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高九峰山
九峰山坐落在上高县西南35公里处,属末山山脉。因有香炉、天竺、芙蓉、云末、峨眉、清流、翠霞、苍玉、飞云九座奇峰,风光绮丽、秀出诸峰,故名。据同治九年《上高县志》记载:“有寺凡九,惟末山九峰最高,末山与蒙山并峙,蒙最大,末最高,与匡庐、西山并称雄盛”。
九峰山主峰云末峰,海拔801.9米,其间峰峦起伏,磅礴绵亘10余方公里。整个山势似雄鹰展翅,呈现出秀美、舒展的雄姿。山内树茂草翠,冬暖夏凉,蝶舞蜂飞,鸟语花香,古寺怪石,清泉幽洞,流霞生烟,风景优美,环境怡人。值得一提的是,这里四季分明,景色咸宜。春天,山花烂漫,满目葱茏,云雾缥缈,扑朔迷离,恍若梦幻仙境;夏天,清风送爽,峰峦苍翠,绿树掩映,鸟啼蝉鸣,清泉甘甜,好一个清凉世界;秋天,红叶醉秋,层林尽染,山果遍野,桂花飘香,沁人心脾,一派多姿景象;冬天,松柏翠竹,傲然挺立,玉树琼楼,冰清玉洁,一片北国风光,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另外,在海拔750米的山间盆地——罗布塘,四周翠绿环抱,塘中碧水荡漾,一派秀美的山水风光;天竺峰更是一绝,独高208米,峻俏挺拔,势如擎天一柱,有直插云天之势;站在峰顶,任清风拂面,一股远离都市喧嚣、回归自然的感觉油然而生,整个身心自在于闲适中,徜徉于梦幻般的意境里;因天竺峰悬崖峭壁,酷似“照天蜡烛”,亭亭玉立,当地老百姓又习惯地称为“照天烛”、“天烛峰”。天竺峰不远处有一个观音泉,泉水透凉,清澈见底,流淌在峭石绿荫之中,碧波荡漾,潺潺不息,据说喝了它百病全无,消灾去难。蘑菇洞,洞顶钟乳石千姿百态,
有的像莲花、有的像珊瑚、有的像菩萨、有的像珍珠玛瑙、有的像擎天柱、有的如飘逸的玉带,或晶莹剔透或雄壮神奇,或小巧玲珑,令人叫绝,使人称奇。美奇谷,野草满径,灌木侵道,幽静的山谷,鸟鸣虫唱不绝于耳。清粼粼的溪水,像仙女美丽的飘带,从高山伸展到远方,终年流水潺潺。置身其中,掬一捧清泉,仿若吸吮大山的乳汁;抚摸千年古树的年轮,仿若翻开沧海桑田的变幻;踩着松软的落叶,仿若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远古时代。
还有更奇妙的景色,从蚂王坑到思公坪,从老庙堂到薄脑顶,到外都是青翠的竹海。深秋的竹海,四野安静得没有一点杂音,但一阵清风吹来,天地间骤然响起“淅淅沙沙”的竹叶摇响,那清脆浑然的摇响直逼耳膜,你会在突然的惊吓中,聆听到天籁之音传递的神秘之声,那是心领神会的感动,那是一种净化心灵、返璞归真的境界。
九峰山气候宜人,景区森林覆盖率高达96%以上,年平均气温在16.7℃左右。由于气候适宜,动植物资源丰富。有植物种类2000余种,其中木本植物700余种,草本植物1300余种,动物资源也很丰富,有野猪、野鸡、野兔、野鸭、石蟹、眼睛蛇、棋盘蛇、竹叶青蛇等。景区内还有众多幽深的溶洞,有清澈的千年古泉观音泉,有3000亩连片天然柏树林及万亩毛竹林,还有十里灵芝石林等,是上高县动植物资源天然基因库。
九峰山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厚。宋朝诗人蒋之奇游览九峰山后赋诗一首:“沿涧板崖人翠霞,寺僧犹记旧钟家,芙蓉秀出天河外,我欲名为小九华”。还有日出“岗飞霞映,石紫水碧”;晚上“晓月流水,树影婆娑”;雨日“烟雨朦胧,水天一色”。明代名儒邹守益曾在此开设讲堂,一时文人荟萃,远近闻名。之外,还有千年古桥及唐代末山了然道场遗址、尼僧积石墓、艾坑七祖遗塔及明朝山东兵备副道史聂珙墓等众多人文景观。
说到九峰山名字由来,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很久以前的一个夏天,有一位风水先生来到九峰山,说是奉皇上之命到九峰山选址建造金銮殿的。当天晚上风水先生住了下来,他睡在一条板凳上,竟未发现一只苍蝇和蚊子,一觉睡到天亮,风水先生发现板凳有一条腿陷进土里有半指深。风水先生说,此地虽是风水宝地,但不宜建造金銮殿,如果板凳不陷进一条腿,那此地就叫十分(峰),就可建造金銮殿,现在只能叫九分(峰),后来人们就把这座山叫九峰山。当然这只是个民间传说,其实九峰山名字来由另有其因。
佛教文化是九峰山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末山九峰禅寺(崇福寺)始建于唐代,历史悠久,一千多年来,香火缭绕,佛教活动不断。“名山幽古寺,钟楼伴书声”。九峰禅寺是唐代著名僧尼了然道场,她是大愚禅师的法嗣,道高精深、威信很高,当时聚在了然门下的僧徒有500人之多,
中国佛教协会第一任会长虚云大师赞其为中国尼中之杰。寺旁古枫参天,寺后树石虎踞龙蟠,浓荫蔽日。禅寺前后两进,两侧厢房,占地2000平方米。据《上高县志》记载:九峰崇福寺,本是唐朝镇南节度使南平王钟传的故宅。乾宁中(894~897)钟传舍宅为寺,延请当时名僧洞山良价之法嗣普满禅师来此开山,授徒传经,声名渐盛。唐昭宗赐额“宏济”,天复年间(901~904)又改额“崇福禅林”,后又改为九峰禅寺,普满之后由大觉道虔禅师接代,成为著名道场。当时的九峰山与宜丰的洞山、黄檗、五峰和高安的真如并称“五大道场”。北宋文学家苏辙尝用文学笔调说五大道场:“洞山有价,黄檗有运,真如有遇,九峰有虔,五峰有观。”这里所说的“价”即良价,“运”即希运,“遇”即大愚,“虔”即道虔,“观”即常观,均为一代名僧。
九峰禅寺前不远处有座香炉峰。相传古时,有一王侯欲在九峰山大兴土木,因平地太少,就请杨二郎把香炉峰赶走。第一次杨二郎用赶山鞭轻轻敲了一下,将之赶出一百多里,可是过了一天一夜,香炉峰又回到了原来的地方;杨二郎第二次重重地抽了两下,将之赶出两百多里,过了两天两夜,香炉峰又回到了原处;杨二郎发怒了,他第三次挥鞭狠狠地打了三下,将之赶出三百多里,过了三天三夜,香炉峰不仅又回到了原位,还把被杨二郎鞭鞘甩走的木鱼垴也带了回来。玉帝被香炉峰这种爱故土、笃信禅宗的精神所感动,令杨二郎不要再加追赶,让它永远供奉于九峰崇福寺前。1985年,九峰山被江西省政府批准为风景名胜区;1993年被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2009年被国家旅游总局批准为AA级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