在太平兴国寺至少传衍了八世;而曹洞宗在仰山的传承,也至少有七世。

      道光十一年(1813),太平兴国寺再次重建,改额“兴国古寺”,分为上、下两殿。上殿为大雄宝殿,西厢有僧寮八间,东侧为厨房及斋堂,总面积约五百平方米。清末民初,仰山兴国古寺香火寥落。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已无僧人居住。土地改革时,寺院改作民居,分给村民居住。1980年冬,兴国古寺被村民拆毁,所得木料被变卖,寺前仅存两株银杏树。仰山水中一尊用以承负石碑的石赑屃,为寺院中旧物。

      1987年,慧寂禅师墓塔、塔背冲及塔窝里宋代僧人墓塔,以及网形、虎形、人形、猪形等多处仰山僧人墓塔,统称“仰山墓塔群”,被江西省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嗣后,海内外禅宗文化研究学者、僧俗信众以及新闻25-2.png媒体纷至沓来,探访凭吊往昔高僧硕德遗迹。进入21世纪后,作为开发宜春明月山温泉风景区文化旅游资源的一项重要举措,重建沩仰宗祖庭仰山栖隐禅寺顺利启动,时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云居山真如寺及靖安宝峰寺方丈的一诚大师,作为沩仰宗第十世接法弟子,发愿恢复祖庭、重振宗风。2004年8月,修复仰山慧寂禅师妙光塔暨重建塔院工程动工,上海翰森集团董事长黄新根捐资200万元,历时三个多月竣工。11月18日,举行落成纪念大法会,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大师、香港著名佛教领袖圣一大师等众多海内外高僧尊宿莅临法会。            2005年春,一诚大师派其剃度兼接法弟子、沩仰宗第十一代传人养航法师前来主持修复仰山栖隐禅寺的各项工作。4月12日,宜春市政府举行仪式,聘请养航法师为仰山栖隐禅寺住持。5月15日,养航法师率众僧正式晋院入住仰山,修复工作随即展开。2011年9月10日,仰山栖隐禅寺落成,来自国内外的高僧及佛教信众等各界人士一万余人参加了开光典礼。

      新建后的仰山栖隐禅寺工程先后投入1亿多元,占地400余亩。寺院空间开阔宏大,建筑高低错落有致,主要有大雄宝殿、天王殿、山门殿、伽蓝殿、观音殿、祖师殿、钟楼、鼓楼、虚怀楼、藏经楼、聚贤阁、弘法堂、禅堂、祖堂、斋堂、方丈室、云水寮、万佛窟、广场、放生池等,整体风格为明清建筑样式,青瓦黄墙,与四周幽静竹林环抱的自然山水融为一体。重要历史文物有:

      仰山慧寂禅师塔 在寺东北塔坪里。慧寂禅师晚年迁居家乡韶州东平山,于唐中和三年(883)圆寂。法嗣光涌禅师迁灵骨归仰山,建舍利塔。大顺二年(891),敕谥“通智大师”,塔名“妙光之塔”。塔体在1973年改土造田时被拆除,仅留六角形金刚宝座,地宫尚存。2004年8月,重建仰山慧寂禅师舍利塔及塔院。舍利塔采用与原石相似的芝麻白花岗石修葺,平面呈六角形,在台基上施金刚宝座,竹节式角柱间圭角,上下枭与枋雕刻变体莲瓣纹。塔身内空,外部砌高柱础与角柱、地栿、封板、额枋,其上叠涩二层素平檐枋承托双层六角形腰檐,攒尖顶盖如伞状,腰檐之间以覆莲纹扁鼓形盘相隔,形成三层密檐式。刹较高,由仰莲纹钵式座、受花、相轮、宝珠和莲蕾形宝顶组成,通高4.80米。加固了地宫。塔面碑文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大师书丹“仰山慧寂大通禅师舍利之塔”,钤阳文篆书“一诚”法号名章。拜亭为白花岗石造,平面呈六角形,地表以下为块石与混钢筑厚1.6米的基座,亭内地面原石原样铺作。六棱通柱,双层莲瓣纹础,柱间五面砌封石板,正面设门,浮雕缠枝宝相花角替,踏步三级,内外相通。上部为额枋、普柏枋、斗栱、檐枋,额梁浮雕莲瓣图案。亭盖六坡攒尖挑檐,雕琢华头筒瓦,角饰圆雕夔龙首,刹以莲瓣纹覆盆座上冠宝顶。亭内顶部,为三层平斜梁盘旋承载六面形藻井,中悬变体莲蕾垂柱。该亭通高11.80米,对角6米,每面阔3米。塔院占地4000平方米,台地分三层,上层慧寂禅师塔居中,拜亭前为大青石香案,左右大青石高座宫式灯。石筑罗围高大,正中竖慧寂行状碑,两旁为功德与重建碑记。台地弧出,砌花岗石钩栏,栏板雕刻吉祥海云相与荷露清香图案。左右踏垛上下;中层两厢为斋堂,中间广场立大青石雕鼎式大香炉;下层中道建踏步桥,袤31米,广8米,分四层64级,在每层之间设中级板,以作间歇。两侧钩栏沿桥而上,伸展至二层台沿转摺斋堂后墙收砌。桥端左侧为寮房,前设院门,周砌围墙。

