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江

      锦江古名笛河,又称蜀江,赣江一级支流。发源于袁州区西北慈化镇坪子岭,自西向东流经慈化、株潭、潭埠、万载城区、徐家渡、凌江口、上高城区、灰埠、高安城区、新建等地,于新建县的瑞河口汇入赣江。全长307公里,流域面积7886平方公里,流域面积100~300平方公里的支流16条,300~1000平方公里的支流7条。其中宜春市境内沿途汇入的主要支流有18条,流域面积6984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222立方米/秒。水能理论蕴藏量21.99万千瓦,可开发11.65万千瓦。建有大中型水库17座,控制流域面积996.88平方公里,总库容4.3亿立方米,灌溉面积约42万亩。在中游上高段沿河有镇渡、石源、钟家渡、团结拦河坝。流域内万亩以上圩堤有筠安堤、药湖堤等。万载以下可通航,所以习惯上从万载以下才称锦江。清同治《高安县志山川志》载:“锦江源出袁州府万载县龙河渡,流至上高凌江合新昌滕江,历郡城(高安)而东,汇于南昌之象牙潭,而入章江”。蜀江是西汉时的叫名,至东晋易名锦江。关于锦江之名的由来,有多种传说,按《神仙传》的说法是:东晋年间,瘟疫流行,不少人染病而亡,于是,有人向道士真君求救。许真君给画了有符的水壶,竹子一枝,并叮嘱将竹子栽在江边,把符水倒在江上游,病人饮了江中之水,都会病除身健。消息传开,病者

QQ图片20171121170534.jpg

纷纷到江中取水喝,此法果然灵验。江水能消灾除病,其价值胜似金帛。“金”与“帛”合字为“锦”,故袭其名曰“锦江”。《高安县志》有诗赞云:“旌阳仙令锦浮川,濯锦分流此地传。白鹤疑归双表柱,春虹遥锁万家烟。”锦江沿流数百里,不但山青水秀,景色佳丽,而且还有不少名胜古迹。它由南折东,流入高安县城,将筠阳古镇一分为二,划为南北二城,所以才有浮桥飞架其上和诸多桥梁横跨两岸。浮桥始建于五代杨吴乾贞二年(928),原址在城隍庙(今高安市委党校)前,后迁大观楼前,北宋

QQ图片20171122152304.jpg

文学家苏辙还留下“虹腰宛转三百尺,鲸背参差十五舟”的诗句。仁济石桥创修于南宋淳熙十二年(1185),元代大学者,书画家赵子昂还为它撰记、定名。这两座石桥分别列入高安和筠阳八景之胜,前景名叫“锦水翔虹”,后景曰“仁济鲸涛”。河北岸沿江公园郁郁葱葱,南岸新仿欧式建筑锦江外滩金碧辉煌,将这两座古桥以及瑞州大桥和下游的筠州大桥串联在一起。过石桥或浮桥沿南岸东去3里许,又有一景,曰“来苏古渡”,这就是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和他弟弟苏辙维舟登访金沙名士刘平伯的渡口。顺流而下东去二十五里,还有一景“鲇鱼洲”。据古志载:“鲇鱼洲,治东二十五里,当锦江水口之冲。中流突起,竹木12-1.png萦回,春夏水溢,洲随水长,秋冬四周,白沙如雪,上有楼阁,可供游眺,高安一胜境也。”在江岸之北,有“凤山飞羽”的碧落山。宋时,山上建有碧落堂。公元1264年,文天祥知瑞州府,重修被元兵所焚的堂亭,刻杨万里诗赋于堂上,并与欧阳守道吟咏堂前。碧落山东侧,有一仿古宗祠肃然而立。它就是被辟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毛泽东旧居。1930年7月,毛泽东、朱德率红一军团挺进高安,曾在此居住,并作出了“进占牛行,举行八一示威”的重要决定。

     锦江在上高流区,两岸建设日新月异,上高县政府提出将上高锦江外滩打造成“上海的浦东、南昌的红谷滩”宏伟目标,锦江湿地公园、青阳大桥、上高花园、大观塔公园等一系列项目开工建设,让锦江外滩水更清、天更蓝、城更美。还有奇石花样迭出,尤其经常开展的奇石展览会,让人耳目一新,目不暇接。

      锦江主要一级支流有白水河、竹渡河、严岭河、白良河、田心河、康乐河、长塍港、宜丰河、斜口港、野鸡河、坡陂河、棠浦港、苏溪河、溪桥河、毛村河、祥符港、高邮河、流湖河、药湖等。其中药湖古名叹早湖,晋代始称药湖,属锦江水系的湖泊。湖区发现大批古动物群化石。湖边同田乡有明正统元年的桂林书院,为1936年夏子哲创建,明代阁臣姜日广、清朝进士万有严幼年在此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