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袁山
袁山,位于宜春市城北,古名五里山。相传东汉隐士袁京隐居于此,卒葬其侧而改名袁山。袁山有大小两座,大袁山海拔208米,山的西面半公里处有一小山相呼应,名小袁山(又名望家尖)。以袁山为中心,建有袁山公园,因林木丛茂,苍翠欲滴,称为“袁山耸翠”,为宜春著名八景之一。
东汉章和年间(87~89),有个叫袁京的读书人,厌倦了京城豪华的生活和权谋倾轧,毅然辞别父母,抛下妻小,南下云游。这袁京是当朝司徒袁安之子,袁氏家庭为京城名门望族。从袁安起,几代位列三公(司徒、司空、太尉),出过诸如袁汤、袁绍、袁术等历史上著名人物。袁京对入仕为官毫无兴趣,只想寻个地方,隐姓埋名,苦身修行,做个普通人士。一日行至袁州地界, 看见大小两山,那山上林木葱笼,鸟雀瞅鸣,更有一条秀美的河流徐徐东去,四野清幽静谧。袁京一见此景便说,此乃吾所栖也。于是刈茅结庐,荷锄躬耕。桑麻之余,读书求索,抚琴引鹤。从此清贫励志,洁身自好,过了多年。
传说,一日袁京想起要去看望父母,便打点行装,徒步返京。走到自己家门前,家人却不让进去。他们不相信这身穿粗衣布衫、足蹬草鞋、面容清瘦的农人,竟然会是权倾朝野的大司徒的公子。他们轰他出去,甚至要拿他治罪,幸好他的乳娘出门时认出了他,才得以与父母见面。
袁安见儿子如此穷困,执意劝他不必再去隐居。但袁京谢绝了,他说他回来只是为了看看父母,看到父母安好,他就要回去了。袁安劝阻不了,就叫人拿来银两衣物,备好车马,准备送袁京返回袁州。袁京笑曰,我能耕种,要这些钱物做什么,我有双脚,可以安步以车。他什么也没有要,仍是包袱雨伞,飘然回到袁州。朝廷素闻袁京才学渊博,就派人请他进京做官。袁京坚辞不去,依旧过他的隐居生活。几年以后,袁京病逝,人们感念他的高风亮节,把他居住的地方叫做袁山。
袁京是继东汉大隐士严子陵之后,第二位最具影响的山中高士。明初建文帝时文学博士方孝孺在《高士袁京赞》中这样称赞道:“紧袁之山,富春并峻,紧袁之水,严滩比清。严袁两公,东汉齐名。”使袁山和富春山、袁水和子陵滩,两地双贤并峙,齐名天下。而明朝的另一位诗人叶涵云则更是对袁京推崇有加,他赋诗曰:“汉室两伟人,千古更无比,子陵义诚高,毕竟有所倚,天子为故人,调节卧不起,客星犯帝座,光武成其美。匹夫百世师,劈空楼台起,矫矫留孤踪,先生犹贤矣。”意思是说,严子陵与汉光武帝刘秀曾是同学,刘秀当了皇帝,找到严子陵召他洛阳为谏议大夫,严隐居于浙江富春山不仕。他的“高义”毕意有所“倚”。倚的是刘秀这块皇帝招牌而名扬四海。而袁京不过是一介“匹夫”,却也成了人人景仰的“百世师”,人们为他修高士祠,建高士书院,甚至把袁山旁的一条路叫做高士路,那种贤德才是更加难能可贵的啊!
千百年来,袁山矗立在风光旖旎的袁河之滨,郁郁葱葱,延绵不绝。人们爱惜这里的一草一木,把它当成一种不羡浮华、高沽挺拔的精神象征,使之成为人们心中一块苍翠的圣地。今天,当地政府在它的山顶修建了巍峨的俯瞰宜春市区的昌黎阁,在它的前面开辟了气势壮观的袁山大道。在大小袁山之间,是一个天然湖泊,由樟树市依湖捐建了以药都文化为主题的“樟树广场”,以及新建了从袁山往西延伸的樟树路。在南大门外由铜鼓县捐建了以铜鼓红色文化为主题“铜鼓广场”。给袁山增添了色彩。人们在现代都市的繁华中,体味着一种远古的静谧清幽,感受着一种生生不灭、浩气长存的人文精神。
新世纪以来,袁山又开辟为袁山公园,总面积近100公顷。其中山林面积近40公顷,水面约15公顷。公园规划建设按照突出自然生态特色、体现历史文化底蕴、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需求的总体思路,建成自然风景美、文化品位高、富有个性特色的综合性城市中心公园。园中设置了百花园、珍稀植物园、水生植物园、动物园、鸟语林、观光果园、梵音飞瀑、花台叠水等自然生态风景区;设置了览胜阁、文澜阁、清风亭、松风亭、历史广场、名人草堂、归田园居以及碑林、石刻等历史文化景观区;设置了儿童乐园、欢乐广场、音乐花园、攀岩、益寿园等休闲娱乐区。
袁山公园还有南区的南大门景观、十二生肖园、健身广场等工程;公园北区的昌黎广场、五龙球、五亭桥、五孔桥、吴有训广场、欧式长廊等工程;山体景点有状元亭、云姑亭、鹧鸪亭、昌黎亭以及3000米游步道与重点地段的园林绿化等。2011年10月第六届中国竹文化节在宜春举办,宜春市政府在袁山公园特意建有宜春竹园,由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竹产业协会会长江泽慧题写“宜春竹园”。
第六届中国竹文化节是由国家林业局、江西省政府、国际竹藤组织主办,由宜春市政府、江西省林业厅、中国竹产业协会承办。本届竹文化节的主题是:“生态竹乡·低碳宜春”,参会人数2000余人。宜春市精心组织了竹文化节开幕式、参观竹博园、竹文化博物馆、种植纪念竹等节目,还举办了中国竹业博览会开幕式、国际竹藤组织专题会议、项目推介暨经贸洽谈会、文艺晚会、中国竹业博览会颁奖会暨新闻发布会,以及参观考察竹加工企业、竹林等丰富多彩的重要活动。