QQ图片20171123173032.jpg

      宋代佚名禅师塔 在塔窝里。六角形须弥座,上下枋雕饰莲瓣纹,束腰素面。塔身圆柱状,正面为壶门,周身环饰乳钉四列,由下而上分别为13、11、12、13枚,计49枚。上部残存六瓣变体仰莲式盖,刹已遗失,残高1.46米。拜亭为花岗石四方形,素面须弥座基台,四角立柱及柱础为六棱形,三面均用条石砌封,南面开门,上施额栏。檐梁上座斗承托八条架梁向外辐射。正中雕饰莲瓣瓜柱。月梁平底弧肩,两端施平斗迭于檐梁之上。攒尖顶,每面石板榫卯相扣,四脊端饰圆雕龙首。顶部高方座再施仰莲纹受花、扁鼓形宝珠。通高4.14米。月梁下纵刻铭文“绍□(兴)十二年岁次壬戌八月□右□□□讳□二十四……”等字,北面额枋还有“南康石匠吴□”刻记。该拜亭于1987年进行了局部维修。

      闲云定禅师塔 在网形里。塔呈六角三层重檐亭阁式。两层基台,塔身施六棱柱与同形础,每面砌石板、地木伏、额枋,檐梁饰莲瓣纹。每层腰檐之间砌0.43与0.44米的素面石板。顶盖为六坡伞状,其上冠露盘,宝珠刹。通高2.88米。塔前立圆首方趺石碑一通,刊刻:“中兴仰山第二代传临济正宗三十五世上闲下云定禅师之塔位”,左为“皇清康熙庚午岁次仲夏月吉旦”,右为“两序披剃徒、徒孙、曾孙”等23名僧侣的法号与辈份文字。

QQ图片20171123173042.jpg

      志朗和尚塔 在网形里。塔作六角形。金刚座每面浮雕瑞兽和莲瓣纹,塔身正面设假壶门于仰莲纹上,门额书刻“极乐国”。背面及左右封板分别雕刻犀牛望月、奔月等图案。宝盖六角高脊,冠以六角形覆钵、露盘和凸字形顶。通高1.58米。志朗和尚为仰山太平兴国寺住持,圆寂后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建塔立铭,碑文为其同门临济三十八世僧人、原南泉山慈化寺方丈达拳所撰,记述了志朗和尚生平以及临济宗在仰山传嗣情况,是一方颇具史料价值的碑刻。

7968

夏皇后

      夏皇后(1136~1167),即夏云姑,谱名桂英,又作圭玉,即宋孝宗成恭皇后,宜春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温汤镇夏家坊人。曾祖夏令吉,北宋江州德安县人,因见宜春县南境风景秀丽,便携家人定居宜春县修仁乡,成为夏家坊夏氏开基始祖。夏云姑少女时期,由于姿容端丽,被官府选中,送往京城临安(今杭州)宫廷,侍奉宋高宗皇后(即后来的宪圣太后)。绍兴二十六年(1156),普安郡王赵昚的王妃病故,皇后便将侍女夏云姑赐给赵昚续弦。高宗无子,立赵昚为储,并在绍兴三十二年(1162)传位于赵昚,自称太上皇。赵昚即位,是为孝宗,夏云姑进为贤妃。隆兴元年(1163),册立为皇后。35-2.png

      还有一个传说:南宋高宗时有一位姓张的太监被派到宜春来选美,当他的马经过温汤的一座石拱桥(今跪马桥)时,马突然跪在桥上,张太监用鞭子抽了几下,马还是不站起来。张太监纳闷,自言自语:“莫非这里有皇娘?如果真有,你这死马赶快给我长嘶三声。”说来也怪,话音刚落,马“唿”地站了起来,并且仰天长嘶了三声,这时,张太监才意识到眼前将有贵人出现。环顾四周,张太监发现河边有一位放鸭子的姑娘,姑娘眉清目秀,面容姣嫩,特别她那双水汪汪的眼睛,异常迷人。张太监忙问:“姑娘,这是什么地方?”姑娘答道:“这是夏家里。”张太监又问:“姑娘家住哪里?”姑娘笑道:“我家门前有百节龙江桥,屋后有十里荔枝街。”很显然,姑娘说的是谜语,百节龙江桥指的是棕树桥,荔枝说的是松果。张太监还问了姑娘一些话,姑娘都回答得非常巧妙,张太监感觉到眼前这位姑娘,天生丽质,异常聪明,如能选进宫,将来定能成为他的靠山,就这样姑娘被选入宫。夏云姑刚进宫就被皇太后看中,选作贴身侍女,最后封为安恭皇后。皇帝非常宠爱她,专门为她在宜春城鼓楼旁立了牌坊。下旨规定,“文官经过必须下轿,武官经过必须下马。”夏娘娘很体恤臣民,觉得这礼节太繁琐,便下令把牌坊移到她家乡——夏家里,就因为有了那牌坊,夏家里后来就改为夏家坊。

      夏云姑初入宫时,其父夏协生活无着,寄食于宜春城南50里的蟠龙山僧舍。夏云姑册立为皇后,夏协已死,葬在蟠龙山,于是修葺其墓,追封为信王。其弟夏执中当时也非常贫困,后被夏皇后迎入京城中,迁升阁门宣赞舍人。夏执中携发妻来京,有人劝他休去发妻,另择婚于贵族,执中不为所动,并说“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夏执中在京城拜师学习书法、骑射。淳熙二年(1175),太上皇赵构七旬寿庆,亲贵、朝臣争献珍玩,唯独夏执中献的是其手书大字:“一人有庆,万寿无疆”,太上皇大喜。又与金国来使比试射箭,连发皆中,金人惊骇佩服。后封宜春郡公,官至奉国军节度使等闲职。宁宗即位(1195),加少保。卒,赠太师。乾道二年(1166),夏皇后归谒家庙,宗族亲属推恩者11人。乾道三年(1167),夏皇后去世,谥安恭,葬会稽陵园。庆元年间,改谥成恭。

      夏皇后的家乡温汤镇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富硒温泉闻名于世,明月山奇松怪石,著名宜春八景之一“云谷飞瀑”更让人心旷神怡。

12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