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鼓楼
宜春鼓楼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地方天文台鼓楼,又名袁州谯楼。位于袁州区鼓楼步行商业街中央。据《袁州府志》记载,南唐保大二年(954)由袁州刺史刘仁瞻初建谯楼(普通的敲鼓报时用的城楼),当时是袁州府衙的一部分。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袁州知州滕强恕进行了扩建改造,增加了铜壶、夜天池、日天池、平壶、万水壶、水海、影表、定南针、添水桶、更筹、铁板、鼓角,有专人24小时轮流值班,候筹报时。把谯楼建成集测时、守时、授时功能为一体的地方时间工作天文台,已经不再是普通的敲鼓报时用的城楼了。明万历年间(1573~1620),袁州知府郑淳典又对天文台进行了修缮,不仅恢复了宋代滕强恕时代的旧貌,还将古代天文学家袁天罡(唐朝)神像供在里面,据说袁天罡死后葬于宜春府衙西侧30步的地方。袁天罡是一位在很多古代神话小说、武侠小说描写得神乎其神能行云施雨、预测未来的异人,并精于相面术。据说,有一次武则天还在襁褓中,其服饰似男儿,被袁天罡一眼看中,惊呼道:“龙瞳凤颈,极贵验也!若为女,当作天子。”后来果然验中。他说袁州府地形象龟,要在宜春城区打凿龟眉、龟眼、龟鼻、龟腿、龟尾五口井,将龟形风水做活,如今城区留下的古井大多都是按他测算的方位开凿的。
鼓楼是幢卷拱式横跨南北街道的高台建筑,呈长方形,东西向,庑殿式,四坡顶,重檐,琉璃瓦,素面瓦当,抬梁式木构架,4柱一间,面阔5间,进深3间。高12.8米,面宽11.8米,南北长23.8米,占地面积约780平方米。跨街卷拱洞宽4.3米,内高5.6米,东西卷拱洞上分别有阴刻楷书“鼓楼”、“余晖”四个大字。楼南北两端有长19.5米,宽7.6米的观天台。楼上制作有铜壶、夜天池、日天池、平壶、万水壶、水海影表、定南针、添水桶、更筹漏箭、铁板鼓角等器具,并“设阴阳生轮值,候筹报时”。后来还补铸了唐代著名方士袁天罡研制的观天设备铜璇玑。还兴建了占地30亩的天文广场,复原制作了15件古代天文仪器,有预测地震的张衡“地动仪”,有观测天体位置的“浑仪”,有演示天体运动的“天体仪”,有测定节气日期的“圭表”,有测定每日时刻的“日晷”(又称日规),有计时工具四级铜壶滴漏,还有一处利用人影测时辰的人体测时器,你只要知道节气,在有太阳的时候看一看自己的影子,就知道具体时间。
1994年9月,江西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8位来自北京、南京及本省的专家学者,组成专家委员会,对宜春鼓楼再次进行了考察论证,认定宜春鼓楼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集测时、守时、授时三项工作于一体的专门从事时间工作的地方天文台遗址,最终确认“创建于南宋嘉定十二年的袁州谯楼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地方天文台遗址”,比我国古天文学界原来一直认定的国内最古老的地方
天文台遗址河南登封的观星台(约建于元朝初年,13世纪晚期)早76年,比国外最古老的地方天文台遗址哈萨克斯坦境内现存的帖木儿帝国时建造的天文台(系15世纪初建立)早两个世纪。宜春鼓楼主要是采用“铜壶滴漏”等仪器来守时、报时和测时,其所测时间与现在钟表相比每天只差20秒。古天文台以砖石筑台,台高12.8米,占地总面积780平方米,主台和南北观天台呈“π”形布局,东西两拱上端各阳刻有“鼓楼”、“余晖”四个大字。现存房屋六间,楼柱二十四根,均歪斜,东八柱、中八柱往东歪,西八柱往西歪,但楼顶平整,数百年不倒,是建筑史上的杰作和奇迹。
宜春鼓楼曾先后多次重修,才使其独特的风采保留至今。明嘉靖、万历年间重修,匾曰:迎曦楼。清康熙和乾隆年间重修楼西,新额曰:余晖。清同治年间最后一次重修。1983年确认为江西重点文物保护,1984年省文化部门拨出专款整修如旧,2005年鼓楼步行街改造,鼓楼再次重修,并扩建成鼓楼广场。1984年5月30日,鼓楼列为宜春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12月3日,江西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