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畲山贾村
高安畲山贾村,位于高安市南部25公里的新街镇景贤村境内,始建于五代十国后晋开运三年(946),是一处保存完好的历宋、元、明、清各朝的典型江南古村建筑群,总面积0.33平方公里,全村现有984户,5400余人。
古村分“关内”、“关外”,9处关门现存3处。房屋建筑主要有宗祠、雨亭、大堂、官厅、客厅、民居六大类。现存古民居300余幢,其中140余幢为元末明初建筑;书院、庵堂、寺庙、道观18处。村南立有象征畲山贾家文化的七级玉塔;村北的稳泉、庐泉环村交汇于千年古桥,形成小桥流水人家画面。
2001年国土资源部和国家农业开发办将贾家古村定为全国农业综合开发示范点。由此,该村开始旅游开发。2004年8月,高安市政府成立贾家古村落文物保护委员会,2006年12月18日,贾家古村被江西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5月,该村被国家建设部、文物局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现在居住在这里的村民大都姓贾。从贾氏的族谱中,我们得知,最早居住于此的人多为畲族,因而这里被叫做畲山。后晋开运年间,即公元946年,贾氏始祖开始定居于此,到十四世传至贾季良时,开始发展壮大,并逐渐走向繁荣昌盛,畲山贾村从此享誉南北并留存至今。
在畲山贾村,最引人注目、最大的古建筑当属贾氏宗祠。这是一个占地1800多平米的七进式建筑群,包括仪门、雨亭等前四进被称作昼锦堂,是贾季良在明代洪武年间入朝为官后在家乡所建的住所。他的长子贾信同样步入仕途,历任刑部尚书、礼部尚书并被封为舜夫公,“昼锦堂”三字即为贾信所书。在贾季良去世后,他的子孙在昼锦堂后加修了拜亭、寝宫和观音堂三进建筑,并把它改造成了贾氏宗祠。
昼锦堂雕梁画栋,气势宏伟,足见当时工匠的高超技艺和贾家的殷实富有。相传,贾季良在修建昼锦堂时,还和夫人在村外共同种下了一对夫妻樟,祈愿夫妻恩爱,子孙枝繁叶茂,如今这对樟树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而正如贾季良所期望的。可以说,贾季良父子开创了畲山贾村的辉煌。
贾氏兴建拜亭后,贾氏子孙都要从这里开始自己事业的征程。拜亭是出门时拜先祖,祈求保佑的地方,畲山贾村人崇文尚武善经商,从他们在贾村修建的宅院可以看出,许多贾氏子孙在外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现在,保存较完好的建筑有300多栋,其中有堂号的达119栋。这些建筑多为明清时期所建。
厚德堂是贾村中较大的一个堂号,始建于明代晚期。它有52个房间,大小天井12个,厚德堂的主人非常重文。在明清两代,厚德堂一共出了2个进士,5个举人。特别是在清咸丰皇帝大婚时特设的恩科中,厚德堂的贾氏两兄弟还同时中举。在贾村,有明月轩书院等大小私塾6所,可见这里的文风之鼎盛。明、清两代500多年间,贾村出了8个举人,10个进士,各类官员达35人。贾村人也有习武之风,曾出过几个武举人。崇顺堂的主人贾荣连就是一个武举人。
崇义堂主人是商人,他在外经营煤炭致富后回乡建造了这座宅子。据说,当年他耗尽家财后仍没有挖到煤,到大年三十,变卖了妻子的金银首饰,给挖煤工人们发放了最后的工钱。工人们看到他如此仗义,大年初三便下了煤井,说不要工钱跟他挖煤,结果,不到一天便挖到了煤层。由此,贾村人经商讲义气被传为一段佳话。
洪发堂是一个七代经营油漆生意的商人所建,曾任中国外经贸部副部长的贾石,就是洪发堂的后人。怡爱堂是贾村中年代最为久远的建筑。据说,江西省文物局专家都不能确定其所建的年代,但至少在元代以前。他的建筑风格和北京故宫的建筑风格是一致的。而从怡爱堂三字分析,这栋房子的主人可能是和皇帝有关的女子。养恬堂是一个具有江南建筑特色的小姐闺房,在二楼设有绣楼,据说是用来抛绣球招亲的。
树仁堂,始建于清初。1930年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军转战高安,朱德曾在此居住,领导农民打土豪、分田地,老百姓都称树仁堂为“福气堂”。抗战爆发后,日军飞机轰炸贾村,一片废墟,唯独树仁堂幸免遇难,于是树仁堂的名气更大了。
在昔日繁荣的几百年里,畲山贾村也形成了自己的一些建筑特色。在贾村的古建筑中,几乎所有的天堂前都铺设有一块整条麻石,这是主人期望自己的官运、财运亨通。然而,在种德堂,大堂的条石却分为三段,据说这是因为房子的主人屡考不中,决定修来生,修后人,修公德。种德堂主修的来生如何我们无从知晓,但他确实福荫了自己的后人。厚德堂、崇义堂的主人便都是他的子孙。
在畲山贾村,最令人惊叹的就是各栋建筑中的木雕和家具雕刻了。这些木雕细腻精致,人物、动物栩栩如生,让人不得不叹服当时工匠们雕刻技艺的精湛。在贾村的建筑中,有80%以上的房子里都刻有梅花,这是贾村人为了教育警示后人要经过寒窗苦读,才能喜得梅花香自来。有一个雕刻“福”字,是由龙和凤变形而组成的,创意独特,体现了当时新颖的民间艺术风格。而在一扇门上,我们竟然发现了一个非常形象的龙的雕刻。我们知道,在古代,龙代表的是天子,只有皇帝才可以使用形象的龙的图案,为什么这户人家敢用龙型木雕呢?据推测,可能是贾村天高皇帝远,也可能是房子主人的富裕,壮了他的胆量。这是一幅包公断案图,人物雕刻得生动形象,这预示房子的主人是为官的,而且希望自己清正廉明,断案如神。
还有一个细小的建筑设计往往叫人忽略,那就是房子里天井的出水口,这也是贾村建筑的特色之一。而从房子主人在天井出水口用的图形,我们甚至可以判断出主人的身份。用铜钱图案的往往是商人,希望自己财源广进;用花形图案的则是走仕途的,希望自己的顶戴花翎越戴越多。不过,也有例外,那就是在贾村书院的天井中,用的却是石桃。从这些建筑中构思巧妙的设计中,足见当时贾村人在建设自己家园时所倾注的心血。
为了祈求家族兴旺发达,子孙吉祥平安,从贾信开始,贾村人就陆续建造了玉塔,普贤禅寺等佛教、道教等寺庙镇财、辟邪。在贾村周边,各种寺庙多达12座。除此之外,贾氏子孙在整个村子的规划设计上也花了不少心思。全村是一个封闭式的村落,仅留下了8个关口通行,村外的官道,也就是环村的石板路,把8个关口串在了一起。一旦遇到紧急情况,村民可以封锁8个关口,外人很难进入村中。就算外敌进入,村中的64巷也能够把他困住。因为,村中的胡同纵横交错,只有立了“泰山石敢当”石碑的胡同才能走得通,其他的都是死胡同。因此,畲山贾村从未受过损毁,只是在日本侵略中国期间,日军飞机看到贾村规模很大,以为是一个城镇便投下了三枚炸弹,炸毁了3座厅堂。正值抗战,国民党74军军长王耀武就住在贾村的厚德堂,参加了著名的上高会战。
历史过去,繁华已尽,但畲山贾村依然矗立,今时的人们对它更为重视、赏识,更能领略到它往日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